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广钦老和尚访问记+传奇事迹+行持语录 >

第5章

广钦老和尚访问记+传奇事迹+行持语录-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来参见老和尚。德X法师向老和尚介绍过其俗家眷属后,请老和
尚开示在家修持的法门。老和尚说:「一子出家,七祖皆得度,你的
家人由你来度他们,也就够了,也最适合的,不必我这老人再来多话
。」「高僧大德的一句话,胜过我说千言,还是请老和尚慈悲指示。
」德X尼师说。「念佛。念佛是最好的。」老和尚说。「念佛该怎么
念?」再问。「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不要嘴念心不念。念佛是
最重要的,在家学佛要念佛,我们出家学佛,也要念佛,再学一些种
菜,捡柴、劈柴,煮饭、扫地······,向从小学生学起一样。
」「学佛要有像观音、普贤、地藏等菩萨的誓愿力,做一些人家不要
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愿吃的苦,这样,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
菩萨的,往往都是那些让人家看为笨笨的人在成就的。」「请老和尚
告诉他们,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德X尼师说。「做好人,不要
做坏人。」老和尚答。「······」「我们来这世间就是须要生
活,衣食住这是免不了的,但是,我们赚的钱,吃能吃的饱,穿足够
穿的暖,基本上过的去便可以,不要贪,剩余的钱,拿去布施、做功
德,这就是做好人。如果恣意的挥霍、享受,随心所欲,不知节制,
不会做功德,这就变成坏人。」老和尚答。


日期:民国69年闰6月16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XX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时间,
今天又是如此,等XX师走后,老和尚就对传X师说:「别人来与你
言论是非,我们唯唯诺诺就好,不去参与,则对方自退,且自己亦不
被度去,别人走错路,自己不要跟上去。」

         ×        ×        ×

老和尚对佛学院男众开示:「出家,不是用六根在行事,用六根行事
,仍是生灭法。年轻出家人,要好好努力修行,要提起回大陆重振佛
法的志气。」

         ×        ×        ×

晚殿后,老和尚在大殿旁纳凉,XX师对老和尚说:「师父,我们在
俗家时,父母兄弟六亲眷属朋友等,均以情份相牵系,而出家也有师
父、师兄弟、十方僧众法侣等,若是起分别心,而有亲疏情份在,是
否这也会形成生死因?」老和尚说:「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
?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众人接触,就
不能去分别对方,不论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对待,不起分别心,
我们度众生,就是以这无分别的心在度众。俗家人不晓得这道理,凡
是论好论坏,分是非,别爱憎:而我们出家人,不论是对、是错、是
好、是坏,表面但唯唯诺诺,应付应付,不管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
到的,心不起分别,不去执著他,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还一天
到晚,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论是论非的,这就是身出家,心
没有出家,我们说别人不好,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并不是对方不
好,而是我们眼睛看出去,耳朵听到,在分别好坏,而这种分别,直
接通到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起烦恼。「说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种
恶念,如果我们不去分别,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我们
看到不对的事,或不如法的人,能够心里明白,而不表现出来,那才
是真功夫。」


日期:民国69年闰6月18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出家,主要在演『忍』这场戏,演得过,就是佛菩萨。」「所谓带
业往生,乃是佛菩萨诱导众生念佛之饵,令众生为了要带业往生而精
进念佛,等念到一心不乱,一念不生,没有妄想,没有恶念,则心达
西方境。否则,带业仍要转人身,入寺修行,成为法师,才能成佛。
带业并不能往生,但藉由这个饵,却能使众生达一心不乱、一念不生
的真正西方境,这是佛菩萨度众生的方便法门。」「出家人没有在说
往生不往生,出家人要发愿度众生,这就是佛菩萨。」

         ×        ×        ×

「有所贪著,就有所□碍,贪名利就□碍名利之事,不会清净。」


日期:民国69年8月10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XX师说:「师父在时,要好好体会师父的意思,师
父不在时,自有人会领导大众修苦行,智慧自然会开出来,最重要的
是要修忍辱,能忍辱则智慧生,智慧生则无明尽。」「别人说我们,
不论自己是对是错,还是被冤枉,都唯唯诺诺,以不辩应之,心中不
起烦恼,则智慧生,若是执理与人辩白,则无明起矣。」


日期:民国69年8月13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XX师开示:「俗家取才,出家修行是取德,静坐昏
沈是意识烦恼心所致。如果还有妄想,想要到那儿,都还是业障。」


