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

第7章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第7章

小说: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礼,圣人不知,而致废绝,更为或人言此也。言我知礼之说者,於天下之事
中,其如指示於此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也。“指其掌”者,此句弟子作《论语》
时言也。当时孔子举一手伸掌,以一手指之,以示或人,曰:“其如示诸斯乎!”
弟子等恐人不知示诸斯谓指示何等物,故著此一句,言是时夫子指其掌也。
    祭如在,(孔曰:“言事死如事生。”)祭神如神在。(孔曰:“谓祭百神。”)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包曰:“孔子或出或病而不自亲祭,使摄者为
之,不致肃敬於心,与不祭同。”)
    '疏'“祭如在”至“不祭”。○正义曰:此章言孔子重祭礼。“祭如在”者,
谓祭宗庙必致其敬,如其亲存。言事死如事生也。“祭神如神在”者,谓祭百神
亦如神之存在而致敬也。“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者,孔子言,我若亲行祭
事,则必致其恭敬。我或出或病,而不自亲祭,使人摄代己为之,不致肃敬於心,
与不祭同。○注“谓祭百神”。○正义曰:百神谓宗庙之外皆是。言百神,举成
数。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灶,何谓也?”(孔曰:“王孙贾,卫
大夫。奥,内也。以喻近臣。灶,以喻执政。贾,执政者,欲使孔子求昵之,微
以世俗之言感动之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孔曰:
“天,以喻君。孔子拒之曰:如获罪於天,无所祷於众神。”)
    '疏'“王孙”至“祷也”。○正义曰:此章言夫子守礼,不求媚於人也。
“王孙贾”者,卫执政大夫也。“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灶,何谓也”者,
媚,趣乡也;奥,内也,谓室内西南隅也,以其隐奥,故尊者居之。其处虽尊,
而闲静无事,以喻近臣虽尊,不执政柄,无益於人也。灶者,饮食之所由,虽
处卑亵,为家之急用,以喻国之执政,位虽卑下,而执赏罚之柄,有益於人也。
此二句,世俗之言也。言与其趣於静之处,宁若趣於急用之灶,以喻其求於
无事之近臣,宁若求於用权之执政。王孙贾时执国政,举於二句,佯若不达其
理,问於孔子曰:“何谓也?”欲使孔子求媚亲昵於己,故微以世俗之言感动
之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者,孔子拒贾之辞也。然,如此
也。言我则不如世俗之言也。天,以喻君。获,犹得也。我道之行否,由於时
君,无求於众臣。如得罪於天,无所祷於众神。
    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曰:“监,视也。言周
文章备於二代,当从之。”)
    '疏'“子曰”至“从周”。○正义曰:此章言周之礼文犹备也。“周监於二
代,郁郁乎文哉”者,监,视也。二代,谓夏、商。郁郁,文章貌。言以今周代
之礼法文章,回视夏、商二代,则周代郁郁乎有文章哉。“吾从周”者,言周之
文章备於二代,故从而行之也。
    子入太庙,(包曰:“太庙,周公庙。孔子仕鲁,鲁祭周公而助祭也。”)
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孔曰:“鄹,孔
子父叔梁纥所治邑。时人多言孔子知礼,或人以为,知礼者不当复问。”)子闻
之,曰:“是礼也。”(孔曰:“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
    '疏'“子入”至“礼也”。○正义曰:此章言夫子慎礼也。“子入太庙”者,
子,谓孔子。太庙,周公庙。孔子仕鲁,鲁祭周公而助祭,故得入之也。“每事
问”者,言太庙之中,礼器之属,每事辄问於令长也。“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
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者,孰,谁也。鄹人,鲁鄹邑大夫孔子父叔梁纥也。或
有人曰:“谁谓鄹大夫之子知礼者也?”时人多言孔子知礼,或人以为,知礼者
不当复问,何为入太庙而每事问乎?意以为孔子不知礼。“子闻之,曰:是礼也”
者,孔子闻或人之讥,乃言其问之意,以宗庙之礼当须重慎,不可轻言,虽已知
之,更当复问,慎之至也。○注“包曰”至“助祭也”。○正义曰:云“太庙,
周公庙”者,文十三年《公羊传》曰:“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
故知“太庙,周公庙也”。云“孔子仕鲁”者,《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
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吏,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其後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摄相事。”是仕鲁,由是故得与助祭也。○注“孔曰”至“复问”。○正义曰:
