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国第一战+下+(双石+着)-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会儿能用对壕作业; 现在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坑道呢?
“ 和范佛里特打炮战拼消耗; 这仗咱们打不起哟!”
说来可能有人不信; 在这7 天7 夜里; 道德洞第十五军军前指
的秦基伟压根儿就没睡过一秒钟; 守在电话机旁; 神经高度紧张。
心里随着前线报来的战况翻来覆去的折跟斗; 一会前边报来的上
去了; 心中当然一喜; 一会又报来被敌人反下来了; 心又往下一沉。
1052
开
国
第
一
战
彻夜不眠; 一直在思考: 这回美国鬼子真跟咱玩开了“ 人海战
术”; 这个仗该怎么打? 有没有什么既能多消耗敌人有生力量; 又
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有生力量的办法呢?
21 日上午; 从第四十五师前指返回的周发田、张蕴钰也提到了
第四十五师伤亡惨重难以再进行拉锯反击的情况。大家都认为:
现在把敌人从表面阵地反下去易; 要坚守住表面阵地却很难。敌
人炮火这样猛烈; 成连成营羊群式的连续进攻; 后续部队又不断地
向前运动; 很显然是下了决心花了血本的; 不能幻想一两个反击就
能把敌人给打趴下。
小山头上打大仗; 现在这场战斗已经发展成战役规模了。
“军长; 部队在反击运动中伤亡太大; 坚持表面阵地伤亡更大;
我看最好的办法还是暂时转入坑道斗争。这样可以避敌所长; 又
可扬我之长。白天钻洞; 晚上打仗; 以小分队袭击占我表面阵地的
敌人; 消耗与疲惫敌人; 创造条件实施决定性反击; 收复表面阵
地。”
张蕴钰说出了在心中熟筹的想法。
“ 我和谷政委也是这个考虑; 大家看呢?”
秦基伟刚跟从国内赶回来的军政治委员谷景生商量过。
大家都同意由反复争夺转入坑道斗争; 并决定形成详尽方案
由张蕴钰连夜赶住第三兵团向王近山副司令员汇报。
第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副政治委员杜义德、参谋长王蕴
瑞、政治部主任刘有光一起听取了张蕴钰的汇报; 当即拍板:
“ 转入坑道斗争; 积蓄力量; 准备决定性反击。”
张蕴钰被指定前往德山岘负责统一指挥。
而且; 王近山、杜义德手里已攥住了另一张王牌。
———曾绍山的第十二军。
实际上; 适时转入坑道斗争; 很难说是哪一位哪一级指挥员个
人的“发明权”; 而是得益于他们长期而复杂的战争阅历———他们
都经历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敌后抗战。各种各样因时因地因敌而制
1053
第四十四章
泡开蘑菇
崔建功退入坑道
当了炮灰
丁一权坐上火山
宜的战争形式及其相互间的适时转换; 相对于对手来说; 他们要熟
悉和得心应手得多得多。几乎就是第十五军和第四十五师首长在
考虑转入坑道斗争的同时; 从王近山、杜义德等兵团首长; 到志司
邓华、杨得志、王政柱等志司领导; 都对转入坑道斗争; 进行了谋划
与讨论; 达成了共识; 因而迅速地形成了决心。
此时; 第十二军正在向第六十七军交接防务。
在担任金城前线防务时; 第十二军已划归第二十兵团指挥; 现
在完成任务; 正奉命撤出阵地前往谷山休整。部队正在准备; 副军
长李德生就接到军长曾绍山通知; 让他和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
团长李长生、政治委员张士诚一起; 到军部受领任务。
任务是撤销休整; 转向上甘岭方向作战。
不愧是主力; 二话没说; 这支久战的劲旅立刻重新调整状态;
进入作战准备。李长生、张士诚当即率第九十一团部分营连排干
部提前出发; 奔向上甘岭。
21 日早晨; 邓华代司令员也打电话给秦基伟传达志司决定:
通令嘉奖坚守五圣山的第四十五师;
给第四十五师补充1200 名新兵;
为配合第十五军上甘岭方向的作战; 原定10 月22 日
结束的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将延至10 月31 日。
了解当前战况后; 邓华问道:
“ 你们有什么考虑?”
