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当代宗教史 >

第12章

世界当代宗教史-第12章

小说: 世界当代宗教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西)。 

     1975年,巴西主教团设立了“土地牧灵委员会”的咨询机构,协助卷入 

土地纠纷的农户解决问题。主教们一再声明他们站在没有土地的农民一边, 

天主教会事实成为巴西土地改革的有力支持者。甚至有的神职人员提出“游 

击战争是解决社会变革的唯一出路”。累西腓大主教卡马拉被人称为“红色 

大主教”,他抨击社会的不公、上流社会的特权和贫苦人民的饥患,主张大 

胆进行土地改革,但他反对暴力革命,不赞成游击战争,主张“基督教社会 

主义”,从而赢得了大批群众的支持。巴西的330名主教全都支持卡马拉对 

教会的社会责任以及人权的立场。由此教会的全国领导层被指控倾向马克思 

主义,教会于1972—1973年分成了进步派与保守派。 

     1980年6月30日,教皇约翰—保罗2世对巴西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以罗 

马天主教为主的国家进行了为期 12天的访问,意在禁止巴西主教们参与政 

治。教皇在巴西主教全国会议上说。“你们担任主教这个天职明白地和毫无 

疑问地禁止你们参与政党政治或屈从于任何意识形态或制度”。并说主教的 

天职“并不禁止你们为全人类服务,特别是被压迫的人和穷苦的人服务”, 

但不应只注意穷人,而应该“向所有人传播福音”。 

     土地所有权与解放神学是巴西天主教会的二大主题。1986年4月,巴西 

主教团批评巴西土地所有权过度集中,要求把更多的土地分给贫穷农户。与 

此同时,一个名为“传统、家庭和财产”的保守组织,公开站在地主的立场 

上反对重新分配土地,并声称要以武力反对重新分配土地。巴西教会从1981 

年开始,安排出版一套54卷的解放神学著作,由100多位拉美神学家参加撰 

写,但出版3卷后即遭到罗马教廷的阻挠和干涉。巴西教会则采取化整为零 

的方法而使梵蒂冈的干预落空。 

     巴西现有31个大主教区(最大的是圣保罗大主教区,人口约1000万), 

225个主教区,4510个堂区;红衣主教6人,主教340人,神甫12200多人, 

修女35900余人。全国主教会议是教会最高权力机构,洛歇德红衣主教任主 

席;主教团团长为卢企阿诺主教。巴西天主教会办有《日报》和《巴西教会 

杂志》,并办有10所天主教大学。 


… Page 48…

     (2)意大利天主教会 

     意大利现有枢机主教40名,占罗马枢机主教团总人数的1/4,主教480 

名,司铎59000人 (其中堂区司铎39000人,修会司铎2万人),这几个数 

字都是世界第一。意大利天主教徒总计563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8%,分 

设45个大主教区,280个主教区,25800个堂区,有6000多名修会会士,14 

万名修女。意大利有教堂数万座,仅罗马就有500余座。意大利的天主教在 

组织上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色,一是教皇作为意大利首席主教,任命全 

国主教团团长,现任团长是罗马教区总代理鲁伊尼枢主教;二是意大利的各 

大区 (共18个)都设有较为独立的大区主教团。 

     意大利教会虽因靠近教皇的保护而享有特权地位,但它在意大利社会不 

断世俗化的今天亦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1984年圣座与意大利政府签订新 

协议,终止了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宗教教育在公立学校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 

政府从1990年起中止向教会神职人员和教会组织提供补贴。虽然意大利98 

%的公民自称是天主教徒,但近年来上教堂的人日趋减少,1989年,经常参 

加主日弥撒的只有22%,而从来不进教堂望弥撒的人达52%,在最近15年 

间,不去教堂举行婚礼而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的夫妻增加到 14。7%;1978 

