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生活习俗史-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儿子满15岁、女儿满12岁时让他们结婚”。17世纪中期,出现了
提高婚龄的趋势,但早婚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导致早婚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首先俄国的家庭结构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家庭共同体平均约为10
—11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围绕着两对甚至是三对的已婚夫妇为核心
结成群体的。“在俄国,这可能是流行的习俗,即定期分到供养这些高
度复杂家庭的公有土地,因为决定每家将享有多少土地份额的是每家已
婚男子的数目。”所以,15岁或16岁的男子、女子,绝大多数都已成婚。
至于农奴,在夫妻双方尚属少年时便被告知结婚。其次,贵族家庭通过
为了完婚,以求得到丰厚的嫁妆,重振家门。第三,普通百姓家庭为孩
子早早操办婚事,往往是出于生活的需要,“娶一个发育成熟、健康有
力的媳妇应付繁重的农家劳动”。在儿子尚未成年以前,某些父亲自己
则与那个媳妇姘居。
俄国的早婚现象令西方人士大为吃惊。俄国人的平均婚龄不到 15
岁,而法国女子的平均婚龄为25岁,男子还要高一点,贝尔格莱德人的
婚龄也在20—24岁。一位英国外交官在观察彼得堡上流社会后发现,人
们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已结婚,通常双方的年龄加在一起还不足25岁。
强制性婚姻不利于出生率的增长,早婚则使少男少女的身心受到极
大的伤害。俄国著名学者罗蒙诺索夫指出,没有爱情的婚姻,“生殖力
是没有保障的”。他又说:“为尚不能履行夫妻间义务的小男孩娶成年
女子为妻——这种情况在俄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已经成为习惯。
这一有悖于自然的做法产生了有害的结果……男孩在自己的生育期之前
没有足够的能力,而他成年之后,妻子又很快到了不能生育的年龄。”
彼得一世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婚姻问题的法令,对婚姻进行改革,使之朝
着文明的方向发展。
首先,变强制婚姻为自由婚姻。1702年,彼得一世颁布法令,禁止
由父母包办的契约婚姻,青年男女在订婚前必须会面;订婚之后双方仍
… Page 40…
有权自由会面,如果未婚夫妻中有一方感到不满意,可以解除婚姻。这
个法令实质上否定了传统的婚姻习俗,青年男女在法律上得到了自由恋
爱和结婚的权利。1724年1月彼得一世再次颁布婚姻法令,禁止父母和
主人在他们的孩子或奴仆不愿意或害怕受惩罚的情况下强迫他们结婚。
以后又在婚礼仪式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父母必须在神父或最高宗
教会议成员面前起誓,以证明他们的孩子不是被迫娶妻或出嫁的。主人
要给自己的奴仆一份关于不强制他们结婚的书面保证①。虽然新婚姻制
度在城市居民中较快地得到推广,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却遭到传统势
力的抵制,包办婚姻依然盛行不衰。直到19世纪中期,“家长制的统治、
感情和制度,至今在广大俄罗斯人的生活、风俗和习惯中仍然充满活力。
父亲对所有子女拥有无限权威,母亲则用这种权威控制女儿。”
其次,允许信奉不同宗教的人互相通婚。由于波罗的海沿岸并入俄
国版图以及同西方联系的日益密切,婚姻中的宗教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俄国东正教会历来禁止东正教徒与异教徒结婚。彼得一世打破了这一禁
规。他为皇太子阿列克谢选择了信奉路德教的德国公主夏洛特为妻。1711
年10月4日,阿列克谢与夏洛特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根据双方达成协议,
夏洛特将继续信奉路德教,但是夫妻的后代则信奉东正教。1721年8月,
最高宗教会议向东正教徒发布特别文告,指出“信教者与不信教者的婚
姻是正当的、合法的”。于是东正教徒与异教徒的婚姻日渐增多,逐渐
改变了传统的东正教家庭的封闭性。
第三,简化婚礼仪式,取消某些陈规陋习,提高结婚年龄。彼得一
世明令禁止宾客进入洞房“问候”新婚夫妇并将其内衣拿出来示众的粗
俗做法,并惩处了一些不听劝告者。彼得一世生性豪爽、随心所俗,特
别喜欢到快乐的婚礼上去玩。因此,他对冗长、繁杂的婚礼仪式很不耐
烦,要求缩短仪式的时间,增加娱乐的时间。1724年,彼得一世指示最
高宗教会议修改圣礼书中的婚礼仪式程序,并把它印发各地。彼得一世
