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 >

第58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第58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晋义熙十四年,即安帝二十二年。西凉公李歆,遣使至建康, 
报称父丧,且告嗣位。歆父就是李暠,自与北凉脱离关系,据 
有秦凉二州郡县,初称凉公,嗣称秦凉二州牧。应八十六回。 
改年建初,由敦煌迁都酒泉,一再奉表建康,词极恭顺。就是 
境内自治,亦注重文教,志在息民。惟北凉主沮渠蒙逊,屡往 
侵扰。诇每出防堵,互有胜负。在位十九年,年已六十七岁, 
得疾而亡。临殁时,遗命长史宋繇道 :“我死后,我子与卿相 
同,望卿善为训导,勿负我心。”繇当然受命,嗣奉暠子歆为 
西凉公,领凉州牧,改元嘉兴,追谥暠为武昭王,尊暠继妻尹 
氏为太后。暠元配辛氏,贞顺有仪,中年去世,暠尝亲为作诔, 
并撰悼亡诗数十首。续配尹氏,本是扶风人马元正妻,元正早 
卒,尹乃改嫁,自恨再醮失节,三年不言,抚前妻子,恩过所 
生;及暠创业时,多所赞助,故当时有李尹王敦煌的谣传。尹 
氏排入《晋书·列女传》,故文不从略。歆既嗣位,进宋繇为 
武卫将军,录三府事。繇劝歆仍事晋室,尹太后语亦从同,所 

… Page 435…

两晋演义                                                              ·890· 

以歆遣使报晋。晋授歆为镇西大将军,封酒泉公。北凉王蒙逊, 
闻歆得邀封,也遣使向晋称藩。有诏授蒙逊为凉州刺史,惟此 
时颁发诏旨,已为琅琊王德文所出,那晋安帝已被刘裕弑死了。 
      裕年逾六十,急欲篡晋,自娱晚年,尝查阅谶文云 :“昌 
明后尚有二帝 。”昌明即晋孝武帝表字,见前文。乃决拟弑主 
应谶,密嘱中书侍郎王韶之,贿通安帝左右,乘间弑帝。安帝 
原是傀儡,一切辅导,全仗弟琅琊王德文。德文自往洛阳谒陵 
后,便即还都,仍然日侍帝侧,不敢少离。韶之等无隙可乘, 
如何下手?会德文有疾,不得不回第调养。韶之趁势入宫,指 
挥内侍,竟用散衣作结,套住安帝颈中,生生勒毙。阅至此, 
令人发指。年止三十七岁,在位二十二年。韶之既已得手,便 
去报知刘裕,裕因托称安帝暴崩,且诈传遗诏,奉琅琊王德文 
嗣位,是为恭帝。越年正朔,改元元熙,立妃褚氏为皇后。后 
系义兴太守褚爽女,颇有贤名。可惜已成末代。恭帝因先兄未 
葬,一切典仪,概从节省。过了元宵,方将梓宫奉葬,追諡为 
安皇帝,一面加封百官,进刘裕为宋王。裕老实受封,移镇寿 
阳。嗣复讽令朝臣,再加殊礼,得用天子服驾,出警入跸,进 
母萧氏为王后,世子义符为太子。 
      好容易过了一年,裕在寿阳宴集群僚,伪言将奉还爵位, 
归老京师。僚属莫名其妙,只有一中书令傅亮,悉心揣摩,居 
然窥透裕意,到了席散出厅,复叩扉请见道 :“臣暂应还都。” 
裕掀髯一笑 ,并无他言 。贼心相照。亮便即辞去,仰见天空 
中现出长星,光芒四射,不禁抚髀长叹道:“我尝不信天文, 
今始知天道有凭了 。”越宿,即驰赴都中。未几,即有诏命传 
出,征裕入辅。裕留四子义康镇寿阳,参军刘湛为辅,自率亲 
军匆匆启行。到了建康,傅亮已安排妥当,迫帝禅位,自具诏 
草,进呈恭帝,令他照稿誊录。恭帝顾语左右道 :“桓玄时晋 

… Page 436…

两晋演义                                                              ·891· 

已失国,亏得刘公恢复,又复重延,到今将二十年。今日禅位, 
也是甘心 。”说着,即强作欢颜,操笔书就,付与傅亮;眼中 
想已包含无数泪珠。复取出玺绶,交给光禄大夫谢澹,尚书刘 
宣范,赍送宋王刘裕;自挈皇后褚氏等,凄然出宫去了。当时, 
司马氏中,稍有才望的人物,或逐或死,已经垂尽,只司马楚 
之有万余人,屯据长社,司马文荣引乞活千余人,屯据金墉城 
南,乞活见前。司马道恭自东坦率三千人,屯据城西,司马顺 
明集五千人屯陵云台,彼此统是晋室遗胄,志在规复,但没有 
一定统领,好似散沙一般,如何成事?结果是被各处戍将,驱 
逐出境,同奔北魏去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宋王刘裕 
得了禅诏,表面上还三揖三让,佯作谦恭,那一班攀鳞附翼的 
臣僚,连番劝进,遂在南郊筑坛,祭告天地,即皇帝位,国号 
宋,颁诏大赦,改晋元熙二年为宋永初元年。废晋恭帝为零陵 
王,晋后褚氏为零陵王妃,徙居故秣陵县城。使冠军将军刘遵 
考率兵管束,东晋遂亡。更可恨的是狠心辣手的刘裕,暗想废 
主尚存,终是祸根,不如一律铲除,好免后患。自晋元熙二年 
六月受禅,到九月中,竟用毒酒一甖,命鸩零陵王司马德文, 
起初是遣琅琊郎中令张伟往鸩,伟竟取来自饮,毒发即亡。尚 
是一个晋氏忠臣,故特表出。后竟令兵士逾垣,再鸩德文。德 
文不肯饮鸩,竟被兵士用被掩死。可怜德文在位才及年余,便 
遭惨毙,年终三十六岁。宋主裕佯为举哀,辍朝三日,追諡曰 
恭。总计东晋自元帝至恭帝,共十一主,得一百零四年,若与 
西晋并合计算,共十五主,得一百五十六年。 
      至若刘宋开国,一切事实,具详《南北史演义》中,此书 
名为《两晋演义 》,便应就此收场。惟东晋亡时,西凉亦亡。 
西凉主李歆,好兴土木,又尚严刑,累得人民不安,变异迭出。 
歆尚不知儆,从事中郎张显,切谏不从。北凉主蒙逊,乘隙图 

