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

第21章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第21章

小说: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可以想象,当年大珠千里迢迢,慕名参访大名鼎鼎的马祖道一大师。为了得到真理大道。大师一开口便说:我这没佛法,佛也不立,法也没有,一物也无。学子一头撞到空处,你到我这里,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做什么!”如一声大喝!立逼他转身回光返照。他若此时回头,便可见到自家宝藏。自家宝藏就是自性本具清净的佛性。此时大珠肯定回观内心,寻一下宝藏究竟在何处?一回光之下,已经似明非明,影影绰绰知道了。大师触到学子痛痒处,大珠和尚此时福至心灵,一定要在大师处得个确认。

师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阿就是那么,福建人的口头语。那么哪个是我的自家宝藏呢?

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大师看时机火候正好,一下直指,不留余地,合盘托出。你刚才能问的那个就是!就是你的宝藏!就是你的本自清净的佛性本体。直接指点,打开本来,就是这一招!能问的那个就是啊!!!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这四句话是对佛性的体用所在解释说明。以加强大珠对本体的把握。

师于言下大悟,识自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事师六载。这是什么根基!只此一点,言下大悟,当即见自本性。那种法喜踊跃,可想而知。于是在马祖身边,奉事侍候师父六年。进一步巩固深化,以趋走向成熟练达。

有个地方解释一下。不由知觉。知觉就是见闻觉知,不由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就是六根六尘六识,都是虚假的幻象!不由见闻觉知所感触察觉得到。所以见自本性,识自本心,乃是凭空觉悟。

后以授业师年老,遽归奉养。这许多年之后,大云寺智和尚年纪已经大了,他回大云寺奉养授业恩师。

乃晦迹藏用,外示痴讷,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大珠和尚回来之后,晦迹藏用。晦就是隐藏,晦迹就是不露痕迹,不泄漏行为动向。见性后的机用也隐藏起来。外示痴讷。痴就是呆,外显痴呆相。讷就是少言。痴痴呆呆,整天少言寡语。为什么痴呆很少说话?这一点非常关键!很少说话才能观照自心啊!老说话你怎么观照这个心?整天就是看着自己,什么事也不管,痴痴呆呆的什么话也不说。这是观照保任啊!大珠和尚默默地在做这种功夫。成就了之后,自己撰写了:《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综合了佛经和许多大德的开示,成就此论。

法侄玄晏,窃出江外呈马祖。法侄就是师兄弟的徒弟。有个叫玄晏的,偷偷地把他的《顿悟入道要门论》,拿到江外敬呈于马祖座下。

祖览讫。马祖看了之后。谓众曰: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众中有知师姓朱者,迭相推识,结契来越上,寻访依附。时号大珠和尚。马祖看了非常赞叹!对大众讲:越州(绍兴),大云寺,有一颗大珍珠。大珠的意思双关。一个是大珠和尚姓朱,谐音同珠。另外一个,大珠是指的我们的佛性。佛性,圆明光透。就是说大珠和尚已经明心见性,自在无碍。大彻大悟,理事皆没有遮挡障碍。

大众中有人知道,大珠和尚姓朱。迭相就是相互,推识就是推举。相互推举,结帮相约,来绍兴参访大珠和尚。寻访依附就是归依依止。由马祖的首肯,当时大家都知道大珠和尚已然得大成就了。

今天就讲这么多。

三七第七天
诸位同仁、同学、善知识:

今天是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是第三个七的第七天圆满日。接着讲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师谓学徒曰: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示于人,故不劳汝久立,且自歇去。大珠和尚对学徒大众讲:我不会禅,并无一法可以展示给你们。大家一定注意到,大珠和尚与马祖道一大师一个鼻孔出气,真乃得道者一脉相承。首先第一句,就把佛法本体实相合盘托出。会禅就有法在,着在一个禅字上,就是法执。不但不会禅,更无一法拿得出来给人。一尘不染,一法不立,无法无道,无人无我,无修无证,本自如如。

所以你们不要长久在此地站立,自受辛劳。一切放下即是大休歇处!此话一语双关,内涵很深。大珠和尚是过来人,非常理解这些辛苦求道的诸方学子。他恳切地告诉大家,久远辛苦徒劳,不如当下歇去,歇即菩提!可惜当时没人能听得懂大珠和尚的话。

时学侣渐多,日夜叩激,事不得已,随问随答,其辩无碍。参学的人越来越多。不管白天晚上,随时有人拜访问法,还互相辩论,情绪激动。事不得已,只好随问随答。

马祖大师说:“我这里一物也无。”大珠和尚说:“我不会禅,无一法可示人。”这可绝不是客气,谦虚,故作推辞。大师们确实是无我无法,毕竟空寂。

真明心见性之后,完全是应机而说法。是应众生心中的疑问而说法。滔滔佛法,辩才无碍,皆从自性本体自然流出显现。后续弟子结集成文,称为佛法经论。

时有法师数人来谒,问曰:拟伸一问,师还对否?谒就是晋见参学。有几个法师来参学。准备提问一些问题,大珠和尚你能不能回答?