对早婚现象亦引起了注意,规定尚未学会算术和几何学的贵族子弟不得
娶亲,无形中提高了贵族阶层的结婚年龄。
(2)服饰改革
彼得一世执政初期,俄国的服装仍沿袭以前的式样:贵族们身穿绣
花领衬衫,领子高高竖起,上端直抵下颌骨;鲜艳的绸上衣外面穿一件
长袍,长袍的袖口用袖箍紧紧束着,赴宴时在长袍外罩上一件无袖袍—
—一种又长又宽、从上到下钉着许多扣子的丝绒长衫。冬天,贵族们穿
着皮毛大衣,大衣长度垂直拖到脚后跟,外扎用纺织品制成的宽大腰带,
头戴高高隆起的皮帽。这种服装式样既不美观大方,又不便于运动。彼
得一世随使团出访西欧时,注意到俄国人的装束引起了外国人的冷嘲热
讽,不合时代潮流。彼得一世喜欢能行动自如的简朴服装,他亲自拿起
剪刀剪掉客人们长长的衣袖、说:“这样宽大的袖子,往往会出事故的,
不是掉在汤盘里,便是碰碎玻璃。剪下来的这一段你还可以拿去做一双
靴子。”农民们则穿没有口袋的服装,这种衣服使农民不得不把“通行
证放进靴子里,钱塞在嘴里”。彼得一世认为必须对服装进行改革,人
们应该穿上不妨碍身体活动的衣服。如果俄国想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就
不能沉溺在过时的服装式样和装饰中。1700年1月4日,彼得一世发布
… Page 41…
敕令宣称:“特权贵族、朝廷命官、莫斯科及其城市的官吏必须身着匈
牙利服装,外面袍子的长度要到腿上的松紧袜带,里面的衬袍也要保持
同样的长度,只略短一些即可。”同年8月20日他又发布敕令,明确规
定:“为了国家以及军事机构的荣誉和美化,凡男子,除神职人员、上
帝的公仆、车马夫和种地的农民外,一律要穿匈牙利或德国式的服装。
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也要照样办理。”不过,允许穷人把现有的衣服穿完,
对敕令可以延期五年执行。第二年,对新式服装又进一步规定:男子要
穿短上衣、长腿裤、长靴、皮鞋和戴法国式礼帽,穿法国式或萨克森式
大衣。女人要穿裙子、欧式皮鞋、高装帽。彼得一世还下令在各城市门
口展出新服装的式样,有谁违犯敕令,步行者罚四个戈比,骑马者罚一
个卢布。服装检查员可当场撕毁不符合要求的服装,彼得一世也亲自动
手把过长的衣袖剪短。新服装式样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显贵们在出席
各种宴会或舞会时,均换上了新服装。服装面料也从过去的以织锦和缎
面为主改变为以呢料为主。
(3)历法改革
俄罗斯人长期以来采用独特的历法,即俄历。俄历规定9月1日为
一年之始,据说这是上帝在耶稣诞生前5508年创造世界的日子。按照俄
历,彼得一世生于7180年 (1672年)。1699年12月20日,彼得一世
发布敕谕,命令从1700年起采用欧历,即用基督诞生日为纪年的历法,
一月一日,为每年之始。但是,考虑到罗马使用的历法是俄国东正教徒
所不能接受的,他没有采用格里历,而采用了在计算方法上比格里历晚
11天的儒略历(到19世纪,儒略历比格里历晚12天,20世纪晚13天)。
1700年1月1日,他发布敕令,要求所有居民必须在当天参加教堂的弥
撒庆祝仪式,仪式结束后,人们还须互相祝贺新年①。此外,还要求人
们“用松枝和刺柏作为门前的装饰”,“凡有小炮者,应在其庭院中施
放小炮;有火枪或其它小型枪枝者,应鸣枪三发;有爆竹者,有多少可
以燃放多少”。晚上莫斯科燃放了各色烟火,五彩缤纷,到处喜气洋洋。
从元旦开始,两百多门大炮被安放在红场上,对着克里姆林宫连续鸣放6
天,礼炮声隆隆不绝。
(4)征收胡须税
俄罗斯人素有蓄胡子的传统,因为东正教会把胡子视为“上帝赐予
的装饰品”,俄罗斯人自豪的标志。“俄国人对胡须抱有宗教式的崇敬。
他们留胡须,让它垂到胸前。他们加以梳理,使之光滑发亮,还要小心
翼翼地使其一根也不脱落。这是俄国人区别于外国人的标志。”彼得一
世认为胡须是对文明的辱没,是俄罗斯落后的标志。1698年8月26日,
即彼得一世刚从国外考察归来的第二天,他在接见前来向他致意的显贵
们时,突然拿起一把大剪刀,剪掉了所有人的大胡子,地上布满了一络
络胡须。“那些特权贵族面面相觑,都惊呆了。自从他们进入成年期以
来,他们的下巴第一次领略了与新鲜空气接触的凉爽感觉。”彼得一世
发布敕令,除神职人员外,禁止所有人蓄须。凡是想保留胡须者,要根
据其社会地位而交纳一定的税额:富商每年100卢布;领主和官吏每年
60卢布;城市居民每年30卢布;农民进城和出城每次缴纳一戈比。特制
… Page 42…
了一种小铜牌,作为缴纳留须税的收据。留须人把铜牌挂在脖子上,牌
子的正面画着胡须的图案,写着“须税收讫”字样,有时还刻有这样的
忠告:“胡须是无谓的负担。”大多数贵族和商人嫌税款太重,不得不
剪掉胡须。但是,普通民众对剪掉胡须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广大农民
宁愿交纳摊派的胡须税,“以便能带着胸前随风飘摆的胡子,象一个真
正的男子汉和虔诚的教徒一样,回到自己的村子。”在边远地区随处可
见“一片一片象森林一样茂密的胡子”。萌子成了守旧的象征,成了反
