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十年与二十天 >

第4章

十年与二十天-第4章

小说: 十年与二十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6年我对潜艇建造问题的看法如下:
  不再建造“韦迪根”潜艇支队所装备的II型(250吨)潜艇,因其战斗力(只有3个艇首鱼雷发射管,无艇尾鱼雷发射管),活动半径(3100海里)和水面航速(12—13节)均太小。
  I型潜艇由于下潜技术难以掌握,也不宜再造。保留VII型潜艇。这种型号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B…3型发展而来的,B…3型潜艇是由两位优秀的潜艇设计师'一个是当时的建筑顾问许雷尔(船体建造),另一个是布勒金(机器制造)'研制的。根据“扎尔茨韦德尔”潜艇支队对这种潜艇所进行的非常认真的试验和获得的实践经验,很快就证明它是一种便于操纵、性能可靠的潜艇。
  就VII型潜艇的大小而言,其作战能力已达到了最大限度:仅500吨(按华盛顿吨计算)的艇体能容纳4个艇首和1个艇尾鱼雷发射管、12…14枚鱼雷。下潜时间只需20秒,水下性能特佳,水面航速相当高(16节),而且操纵方便。该艇不足之处是储油量太少,只有67吨,因而活动半径也小(6200海里)。尽管如此,我认为这种潜艇符合各方面的要求,是一种理想潜艇。只要稍微加大一些艇体,储油量就能明显提高,从而能使该艇有较大的活动半径。我的机电长特德森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巧妙地利用该艇尚可利用的空间,将该艇的吨位再增加工7吨(标准排水量),就可使储油量提高到108吨,活动半径可达到8700海里(VII…b型为517吨)VII…b型从1939年1月开始变为VII…c型,该型艇体稍有增大,艇首和指挥塔有所改进。详见附件1表格。。
  在1936…1937年这段时间,新的集群战术(也称狼群战术)已逐步形成。它基本上是一种潜艇在水面的机动战术,即通过预定的战术配置使潜艇能够发现敌人,在水面与敌舰保持接触,并尽可能召唤其它潜艇前来实施协同攻击。这种战术主要是夜间在水面实施。灵活而快速的VII型潜艇对这种战术协同具有特别强的适应性。因此,我在1937年春向海军总司令部提出下列建议:
  应根据特德森关于增加储油量和适当加大艇体的建议,集中力量建造VII型潜艇,把德英海军协定所规定的潜艇吨位的四分之三用于建造该型潜艇。
  此外我还建议,将剩余的四分之一的吨位用于建造740吨的IX型潜艇,使其活动半径提高到12000…13000海里,以便能在远洋单独行动。
  但海军总司令部的人对此却另有看法。他们从战术和战役的角度提出的理由是:总司令部中大多数人认为,潜艇在未来战争中仍将是单独行动和单独作战。我发明的集群战术遭到海军总司令部权威部门的反对。它们认为,这种战术在作战过程中必然会打破无线电静默,潜艇就会被敌人测出,从而暴露潜艇的位置。我则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不管是否使用无线电通信都只能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已。如果通过无线电通信能使我们集中大量的潜艇,从而取得更大的对敌作战的胜利,那么会打破无线电静默这一缺点就得暂且容忍。
  尽管我提出了上述反对意见,但海军总司令部仍然认为:必须建造大型潜艇,如2000吨级的巡洋潜艇;这种潜艇活动半径大、鱼雷舱大,而且特别适合于水面炮战,因此应该优先加紧建造。
  由于对未来战争中潜艇的战斗类型和行动方式以及对建造何种最理想的潜艇问题看法不一致,使得海军总司令在1935年以后的那些和平年代中对潜艇建造问题未明确表态,因而延缓了继续建造潜艇的工作。下面的潜艇建造数字可说明这一点。历年交付使用的潜艇数为:
  1935年
  14艘
  1936年
  21艘
  1937年
  1艘
  1938年
  9艘
  1939年
  18艘
  在1937年底、1938年和1939年,海军总司令部和潜艇部队司令之间在潜艇建造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尖锐。我越来越感觉到,虽然签订了海军协定,但希特勒的政策以及不断增长的德国军事力量必然会引起英国的敌对情绪。根据1870年9月2日这一天是普法战争中的色当决战日,拿破仑三世及其39名将领、10万军队全部被俘以来的经验,我决不相信,今天英国对德国的强大会心甘情愿,无动于衷,因为从那时以来英国对德国军事力量的增长一直怀有不满和对立的情绪。我反而认为,不久将可能同英国发生战争;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再三向上级请求加速潜艇部队的建设。在潜艇支队进行训练时,我按照自己的观点行事,开始尽可能在公海上,如有可能即在大西洋应用集群战术来打击敌护航运输队。1937年底,我向上级提出,为进行上述训练,最好把“萨尔”号潜艇供应舰、若干艘500吨的潜艇以及U…25和U…26两艘I型大型潜艇调到大西洋使用,但这项建议遭到拒绝,因为德国的政治领导不愿意在西班牙战争期间“由于潜艇在大西洋的神秘活动”希特勒在阐述拒绝使用潜艇的理由时说的话。而节外生枝加剧政治局势。
