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弱,待他骄怠,不患不胜 。”无忌不从,引军直进。桓振果倾
众出战。冯该卞范之等,又先后趋集,与无忌交战灵溪。无忌
抵挡不住,前队多死,没奈何退保寻阳,与刘毅等上笺请罪。
刘裕仍命毅节度诸军,惟夺去青州刺史官职。毅整署兵甲,修
缮船械,再图西进。刘敬宣豫储粮食,拨给各军,所以无忌等
虽然败退,不致大挫。休养数日,复从寻阳出发,前往复口。
桓振遣冯该守东岸,孟山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垒。共计
万人,水陆互援。刘毅攻孟山图,道规攻偃月垒,无忌遏住中
… Page 359…
两晋演义 ·814·
流,抵御冯该,自辰至午,晋军大胜,擒住山图仙客,独冯该
走往石城。毅等进拔巴陵,军令严整,不准侵掠,百姓安堵如
常。
刘裕复命毅为兖州刺史,规复江陵。时益州刺史毛璩,从
白帝城引兵出发,袭破汉中,得诛桓希。桓氏势力日蹙,惟荆
襄尚为所据。桓振令桓蔚驻守襄阳,勉强过了残年。一交正月,
南阳太守鲁宗之,起兵讨逆,掩入襄阳城。桓蔚走还江陵,刘
毅并集各军,再攻马头。桓振挟安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荆
二州,然后送还天子。刘毅不许。振正欲拒战,不防鲁宗之杀
入柞溪,击破振将桓楷,进驻纪南。振不得不还防宗之,留桓
谦冯该卞范之守住江陵,监视安帝兄弟。谦令冯该堵截豫章口,
为刘毅等所击败,再奔石城。毅等直至江陵城下,纵火焚门,
谦等弃城西遁。惟卞范之迟走一步,被晋军拦住,拿下处斩。
随即扑灭余火,麾军入城。卞范之到此才死,总算桓氏的异姓
忠臣。桓振到了纪南,杀退鲁宗之军,返救江陵,途中望见火
起,料知城已被陷,部众溃散,振无路可归,逃往涢川。安帝
再得正位,改元义熙,复下赦诏,惟桓氏仍不得赦。前丰城公
桓冲,有功王室,特赦免冲孙胤一人,徙居新安。进刘毅为冠
军将军,所有行宫政令,悉归毅主持。授鲁宗之为雍州刺史,
毛璩为征西将军,都督益梁秦凉宁五州军事。璩弟瑾为梁秦二
州刺史,瑗为宁州刺史,遣建威将军刘怀肃,追剿桓氏余党,
阵斩冯该。桓谦桓蔚桓楷何澹之等,都西奔后秦。
会建康留台,备齐法驾,来迎安帝。何无忌奉帝东还,留
刘毅刘道规居守夏口,江陵归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入守,不意桓
振再收遗众,又从涢川进袭江陵。司马休之未曾豫备,仓皇出
敌,吃了一个败仗,奔往襄阳。振再入江陵,自称荆州刺史。
建威将军刘怀肃,急引军救江陵城,刘毅又遣广武将军唐兴为
… Page 360…
两晋演义 ·815·
助,夹攻桓振。振出战沙桥,还靠着一把大刀,盘旋飞舞,乱
劈晋军。怀肃素知桓振厉害,早备着强弓硬箭,与他对敌,兵
刃初交,便令军士弯弓迭射,箭如骤雨一般。振众死了一半,
逃去一半,那时振亦没法支持,拍马欲逃,偏偏马已中箭,掀
倒地上,振亦坠马。怀肃急抢前一步,手起刀落,把振剁作两
段。桓氏后起悍将,至此才尽。江陵城当然夺还。
惟益州刺史征西将军毛璩,得了江陵再陷消息,集众三万,
东出讨振。使弟瑗出外水,参军谯纵出涪江,偏蜀人不乐远征,
多有怨言,纵将侯晖,与巴西人阳昧联谋,逼纵为主。纵不敢
承受,自投水中,又为晖等捞起,再三固请,胁纵登车,往攻
秦梁二州刺史毛瑾。瑾在涪城,闻变调兵,一时无从召集,即
被侯晖等陷入,把瑾杀死,遂推纵为梁秦二州刺史。毛璩行至
略城,才知纵等为乱,慌忙赶还成都。亟使参军王琼,率三千
人讨纵,又令弟瑗领兵四千,作为后应。琼至广汉,适值侯晖
引众拦阻,当由琼麾兵杀去,击毙晖众数十名,晖即引退。琼
乘胜急追,瑗亦从后趋进,驰至绵竹,不意谯纵弟明子,奉了