云“鄹,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者,古谓大夫守邑者,以邑冠之,呼为某人。孔
子父,鄹邑大夫,《左传》称鄹人纥,故此谓孔子为鄹人之子也。《左传》成二
年云:“新筑人仲叔于奚。”杜注云:“于奚守新筑大夫。”即此类也。
    子曰:“射不主皮,(马曰:“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二曰和容,
有容仪。三曰主皮,能中质。四曰和颂,合《雅》、《颂》。五曰兴武,与舞同。
天子三侯,以熊虎豹皮为之,言射者不但以中皮为善,亦兼取和容也。”)为力
不同科,古之道也。”(马曰:“为力,力役之事。亦有上中下,设三科焉,故
曰不同科。”)
    '疏'“子曰”至“古之道也”。○正义曰:此章明古礼也。“射不主皮”者,
言古者射礼,张布为侯,而栖熊虎豹之皮於中而射之。射有五善焉,不但以中皮
为善,亦兼取礼乐容节也。周衰礼废,射者无复礼容,但以主皮为善,故孔子抑
之云:“古之射者不主皮也。”“为力不同科”者,言古者为力役之事,亦有上
中下,设三科焉。周衰政失,力役之事,贫富兼并,强弱无别,而同为一科,故
孔子非之云:“古之为力役,不如今同科也。”“古之道也”者,结上二事,皆
前古所行之道也。○注“马曰”至“和容也”。○正义曰:云:“射有五善焉”
者,言射礼有五种之善。下所引是也。云“一曰和”至“五曰兴舞”,皆《周礼
·乡大夫职》文也。云“志体和”至“与舞同”,皆马融辞义语。案彼云:“退
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注云“以,用也。行乡射之礼,而以五物询於众民。郑司农云:询,谋也。问於
众庶,宁复有贤能者。和,谓闺门之内行也。容,谓容貌也。主皮,谓善射,射
所以观士也。故书舞为无。杜子春读和容为和颂,谓能为乐也。无读为舞,谓能
为六舞。玄谓和载六德,容包六行也。庶民无射礼,因田猎分禽则有主皮者,张
皮射之,无侯也。主皮、和容、兴舞,则六艺之射与礼与乐”是也。今此注二曰
和容,衍和字。五曰兴武,武当为舞,声之误也。云“天子三侯,以熊虎豹皮为
之”者,《周礼·天官·司裘职》云:“王大射,则共熊侯、虎侯、豹侯,设其
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注云:“大射者,为
祭祀射。王将有郊庙之事,以射择诸侯及群臣与邦国所贡之士可以与祭者。射者
可以观德行,其容体比於礼,其节比於乐,而中多者得与於祭。诸侯,谓三公及
王子弟封於畿内者。卿大夫亦皆有采地焉。其将祀其先祖,亦与群臣射以择之。
凡大射各於其射宫。侯者,其所射也,以虎熊豹麋之皮饰其侧,又方制之以为
{高芋},谓之鹄,著於侯中,所谓皮侯。王之大射,虎侯,王所自射也;熊侯,
诸侯所射;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诸侯之大射,熊侯,诸侯所自射;豹侯,群
臣所射。卿大夫之大射,麋侯,君臣共射焉。凡此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
豹麋五十弓,列国之诸侯大射,大侯亦九十,参七十,干五十,远尊得伸可同耳。
所射正谓之侯者,天子中之则能服诸侯,诸侯以下中之则得为诸侯。郑司农云:
‘鹄,鹄毛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玄谓侯中之大
小,取数於侯道。《乡射记》曰:‘弓二寸以为侯中。’则九十弓者,侯中广丈
八尺;七十弓者,侯中广丈四尺;五十弓者,侯中广一丈。尊卑异等,此数明矣。
《考工记》曰:‘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参分其广,而鹄居一焉。’然则侯中丈
八尺者鹄方六尺,侯中丈四尺者鹄方四尺六寸大半寸,侯中一丈者鹄方三尺三寸
少半寸。谓之鹄者,取名於干鹄,干鹄小鸟而难中,是以中之为隽。亦取鹄
之言较,较者直也。射所以直己志。用虎熊豹麋之皮,示服猛讨迷士惑者,射者
大礼,故取义众也。士大射,士无臣,祭无所择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郑曰:“牲生曰饩。礼,人君每月告朔,於庙有祭,
谓之朝享。鲁自文公始不视朔。子贡见其礼废,故欲去其羊。”)子曰:“赐也!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包曰:“羊存犹以识其礼,羊亡礼遂废。”)
    '疏'“子贡”至“其礼”。○正义曰:此章言孔子不欲废礼也。“子贡欲去
告朔之饩羊”者,牲生曰饩。礼,人君每月告朔於庙,因有祭,谓之朝享。鲁自
文公怠於政礼,始不视朔,废朝享之祭。有司仍供备其羊。子贡见其礼废,故欲
并去其羊也。“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者,此孔子不许子贡之欲去
羊,故呼其名而谓之曰:“赐也!尔以为既废其礼,虚费其羊,故欲去之,是爱
其羊也。我以为羊存犹以识其礼,羊亡礼遂废,所以不去其羊,欲使後世见此告
朔之羊,知有告朔之礼,庶或复行之,是爱其礼也。”○注“郑曰”至“其羊”。
○正义曰:云“牲生曰饩”者,僖三十三年《左传》曰:“饩牵竭矣。”饩与牵
相对,牵是牲,可牵行,则饩是已杀,杀又非熟,故解者以为腥曰饩,谓生肉未
煮者也。其实饩亦是生。哀二十四年《左传》云:“晋师乃还。饩臧石牛。”是
以生牛赐之也。此及《聘礼》注皆云牲生曰饩,由不与牵相对,故为生也。云
“礼,人君每月告朔於庙,有祭,谓之朝享”者,案《周礼》:“大史颁告朔于
邦国。”郑玄云:“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
