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教理(佛协-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严时为圆教而说意兼别,第二鹿苑时但是藏教,第三方等时因为说法通于三乘
所以并不属于那一教,第四般若时,除藏教外兼明后三时,第五法华涅槃时,专
门开辟圆顿义理,唯属圆教。《法华》本已究竟,但还有不能得益的,故又重之
以《涅槃》。五时配到《法华》为止叫做前番五时;如要到《涅槃》为止叫做后
番五时。这样不但推尊了《法华》,《涅槃》亦同时被推尊了。
天台以前判教之说虽多,大概以顿、渐、不定三种为主要区别。《华严》为
化菩萨,如日照高山名为顿教,三藏为化小乘,先教半字故名有相教,十二年后
为大乘人说五时般若乃至常住名无相教。此等俱为渐教。别有一类经非顿非渐明
佛性常住,如《胜鬘》、《金光明》等,名为偏方不定教。惟渐教中有分三时、
四时、五时等等的说法。罗什门下慧观结合三时、四时等说,而立五时说,其顺
序与天台五时说大体一致,所不同者,慧观于渐教中分有相、无相、抑扬三种,
而天台分鹿苑(有相)、方等(抑扬)、般若(无相)而已;至于秘密与不定,
仍由前述各家所立的不定教而来。秘密可说是隐复的不定;而不定则是显露的不
定。又慧观判教为三乘与一乘之区别,而以三乘为三乘别教(有相教)与三乘通
教(无相教)二种。天台由大乘教而来,故设大乘通教、大乘别教,而立藏、
通、
别之区别;更综合《法华》、《涅槃》于其上设为圆教。此藏、通、别、圆之次
序,似又与光统所立的因缘、假名、诳相、常宗等四教相通。可见天台五时八教
之说,是吸取南北各家异说而加以发展的。
华严、贤首的判教,即有名的五教十宗说:五教即:一、小乘教(唯说眼、
耳、鼻、舌、身、意六识为心的即是);二、大乘始教(说八识阿赖耶的如《唯
识论》即是);三、大乘终教(说现象差别法不外乎真如的,如《大乘起信论》
与摄论派等即是);四、大乘顿教(进一步说妄心妄境俱空,仅一真心朗然,如
《维摩诘经》等即是);五、大乘圆教(更进一步说森罗万象的差别现象,不外
乎朗然一心的显现如《华严经》即是)。五教说渊源于杜顺禅师的《五教止
观》,
其目的不外推尊本宗所宗的《华严经》在诸经中为最尊最胜。贤首于五教之外,
又立十宗之名:第一,我法俱有宗(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等五部,
以及经量部中的一派);第二,法有我无宗(雪山、有部二部);第三,法无法
来宗(法藏、饮光、大众、鸡胤、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七部,以及化地部
中的一派);第四,现通假实宗(说假部及经量部中的一派);第五,俗妄真实
宗(说出世部);第六,诸法但名宗(一说部);第七,一切皆空宗(大乘始
教);
第八,真德不空宗(大乘终教);第九,相想俱绝宗(大乘顿教);第十,圆明
具德宗(大乘圆教)。十宗是配合五教而立说的,从一至六属小乘教,从七至十
属大乘四教。
贤首五教十宗之说,大体因袭天台,改天台的藏教为小教、通教为始教、别
教为终教、圆教为顿教与圆教,这就连本宗的清凉国师也承认过的(见《华严经
疏钞序》),故其说无何创见。
(田光烈)
【结使】
结使,也简单称为结,它是一类能够束缚众生的心、结集生死,而使众生不
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
从典籍上看,诸结说最初见于《四阿含经》。《中阿含经》卷三十三说众生
有悭、嫉二结,《杂阿含经》卷三十二说众生有爱、恚、无明三结(《俱舍论》
卷二十一同),《增一阿含经》卷十七说众生有身邪、戒盗、疑三结(《大毗婆
娑论》卷四十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说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说众生
有欲、瞋恚、愚痴、利养四结(《成实论》卷十说众生有贪身、恚身、戒取身、
贪著是实取身四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说众生有贪、瞋、慢、嫉、悭五结
(《发智论》卷三、《集异门足论》卷十二、《大毗婆娑论》卷四十九、《俱舍
论》卷二十一同)。《辩中边论》卷上说众生有爱、恚、慢、无明、见、取、
疑、
嫉、悭九结(《发智论》卷三、《成实论》卷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一、《杂
集论》卷六同)。总之,这一些结使都是系缚众生的身心,使众生永远沉沦于生
死流转的烦恼。
众生生死流转的主因是“业”,而诸结为它的增上缘。众生的生死流转,不
出乎这个世界,由于众生自身的造业不同,对它的感受也不一样。这世界可分为
三种: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即所谓三界。其中欲界是比较低级的
世界,又叫做下界,色界与无色界是比较高级的世界,又叫做上二界。在三界