抗新事物的旗帜。于是彼得一世发布了更为严厉的敕令:如果留须者为
一件请愿的事而进入办公机构,则必须拒绝他的申请,并迫使他交纳50
卢布的罚款。如果来者付不起款项,则送到罗杰利克去,让他以自己的
劳动所得来补交罚款。任何人遇到一个胡须不合格的罗杰利克人,都有
权将他送到警察局。作为报酬,他将分享顽抗者交纳的罚款的一半以及
顽抗者的衣服。在彼得一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俄国人终于接受了不留
胡须的习惯。俄国人的面容和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等没有什么两样
了。
(5)建造圣彼得堡
从1703年起,彼得一世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涅瓦河口的荒岛沼
泽上建起了新的都城——圣彼得堡。彼得一世痛恨莫斯科这个历代沙皇
久居的城市,在那里弥漫着各种古风旧习以及落后的东方式的精神状
态。如果他要与旧俄国决裂,就必须修建新的都城,以全新的生活模式
规范未来的首都居民,塑造一个移风易俗的样板。因此,圣彼得堡这个
从无到有、强行修建、发展起来的城市,就成了彼得一世改革和新俄国
的标志。
彼得一世聘请法国建筑师负责建城规划。圣彼得堡是一个典型的欧
化城市,在建筑结构、布局、装饰等方面,与俄国其他城市毫无共同之
处。圣彼得堡拥有一条又长又宽、铺着石头路面的林荫大道——涅瓦大
街;拥有美丽的夏宫,夏宫犹如一座荷兰乡村别墅,金色屋顶,淡黄色
墙壁,白色浮雕,宫内外有布局整齐的小径、修剪得体的乔木和灌木丛,
以及花坛、凉亭、喷泉、池塘、草坪和雕像,“一切的一切都具有凡尔
赛宫的特色”。
圣彼得堡亦是俄国的主要港埠,是开向欧洲的窗户。 1724年,开
到彼得堡港的外国海船共计180艘,进口的毛料、丝绸、染料、饮料、
咖啡、香料、玻璃等,从这里散发到俄国其他地区,改变着俄罗斯人的
日常生活。
圣彼得堡是新式城市建设的荟萃之地。在这座城市里,各种新生事
物层出不穷:1719年俄国第一家博物馆和图书馆向公众开放;一座巨大
的剧院拔地而起;1721年街头亮起了595盏路灯;《圣彼得堡新闻报》
在此排版印刷……
彼得一世将莫斯科的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强行迁入这座欧洲式的、
与传统一刀两断的城市。 1714年,圣彼得堡居民为34550人,10年后
达到70000人,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他们都有“一种远离俄国来
到异乡之感。当他们沿着长长的河道散步时,他们一会儿以为自己是到
了荷兰,一会又以为自己到了意大利,或者到了法国”。居民的衣、食、
… Page 43…
住、行、婚丧、娱乐,社会交往等全盘欧化了。随着圣彼得堡的崛起,
一股巨大的移民洪流涌入该城。移民成分非常复杂,有贵族、官员、军
人、海员、技师、教员、艺术家、帮闲、厨师、女管家、农民,等等。
还有许多外国移民。来到圣彼得堡的芬兰人,每逢冬天在涅瓦河上砸冰,
将凿好的冰块送到大户人家的冰窖中储藏起来。有些人从事铲除冰雪,
每天挣半个卢布;另一些人赶雪橇,顾客出一二个戈比,他们就把顾客
送到城里的任何一处。芬兰女人多半当贴身女仆或厨娘,由于她们面容
娇好,彬彬有礼,往往能嫁给身份比她们高的人。
圣彼得堡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接受各种各样的移民、思想、习俗和文
化。希腊教堂与新教教堂及其它教派的教堂毗邻,不同的民族互相通婚,
不同的习俗混杂交织并互相影响。“世界上找不到别的城市和这里一样,
人人都能讲许多种语言。最卑贱的仆人也会说俄语、德语、芬兰语,受
过教育的人常能讲八九种语言”,“他们有时混合使用不同语言,听来
颇为有趣。”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圣彼得堡人逐渐形成了喜爱新奇、
追求时髦的癖好。达官贵人的趣味、情调与西方贵族相比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的住宅里拥有漂亮的地毯、挂毯、五斗橱、名贵家具、雕花包金的
细木护壁板、古典式的彩绘天花板,“那里的套房与巴黎和伦敦一样隔
成许多单人卧室,那里同样雇用数量极多的仆人。”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街上开始通行马车。为了防止平民百
姓在马车等级上“僭越”,沙皇颁布了一道敕令,规定只有上将或职位
相当者可以在轿车上套六匹马,除了车夫还可以用两名骑手协助驾驶。
逐级递减,中尉和资产者有权用两匹马驾车,工匠和商人只能用一匹马。
根据主人的级别,对于仆人的制服也作了一系列规定。此外,“皇室举
行招待会时,轿车到达目的地后照例多绕一个小圈,以便每个人都能看
到其他人,也被其他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