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艺术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于柱子上的必须是一块三陇板,它的中轴线应与柱子的中轴线对齐。由于
三陇板按规定只有柱宽的 1/2,所以在转角处柱子上的三陇板如何排列就成
了一个难题,因为若仍按中轴线对齐的要求,柱子上的那块三陇板占不满整
个柱子所需的宽度,檐壁的外边就留下一段空隙,既难看又有不合理之处(转
角处应填满才显得坚实)。希腊人的变通做法是把转角处的三陇板尽量往外
边靠,不留任何空隙,即使其中轴线与柱子中轴线不对齐亦无所谓,同时适
当缩短转角处的柱间距。这种巧妙安排可以遮盖或弥补这一缺点,但它在柱
式体系结构上却依然存在,因此一些喜欢强调理论逻辑的后期的希腊建筑家
认为,这是多利亚柱式本身的一大“内伤”,怎样弥补也无济于事,他们甚
至建议建筑界为此而少用或不用多利亚柱式。罗马人对这个希腊建筑界争论
不休的理论问题却采取了令人惊奇的解决办法:他们既承认多利亚柱式有阳
刚之美的基本优点,不用它便使整个柱式体系难免阴盛阳衰之弊(因为其他
两个柱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是表现女性阴柔之美),所以罗马人仍坚
持使用多利亚柱式,认为它不可或缺。但对于转角处三陇板这个“内伤”,
他们却采取顾大局而牺牲细部的务实态度,认为既然中轴线对齐是一条根本
原理,那么转角处也不应例外,同样取齐,即使留一段空隙也在所不惜,而
这种做法也体现了罗马人坚持原则的坚定、顽强性格。更有甚者,从有内伤
而又不能取消这种柱式的角度看,罗马人就干脆来个“釜底抽薪”,把檐壁
必用三陇板与间板交叉排列之制一笔勾销,让檐壁也像其他柱式那样是一条
连续的装饰带,这样一来,他们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多利亚柱式的变体,称
为托斯堪柱式,保持多利安式的粗壮结实,檐部不用三陇板,柱身下多加一
个柱础,这个新柱式可谓实用有余而略逊气韵,但正合乎重视实用的罗马人
的口味。
对其他两种表现女性秀美的柱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罗马人因它
们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又没有多利亚式的麻烦,就使用得更多,爱奥尼亚柱式
的最大特色是有一对很大的涡卷纹饰置于柱顶,柱身又较颀长,富于秀丽灵
①
巧的女性之美,维特鲁威称之为“窈窕而有装饰的均衡的女性姿态”。罗马
人在大量使用这种柱式的同时又略加改变:希腊人喜欢在两个涡卷之间连以
一道优美的曲线,罗马人则干脆把它拉成一道直线,有时还去掉柱身的凹槽,
让柱子的大理石更显其原有的光滑圆润的质感。对于科林斯柱式,罗马人尤
其欣赏它的豪华富丽,认为它体现着帝国一统天下的气派,这一点和希腊古
典艺术之重视单纯和谐之美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科林斯柱式在希腊出现
得很晚,古典盛期建筑很少用它,但罗马人却对它特别喜爱,并衷心相信有
关它的一个美丽传说。
“相传这种式样的柱头的最初发明是按下面所述演成的。即科林斯市民
中的一名少女已能濒临婚期却因病死亡。在她既葬以后,乳母把少女生前醉
心钟爱的东西聚拢起来,塞在篮子中拿到墓碑那里,放在它的顶上。为了它
在露天里尽可能地耐久,便用一块石瓦作为盖子。这只篮子偶然放在茛苕草
根上,被重量压住的茛苕草根到了春季就从当中蔓伸出来茎叶。它的茎沿着
篮子的侧边成长起来,由于重力被瓦角压住,所以在端部不得已作成了涡卷
① 《建筑十书》,同前注。
… Page 21…
形的曲线。恰好这时那位因制做出优美精细的大理石雕刻而被授予大师称号
的卡里玛库斯路过此地,注意到这只篮子及其附近生长的茂密叶子的柔和,
喜爱这一新颖的样子和形式,因此就以它作为模式在科林斯人之间建造了一
些柱子,规定了它们的均衡。从此开始,在建筑物的工程上就新增了科林斯
①
柱式” 。
从各种迹象看,科林斯柱式的设计是在卡里玛库斯之前,并且不是首先
在科林斯而是首先在雅典使用。这个传说把它和著名雕刻家卡里玛库斯联系
起来,可能出于后人的附会 (卡氏以雕饰精美著称,因此人们把他的技艺和
科林斯柱式的华美联系起来),但罗马人相信这个故事,还和他们认定科林
斯柱式是体现了少女的窈窕有关,所以维特鲁威评述这个柱式之美是这样说