中,
有五种结是束缚众生在欲界中的烦恼,有五种结是束缚众生在色界与无色界中的
烦恼要素,这样就有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
五下分结——是随顺欲界生死的烦恼里主要的五种:一、欲贪,二、瞋恚,
三、身见,四、戒禁取见,五、疑。这五种里欲贪是对于事物贪求的欲望;瞋恚
是对于所追求的事物达不到目的而发生的忿怒;身见是于自身执着为我的见;戒
禁取见是听闻异端邪说之后,不加思索,就把它所规定的种种“戒”和“禁”以
及“戒”和“禁”所依附的物我认为最胜而能得无上清净的妙法;疑是被欲望所
迷惑,对于正法及生疑惑不信的心理。这五种系缚欲界众生的“结使”,因为它
具备“四下”的意思,所以叫“五下分结”。第一,是界下,贪欲、瞋恚这些
“结使”惟限于欲界,不在上二界;第二,是果下,由贪瞋戒取这些“结使”为
因,能招受“三涂”下劣的恶果;第三,是人下,身见戒取与疑等“结使”,只
有凡夫才有,圣人是不会有的;第四,所障下,身见戒取与疑仅能障碍初果。
其次五上分结——是随顺色界无色界生死的烦恼里主要的五种:一、无明,
二、慢,三、掉举,四、色贪,五、无色贪。这里面无明不是根本无明,而只是
说由于痴暗不明义理的那种烦恼;慢是骄傲自满,盛气凌人;掉举是躁动嬉戏;
色贪是对于色界的贪爱;无色贪是对于无色界的贪爱。这五种系缚色界无色界众
生的“结使”,因为具备“三上”的意义,所以叫做“五上分结”。第一,是界
上,无明等五种“结使”均在上二界即色界、无色界中生起;第二,人上,无明
等五种“结使”均是“学人”所起的烦恼;第三,所障上,无明等五种“结使”
都能障碍“无学”上果。
由于有“五下分结”为“业”的增上缘,众生便长此为欲界系缚不能超脱;
由于有“五上分结”为“业”的增上缘,众生便长此为色界、无色界所系缚不能
超脱。总之,依于上下分结,众生就不得不长此生死流转于“三界”。
(田光烈)
【格义】
格义是此土初期的佛教学者所用一种解说佛典的方法。据《出三藏记集》
(卷五)所载慧叡 撰的《喻疑》中说:“汉末魏初……寻味之贤始有讲次,而
恢之以‘格义’,迂之以配说。”而说明格义的运用,是始于汉末魏初。当时佛
教传入中土不久,它的理论幽玄,不是一般人所能够了解,于是讲说佛法的人便
用格义的方法,和此土旧有的学术思想相配合,来发挥它的意义。例如魏初康僧
会和陈慧合撰的《大安般守意经注》(卷上,此经现行本经注不分),把“安般
守意”四个字作了十几种解释,其中就有一段说“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
为名,是清净无为也”。即是用此土的道家所说“清净无为”来配释“安般守
意”
的。又《阴持入经注》(卷下)也用“无为”配释“泥日”(涅槃的古译),这
些都是格义最初例子。这个方法,一直传到东晋道安时代,还都只是讲说者应机
施设,没有成规,到和道安同学于佛图澄门下的河间(一作中山)竺法雅,才把
“格义”著了类例。法雅是一位兼通外学的佛教学者,依附他的门徒,多半只懂
一般世间的典籍,对于佛教的教理还格格不入。法雅为了令他们易于理解,于是
和中山康法朗等把佛经当中的事数,和老庄等外书比拟配合,递互讲说,并且著
为类例,作为讲说的准则。其中事数,依《世说新语》“文学篇”刘孝标注说,
是五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五根、五力、七觉之属,把这些事数用中土
原有的事例加以说明。法雅以后,“格义”就限于法数的范围。如隋智顗说的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二)引用了一段《提诏波利经》,其中就用五星、五
岳、五脏、五行、五帝、五德、五色特别是五常来配释五戒,说不杀是仁,不盗
是智,不邪淫是义,不饮酒是礼,不妄语是信。这个《提诏波利经》,据《出三
藏记集》(卷五)《新集疑经伪撰杂录》中说,是刘宋孝武帝时北魏比丘昙靖所
伪造。(《续高僧传·昙曜传》也说:“旧录有《提诏经》一卷,与诸经语相
同,
但昙靖增加了五方、五行,致成伪本。”)又隋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归心
篇》
也说:“内典初门设五种禁(五戒),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这
种以五常配五戒之说,大概即是旧时法雅一流“格义”的遗留。自从法雅等盛倡
“格义”的学风,继起者不乏其人,如当时的佛教学者毗浮、昙相等就在讲授佛
理时用“格义”的方法训导门徒。道安、支遁等解释佛理时也曾经对比所谓“庄
老三玄”中的言句;而慧远讲“实相义”引《庄子》为连类,更是“格义”的流
亚。然而外书和佛典毕竟有相当的距离,所以“格义”容易流于歪典而和佛典的
本义乖违,如《高僧传·僧光传》引用道安语说:“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又