… Page 437…

两晋演义                                                              ·892· 

歆,佯引兵攻西秦,暗中却屯川岩,专待歆军,果然歆为彼所 
诱,拟乘虚往袭北凉。武卫将军宋繇等,苦口谏阻,终不见听, 
再经尹太后危词劝戒,仍然不从;遂将步骑三万人东行。中途 
被蒙逊邀击,一败涂地。或劝歆还保酒泉,歆慨然道 :“我违 
母训,自取败辱,不杀此胡,有何面目再见我母呢?”当下收 
拾残兵,再战再败,竟为所杀。蒙逊遂进据酒泉,灭掉西凉。 
西凉自李暠独立,一传而亡,凡二主,共二十二年。只西凉母 
后尹氏,见了蒙逊,蒙逊却好言劝慰,尹氏正色道 :“李氏为 
胡所灭,尚复何言?”蒙逊默然,仍令退去。或语尹氏道: 
 “母子命悬人手;奈何倨傲若此?”尹氏道:“兴灭死生,乃是 
定数,但我一妇人,不能死国,难道尚怕加斧钺,求为他人臣 
妾么?若果杀我,我愿毕了 。”蒙逊闻言,反加敬礼,娶尹氏 
女为子妇。后来尹氏自往伊吾,与诸孙同居,竟得寿终。特叙 
西凉之亡,全为尹氏一人。惟北燕沮渠蒙逊,传子牧鞬,为魏 
所灭,西秦乞伏炽磐,传子慕末,为夏所灭。夏历二传,赫连 
冒赫连定。北凉只一传,冯跋弟弘。先后入魏。就是仇池杨氏, 
亦被魏吞并,这都属刘宋时事,详载《南北史演义 》,请看官 
另行取阅便了。交代清楚。不过五胡十六国的兴亡,却有略表 
数行,录述如下: 
       (一)汉刘渊。(前赵) 
      刘曜。 
      匈奴汉历三主,分为二赵,前赵刘曜,为后赵所灭。 
       (二)北凉沮渠蒙逊。同左凡二主,为北魏所灭。 
       (三)夏赫连勃勃。同左凡三主,为北魏所灭。 
       (四)前燕慕容皝。鲜卑凡三主,为前秦所灭。 
       (五)后燕慕容垂。同左凡五主,为北燕所篡。 

… Page 438…

两晋演义                                                              ·893· 

       (六)南燕慕容德。同左凡二主,为晋所灭。 
       (七)西秦乞伏国仁。同左凡四主,为夏所灭。 
       (八)南凉秃发乌孤。同左凡三主,为西秦所灭。 
       (九)后赵石勒。羯凡七主,为冉闵所篡,闵复为前燕所 
灭。 
       (十)成(汉)李雄。氐凡三主,雄弟寿,改国号汉,寿 
子势为晋所灭。 
       (十一)前秦苻洪。同左凡七主,为后秦所灭。 
       (十二)后凉吕光。同左凡四主,为后秦所灭。 
       (十三)后秦姚苌。同左凡二主,为晋所灭。 
       (十四)前凉张重华。汉族凡五主,为前秦所灭。 
       (十五)西凉李诇。同左凡二主,为北凉所灭。 
       (十六)北燕冯跋。同左凡二主,为北魏所灭。 
      小子叙述既毕,尚有煞尾诗二首,作为本编的余声,看官 
毋遽掩卷,且再阅后面两行。诗云: 

      百年遗祚竟沦亡,大好江东让宋王。 
      我篡他人人篡我,祖宗作法子孙偿。 
     彝夏如何溃大防,五胡迭入竞猖狂。 
      可怜中土无宁宇,话到沧桑也黯伤。 

      刘裕既得关中,乃令次子义真居守,彼岂不知义真尚幼, 
无守土才,况王沈诸将,嫌隙已萌,即无赫连勃勃之窥伺,亦 
未必常能保全。其所由遽尔东归者,篡晋之心已急,利令智昏, 
不暇为关中妥计耳。至裕一归而秦地即乱,诸将多死,惟义真 
幸得脱归,失于彼必偿于此,而裕之篡晋益急矣。弑安帝复弑 
恭帝,何其残忍至此!意者其亦司马氏篡魏之果报欤?然司马 

… Page 439…

两晋演义                                                               ·894· 

昭弑高贵乡公,其子炎犹不杀陈留王,故尚能传祚至百余年; 
裕以一身弑两主,欲子孙之得长世,难矣!本回叙东晋之亡, 
简而不略,诛刘裕之心也。(详见《南北史演义》中)末段复 
将五胡十六国始末,作一总结,以便收束全书,阅者得此,则 
回忆前文,更自了然,而作者之苦心,益可见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