国情备忘录-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经意间,我们在奢侈地使用资源。
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粒米,一块煤……这些〃一〃看似微不足道,如果乘上13亿,再小的数字都有可能是天文数字了。
节约,应该也必须是一场全民运动。
2005年,《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文规定,〃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约、节能等词语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相关政策和报道中的热门词语。2007年《节约能源法》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务院提出的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使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显著增强,部分行业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其中明确了一些具体指标,如万元GDP能耗下降5%,万元GDP取水量比下降10%,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等等。
工业上的节能主要来自资源利用与重复利用技术的提高。
阜新刘青不能再挖煤了,一是没煤了,二是需要留一部分煤给后代挖。不过,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煤封存起来,煤还是得挖。同时,煤的开采量已受到限制,这就需要在煤的深加工和附加值上下功夫。
煤不仅是燃料,煤中还可析出几百种有机成分,也可以炼油。把煤深加工后,放在轮胎里,轮胎就永远不会磨损。正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所说,像煤炭这种由大量丰富多彩的物质集中构成的原料,不管青红皂白一概当做燃料烧掉,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沧海桑田,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亿万年的地质运动,造就了今天全球经济发展离不开的各种资源。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选择节俭,不仅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追寻一种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它的名字叫可持续发展。它需要13亿国人同心协力、身体力行。
第四章 耕地红线:坚守18亿亩红线
无论是南是北,是寒冷是温暖,是富饶是贫瘠,是繁华是荒凉,它们都是养育中国人的土地。
从北纬3度到北纬53度,我们脚下的泥土最普通平常的物品,又是掌握着国家、民族命脉的锁钥。
1000多年前,汇集儒家传统智慧的《大学》里面说,〃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200多年前,经济学教父亚当·斯密更直接地指出,土地是财富之母。
土地是一个国家的根。〃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承载着5000年的农耕文明的中国,土地,正在空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激烈地变化着。曾经一望无垠的耕地越来越少,城市化,工业化,沙化……一个比一个理直气壮,耕地的边界不断后退。
谁动了我们的土地?该不该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到底是生命线还是紧箍咒?我们还能吃饱饭吗?谁能养活13亿中国人?如何守望耕地?
急刹车:耕地红线
迅速缩水的耕地版图
2008年5月7日,湖北某县农民张加田的早稻秧还没种下田。由于天气干旱,他家的6亩水田大部分还是光秃秃的。被干旱折磨,他觉得〃种水稻没劲透了〃。张加田是典型的〃两栖〃农民,一年时间有半年在家种田,剩余半年外出打短工。
在他的村里,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像他这样的〃两栖农民〃也少见了,大部分人长年累月在外挣钱。人往外跑,地就荒了。有些人在田里栽一些杨树,有些人则干脆直接抛荒,杂草丛生。地荒着,让祖辈以种田为生的张加田看了心疼。前两年,政府征走了一些土地。一部分土地用做工业园建设,县里的电视台很是兴奋了一阵,不断重复〃招商引资〃这个字眼;一部分还是荒着,据说,政府这是在储备土地,先圈着,以后再用。
虽然荒地不少,张加田感觉到耕地越来越少了,〃有些人外出打工,挣了几个钱,回来盖瓦房、小楼房,占的都是耕地;2005年,我们村周围建了一个水泥厂,占了八九亩地;2006年,又有了采石厂,又占了十多亩地。〃
耕地越来越少,不只是普通农民张加田一个人直接而真实的感觉,中国的土地版图的确在缩水。
每年,中国新增人口上千万,我们在逼近土地承载力的极限。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现实是:中国耕地面积日渐减少,但对耕地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如同一只两头在燃烧的蜡烛。
1996至2006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净减少1230万亩耕地。到2006年,国土部对土地进行整理复垦开发,补充了550。8万亩,中国耕地的减少数字才不至于那么刺眼。同时,为生态环境恶化所迫,我国生态退耕面积也在不断增加。2006年,全国生态退耕面积达509。1万亩。