日期:民国69年8月16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XX师开示:「出家人要与众生广结善缘,信徒来,
我们要好好招待,这项行得圆满,到后来自会开出我们的福慧来,所
以,广结众生缘,对我们出家众是非常重要的。」


日期:民国69年10月17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XX师开示:「别人对我们越是不好,我们越是要发
慈悲心善待对方,要对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一般,起镇心
,结怨仇,出家人心要无镇。」


日期:民国69年11月2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忏云老法师与缁素四众一行十多人,于佛七圆满上山,请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在课堂对众说:「世俗人耽于根尘的欲乐中,到头来难免先
乐后苦,而出家修苦行,虽然吃很多苦,但终究是先苦后乐。」

         ×        ×        ×

「看经讲法,如果自己不实修,还是他人的东西,等于在数他人的家
宝,仍然不能脱出生死牢。」「万法归一宗,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
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如果要练不倒单,先要从淡泊
两字开始学起,等到衣食住都能无碍,贪镇疑也都消灭了,这样子妄
念自然消,才能谈到禅定功夫。」「以前的祖师,总是安守卑下,不
惹人注意。越是没没无名,越是少攀缘,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缘
,则意根散漫,心多骄满则易失败,道业若不成就,也枉费我们来出
家。」「如果我们真为修行,龙天护法自然拥护,自身心无所畏惧,
外物亦无伤,真正有修行的人,心无种种心,众生皆乐见,人人皆有
缘。」

         ×        ×        ×

忏老又问老和尚,他水里的大殿盖好后,该如何做利生的事。老和尚
告之曰:「不必□碍那么多,盖好也是这样,不盖好也是这样,要办
自己的事。我这承天寺也是一样,盖好也好,不盖好也好,我也是这
样,想走也就走。」


日期:民国69年11月23日冬至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静坐,是在坐无色相,不是滞静,离一切相,心无所著,才是静坐
之意义。由这清净空无色相中,行、住、坐、卧寻得一不著一切的法
,心无所贪恋、爱著,而走出生死,入解脱之道。」


日期:民国69年11月28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香灯师与XX师开示:「修行人绝对要利他,也唯
有一切利他的功德苦行,才能脱出人我的限囿,离我相的一切颠倒想
、贪想、愚疑想,以即因执私我相,所起的种种烦恼,也由是渐渐得
解脱,自性中无量三昧渐现前,也唯有如此,一切以利他功德为前提
,一切以脱众生苦厄为怀,则自身无事,心胸渐宽。」「我们打鼓时
,念公事办、公事办、公事办、公事办完办私事,就是不可人劳我逸
,只图自己念佛、拜佛、诵经,这些是属私人的事,若不发心于公事
,一味的自私,只顾自己的念佛、拜佛,这样的修持,乃是执我相,
心地只有越来越窄,一辈子无法解脱。反之,将身心奉常住,为众人
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这样,虽然没时间拜佛、诵经,但一
切的经藏已在其中,则智慧渐开,心胸渐广。」「早晚两堂课诵若能
专精,则身心渐定,智慧得开,能成就祖师,不可乎之。观世音菩萨
也是精熟课诵,再发心入厨房当饭头,知道如何将厨房的劳务化为功
德之事,为佛事之修持,否则,经咒不习,一味贪著自私,不能将厨
房事化为佛事功德来修持,虽煮一辈子的饭,也难出头,以其因不正
也,徒增烦恼。」

         ×        ×        ×

「出家人一切无事,住在自己的寺庙,安住自己的本分,随缘利益众
生,否则即超越本分,若与信众牵扯,虽名为度众,实为尘劳之事,
这样的度众方法,不但永远度不完,且本身亦会被牵入尘劳烦恼中。」

         ×        ×        ×

「心若至诚,则念佛时,不但有异香华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三根
草为香柱,也会发香,佛菩萨是遍满虚空,不只在寺内,心至诚,就
与佛相应。」


日期:民国69年12月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修行乃修自心,心若清净,则一切无碍,度众亦是在自心中度,不必
出外尘劳,但住一处,即可随缘度众生,也不必专择知识份子,一切
众生、胎、卵、湿、化四生都要平等度之,没有分别。贫贱、愚疑、
颠狂之辈,亦须度他们。」


日期:民国69年12月2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一切法门中,以专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

         ×        ×        ×

「出家人就是在修六根对六尘的贪欲,脱色身之束缚,不著五蕴的色
相,坐无相禅,若著有相坐禅,或有形式的用功,则会增长我慢贡高
,执有一个我在做什么。依戒律的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