鸠摩罗什的弟子僧'睿*又'在所撰《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当中说:“格义迂而
乖本。”因此,“格义”的运用终于随佛教的义理渐次流行和发展而止。
(黄忏华)
【言教二谛】
言教二谛(又作约教二谛),是和境理二谛(又作约理二谛)相对立名,它
是三论宗学说特点之一。
三论宗人承印度中观之学,用二谛作中心来组织一切理论。二谛即:一、俗
谛(又作世谛、等谛、世俗谛),二、真谛(也译作第一义谛、胜义谛)。
言教二谛的典据,是《中论·观四谛品》,而中论的典据,是《摩诃般若波
罗蜜经》。如《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
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百论·破空
品》也说:“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是二皆实,非妄语也。”这都可
以证明二谛是属于言教的。所以青目解释《观四谛品》的两颂,说世俗谛阐明虚
妄法,但对于世间是实在;第一义谛阐明法空,但对于圣人是实在。又如《二谛
章》说:“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又《三论玄义》说:
“有二谛故,佛语皆实。
以世谛故,说有是实。第一义故,说空是实。”由此,三论宗的二谛说里,
有“于谛”的名目,就是指于世间是实,于圣人是实。
三论一系,从摄山僧诠及其弟子兴皇法朗以来,都根据《中论》、《百论》
所说,阐明二谛不是所证的道理、所观的境界,而是能诠的言教上的差别,不外
乎说法化导的方法形式。只是为破众生的有执用真谛说,为破众生的空执用俗谛
说;真谛不是空理,俗谛不是有境。所以叫它作言教二谛,或者约教二谛。如
《二谛章》说:“次明二谛是教义,摄岭、兴皇已来,并明二谛是教。所以山中
师手本二谛疏云:二谛者,乃是表中道之妙教,穷文言之极说。道非有无,寄有
无以显道;理非一二,因一二以明理。故知二谛是教也”,就是说其他宗派明二
谛是理,或者是境,而三论宗明二谛即是教门。言教是能诠,境理是所诠;因二
谛的言教领悟不二的中道,不二的中道是所诠,如因指得月,月是所诠。总之,
不二的中道即诸法实相,言忘虑绝,非空非有,从而非真非俗。但为令众生悟无
所得中道理,于无名相中强设名相,说真俗二谛。这就是言教二谛。
总上所说,即三论宗僧诠、法朗、吉藏一系,不把所谓真俗二谛看作所证
理、
所观境的区别,而说是能诠的言教。然而三论宗以无所得为宗,所以对于执着二
谛是言教,堕于有所得见,也加以破斥。以二谛为言教,毕竟也不过是对缘假
说。
本来无所得的中道不是真,也不是俗,为引导众生,所以用真俗的名言来说;二
谛不是境理,也不是言教,为拔除二理二境的见解,所以明二谛不是境理而是说
法教化上的方便。因此说,以二谛为言教,毕竟也不过是适时而用的对缘假说。
如《中论疏》说:“由来理二谛根深,言二谛有两理,故成画石二见,二心不可
除。……为拔二理之见,故言真之与俗皆是教也。至道未曾真俗。即末学者遂守
二谛是教,还见投语作解。由来二谛是理为理见,今二谛为教复成教见。若得意
者,境之与教皆无妨也。以真俗通理,故名为教;真俗生智,即名为境。如来说
二谛,故二谛为教;如来照二谛,即二谛为境。然二谛未曾境教,适时而用
之。”
又《大乘玄论》说:“为对由来以理为谛故,对缘假说。”
(黄忏华)
【四重二谛】
四重二谛,是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在中土各宗中,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
四重二谛说。三论宗的四重二谛,是就真俗二谛所含有空、二不二、非二非不二
等意义互相对比而立论,从粗到细,立为四重。慈恩宗的四重二谛,则是于胜义
(真)、世俗(俗)二谛各分四种,从浅到深,合为八谛。此外,天台宗对真俗
二谛,依藏、通、别、圆四教来说,也可以说是四重二谛。
一、三论宗的四重二谛。三论宗僧诠、法朗一系所说二谛,是就能说的言教
建立。真、俗二谛只是言教上的差别,完全属于说法化导的方法形式,为破空见
用俗谛说有,为破有见用真谛说空。随后嘉祥大师吉藏(549~623)为把
这个意义阐明得更彻底,在《大乘玄论》(卷一)及《中观论疏》(卷二末)等
中将二谛开作四重:
第一重:有是俗谛、空是真谛。这一重是对毗昙师的事、理二谛所立。毗昙
师立实有实空的二谛,即空之外实有有,有之外实有空;今为显示俗谛之有由于
真谛之空,真谛之空由于俗谛之有,以对破他。既然有是由空之有,就不是实
有,
而是不有之有;空是由有之空,就不是实空,而是不空之空。
第二重:有、空都是俗谛,非空非有才叫作真谛。这一重是对成论师所立。
成论师以有、空为真、俗二谛,今为对治他,阐明把有、空分作两种来看还是俗
谛。既然是不有之有,同时是不空之空,那就有、空原来不二无别,所以非有非
空,叫它作真谛。
第三重:空、有是二、非空非有是不二,二和不二都是俗谛,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