兄命,暗设两重伏兵,悄悄待着。琼陷入第一重伏中,尚然未
觉,及深入第二重,前后胡哨大作,伏兵齐起,把琼困在垓心,
琼拚命冲突,竟不得出。至毛瑗兵到,杀开血路,救琼出国,
琼众已十死八九,就是毛瑗麾下,也战死了一半。瑗与琼奔还
成都,侯晖谯明子等追至成都城下,日夕攻扑。益州营户李腾,
潜开城门,引入外寇,毛璩及瑗,不及逃避,均为所戕。侯晖
谯明子,遂据住成都,迎纵为主。纵令从弟洪为益州刺史,明
子为征东将军,领巴州刺史,使率部众五千,出屯白帝城,于
是全蜀大乱,汉中空虚。氐帅仇池公杨盛,得遣兄子杨抚,乘
虚袭据汉中,余地多归入谯氏。晋廷方搜捕桓氏余孽,不遑西
顾,谯纵得安然为成都王,霸占一隅了。谯纵据蜀,不在十六
… Page 361…
两晋演义 ·816·
国之列。且说晋安帝东还建康,留台诸官,诣阙待罪,有诏令
一律复职,命琅琊王德文为大司马,武陵王遵为太保,刘裕为
侍中,兼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领青徐二州刺史。刘毅
为左将军,何无忌为右将军,分督扬州豫州诸军事。刘道规为
辅国将军,督淮北诸军事。魏咏之为征虏将军,兼吴国内史。
余官亦进职有差。惟刘裕固让不受,安帝还道他未足偿愿,优
诏慰勉,再加裕录尚书事。裕又表辞,且恳请归藩。安帝复遣
百僚敦劝,并亲幸裕第,面加劝谕,裕仍不受命,始终请调任
外镇。居心可知。乃改授裕都督荆司梁益宁秦雍凉诸州军事,
并前时扬徐等八州,合成十六州都督,驻守京口,裕始拜命而
去。已将东晋江山,一大半归诸掌握了。
先是,刘毅尝为刘敬宣宁朔参军,时人或称毅为雄杰,独
敬宣说他“内宽外忌,夸己轻人,将来得志,必致陵上取祸”
云云。毅得闻此言,衔恨甚深。及敬宣因功加赏,擢任江州刺
史,毅使人白裕道 :“敬宣未预义谋,授为郡守,已属过优,
今超任至江州刺史 ,岂不令人骇愕么 ?”是即夸己轻人之一
斑。裕却未依毅议。敬宣已稍有所闻,自请解职,乃召还为宣
城内史。毅复与何无忌等,分讨桓氏余党,所有桓亮桓玄等遗
孽,一概荡平。荆湘江豫四州,从此肃清。有诏命毅都督淮南
五郡,无忌都督江东五郡,晋室粗安。惟永安何皇后自巴陵还
都后,年已六十有六,累经跋涉,饱受虚惊,便即一病去世,
追谥为章皇后。了结何后,笔不渗漏。当时,宫廷虽经丧乱,
但大憝已除,人心自然思治,共望升平。惟有一个彭泽令陶潜,
系是故大司马陶侃曾孙,表字元亮,一字渊明,独因郡中遣到
督邮,县吏谓应束带出迎。潜慨然太息,谓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遂于义熙二年,解印去县,归隐栗里,自作《归去来辞》表明
高志。后来诗酒自娱,屡征不起;到了刘宋开国,还去征召,
… Page 362…
两晋演义 ·817·
仍然不就,竟得寿终,这也是危邦不居,无道则隐的意思。不
没高士。小子有诗赞道:
摆脱尘缨且挂冠,何如归隐尚堪安。
北窗醉卧东皋啸,能效陶公始达观。
陶潜归隐,寓有深衷,实在是江左乱端,未曾平定,试看
下回卢循等事,便可分晓。
桓玄无赫赫之功,足以名世,但乘会稽父子之乱政,闯入
建康,窃取大位,其为舆情之不服也可知。刘裕刘毅何无忌等,
奋臂一呼,玄即败溃,始则犹挟安帝为奇货,及一失所挟,即
被诛于枚回洲。计其僭位之期,不过半年,其亡也忽,谁曰不
宜?论者谓玄挟主而不敢弑主,至桓振再起,欲弑主矣,而卒
为桓谦所阻,是桓氏犹有敬主之心,虽曰为逆,尚可少原。不
知彼欲借主以逃死,并非活主以鸣恭,假使玄得在位一二年,
安帝宁尚得再生平?惟毛璩首先倡义,不愧为忠,至闻桓振复
陷江陵,又率众东下,报主之心,可谓挚矣。乃其后卒为叛徒
所戕,祸及灭门,忠而构难,是亦当与刘越石同一叹惜也。然
观于谯纵之速亡,璩亦可无遗恨也乎?