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在跨入2009年那一刻,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净减少29万亩,减速放缓。但与10年前相比,绿色的可耕地面积整整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无农不稳,耕地是农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中国的耕地越来越少。作为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耕地的优劣、多少与否直接决定着中国人能不能吃饱饭。饭不能一天不吃,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粮食。中国,正面临保卫耕地的严峻考验。
人均只是〃弹丸〃之地
960万平方公里,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数字。这意味着中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排名第三的国家。但就耕地而言,当我们把目光扫向世界范围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虽然拥有广袤的土地,但其实是一个不具农业优势的国家。
在很多美国电影的镜头中,当主人公奔跑在路上的时候,美国乡村那连绵不绝、浩浩荡荡的农作物景象,给许多人带来另外一种震撼辽阔而浩瀚。
美国艾奥瓦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产地之一,这里的农场主人均耕地面积达到3000亩。在澳大利亚墨雷河以北和达令河以南的地区一条80…300公里宽的小麦带,这里人均耕作小麦的面积达到了4000亩。
而在中国,我们看的是被分割成小块的农田。中国有2。4亿农户,这种一家一户式的微型家庭农场面积平均只有0.5公顷。美国耕地面积约为中国的2倍,而农场数量只有200万,不到中国的1%,农场平均规模超过100公顷。欧盟农地面积与中国相同,但只有740万农场,平均每个农场的规模将近20公顷,同样大大高于中国农户土地面积的平均拥有量。
在中国山东省、河南省的平原地带,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小麦蔬菜基地,但人均耕地也不过3亩。
中国的可耕地资源非常有限,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是美国的125分之一,欧洲国家的30分之一。而相对应的是,中国有7。3亿农民,相当于欧洲各国人数的总和。
2。4亿农户分散居住在320多万个星罗棋布的村庄中。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下,土地的承载力沉重异常,像一根紧箍咒,时时勒在头上。在生存的问题解决后,发展的问题就受到牵制。
红线:生命线还是紧箍咒
2005年春天。全国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18亿亩耕地红线〃是基于政府工作的〃硬任务〃,也是基于土地工作越来越严峻的形势。
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历史喊出中国耕地18亿亩的底线,自此,18亿亩耕地红线就成了土地利用、规划者翻来覆去计算的一个热数字,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就像一条生命线,也是一道紧箍咒,〃18亿亩红线〃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争议。
提出弃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一方,主要理由有两个:一、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二、只要市场在,就不愁买不到粮食。正方与反方的辩论,丝丝相扣:
反:粮食可以靠国际市场,我们有足够的钱从国际市场买。全球的粮食生产为23亿吨,其中粮食的国际贸易量为2。7亿吨。如果中国进口五千万吨,不到全球粮食贸易的五分之一。并不会对全球的粮食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
正:把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寄托在国际市场,是拿13亿人的生存开玩笑。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中国如果缺粮,谁供应得起?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
反: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这样的政策,为地方政府谋取土地垄断利益,带来了方便。导致城市房子价格高涨。
正:城市化是不是一定要动用耕地?如果18亿亩守不住,17亿、16亿亩也守不住。
各方焦点集中于粮食是依赖国际市场还是立足国内?农民是完全城市化还是要依靠农村渐进过渡?
围绕一根〃红线〃争论的背后,是值得所有国人深思的问题:泱泱大国,无粮不立,耕地有限而人口众多,谁来养活中国?国际环境复杂而不可控,粮食安全谁来保障?
城镇化势不可挡,粮食安全更不能丢,如果坚守〃18亿亩红线〃,推进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如何进行?但如果放开〃18亿亩红线〃,一旦出现卖地成风,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这个代价由谁来承担?