此云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是用生羊告於庙,谓之告朔,人君即以此日听视此朔
之政,谓之视朔。文十六年“公四不视朔”,僖五年《传》曰“公既视朔”是也。
视朔者,听治此月之政,亦谓之听朔。《玉藻》云“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也。
其日又以礼祭於宗庙,谓之朝庙,《周礼》谓之朝享。《司尊彝》云“追享朝享”
是也。其岁首为之,则谓之朝正。襄二十九年正月,公在楚,《传》曰“释不朝
正於庙”是也。告朔、视朔、听朔、朝庙、朝享、朝正,二礼各有三名,同日而
为之也。必於月朔为此告朔、听朔之礼者,杜预《春秋释例》曰:“人君者,设
官分职以为民极,远细事以全委任之责,纵诸下以尽知力之用,成败以效能否,
执八柄以明诛赏,故自非机事,皆委任焉。诚信足以相感,事实尽而不拥,故受
位居职者思效忠善,日夜自进而无所顾忌也。天下之细事无数,一日二日万端,
人君之明有所不照,人君之力有所不堪,则不得不借问近习,有时而用之。如此,
则六乡六遂之长,虽躬履此事,躬造此官,当皆移听於内官,回心於左右。政之
秕乱,常必由此。圣人知其不可,故简其节,敬其事,因月朔朝庙,迁坐正位,
会群吏而听大政,考其所行而决其烦疑,非徒议将然也。乃所以考已然,又恶其
审听之乱公也,故显众以断之,是以上下交泰,官人以理,万民以察,天下以治
也。每月之朔,必朝於庙,因听政事。事敬而礼成,以故告特羊。然则朝庙、朝
正、告朔、视朔皆同日之事,所从言异耳。”是言听朔朝庙之义也。《玉藻》说
天子朝庙之礼云:“听朔於南门之外。诸侯皮弁,听朔於太庙。”郑玄以为,明
堂在国之阳。南门之外,谓明堂也。诸侯告朔以特羊,则天子以特牛与?天子用
特牛告其帝及其神,配以文王、武王。诸侯用特羊告太祖而。已杜预以明堂与祖
庙为一,但明堂是祭天之处。天子告朔,虽杜之义,亦应告人帝。朝享即月祭是
也。《祭法》云:“王立七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皆月祭之;二祧,享
尝乃止。诸侯立五庙,曰考庙,王考庙,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
享尝乃止。”然则天子告朔於明堂,朝享於五庙;诸侯告朔於大庙,朝享自皇考
以下三庙耳。皆先告朔,後朝庙,朝庙小於告朔。文公废其大而行其小,故《春
秋》文公六年经云“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公羊传》曰:“犹者,可止之
辞也。”天子玄冕以视朔,皮弁以日视朝;诸侯皮弁以听朔,朝服以日视朝。其
闰月则听朔於明堂,阖门左扉,立於其中,听政於路寝门,终月。故於文,王在
门为闰。云“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者,即文六年“闰月不告朔”是也。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曰:“时事君者多无礼,故以有礼
者为谄。”)
    '疏'“子曰”至“谄也”。○正义曰:此章疾时臣事君多无礼也。言若有人
事君尽其臣礼,谓“将顺其美”及“善则称君”之类,而无礼之人反以为谄佞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曰:“定公,鲁君谥。时臣失
礼,定公患之,故问之。”)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疏'“定公问”至“以忠”。○正义曰:此章明君臣之礼也。“定公问:君
使臣,臣事君,如之何”者,定公,鲁君也。时臣失礼,君不能使,定公患之,
故问於孔子曰:“君之使臣,及臣之事君,当如之何也?”“孔子对曰:君使臣
以礼,臣事君以忠”者,言礼可以安国家,定社稷,止由君不用礼,则臣不竭忠,
故对曰:“君之使臣以礼,则臣必事君以忠也。”○注“孔曰”至“问之”。○
正义曰:云“定公,鲁君谥”者,《鲁世家》云:“定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
之弟。以敬王十一年即位。”《谥法》:“安民大虑曰定。”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曰:“乐不至淫,哀不至伤,
言其和也。”)
    '疏'“子曰”至“不伤”。正义曰:此章言正乐之和也。“《关雎》”者,
《诗·国风·周南》首篇名,兴后妃之德也。《诗序》云:“乐得淑女以配君子,
忧在进贤,不淫其色。”是乐而不淫也。“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哀而不伤也。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正乐之和也。
    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
战栗。”(孔曰:“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
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包曰:“事已成,
不可复解说。”)遂事不谏,(包曰:“事已遂,不可复谏止。”)既往不咎。”
(包曰:“事已往,不可复追咎。孔子非宰我,故历言此三者,欲使慎其後。”)
    '疏'“哀公”至“不咎”。○正义曰:此章明立社所用木也。“哀公问社於
宰我”者,哀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