  1937年我组织实施的演习很快表明,在辽阔的海域使用集群战术时,如果没有一艘装备特殊通信器材的指挥舰,是无法实施指挥的。当我要求一艘这样的指挥舰时,海战指挥部拒绝了我的要求,因为按照它的设想,潜艇在未来的战争中仍然是单独作战。直到最后由于海军总司令的亲自过问才使我要求得到一艘指挥舰“埃尔温·瓦斯纳”号。的愿望得以实现。
  我认为,1938年我向海军总司令部提出的下述建议是可以应付当时迫在眉睫的紧张政治局势的:
  “在和平时期就把一个潜艇支队部署到国外海域,以便在此期间能施加军事战略影响,迟滞战争爆发。一旦战争爆发,潜艇便随时可以打击敌人的重要交通线。”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建议:
  1。 在潜艇部队实行一项为期3年的训练计划,第一年用于训练,第二年进行演习,第三年到海外活动。
  2。 为此需配备2艘修理船,随同各潜艇支队及其供应船到海外活动。
  1938…1939年冬季,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了有关集群战术的许多问题,如在辽阔的大西洋上潜艇的指挥、配置、搜索、引导和对敌护航运输队的攻击等。演习双方不受任何约束:对护航运输队的指挥可在整个大西洋范围内实施,护航运输队的航线可自由选择。
  这次演习的收获如下:
  1。 如果敌人如我所预料的那样采取了护航编队,那末我方在前线至少需要300艘潜艇,才能实施卓有成效的经济战。这300艘潜艇中,100艘应在船厂检修和让艇员休息,100艘往返于战区的途中,另外100艘在战区作战。我坚信,这样多的潜艇一定能取得经济战的胜利。
  2。 潜艇部队指挥官自1939年9月19日起,潜艇部队指挥官改称潜艇部队司令只凭岸上指挥所对战区内参与协同作战的潜艇实施全面指挥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我认为远离战区的潜艇部队指挥官缺乏“身临其境之感”,特别是对敌人的防御情况、当时的风向和天气等情况了解甚少。我的观点是,潜艇在搜索敌护航运输队时的战役和战术配置虽然总的来说必须由潜艇部队指挥官在本土指挥,但攻击护航运输队时的指挥权应交给一艘与敌保持一定距离的潜艇上的下级指挥官,这艘潜艇应尽可能保持在水面状态。
  为此我要求给正在建造中的部分潜艇配备性能特别可靠的通信设备,以便让这些艇充当指挥艇。
  3。 从现有潜艇的数量、允许建造的吨位数和最近几年的建造速度来看,潜艇“在经济战中只能起到刺一刺敌人的作用而已”。
  我在向当时的舰队司令伯姆海军上将和海军总司令呈交的一份备忘录中汇报了这次军事演习的收获。舰队司令态度明朗,坚抉支持我的想法和要求。
  我认为,进行这次军事演习的理由是,尽管双方在1936年签订了潜艇协定,但战争一旦爆发,敌人必将采用护航编队。然而当时这种观点并不普遍。如果都严格执行潜艇协定,那么采用护航编队本来就没有必要,因为潜艇也必须严格按照捕获法行事,包括对待那些“只是为了自卫”而装备武器的商船。但我不能用良好的愿望来设想敌人的商船会象平时那样,按照潜艇协定去做,轻易地让附近一艘水面潜艇击沉,而不预先向其它舰船发出通报或采取防卫措施,特别是在它们装备了“只用于自卫”的火炮时。况且商船“为了自卫”而配备武器的理论在军事上是极其含糊的。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自卫?是否在潜艇按照捕获法准备击沉商船时实施?或者是在商船发现潜艇时就实施?因此,潜艇协定中的这些规定都毫无实际意义。
  颇为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英国也在评论有关执行1936年潜艇协定和采用护航编队的必要性问题。1937年英国海军部和空军司令部召开联合会议,讨论战时如何最有效地保护英国的商船问题。英国海军部认为,及早采用护航编队既可对付潜艇威胁,又可对付空中威胁。空军司令部担心,集中大量舰船编成护航运输队,将会给敌人的空袭提供更大的成功希望,从而会使大量舰船遭受损失。
  英国海军部的观点是,护航运输队的护航舰艇装备的水下探测器(声纳)可对付潜艇的攻击,用高炮可对付空中袭击。空军司令部对这两点均表示怀疑。
  尽管如此,双方还是取得了一致意见,1937年12月2日英帝国防务委员会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战时敌方很可能对英国的商船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攻击和空中攻击,护航编队必须采用。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1卷,第34页。
  在1938年的《商船队防御手册》中《1938年商船队防御手册》(DMS)(国际军事法庭档案,第40卷)。详见附件2。,英国海军部就商船航行问题作出的规定是,一旦发现潜艇就须用无线电报告潜艇方位,在“商船上必须安装海军通信报警装置”国际军事法庭档案,第1卷,第353页(纽伦堡对作者的判词),也见罗斯基尔(海上战争,第1卷,第103页。。
  这个规定是违反1936年的潜艇协定的,该协定禁止商船参加任何战斗。这说明,英国在和平时期就已不想遵守这个协定了。