“ 我们准备暂时转入坑道、以小分队活动与敌人周旋; 同时调
整部署; 整补部队; 囤积弹药; 研究战术; 准备最后以决定性的反击
彻底解决问题。”
“好; 你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我和杨副司令都同意。目前敌人
成营成团地向我阵地冲击; 是敌人用兵上的错误。是我们歼灭敌
人的良好机会; 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机; 大量消灭敌人; 继续坚持
1054
开
国
第
一
战
下去; 一定能置范佛里特于死地!”
“ 邓司令放心; 有咱第十五军在; 范佛里特他迈不过上甘岭!”
秦基伟那股子英雄气; 倍儿壮!
当日下午; 第十五军司令部正式下达命令:
“597。9 高地和537。7 高地北山守备分队全部退守坑道。”
命令很快传达到第四十五师。
贯彻时却遇到了麻烦。
杀红了眼的部队听说要把拼死命守住的阵地让出来; 全炸了!
“ 这是谁的命令?”
“ 为什么不打啦; 这么多同志白牺牲了?”
“ 咱们不进坑道; 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
七嘴八舌; 说什么的都有; 就是不想下去。
听说是军长的命令; 大家才别别扭扭地往坑道撤。
然而进了坑道; 许多人又不愿往里走了; 都站在坑道口嚷嚷着
要冲出去打:
“ 不行; 咱们这样撤进来不明不白; 算什么!”
“ 这他妈的不是要让敌人骑在我们头上拉屎吗?”
“ 咱们还是出去把敌人拼下去吧!”
??
为了阻止杀红了眼的战士们往外冲; 指挥员们不得不站在坑
道口上说服大家。
说是说服; 其实也没什么大道理好讲。
那会儿也没功夫讲什么大道理。
翻来覆去只有一个意思:
“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 党和首长绝不会忘记我们的; 服
从上级的命令没错!”
这是典型的“ 理解的要执行; 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因为要“ 说服别人”的人现在很可能还没有说服自己; 即或是
1055
第四十四章
泡开蘑菇
崔建功退入坑道
当了炮灰
丁一权坐上火山
张广生、赵毛臣、王福新这样的营连级的指挥员们也弄不清说不清
上级现在究竟是什么意图; 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完全是凭着一种
高度的信任感———一种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历尽艰险生死与共却
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程中的所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信托的神圣
情感。
这是一支上下同欲的军队。
中国官兵前脚刚走; 美国兵和韩国兵后脚就紧跟了上来。
两个高地上腾起一片震耳欲聋的英语和朝语欢呼声。
被压在坑道里的战士们气得咬牙切齿。
可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招。
本钱已经被盘剥得差不多了的崔建功也焦头烂额; 茶饭无思。
烟瘾还跟着见长———每天半条“ 大生产”。
说实在话; 崔建功自己现在也不知道这仗打到什么时候是个
头; 而守备分队本来就没剩几个人; 又被敌人压在坑道里; 几个小
时一夜两夜的还好说; 要是几天几夜个把礼拜地熬下去; 就是敌人
不折腾破坏; 光没吃没喝就足以让这群车轴汉子走不动路呀! 俗
话说“ 七天不吃饭; 一切都完蛋”; 现在坑道里空气、阳光、水无一不
缺; 能熬得住吗? 前两天咱们是昼失夜反; 敌人没功夫破坏坑道;
现在咱们几天不反击; 敌人肯定是不会消停的; 那坑道里又会是怎
么样一种情况呢?
这坑道能守住吗? 能守多久?