师曰:深潭月影,任意撮摩。深潭月影。月亮影印在深潭绿水之中。深潭比喻我们的自性本体。月影指自性显现一切万象,显现一切恒沙妙用。撮就是择取。摩是互相的切磋参学。大珠和尚的意思是:任何人向禅师考校探寻问题,就像在水中掏摸月亮。我们元音老人,谓禅宗师父机锋对答言语:灵珑剔透,滴水不漏,圆融无碍,无懈可击,有如水上揿葫芦。拿手去揿水上飘浮的葫芦,一揿它就转。水中的月亮影子更揿不住了。下面就可以见到深潭月影,水中葫芦的精彩表现。

问:如何是佛?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清潭就是清谈。无茶无酒,无饭菜相佐,面对面两个人说话。人问:什么是佛?大珠和尚回答:清潭对面,谈话的当下,那个能谈的灵知自性,不是佛又是谁?要注意这两个人互为对面,谈话的当下,双方都具有能谈话的灵知自性,即是如如佛。

众皆茫然。良久,其僧又问:师说何法度人?师曰: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几个问话的人当时就迷茫了。一时反应不过来,琢磨好一会,又问:禅师讲什么法度众生呢?贫道未曾有一法度人。如此一答,几个人更糊涂了!大家看见了“深潭月影”的风彩吧?!果然随意捞摸,无从下手,有如水上揿葫芦。

他们不知道,大珠和尚讲的是真语实语。只是禅师每一句话都是自性显现,俗僧听不懂罢了。自性一尘不染,一法不立,本来无一法可得,若有一毫法在,即非自性。说有法度人,就是以黄叶止小孩啼。《金刚经》中佛说:“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

曰:禅师家浑如此!?浑就是糊涂。禅宗祖师全都是这么糊涂吗?怎么能说没有法度人?三句听不懂,就开始怀疑,甚至诽谤。

师却问曰:大德说何法度人。曰:讲金刚般若经。大珠和尚反问:你说何法度人呢?答曰:讲《金刚经》。现在说一个讲解《金刚经》的公案。禅宗有个德山祖师。是相当有名的大祖师。禅宗丛林中大名鼎鼎的“临济喝,德山棒。”宗下常说的“棒喝”,便是这两位大祖师接引学人开悟的特殊手段。

德山大祖师在开悟之前,专门研究并各处讲解《金刚经》,且注疏《金刚经》,写下一本专著《青龙疏钞》。德山祖师是四川人,他说中原有大魔头,他要用《金刚经之青龙疏钞》到中原破魔。他认为的魔头就是禅宗法师。因为禅宗法师讲:即心即佛,即身成佛,当下开悟,立地成佛。德山当时专讲《金刚经》属于教下,对宗下的法理毫不理解。反而以为是末世魔说。

德山祖师一扁担挑起《青龙疏钞》南下寻访禅师。到了湖南地带,见一山前有老太婆在那里卖点心。德山问:“我买些点心吃,可以吗?”

老太婆说:“问你一个问题,答得出,点心白送你吃。答不出来不能吃。”

“那么请你问吧。”

老太婆即问:“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点哪个心?”德山和尚当时蒙了,摸不着头脑。半天答不出来。于是老太婆指点他去见龙潭禅师。到了龙潭寺院。德山便说:“龙潭龙潭,潭也不见,龙也不现。”

龙潭禅师从屏风后出来说:“正是子到龙潭。”禅师实际上在指点他,于不见处,正是这个。德山不明师意。龙潭祖师晚上让他去睡觉。深山古寺一片漆黑,禅师递给他一个纸烛。纸烛一吹便燃。德山正要接火烛,突然龙潭祖师噗一吹,火一下灭掉,“哗”又是一片漆黑,德山一惊,顿时豁然开朗,当下开悟。开悟以后,他把《青龙疏钞》全部烧光。这个公案意味深长,大家可以细心品味。

师却问曰:大德说何法度人。曰:讲金刚般若经。师曰:讲几座来?曰:二十余座。师曰:此经是阿谁说?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是佛说耶!?这个僧人气性不小,立时心里不平衡,高声说。明摆着是佛说,还问我是谁所说,这不是戏弄我吗!

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请大德说看。僧无对。《金刚经》明文讲:“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义故。”说如来有所说法,有法可说,那是谤佛,不解如来所说意。能说和所说要三轮体空啊。能说所说,中间还有个听法的,三轮不能体空的话,还有一个法在,非悟自性即是谤佛。

看经典,讲经典,不能三轮体空,你觉得我有法可说,我在说法,我在度众生。这样就是三轮不体空,三轮不体空的话,那你就是谤佛,谤经。《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是为说法。”说一切法而无所说,方是说法。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而一字未说。他不着说相,三轮体空,无一众生可度,这是真说法。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你说此经是佛说的,那么就是谤佛。明明这部经是佛说的,怎么又不是佛说的了呢? 落在了两边。怎么说,怎么不对。大德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 僧没话说。这个问题未见性确实很难回答。

师少顷又问: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德且道,阿那个是如来? 对方是讲《金刚经》的,所以大珠和尚拿经上的话来问。若以色见我,这个色,就是佛的三十二相,也指外面一切尘相。以色相来见我这个佛,以声音来求我这个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话应该把它背下来。我们修禅定的人,听到一些声音,看到一些色相,都是外面的六尘影事。你就是看到了佛的庄严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也是色尘。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至少不要理他。你理他,就会上当,就会着魔。佛说:从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说说看,到底哪个是如来?