  同样,根据1938年的《商船队防御手册》的规定,英国商船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装备了武器。《1938年商船队防御手册》,国际军事法庭档案,第40卷,第89页;国际军事法庭档案,第1卷,第353页。给商船装备火炮并非是为了骗人的“纯粹的自卫”,这一点从战争爆发后武装商船对待所发现的潜艇的举动上可以看出来:只要它们一发现潜艇,就立即用各种方式对潜艇进行射击。关于这个问题在以后介绍战争最初几个月的情况时还要详细谈到。
  这里要说明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英国在1938年就已经作出了一些违反潜艇协定的规定。从1937年起,英国就打算在战时采用护航编队,不想执行1936年的潜艇协定。
  1939年战争爆发时任英国海军部长的丘吉尔在其回忆录第l卷第379页上写道:
  “我在9月4日晚上举行了海军部的第一次会议。由于这次会议的结论相当重要,我在凌晨就寝之前就用我自己的措词记下了这次会议的决议,以便传达和执行:
  1。 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如日本仍保持缄默,意大利态度不明保持中立,那末敌人的主要袭击目标可能是大西洋上通向英国的航道。
  2。 护航编队必须建立。此护航编队专指反潜护航而言。所有关于对付巡洋舰和重型舰船的问题在此均未加讨论。”
  由此可见,德国从1937年起进行潜艇训练,是对形势作出了正确判断的结果。当时进行潜艇训练的目的,是演练同护航运输队作战和要求建造大量的潜艇。这一事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海上战争》(罗斯基尔著,第1卷,第356页)一书中得到了公正的评价:“战前邓尼茨已经估计到,假如我们采用全球性护航编队的话,德国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将需要300艘潜艇。他至少对护航编队的作用没有估计错。”
  卡尔·邓尼茨
  十年与二十天
  王雅芬、季星明、王文昌
  超星数字图书馆
  PowerCJ
  投笔从戎
  第五章 1939年至战争爆发时的关键性的几个月
  在前一章我阐述了对当时军政形势和潜艇部队任务的看法,并且还谈到了有关潜艇训练和潜艇建造的建议以及有关的结论等问题。
  我作为一名下级前线指挥官直到1939年夏才得知海军总司令部当时已制定了与我的意见不一致的计划,其大体内容如下:
  1938年5月底,希特勒通知海军总司令,应将英国列为可能之敌,尽管当时还没有直接与英国发生冲突。于是,海军总司令在1938年秋在海军总司令部成立了一个计划委员会,专门研究由于这个新的潜在之敌而产生的海军的任务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海战兵器。
  计划委员会研究结果认为,破坏英国的商船运输是德国海军的战略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海军总司令向希特勒建议,建立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均衡舰队。这支舰队必须以战斗群的编队形式攻击大西洋公海上的英国航线,并以这个方式实施经济战,同时摧毁敌人的护航兵力。海军为组建这支舰队拟订了一个长期的造舰计划,也就是所谓的“Z”计划。按照这个计划,预计到1948年将建成下列舰艇:
  1。 50000吨级的战列舰,6艘(不含“俾斯麦”号和“蒂尔皮茨”号);
  2。 20000吨级的装甲舰,8艘(后改为12艘);
  3。 20000吨级的航空母舰,4艘;
  4。 大量的轻型巡洋舰;
  5。 潜艇,233艘。
  1939年1月希特勒批准了上述计划,并要求在6年内完成。
  海军总司令指示,在执行该计划时优先建造战列舰和潜艇。预定的巡洋潜艇应于1943年建成。
  由此可见,“Z”计划的重点是建立一支水面舰艇部队。
  这个方案与我当时对整个形势的看法及根据这个看法所提出的建议是不相符合的。我认为“Z”计划存在以下缺点:
  1。 实现该计划至少需要6年时间。在这期间德国海军若与英国作战势必处于无装备状态,何况这段时期的政治局势又相当紧张。
  2。 如果我们着手建造大批的战列舰、巡洋舰和航空母舰,那毫无疑问敌人也会急起直追。在随之而来的军备竞赛中我们肯定会处于劣势,特别是刚开始时我们服役的大型军舰还远远不到敌人的35%。
  3。 由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了空中威胁,在停泊港和修船港的德国战斗群易遭英国空军的攻击,而且距离很近无法躲避。对于潜艇,我们能建造钢筋水泥洞库来加以防护,而对于大型水面舰艇则不可能。相反,英国舰队却能疏散到英国北部海区,而使德国空军鞭长莫及。
  4。 该计划没有考虑到与英国相对的我国的地理位置。德国所要打击的英国生命线位于英国本岛以西的大西洋公海上。德国海军兵力要在这里发挥作用,就必须进入这些海区,并能在这里站得住脚。因此,在选择我方的海军兵力时要考虑它们是否完全符合上述先决条件,这是十分重要的。
  可想而知,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于德国海军向大西洋海域推进。相对于英国的海上航线而言,我们可以说是处于后院。位于我国对面、依靠其天然地理位置控制着北海水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