年公民投票公决通过堕胎合法化法案,每年堕胎人数以10万计。 

     意大利天主教会平信徒中有许多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创建于 1868 

年的“公教进行会”,现有会员60万人,其任务是组织教友从事传教活动, 

维护天主教伦理与教义,举办社会福利事业,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建立符合 

天主教教义的生活规范,“共融与解放”是乔塞尼神父于本世纪50年代创建 

于米兰的天主教组织,其成员主体为大中学生,现有成员7万人。“普世博 

爱运动”是由卢比克女士于1943年创立于特兰托、为照顾战争中的伤残人员 

而成立的慈善活动机构,后逐渐发展为以主的爱统一世界、消除战争为宗旨 

的国际性教徒运动。现有正式会员53600多名,一般成员有百万之众,分布 

于世界30个国家。此外还有天主教全国民权委员会,2000年青年团体,11 

月7日国民运动,以及总部设在罗马的数十个国际天主教组织。 

    尽管天主教徒占居意大利人口的98%,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意大利 

社会的世俗化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改革,天主教会在意大利的国教地位越来越 

受到各方面的挑战。1974年教廷与意大利签订关于离婚和堕胎问题的谅解备 

忘录,使1929年意大利政府和教皇签订的《拉特朗协定》第34条失去效力。 

在此前后,教廷与意大利政府经过15年 (1969—1984年)的谈判,于1984 

年签署新条约,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天主教会在意大利国家中的地位, 

其基本精神是“国家和天主教会在各自领域中是独立的和自主的”。从1990 

年起,意大利政府中止在此之前每月向教区、主教及其他教会官员必放的补 

贴 (此类补贴在1984年前高达1。8亿美元/年),教会方面则设立“资助意 

大利神职人员中央基金”,公民或团体在向国家纳税时可将一定比例的税金 

捐献给教会基金,在实施新政策的1991年,教会方面获得了总计6。5亿美元 

的基金。根据1984年协议,宗教教育课程在公立学校为选修课,目前约有 

90%的小学生选择接受宗教文化课。几十年来天主教民主堂一直是意大利的 

执政党和第一大党,尽管近年来在批评声中天主教民主党一再表示自己是个 

 “世俗政党”,但其以天主教信仰和价值观为基础并且与罗马教皇关系密切 

的状况短时间内尚无重大改变,如1992年意大利议会大选时,罗马教皇和意 


… Page 49…

大利教会都努力为天民党拉选票。 



     (3)波兰天主教会 

    波兰人口3800万,天主教徒占92%,近几十年来天主教会的教堂、修 

道院、神父、修士和教徒人数以及宗教院校的数量都在增长之中。1987年波 

兰天主教共有27个主教区,8528个堂区,教堂和礼拜场所14229座,19737 

个布道点,红衣主教3人,大主教26人,主教95人。根据1986年的统计, 

天主教司铎有21887人,男女修院共计152个,修士和修女共计38964人, 

修道院3378座。天主教会办有20家出版社,出版90余种报刊。 

    天主教会在波兰享有特权地位,在军队中唯有它拥有随军教士团(教士 

团长的军衔为将军),并且可以在医院和被剥夺权利者居住地等处设立专职 

教育机构。按官方规定,只有天主教会节日有7天休息日,而其他宗教信仰 

者要庆祝自己的宗教节日,必须事先与行政当局就获得休息日达到协议,并 

于事后补工。 

    波兰天主教平信徒的组织主要有兹纳克 (标志)运动,基督徒与社会协 

会与“和平”协会等。在波兰天主教中,光明山(位于琴希托霍瓦市)圣母 

朝圣是群众性的崇拜现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教友进行圣母朝圣活动。1966 

年,波兰天主教为纪念天主教传入波兰1000年举行了为期10余年的圣像巡 

游活动,到1982年庆祝光明山圣母朝圣600周年形成高潮,1983年波兰籍 

教皇约翰—保罗2世第二次回国访问,又在光明山举行了纪念活动,使光明 

山圣母朝圣形成新的高潮。1991年8月教皇第五次回波兰访问,在光明山圣 

母朝圣地主持了来自波兰和东欧的数十万青年参加的第六届国际天主教青年 

节,从而将光明山朝圣活动国际化。 

    在波兰历史上,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起着 

相当重要的作用。战后波兰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废除了天主教会在过去所 

享有的许多特权。至1970年盖莱克上台后,政府的宗教政策做了重大调整,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殉难的波兰方济各会科尔贝神父被教廷列为圣徒并定立全 

