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后期艺术史 >

第6章

世界现代后期艺术史-第6章

小说: 世界现代后期艺术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美国乡土戏剧,他自己称之为“交响乐剧”。1937年创作的《丧失的殖民 

地》一剧,演员就达150人之多。 

     ⑥奥德茨 (1906—1963)的剧作深刻地反映出30年代美国社会的动荡 

不安和尖锐矛盾。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但也作过一些现 


… Page 28…

代派手法的尝试。比如,1935年创作的《等待老左》,是直接反映工人阶级 

斗争的剧本,描写出租车司机的一次罢工斗争,手法新颖,观众直接参加到 

演出活动中去。该剧曾获美国新戏剧协会颁发的最佳独幕剧奖。 

     美国工人戏剧在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成立工人 

剧团,上演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戏剧。奥德茨是这一时期极为优秀的剧作 

家。与《等待老左》同一年创作的《到我死的那一天》以及1933年创作的 

 《醒来歌唱吧》,都是反映工人阶级斗争的优秀剧作。《醒来歌唱吧》堪称 

奥德茨的代表作。剧本描写一个犹太人家庭的悲剧。外祖父杰科布是一个信 

仰社会主义的退休工人,他牺牲自己,让外孙拉尔夫继承保险金。拉尔夫在 

外祖父牺牲精神的感召下觉醒了,离开了家去参加斗争。剧中人物形象鲜明 

而生动,富于生活气息,而且全剧又充满变革现实的乐观主义精神。 

     奥德茨的戏剧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可谓深刻,在30年代颇有影响。 

1937年创作的《金孩子》以普通知识分子的才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为题材, 

描写一个有音乐才能的青年,为了追求财富和荣誉,放弃音乐而从事拳击, 

最后毁灭了自己。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腐蚀青年、毁灭才能的罪恶和人 

对人的无情剥削、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本质。 

      (2)美国戏剧发展繁荣时期的优秀剧作家 

     30年代和40年代,是美国戏剧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不断有 

新的剧作家涌现。海尔曼和魏尔德就是在40年代涌现出来的、对后辈剧作 

家很有影响而且各具风格的优秀剧作家。 

     ①海尔曼 (1905—1984)以她的社会剧《小狐狸》和反法西斯戏剧《守 

望莱茵河》名震剧坛而被誉为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女剧作家。 

     海尔曼的创作以情节见长,情节在多层次展开,而且惯于用辛辣讽刺的 

笔触来描绘世态人情,对反面角色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 

     ②魏尔德 (1897—1975)则是一个典型的乐观主义者,是一个善于对观 

众提供娱乐而毫不说教的剧作家。他一生虽然写过不少剧本,但主要以《我 

们的小镇》、《九死一生》和《媒人》三部剧赢得剧作家的声誉。 

     魏尔德少年时曾在中国念过一年书。他喜欢用东方和古典戏剧的传统技 

巧进行创作。他在创作《我们的小镇》时,就采用了中国京剧舞台上无布景 

和极少道具的布置,象征性的摹拟动作以及时空自由转换等手法,给美国戏 

剧增添了一种新颖的创作手法,对不少后辈剧作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 

剧作与海尔曼不同,不以曲折情节和重大冲突见长。剧本具有哲理但不深 

奥,写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依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和优秀的戏 

剧作品。 



                                5。挪威戏剧 


… Page 29…

      (1)追随易卜生的剧作家海贝格和汉姆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易卜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在 

挪威戏剧界受到普遍重视,也出现了一些崇拜易卜生的剧作家,其中,海贝 

格和汉姆生较为著名。 

    ①海贝格 (1857—1929)自1878年去意大利游历,与易卜生相识后, 

一直是易卜生的忠实朋友和学生。后来在挪威首都从事报纸新闻的艺术评论 

工作的同时,开始创作剧本。在挪威戏剧史上,他被公认为是易卜生最好的 

继承人之一。海贝格的戏剧创作也具有很强的政治社会观点。有的剧作反映 

社会道德问题,有的剧作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问题,有的剧作反映政治问 

题。代表作有 《国王米达斯》、《陛下》、《我决心保卫我的国家》、《阳 

台》和《爱情的悲剧》。 

    ②汉姆生(1859—1952)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最著名的作 

家之一,曾获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汉姆生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剧本 