18亿亩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
18亿亩耕地红线到底是生命线还是紧箍咒?湖北农民张加田并不清晰。但是,当被问及〃如果村子里的地越来越少,你觉得是好事还是坏事〃时。张加田不由睁大了眼睛,反问了一连串问题:
〃没地了,我还有饭吃吗?〃
〃我那些常年打工的老乡们,如果在外打工不顺利,回来连地都没了,还有活路吗?〃
〃地没了,谁来养活中国这么多人啊?〃
〃进口粮食?中国人多,哪个国家能提供?〃
……
尽管民间有关〃18亿亩耕地红线〃的争论已经水火不容,中国政府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信心从未动摇。
2009年6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鹿心社表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会影响房价,
〃地价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房价的关键因素或者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针对前一时期有的专家讲的,由于守红线,土地偏紧、地价偏高,影响房价,对此国土资源部做了系统调查。我们调查了6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在东部、中部、西部有不同的类型。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在中国,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是23。2%。我们与国际水平做了大致的比较,美国是28%,加拿大是24%,英国是25%…38%,韩国是50%…65%,日本是60…75%,新加坡是55%…60%,我们这个比例远低于我们的邻居。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越紧缺,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就越高。从中国这个地价水平看,说保18亿亩耕地红线推涨了房价,没有根据,也没有道理。〃
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是生命线而非紧箍咒。
我国耕地不断减少,耕地质量还在不断下降,在农业科技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粮食产量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要保证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就必须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
18亿亩红线的制定,是对耕地减少的遏制,也是对耕地的保护,是根据我国目前人口增长速度和未来农业产量增长情况进行预测制定。
目前,中国人口有13亿左右,如果以18亿亩为底线,人均耕地1。38亩。按照中国目前粮食平均亩产320公斤计算,1。38亩人均耕地的粮食产量是440公斤左右。
研究表明,每年人均粮食370公斤,是一个明显的界限,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够基本满足食品消费需要。联合国粮农组织将耕地的警戒线规定为人均0。8亩。未来,我国人口还会增长,18亿亩确实是中国耕地保有量的下限,少于这个数量,粮食安全就要出问题。
尽管随着耕作技术提高、种子不断改良等因素,粮食单产可望有所提高,但同时,人口的总量也会继续增长,粮食单产的提高将被人口的增长抵消。如果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单靠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根本无法弥补耕地减少、人口增长所导致的粮食缺口。
如果18亿亩耕地红线不保,要弥补粮食缺口就只能进口。但进口粮食既不现实也不可靠。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仅为2亿多吨,而中国的粮食需求为5亿吨。一旦中国缺粮,国际粮价将会飞涨,从而引发世界性粮食危机。
而且,中国耕地数量过少,也会影响社会问题。大量耕地被占用,农民失去了世代赖以生存的基础,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7亿多农民的稳定,谁来保障?
土地具有不可逆转性。一旦土地出现问题,将会后患无穷。中国的耕地国情决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只能守,不能破。
耕地哪里去了
〃苏湖不再熟,天下不再足〃
导致张加田所在村子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征地;二是水泥厂、采矿厂等小型厂子的出现。无论是政府征地还是采矿厂等小型工厂的出现,都表明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向农村的渗透。
江苏是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苏湖熟,天下足〃,是一句自中国南宋时期开始流传的民间谚语。苏指苏州,湖指湖州,处于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就是农业高产区。而〃苏湖熟,天下足〃的意思,指的就是这个地方粮食丰收,足以解决全国人口的吃饭问题。
如今,在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曾经的鱼米之乡,那种粮船穿梭,繁忙运送粮食到全国各地的胜景早已不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的诞生地无锡锡山,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现在却面临着土地紧张、环境污染、原生态消失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也成为〃苏南之痛〃。
〃锡山可供开发的土地并不多,土地的约束也越来越明显。〃锡山区政府办公室王洪执说。锡山原本就是一个资源缺乏区域,在苏南模式不断推动中,土地、能源等资源进一步减少。历史上素有〃四大米市〃之首称号的无锡,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6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5%,粮食自给率仅为45%。
在锡山芙蓉村老街上,张建丽经营着一家粮店,在粮店门口的墙上,挂了一个简易的招牌,上面写着〃正宗本地大米〃,而在她的店里,更多的是袋装的东北大米。当大米产地被质疑时,她这样说道:〃鱼米之乡?快没大米喽。〃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无锡水乡的生态文化在逐步消失,变成世界工厂,变成厂房、烟囱林立。〃20年前,这里方圆几十里,都是田地,有好几个村子呢,现在就剩这一小片喽。〃钱老汉坐在没了源头的小河边,一边钓鱼一边回忆往昔,面前的这条河,将现在还住着三四十户人家的施家庄分成南北两半,深棕色的河水散发出怪味,但偶尔还有附近的村民在河里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