曰:某甲到此却迷去。师曰:从来未悟,说什么却迷。他承认到这里却迷糊了。大珠和尚说:根本就没有明白过,说什么却迷?如果明白,就不会迷去,不是到了这个地方才迷。根本就没有悟过。

僧曰:请禅师为说。师曰:大德讲经二十余座  却不识如来。其僧再礼拜  愿垂开示。师曰:如来者,是诸法如义,何得忘却?这个僧人请禅师为他说法。大珠说:你讲经二十多座,却不认识如来?   此僧再三礼请,切愿禅师开示。大珠又引《金刚经》文:如来者是诸法如义,这样的道理你怎么能忘却呢?如的意思就是空,也就是说不生不灭。诸法空相,诸法如如,就是如来。

僧人曰:是,是诸法如义。师曰:大德!是亦未是。大珠和尚说:大德!你说是,那不一定是,不一定对。你既然说如来就是如义,如义就是空。你如果还着一个空在的话,那也不是。如来者,如如佛耶。

曰:经文分明,那得未是?经里分明这么说,怎么会不是呢

师曰:大德如否?曰:如。师曰:木石如否?曰:如。师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曰:无二。师曰:大德与木石何别?大珠和尚问:大德“如”否?就是你能空而不动否?这个僧人倒很自肯,答曰“如”。又问土木金石如否?回答:如。又问僧人:你的如和木石的如,是否相同?答:无二。最后一问:你和那个木头石头有什么区别?僧人当时傻了。

大珠和尚最会引导人,引导引导把你引到土木金石无二,你就上当了。与土木金石一样,你清净自性大机大用到哪里去了?何别就是有什么不同?

僧无对。乃叹云:此上人者,难为酬对。僧人无话可对。尊称大珠和尚为上人,就是远远高于一般人的智者。感叹与其对答应酬非常困难。这僧人倒是真想在大珠和尚这里得到些受益。过了好一会又问:如何是大涅槃?

师曰:不造生死业。什么叫大涅槃呢?大就是绝对,绝对就是毕竟,就是究竟的意思。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心性真如本体。心性不生不灭,加上个大,就是绝对的不生不灭,毕竟的不生不灭。不是死在那里,毕竟空同时毕竟有。毕竟有就是毕竟妙用!什么叫生死业?就是善恶好坏是非对错这一切二元世界,都是属于生死业。你如果不造这些生死业,那就是大涅槃。你造这些生死业就不是大涅槃。就这么简单。

问曰:如何是生死业?师曰: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垢取净是生死业,有得有证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是生死业。这段话非常重要!如果心里还有一个求了生死,求大涅槃,是生死业!舍弃、逃避、烦恼人生世界,躲进深山老林清静山洞,还是生死业,这是舍垢取净。有得有证是生死业,本来无智亦无得,你还有得有证,就是生死业。不脱对治门,对治门就是像五停心观,欲望心重的修不净观,以戒定慧来对治贪嗔痴等等,这就是对治门。对治门不离能所,不离能所都是在二元的世界里求取。二元就是三界内,凡是在三界以内讨生活,都是生死业。跳出三界,才能进入绝对的世界,毕竟空同时毕竟有的世界。在三界之内都是二元,分别求取都是生死业。

有人问:现在很多2修心中心法的人改修大圆满,如法不如法?我的回答就是:你修心中心法,如果不相应的话,那你就修大圆满。如果与大圆满相应,那也很好。因为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果修心中心法和你相应,你不修,放弃再去求大圆满,那就没必要。万法平等,就是看与你的根基相应不相应。如果对机,一切法都能够成道。我们众生有病,医生看病给你开点药吃。关键是药对不对症。不在于你这个药贵不贵,名气大不大。外国进口的药,很贵重。如果不对症,吃下去一点用没有。如果是对症,到路边拔一根草吃下去,病就能好。

法无高下,法法平等。只看对机不对机。只要对机,就是好法,不对机,对你就不是好法。我们大愚祖师传法的时候,因为他要隐居,叫王骧陆上师接灯续传。求法人中有一个原是清廷太监,一般人也不知道。来灌顶的人很多,名单写好了。王骧陆上师把名单给大愚祖师看,大愚祖师一看,把这个人划掉。这个人不死心,他们怎么都能灌顶,我为什么不能?佛法人人平等,为什么把我例外?第二次他又报名。大愚祖师又把他划掉。第三次他还来报名。王骧陆上师奇怪,就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人不能修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