只有6部,然而却是挪威戏剧史上比较重要的剧作家。他的6部作品中,三 

部曲《国门》、《生活的游戏》和《晚霞》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汉姆生的 

作品不重视情节结构,而是强调表现人物性格,特别是剧中人物的各种心理 

活动。其创作风格显然脱离了易卜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政治上,他后来堕 

落成纳粹主义的信徒。 

      (2)易卜生戏剧的继承人克罗格 

    被认为20世纪挪威最好的易卜生戏剧的继承人是克罗格。 

     克罗格(1889—1962)在大学时代,学习的是经济。毕业后却从事文艺 

批评工作。由于他创作的第一部剧作《伟大的我们》上演,使他成为20年 

代挪威最重要的剧作家。《伟大的我们》反映的是女工们备受剥削和压迫的 

悲惨处境以及新闻界的腐败无能。强调妇女解放也成了克罗格戏剧创作的基 

本主题,而且对妇女心理活动的揭示更为突出。1929年的《贝壳》、1931 

年的《在路上》和1936年的《决裂》,都是很重要的剧作。在这一类剧作 

中,克罗格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比易卜生更为复杂,因为她们都是20世纪的 

挪威妇女,对生活有更多的要求,对于各种问题的认识也更为深刻。所以, 

比易卜生塑造的妇女形象更富有反抗精神。 

    挪威戏剧艺术由于易卜生和比昂松的创作而走在欧洲各国戏剧艺术的 

前列。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易卜生的作品始终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实践中, 

不少剧作家力图超越易卜生、突破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然而,自易 

 卜生和比昂松之后,挪威戏剧没有获得重大发展。 



                               6。苏联戏剧 



      (1)马雅可夫斯基与政治宣传剧 

     1917年十月革命使苏联戏剧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阶段。根据1917年 


… Page 30…

11月9日指令,剧院交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艺术处管理。指令中说明戏剧艺术 

是人民共产主义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号召戏剧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在这种形势下,马雅可夫斯基于1918年创作了《宗教滑稽剧》。这是 

第一部反映十月革命宏伟斗争的剧本,并开创了政治宣传剧的形式。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剧作家,也是诗人。十月革命前的代表 

作有长诗 《穿裤子的云》,十月革命后创作的《宗教滑稽剧》被认为是苏联 

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戏剧作品。这个剧本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进行了歌颂。 

     马雅可夫斯基也是公认的戏剧革新家。他主张戏剧舞台应有强烈的剧场 

性和假定性,反对自然主义地描慕生活。他认为,舞台不是普通的镜子,而 

是放大镜。因此,他在剧作中广泛采用夸张、变形、象征等表现手法。其戏 

剧理论对苏联戏剧艺术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2)20年代苏联戏剧流派自由探索和竞争 

     20年代,各种戏剧流派的自由探索和竞争成为苏联戏剧发展的一大特 

点。这一时期较为著名的导演和戏剧家有瓦赫坦戈夫、塔伊罗夫、梅耶荷德 

和特列季亚科夫。瓦赫坦戈夫 (1883—1922)30岁时才开始从事导演工作, 

先后导演过豪普特曼、易卜生、契诃夫、斯特林堡和戈齐等人的作品。其中 

戈齐的《杜朗多公主》被认为是苏联戏剧史上最著名的演出之一。该剧在其 

乐观精神方面非常合乎时代要求,充满戏剧性和鲜明色彩。在排演《杜朗多 

公主》时,瓦赫坦戈夫充分运用自己提出的“幻想现实主义”理论(或称“戏 

剧现实主义理论”)强调舞台上的戏剧动作要区别于生活的自然状态。他极 

力反对剧院里的自然主义,主张把“剧场性请回剧场来”。他所倡导的“幻 

想现实主义”的要求就是用非生活自然状态的戏剧手法来表现生活真实。 

     瓦赫坦戈夫对苏联戏剧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作为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三 

工作室的领导者,他提倡艺术的人民性、确立艺术家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在 

戏剧理论和实践上,他综合了体验派和表现派的长处。作为斯坦尼斯拉夫斯 

基的学生,他继承了老师的学说,同时又吸收了梅耶荷德表现派学说的长 

处。所以,有人称瓦赫坦戈夫的戏剧理论为“综合论”。这种“综合论”的 

戏剧思想对苏联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仍旧产生着有价值的影响。 

     塔伊罗夫 (1885—1950)20岁开始他的戏剧生涯,23岁时开始从事导 

演工作。1914年在莫斯科创办卡美尔剧院。 

     塔伊罗夫不断进行新戏剧的探索,他反对自然主义戏剧和假定性戏剧。 

他认为自然主义戏剧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戏剧,而且也没有创造出完美的舞 

台作品;同时他也认为,假定性戏剧使演员不能忘记自己是在演戏,所以, 

演员便不能真诚地体验。他提出要以表演材料本身的特性为出发点,创作合 

成戏剧。 

     一般认为,塔伊罗夫的合成戏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演出中,把各种 

表演因素,比如言语、歌唱、哑剧、舞蹈、杂技等和谐地交织起来,形成统 


… Page 31…

一完整的舞台作品;二是把文学、音乐、色彩、灯光、绘画、建筑等融为一 

体,为整个戏剧服务。他认为,只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能构成感情充沛的 

戏剧。 

     在表演理论上,塔伊罗夫要求演员既要用生活的大真实去丰富剧本里的 

小真实,又要摆脱表演某个具体人,摆脱虚拟的生活幻象,运用本身的材料 

进行自由创作,能集音乐性、雕象性、节奏感、运动感于一身,善于用自己 

的思想、生活观、文化修养、生活经验丰富舞台形象。 

     戏剧界普遍认为,研究表演所需的舞台气氛设计是塔伊罗夫对戏剧艺术 

的突出贡献。他主张把舞台改成三度的、能够自由运动的场地,为演员形体 

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形式,以便完成动作与节奏所提出的任务。 

     塔伊罗夫的戏剧理论,对苏联和欧美戏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特列季亚科夫是苏联20年代宣传鼓动戏剧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剧 