的:“第三种称作科林斯柱式的式样是模仿少女的窈窕姿态。因为少女的年
纪幼弱,肢体显出更加纤细,要是用作装饰,就会得到更优美的效果。”②
这种以少女的姿容形容科林斯柱式的美学观点显然也是后人所加,因为在公
元前5世纪后期科林斯柱式最初出现时犹含更为庄严隆重的宗教神圣意义,
它只用于神庙内部并只作为单一柱子(孤柱)使用,可见当时人重视其高贵
典雅甚于其秀丽窈窕。到希腊古典后期和希腊化时期,科林斯柱式才逐渐用
于外部并以列柱形式环绕建筑四周,到罗马共和后期,人们对科林斯式的喜
爱才使它有凌驾其他几种柱式之势,并把它广泛用于各种纪念性建筑中。出
于对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两者的厚爱,罗马人还把它们合二为一,组
成一种新的集合柱式 (即在科林斯式的茛苕叶纹样之上加以爱奥尼亚式的涡
卷),成为罗马人发明并最为他们喜爱的柱式。从各种迹象看,集合柱式的
出现当在共和末年凯撒当政之际,因此它也可说是共和后期罗马建筑取得的
一个最后或最新的成果。经罗马这些发展,古典柱式便由三种变成五种,它
们构成了西方古典建筑传统的主轴,对后世影响极大。
按古典建筑惯例,神庙是最重要的门类,希腊建筑如此,罗马建筑也同
样以神庙为压倒一切的类型,但罗马在继承希腊神庙制式对也有所创新和发
展。例如,在共和后期仍很稀少的遗迹中,可列之为代表的神庙建筑遗迹依
其不同柱式约有三个:罗马东南面拉丁姆地区科里城的赫拉克勒斯神庙 (多
利亚柱式,建于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牲口市场上的命运神庙(爱奥尼亚
柱式,建于公元前1世纪初);罗马东面避暑胜地蒂沃里的西比尔女祭师庙
(科林斯柱式,公元前1世纪初)。它们的柱式风格都在符合希腊规范之余
又有罗马的特色,尤其是后两庙,因都位于游人必经之处,从文艺复兴时代
以来便成为人们考察学习古典柱式的范本。在神庙的总体设计上,罗马从伊
达拉里亚建筑承袭了基座高,前有台阶,庙身无环柱而只设前廓后墙等等特
点,以后即使尽量学习希腊标准的环柱式神庙,却又不得不对希腊模式作相
应修改。例如罗马牲口市场上的命运神庙,保存了高台基的做法,同时又将
环柱式加以变通。为了使内厅空间宽一些 (这一点罗马人是很重视的),罗
马人还是喜欢把厅堂的墙直接延伸为庙的后墙,但适应于环柱式的要求,又
在墙面砌出 (或在砌墙的石料上雕出)柱子的一半,好像另一半已嵌入墙体
那样,而且使墙面半柱的间隔大小完全与前廓的柱子同一,便产生了柱列仍
环绕全庙的印象,建筑学把这种做法叫作“假环柱式”,可说是罗马人的一
① 维持鲁威:《建筑十书》第4 卷,第1 章,第9、10 节。中译本第83—84 页。
② 《建筑十书》第4 卷,第1 章,第8 节,中译本第183 页。
… Page 22…
大发明,这座命运神庙便是运用此法较早的佳例,它的规模不大,却显得富
丽雅致。更重要的是,当罗马神庙保存了高基座,使人们只能由前面的台阶
登临时,神庙就有了一个突出的中轴线,即从中央台阶经前廓中央双柱和中
央大门达于内厅中央的中轴线,使神庙的整体布局更为井然有序,予观众以
庙堂威临于前的强烈印象。这一效果在命运神庙中已可见一斑,但在科里的
赫拉克勒斯庙以其前有广场又高踞于山坡之上,更有引人入胜之处。以后的
罗马神庙建筑便把这种突出中轴线的作法奉为法宝,认为它是使原来适合民
主城邦的希腊神庙改造为适合帝国统治需要的罗马神庙的重要手段之一。有
位学者评述这一点说:
“罗马神庙的设计和环境常常迫使观众占据直接面对神庙的正面的位
置。人们一旦站在罗马神庙的中轴线位置上,就不可避免地有一种正当其位
的感觉。层层台阶引起人们登临的兴致,而阴凉的门廓又吸引着人们走进去。
高高的门面带有强烈的垂直线赫然耸立,突出了对它前面的空间的支配,就
像威严的帝王雕像那样用其强有力的抬起的手臂支配他面前的空间。”①
蒂沃里的西比尔女祭师庙是一座圆形神庙,而且有居高临下的地势,它
在高基座上用科林斯柱式的美丽柱廊环绕一周,予人以朗爽灵秀、浑圆通透
之感。圆形神庙的形制在希腊也出现过,但比较少见,罗马人喜用圆形神庙
则似乎来自他们自身的传统,就著名的遗迹而言,除这座西比系女祭师庙外,
罗马城内就有两座称为维斯塔(灶神)的女祭师庙,一在上述牲口市场旁边,
另一就在著名的罗马广场旁,都取圆形神庙的形制,其秀美明丽亦相仿佛。
这就不能不使人想起圆形庙实际是罗马远古以来即有的一种形制,罗马巴拉
丁山出土的最早的茅棚神庙遗址就是圆形的,它们就是这些圆形庙的雏型。
罗马人偏爱圆形庙不仅有其古老历史的渊源,而且也和圆形结构便于或最适