… Page 363…
两晋演义 ·818·
第九十二回 贪女色吞针欺僧侣
戕妇翁拥众号天主
却说卢循侵掠海滨,连年未已,虽前应桓玄招抚,受职永
嘉太守,仍然未肯敛锋。见八十九回。当时为刘裕堵击,一再
败循,循弃去永嘉,浮海南走。及裕起义讨玄,循复转寇南海,
攻陷番禺,执住广州刺史吴隐之,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
使姊夫徐道复往袭始兴,掩入城中,把始兴相阮腆之拘住,于
是,循据广州,道复据始兴。及安帝反正,得平逆党,循亦未
免畏忌,乃使人入贡晋廷,窥探虚实。晋廷方欲休兵息民,无
暇南讨,因令循为广州刺史,道复为始兴相。实属不当。循复
贻刘裕益智粽,裕报以续命汤。前琅琊内史王诞,时在广州,
为循所迫,令为平南长史。诞因说循道 :“诞未习戎旅,留此
无用,不若遣诞北上。诞与刘镇军素来友善,前去必蒙委任,
倘与将军交际,定当从中相助,仰答厚恩 。”循颇以为然,正
要使诞启行,忽接刘裕来书,令循释还吴隐之。循尚不肯从,
诞复语循道 :“将军今留吴公,实非良策。孙伯符即孙策。岂
不欲留华子鱼?即华歆。但一境不容二主,所以纵还,将军独
未闻此义么?”好口才。循乃释出隐之,使与诞同还建康。裕
因隐之既归,得休便休,奈何忘却阮腆之。且暂时羁縻卢徐,
容后再图。小子亦暂搁循事,到后再表。
且说后秦主姚兴,自收纳吕隆后,应八十八回。闻西僧鸠
摩罗什,道行甚高,也即遣人迎入,尊为国师,鸠摩罗什散见
… Page 364…
两晋演义 ·819·
前文。令居西明阁及逍遥园,翻译佛经。罗什博通经典,所有
西域梵音,无不熟诵,及见关中通行诸佛书,多半错谬,乃召
集沙门僧睿僧肇等八百余人,传授奥旨,笔述经纶三百余卷。
沙门慧睿,才识高明,尝随罗什传写,罗什每与慧睿详论西方
辞体,商榷异同,且云 :“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大约以宫商
声韵,可入管弦,最为美善,所以臣民觐见国王,必有赞德经
中偈颂等,语皆叶调,无不谐音。惟因中土流传,多非大乘教
旨。”因特撰实相论二卷,呈诸姚兴。兴奉若神明,亲率朝臣
及沙门千余人,肃容静听。罗什登座谈经,从容演讲。一日讲
了多时,忽下座白兴道 :“有二小儿登我肩上,致生欲障,不
得不求御妇人 。”兴欣然道:“大师聪明超悟,海内无双,若
一旦入定,怎可使法种无嗣呢?”因即罢讲还宫,拨遣宫女一
人,使伴罗什住宿。罗什一与交媾,果生二子,嗣是不住僧房,
别立廨舍。兴敬礼不衰,优加供给,更拨女使十名,为充服役。
罗什得了众女,索性肉身说法,与结大欢喜缘。高僧亦如是耶。
僧徒等从旁艳羡,免不得互相效尤,作狭邪游。罗什乃持出一
钵,召语僧徒道 :“汝等能将钵内贮物,取食净尽,方可蓄养
妻妾,否则不得效我 。”僧徒听了,都向钵中瞧着,不禁咋舌。
原来钵中并非他物,乃是七大八小的绣花针,当下无人敢食,
面面相觑。罗什却举匕箝针,一一进食,好似食韭一般,到口
便软,自然熔化。恐怕是遮眼术。僧徒等不禁叹服,方才敛迹,