忧心忡忡的崔建功决定向自己的部下们摸摸底:
“小宋; 你通知卢化仪、王福新、高永祥今晚回来一趟; 再跟张
广生联系一下; 问问坑道里的情况。”
作战科长宋新安知道这是师长的老习惯; 每临大事; 总要跟最
下边儿的干部战士掰活掰活; 指挥起来的时候底气才足。
次日凌晨; 师侦察科副科长卢化仪、第一三五团第一连连长王
福新、第一三五团第八连连长高永祥带着一脸烟尘; 偷偷地从阵地
上摸回了第四十五师前指。一到家; 几个人就把师部小伙房老王
1056
开
国
第
一
战
头端上来的一大脸盆的面条一扫而光。
光王福新一个人就呼噜下去了四大碗。
只一会儿; 在一旁默默吸烟看着他们的崔建功就眼圈通红。
不用问; 他已经知道他们在里面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王福新和高永祥的连队早就打光了; 他们俩之所以还留在阵
地上; 是因为他们太熟悉阵地上的情况了; 每次部队反击上来; 他
们都要留下来协助指挥。一来二去; 就成了这两个不到4 平方公
里的阵地上的“ 地主”了。
现如今的老板们; 恐怕没谁想在这块地界儿上当土地爷。
哪怕是一分钟!
“ 你们回答我; 这坑道能不能守住?”
崔建功心说甭问别的啦咱直奔主题吧。
“ 能! 怎么不能? 只要还有一个人; 就能守住!”。
“ 咱们第四十五师没孬种!”
“上级部署咱不清楚; 但不把鬼子打垮不会罢休。咱苦一点
值; 死了也光荣。”
3 人纷纷表决心。
“现在这当口究竟谁怕谁呀? 我看是鬼子怕咱们! 为啥拼命
朝咱坑道口放炮、投弹、打机枪? 一是怕咱们出去打他; 二是怕我
们后边来人。别看他在洞口张牙舞爪; 可你真叫他进来他也不敢。
为啥; 怕进来出不去呀!”
王福新还给一直皱着眉头的师长送开心丸。
大家一阵哄笑。
王福新们的确不是跟师长吹大话。
虽然被敌人压了顶; 但坑道里的部队士气却依然旺盛。所有
的坑道; 在退守的当天就建立起临时党支部; 整理完战斗组织; 通
过共产党员们的凝聚力; 把大伙儿抱成了团。
597。9 高地1 号坑道是人数最多的坑道; 里面建制单位也最
多。
1057
第四十四章
泡开蘑菇
崔建功退入坑道
当了炮灰
丁一权坐上火山
这是个工字型的大坑道; 有4 个出口: 两个朝北边的五圣山方
向; 两个朝着南边的“ 联合国军”方向; 被改造成了暗火力点; 坑道
全长70 多米; 高1。5 米; 宽1。2 米; 坑道顶部是厚达35 米石灰岩坚
石层。
第一三五团第二营政治教导员李安德是在21 日当晚; 带着军
警卫连悄悄摸进坑道的。说是进来一个连; 实际上满打满算连伤
员在内也只有21 个人———百十来个人的连队; 来的路上就伤亡了
大半。
坑道里的情况也很严重。
虽说有百十来人; 但一大半是伤员; 还分属16 个不同的建制
单位; 坑道里除了重伤员和烈士遗体; 就是东一团西一群吵吵嚷嚷
着要打出去的战士和正在进行劝导的指挥员。
他们互相没有隶属关系; 指挥员们也分属好几个单位。
不过大伙儿一看见李安德来了全乐了。
怕什么?“ 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这不来了一位。
李安德身高一米八九; 属中国人中少见的高个儿。
也是坑道里个头最高的; 职务也最高。
李安德与坑道里的第一三四团第三营参谋长武振友、第一三
四团第八连连长李保成、政治指导员王士根经过几分钟的商量; 立
刻就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 支部的第一项决议就是让大家自动
报名说明政治身份; 是党员还是团员?
党团员们纷纷站了出来。
那会儿也没党证什么的; 就凭大家红口白牙地自报家门。
彼此不认识; 好多人当然也就无法互相证实。
不过笔者认为; 如果这里面真有谁是故意冒充的话; 那一定是
个好样儿的爷们儿; 共产党一定要接纳他。要知道; 在这节骨眼儿
上争党票; 那可不是在争权争钱争房子。
那是在争牺牲优先权!
随后召开的全体军人大会上; 李安德宣布; 坑道里的所有人都
1058
开
国
第
一
战
编入老红军连队第一三四团第八连; 李保成任连长、王士根任政治
指导员; 原军警卫连副排长张纪平升任副连长; 所有没有负伤的同
志和轻伤员都编入班排; 重伤员集中到面向北方的坑道口休息。
李安德讲话时下面鸦雀无声; 讲完话掌声如雷:
“ 坚决拥护首长决定!”