         ×        ×        ×

「出家要有愿力─愿成佛度众生,依这个愿力去行,才能成就,否则
,出家没有愿力,不会有什么结果。念阿弥陀佛,也要有成佛度众生
的愿力。」


日期:民国69年12月4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信徒开示:「我们生是由业感而生,却带著更多的
业而去,不知入佛门修净业,在茫茫红尘中,为声色所役,为物质等
欲乐所缚,贪镇疑业造的月多,命终后,堕的越深。」「既然知道进
佛门,听了佛法,便当多念佛、拜佛、布施,将来才有个好去处。学
佛人念佛,便是要在纷纷扰扰的六根尘中,寻出一条超越生死轮回的
路,念佛念得越多,越增加善根,增长正念,有了正念,才不会随妄
念业障流转,才有办法了生死。」「要成佛道并非单纯念佛而已,念
佛可增加佛根种子,善根利,将来还会有因缘入佛门修行。修行人念
佛,本身还须受种种的病难与劫厄,以消宿世来的业报。所以,修行
人都要吃苦,受种种的劫报,方能成就佛道。释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
的,他也是经多少的阿僧只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能修成道的。」
「有的人不明白修行的个中缘由,谓出家人修行,也是病苦,也是灾
厄,也会这般死法。殊不知这色身外表的病痛,与外境上的灾厄,虽
然与世俗人等受无异,但是这灵性的昏与明,则大不相同。世俗人这
般病厄灾难后,命终时,灵光昏昧,为业所牵,仍不免四生轮回中,
而修行人却能舍下这一身的业尘,一点清澈灵明的心光,直往西方,
超越六道,这是大殊特殊的。」


日期:民国69年12月6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
无魔不成道,成佛那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
励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
方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碍,才能得到清净
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
顺境,那样是不会有进步的。」


日期:民国69年12月9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开示:「念佛才能了生死。对于耳闻、眼见、鼻嗅、舌味、身
触、意念等,不去分别□碍,则能得到解脱,这才是修行的意义。」


日期:民国69年12月11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早上,老和尚在大殿外坐,XX师请示师父,如何用心念佛?老和尚
说:「现前第一念是念佛,全知是佛念。所以,一切音声是念佛声,
鸟声、车声、人声等皆是念佛、念法、念僧,摄一切音声,一切现象
界入佛音,勿为所转。」


日期:民国69年12月14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XX师请问老和尚:「如何能五蕴皆空?」老和尚说:「要达五蕴皆
空,必须持戒、忍辱、勇猛精进、改脾性,必须打破无明,随缘都好
,如果起无明烦恼,人我斗争,那就可惜了。」


日期:民国69年12月22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对传X师开示:「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日期:民国69年12月23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客堂对出家弟子开示:「出家人若无戒律的约束薰习,则与
俗家人无异,如果在人与人之间,仍起人非我是,则是未发菩提心,
是犯戒。」「离俗出家,若不能舍掉俗缘,仍□碍家里的人与事,则
仍是不能超出三界。既已离俗,一切得依出家人法门修六度,若不能
忍辱,舍胜负俗气,一切言语事物中怕吃亏,怕被人占便宜,起人我
争执,仍是俗气未脱。」「修行乃是舍下身心,修一切功德,行菩萨
道,发菩提心,发大愿力,粗衣淡饭,一天得活,便修一天的行,今
天不必□碍明天事,万事随缘。」

         ×        ×        ×

「四生之中,每一生类各有其习性、规律,其中以人道为最灵,于三
生类灵性较钝,但人类所为却是四生类中,最糊涂不智,行事也最无
规律的。」


日期:民国69年12月28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八十九岁
老和尚在厨房对众开示:「在大丛林,当家、知客、库头有权统领,
他们说的话,不论对或错、是或非,只有听从,没有第二句话。」「
出家就是要修忍辱,若计人我是非,还是属于世俗生死烦恼的况味,
不是出家解脱的境界。凡事能行忍辱的人,则智慧渐明,凡事一触,
智慧则通,知道该怎么做,所谓的智慧如海,便是由忍辱中磨励出来
的,由此更能引发出神通。」「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有一天
会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个躯壳来修苦行,磨
砺它,不要太顾惜它,以祛对这形相的执著,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
他的心会照出自己自性的灵光,会照出过去的事情来。」「既已出家
,当思解脱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