相戒淫游。佛子佛孙,想已有许多传出了。后来,罗什居秦九
年,年已七十有四,自觉不适,因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
传诵,意图自救。偏是大命该绝,诵祷无灵,到了病危时候,
与众僧诀别,但言“传译诸经,俱系真旨,当使焚身以后,舌
不燋烂”云云。西俗向用火葬,故罗什留有此语。罗什既死,
姚兴令在逍遥园中,依西域法,用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尚
… Page 365…
两晋演义 ·820·
存。僧肇为作诔文,说得罗什非常神悟,共计有数千言。小子
不忍割爱,特节录诔词如下:先觉登遐,灵风缅邈,通仙潜凝,
应真冲漠。丛丛九流,是非竞作,悠悠盲子,神根沈溺。时无
指南,谁识冥度?大人远觉,幽怀独悟。冲恬静默,抱此玄素,
应期乘运,翔翼天路。既曰应运,宜当时望,受生乘利,形标
奇相。襁褓俊远,龆龀逸量,思不再经,悟不待匠。投足八道,
游神三向,玄根挺秀,宏音远唱。又以抗节,忽弃荣俗,从容
道门,尊尚素朴。有典斯寻,有妙斯录,弘无自替,宗无拟族。
霜结如冰,神安如岳,外迹弥高,内朗弥足。恢恢高韵,可模
可因,愔愔冲怀,惟妙惟真。静以通玄,动以应人,言为世宝,
默为时珍。华风既立,二教亦宾,谁谓道消?玄化玄新。自公
之觉,道无不弘,灵风遐扇,逸响高腾。廓兹大力,燃斯慧镫,
道音始唱,俗网以崩。痴棍弥拔,上善弥增,人之寓俗,其徒
无方。统斯群有,纽兹颓,顺以四恩,降以慧霜。如彼维摩,
迹参城坊,形虽圆应,神冲帝乡。来教虽妙,何足以臧?伟哉
大人,振隆圆德。标此名相,显彼冲默,通以众妙,约以玄则。
方隆般若,以应天北,如何运邅,幽里冥克。天路谁通?三途
谁塞?呜呼哀哉!至人无为,而无不为,拥网遐笼,长途远羁。
纯恩下钓,客旅上摛,恂恂善诱,肃肃风驰。道能易俗,化能
移时,奈何昊天,摧此灵规?至真既往,一道莫施,天人哀泣,
悲恸灵祗。呜呼哀哉!公之云亡,时维百六,道匠韬斤,梵轮
摧轴。朝阳颓景,琼岳颠覆,宇宙昼昏,时丧道目。哀哀苍生,
谁抚谁育?普天悲感,我增摧衄。呜呼哀哉!昔吾一时,曾游
仁川,遵其余波,纂承虚玄。用之无穷,钻之弥坚,跃日绝尘,
思加数年。微情未叙,已随化迁,如何赎兮?贸之以千。时无
可待,命无可延,惟身惟人,靡凭靡缘,驰怀罔极,情悲昊天。
呜呼哀哉!自从鸠摩罗什讲经以后,尚有道恒道标道融昙无成
… Page 366…
两晋演义 ·821·
等,具为罗什高徒广传佛法。西僧佛陀耶舍,弗若多罗,及觉
贤法明,亦开关入秦,与罗什辩疑析难,多所发明。秦人沿为
风气,佞佛唪经,十居八九。姚兴迷信释氏,煦煦为仁。关中
臣民,颇免刑虐。但小信未孚,大体已失,姚氏国运,已启衰
机。佛教是一种哲学,究非治平之道。晋十六州都督刘裕,因
桓氏余孽,奔入关中,恐他引秦入寇,特遣参军衡凯之,诣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