“ 发扬钢八连光荣传统!”
“ 打到彻底胜利; 为毛主席争光!”
??
李安德热泪盈眶: 有这样的战士; 咱们什么仗不能打?
一个文化教员挤到前面来:
“教导员; 我建议以坑道名义写信给军首长和祖国人民慰问
团; 表示我们的决心!”
第二届祖国人民慰问团到达五圣山前线的消息大家都知道
了。
“好!”李安德向大家宣布了文化教员的建议;“这封信就请文
化教员写好不好?”
“ 好!”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坑道里的情绪达到了最高点。
什么叫士气; 这就是士气!
其他坑道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第一三五团第二营参谋长张广生率领第四连、第六连残余人
员退入0 号、2 号和4 号坑道; 成立临时党支部; 完成战斗编组;
第一三四团第七连连长张计法、政治指导员林文贵率本连残
存人员退入3 号坑道; 完成战斗编组;
537。7 高地北山上的第四十五师侦察科副科长卢化仪、第一三
五团第一连连长王福新率领阵地上的残存人员退入坑道; 成立临
时党支部; 完成战斗编组。
??
1059
第四十四章
泡开蘑菇
崔建功退入坑道
当了炮灰
丁一权坐上火山
最小的战斗编组是第一三四团第五连第四班。
他们在战斗打响的当天就反击上597。9 高地; 在以后两天的
战斗中; 这个班在班长陈鸿钧带领下; 顽强作战; 打退美军十多次
冲击; 杀伤150 多个敌人; 自己无一伤亡。他们在16 日下午弹尽粮
绝之时退入8 号阵地的一个小坑道; 从此整整11 个昼夜与上级失
去联系; 其间没有得到任何补给; 仅靠坑道里储存的两箱饼干和两
小瓶水坚持在坑道里战斗; 直到27 日才与第四十五师取得联系;
得到运输队的补充。
他们一直坚持到30 日那次决定性大反击。
这是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坚持坑道作战时间最长的一个班。
手下有这等壮士; 崔建功气能不壮?
不过崔建功知道光凭这个打不了仗; 还得有打的章法。
作战科长宋新安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
“老是让敌人在我们‘大门口’上搞不行。要派小分队摸出去。
我和张广生通过电话。他说通过这几天观察发现: 一、在表面阵地
上敌人空隙很多; 二、敌人是一天换一班; 地形不熟; 三、别看他们
整夜打炮; 放照明弹; 实际上; 那是盲目射击; 心虚壮胆。张广生他
们昨晚派了两个小组出去摸敌人。两颗手雷就掀掉两个地堡; 他
们还无一损伤。有趣的是; 他们还发现敌人在机枪板机上拴了根
绳子; 躺在睡袋里拉; 你说他打个啥!”
大家又一阵哄笑。
“ 所以张广生他们建议; 普遍开展小分队夜摸活动。我也赞成
这个办法。要是所有的坑道夜里都能出去摸; 那不就是孙悟空钻
到铁扇公主肚子里了吗? 敌人要是日夜都不安生; 这阵地他还能
守住吗? ??”
“ 这个张广生; 是块好料!”崔建功心中暗暗赞叹。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 他曾经把全师连以上干部集中起来总结
与美军作战经验教训; 在谈论到对手精于计算时; 崔建功故意提
问:
1060
开
国
第
一
战
“ 大家天天讲现代化; 可是怎样理解现代化? 敌人技术装备大
大优于我军; 这个仗该怎么打?”
底下马上就有人应声答道:
“富有富的打法; 穷有穷的打法。我们要研究以劣胜优的战
法; 以我之长; 击敌之短; 出奇制胜。”
崔建功一看; 是第一三四团第五连连长张广生。
“ 那么再问大家; 我们一个团有几门迫击炮?”
“18 门。”第一三三团团长孙加贵答道。
“ 一门迫击炮每分钟能发射几发炮弹?”
“8 到10 发。”第一三五团团长张信元答道。
“ 全团的迫击炮; 一分钟能打多少发?”
“180 发。”
“10 分钟能打多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