国性的节日加以纪念;政府将西部和北部原德国领土上的近5000座教会房产 

和公用建筑物无偿移交给教会;废除1962年颁布的关于要求教会列出财产清 

单以备征税的法令等。 

     1984年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中规定可以吸 

收信徒入堂,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唯一的也是最早的。1989年波兰议 

会通过了《信仰和宗教自由保障法》、《波兰人民共和国国家与天主教会关 

系法》及《宗教界人士赡养法》。这些法律规定波兰是一个世俗国家,在宗 

教观点和信念方面保持中立;规定国家政权所在地不放置宗教标志,国家不 

为任何宗教团体提供财政补贴;规定宗教组织的活动要通过官方登记并接受 

国家监督;规定至少有15名成年信徒发表声明公布其信仰的基本思想和活动 

章程(内部法规),便可建立教会和宗教团体。法律还规定教会和宗教团体 

有权实施祭祀项目的建设,实行动产和不动产的买卖,无须特准而获得包括 

来自国外的捐献或在居民中筹集资金,进行个人或集体的宗教训练,创办学 

校和其他宗教性或文化性机构,实施慈善和监护活动,成立托儿所和医院, 

出版宗教书籍并可开办广播电视等。 

     1989年波兰政局发生变革后,天主教会在波兰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 

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Page 50…

     (4)美国天主教会 

     美国现有34个大主教区,61名大主教,338名主教,53000名神甫,其 

他神职人员约20万,信徒5700万人,教堂近2万座,教区修院90座,修会 

修院229座,大学243所,中学1418所,小学7865所,医院737所,护士 

学院141所,养老院615所,孤儿院168所。天主教徒超过100万人的城市 

有芝加哥、洛杉矶、波士顿、纽约、底特律、费城等。美国天主教徒主要是 

爱尔兰人、意大利和波兰人的后裔,黑人天主教徒约200万人。占美国天主 

教徒总数的4%,另有1/3是拉美天主教移民。 

     天主教在美国历史上曾是少数派,19世纪中叶美国只有300万天主教 

徒,到本世纪初发展到1700万,在1945年到1962年这段时间里,天主教徒 

从2000万到4000万。与此同时,天主教徒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早期美国天主教徒大多是蓝领阶层的劳动者,经济地位低下,占人口多数的 

新教对天主教曾抱有很深的成见(直到1984年美国才恢复了与梵蒂冈中断了 

117年的外交关系),但近30年来美国天主教发生了重大变化,信徒的经济 

成分上升到中等收入的阶层,受教育程度也随之提高,成了美国化的罗马天 

主教。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当代世俗化思潮的冲击,由于大批拉美移民 

的涌入,美国天主教会及其处于不同阶层的普通信徒都面临诸多挑战,从而 

使之内部分化,形成许多派别,主要有传统派、新保守派、自由派和激进派。 

     以希契科克和马丁为代表的传统派极力主张天主教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 

战前那种较集权和较集中的状况中去,他们并不反对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的各项决定,然而希望大公会议前的天主教传统能得以恢复,他们对当今美 

国的主流文化持批评态度,认为天主教徒必须严格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尤其 

必须遵守性道德的规范。在传统派中,以勒菲弗尔大主教为代表的极端主义 

者,公开指责梵二会议是对法国大革命理想的投降,并拒绝一切形式的泛基 

督教主义和宗教间的相互合作。 

     新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有韦戈尔大主教和斯塔福德等,他们反对传统派的 

主张,认为传统派的主张与时代潮流相悖,天主教会在文化方面的当务之急 

是创建一种具有宗教背景的公众哲学,以加强和改进美国的民主制度。新保 

守派拥护教皇约翰——保罗2世的社会学说,赞同罗马教廷1984年和1986 

年反对拉美解放神学的二个指令。 

     自由派赞同新保守派的某些观点,但其核心思想不仅积极主张社会现代 

化,而且还主张天主教会也实现现代化,他们认为天主教会应成为一个自由 

和自愿的组织,反对那种使天主教保持中世纪专制主义制度的主张,有人甚 

至提出要用世俗的代议制民主模式来改组天主教会,即一切成员都享有立法 

保护的权利,教皇和主教皆由教会的各级代表机构选举产生;废除教职的终 

身制,各级神职既可以结婚,也可以自愿放弃神职;妇女不仅可以担任神职, 

还可以担任主教;教区应由神职人员大会集体领导,在教会内实行分权制; 

教徒可以不遵从天主教会有关生育、堕胎、离婚的规定。近10余年来,自由 

派在美国天主教会中一直很活跃,主要代表人物朋麦克布莱恩主教和柯伦主 

教等。 

     激进派是伴随60年代的学生革命运动出现的,他们大都是天主教会内较 

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对当时盛行于美国的民权运动和反对越南战争的和平主 


… Page 51…

义运动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主张与思想。目前,欧洲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方 

针在美国天主教激进派中较有影响,即主张为被压迫者的权利而斗争,反对 

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提倡创造精神,反对建立在原 

罪说之救世说基础上的过时精神。激进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多罗西—戴,丹 

尼尔,贝里根与福克斯等。 

    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民族问题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天主教会内部,特 

别是黑人问题和拉美移民问题。早在美国天主教教会创建之初,就有了黑人 

天主教徒,如今全国2890万黑人中,天主教徒有200多万,主要聚居在路易 

斯安那、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和洛杉矶等地区,黑人神甫约300 

人,在校修生亦约300人。当代社会种族主义在天主教会内仍有一定市场, 

在一些白人占多数的社区,黑人进堂望弥撒只能坐在后排,一些宗教性的集 

会也不邀请黑人信徒,如此种种使许多非洲裔天主教徒难以忍受,他们大都 

积极投身于60年代争取民权的运动。1968年成立的黑人神职人员全国委员 

会和黑人修女全国委员会,为黑人争取在教会内应有的地位。1987年有1500 

名代表出席了黑人天主教徒大会;1989年黑人神甫斯托林斯断绝与梵蒂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