作紧密联系现实斗争,着眼于戏剧的思想教育作用。1924年访问中国之后写 

成的《怒吼吧,中国!》就是一部揭露英国殖民主义者奴役中国人民的剧本, 

公演之后,获得好评,被认为是特列季亚科夫最著名的剧作。 

     梅耶荷德在20年代提出“戏剧的十月革命”的口号,要求戏剧为政治 

服务。1920年,他排演了《曙光》,1926年排演了《怒吼吧,中国!》等 

表现革命主题的剧作。排演宣传鼓动剧,成为梅耶荷德20年代艺术生涯中 

的一大特点。 

      (3)30年代苏联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戏剧的影响 

     到了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苏联戏剧发展方向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同时,也诞生了一批有成就的导演,其中,波波夫、扎瓦茨基较为著名。 

     波波夫 (1892—1961)先后导演了大量现代剧、历史剧和古典剧。他的 

导演方法的主要特征是高度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感,并能准确把握剧作家 

的风格,善于创造出气势磅礴的丰富多彩的群众场面。波波夫对俄罗斯导演 

学派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出了发展。其代表作有《十九年》、《苏沃洛夫统帅》、 

 《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军上将的旗帜》等。 

     扎瓦茨基(1894—1977)曾分别在瓦赫坦戈夫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领导 

下担当演员。从事导演工作后,他继承和发展了瓦赫坦戈夫和斯坦尼斯拉夫 

斯基的优秀传统,在实践和理论中把这两位大师的艺术原则加以综合。他坚 

持人物内心生活的深刻剖析,追求角色性格特征的精确体现形式;既要求人 

物的心理真实,又明显地展现演员的表演技巧。其代表作有《女店主》、《温 

莎的风流娘儿们》、《假面舞会》等。 

     戏剧文学题材的扩大,也给30年代的苏联戏剧带来了繁荣景象,描写 

国内战争的剧作有《乐观的悲剧》、《舰队的毁灭》等;描写经济振兴的剧 

作有 《速度》、《斧头之歌》等;描写农村变革剧本有《粮食》;描写知识 

分子生活的剧本有《恐惧》、《普拉东·克列契特》,描写列宁的剧作更是 

取得了很大成就,如波戈廷的《带枪的人》、柯涅楚克的《真理》等。 


… Page 32…

     经过一段繁荣,苏联戏剧在30年代末处于低潮。公认的原因是政府对 

戏剧界推行严格控制的政策,以及肃反扩大化的影响。 

      (4)卫国战争期间的戏剧创作 

     卫国战争期间,爱国主义剧本的创作成为苏联戏剧艺术的一大特点,较 

为著名的剧本有列昂诺夫的《侵略》、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和柯涅楚克 

的《前线》。 

     列昂诺夫以创作小说出名,但也创作了许多剧本。他在戏剧创作上的最 

大成就是1942年问世的4幕话剧 《侵略》。剧本描写刚刑满获释的失足青 

年费尔多。目睹德国占领者的兽行后克服冷漠的消极情绪,机智地消灭4名 

法西斯强盗,最后为救游击队长而英勇牺牲。剧本曾获1943年斯大林奖金 

一等奖,并被认为是苏联战时文学创作上的一个奇迹。 

     西蒙诺夫曾任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新世界》月刊主编和《文学报》 

主编。在小说、诗歌、戏剧各方面均有所成就。西蒙诺夫写过4部话剧,有 

3部都获得了斯大林奖金,而且这3部话剧都是在战时创作的。其中最为著 

名的是1942年创作的《俄罗斯人》。剧本通过卫国战争初期敌占区人民和 

游击队的斗争事迹,揭示苏联军民万众一心和坚强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该 

剧曾在国内几乎每个剧院上演,影响很大。 

     柯涅楚克是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奔赴前线的剧作家之一。1942年写成的 

 《前线》在《真理报》连载,影响极大。剧本政治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充分 

表现了柯涅楚克的创作特色。《前线》既讴歌了苏联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战时军队高级指挥机构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被认 

为是战时极为出色的戏剧作品。 



                                7。中国戏剧 



      (1)左翼戏剧运动的成果 

     1930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立标志着话剧运动进入了左翼戏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