于使用水泥、穹窿圆顶等新材料、新技法有关,西比尔女祭师庙的圆形内墙
就用水泥和砖石构筑,它的棚顶虽然还没有使用真正的穹窿,却已在召唤这
个罗马建筑的伟大发明了。
罗马建筑更突出的成就是表现在神庙以外的其他建筑类型上,这一点也
是和希腊很不相同的。大致而言,这些建筑类型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
术性较强的各项建筑工程,如道路、桥梁、城寨、引水道等等,以实用为主,
不作装饰,一般也不使用古典柱式;另一类则是为帝国政权和城市公众服务
的带纪念意义的建筑,如凯旋门、会堂、剧场、公共浴场等等。豪华的住宅、
别墅、贵族邸宅以至统治者的宫殿,也是罗马建筑比较发展一个门类,但从
古典城邦的公民政治角度看,它们还不如那些公共设施重要。在共和国时期,
罗马统治阶级倾全力营造的正是这类公共设施。这些建筑类型,有的是希腊
建筑已有(如剧场)但罗马大加改进的,有的则是适应于罗马需要而新创的,
它们都在用途和空间效果上为希腊建筑所未尝见,它使用古典柱式的广泛与
灵活多变、把柱式作为装饰手段的新妙用等等,也是前所未有的。下面对它
们略作评介:
凯旋门 罗马人在举行凯旋式时就有搭门于主要通道以示庆祝的习惯,不
过这类门楼最初都用木构且是临时性的,到共和国晚期,才有砖石结构的永
久性的凯旋门,以后又发展为全用大理石构筑,更显富丽堂皇。它的意义也
从与某一凯旋式有关而发展为普遍的纪念,与我国的牌坊差不多。到了帝国
① 《剑桥艺术史》第1 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年版,第164 页。引文略有改动。
… Page 23…
初期,凯旋门更成为专门向皇帝歌功颂德的纪念性建筑,臣民不得擅用了。
凯旋门的构造,最初只是一个简单的拱门(直到现在西方语文中仍简称它为
“拱门”),为显示隆重之义,仅把两边及拱顶上的墙砌得厚一些。后来开
始考虑用古典柱式装饰拱门的两边,拱券便置于两柱之间,柱上檐部或承一
小山墙或加高而形成一层顶阁,再在各部位加以一些雕刻装饰,它的形象就
显得既庄重又丰富多彩了。再后来门道也由一变为三:中央一大门,两旁两
小门,都以拱券为顶,建筑两边的柱子也加多为四支甚至更多,雕饰也更为
华丽,这样的凯旋门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气派的建筑物,只是它作为门道的功
用一直未变,尽管建筑形体已很高大,内墙都是实心的,一般不设房间。然
而,它的外部尤其是正面一大二小三个门道的设计,却体现了罗马建筑有关
庄严隆重的门面形象的理想,对罗马建筑及日后的西方建筑都有很大影响。
会堂这种建筑是设于广场四周供群众进行贸易、集会活动,也供官府开
庭审判之用。罗马人对会堂的称呼“巴西利卡”却很奇怪,它源出希腊语,
意为国王之厅,但希腊建筑中却无此物,因此学术界对它的来源争论甚多。
从现存遗迹看,它主要仍属罗马人的创造,最初可能从广场两边带走廊的敞
厅发展而来,这种敞厅呈长条形,只以柱子支撑屋顶,起初全用木构。后来
木柱代以石柱,共和后期开始以古典柱式为其修饰,柱上承以檐部,屋顶仍
用木梁。现在会堂的形制也趋完备,它的长方形大厅不像神庙那样以窄边作
正面开门出入,而是以宽边横列,正面在柱廊内广开门道,有点像中国的殿
堂。完善的会堂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大厅内用两列柱子将整个建筑分为一个主
厅和两个侧厅,但彼此之间只以柱列为界,并无墙壁。若外部有柱廊,则外
墙只设于柱廊与侧厅之间,若无柱廊,则外墙便是立面的一部份,开以甚多
门窗。厅内两列柱子之上还筑顶阁,开两列侧窗取光(高侧窗),使大厅内
部显得宽阔明亮。大厅的两端 (即两窄边)往往也置列柱,使柱子在厅内环
绕一周,有如神庙之在外部以柱列环绕一周,堆内外正好相反,表明罗马公
堂也和希腊神庙上只注重外部相反,它是以内部为重。厅内窄边挂列之外还
设半圆形的耳室,为法官开庭或会商审议之处。从上面的介绍看来,称为巴
西利卡的会堂虽有希腊语之名,却完全是罗马精神的产物,它甚至在许多方
面都与希腊神庙有强烈对比,似乎两者各执一端,在古典建筑的总体系内有
相反相成之妙。除了上举的柱列环绕一在外一在内的对比外,其他如神庙属
纵列,会堂则为横列;神庙绝不开窗,会堂则不仅外墙门窗众多,两列高侧
窗尤为令人注目;神庙是宗教建筑,会堂则全供世俗之需等等。有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