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 >

第11章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第11章

小说: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殊胜的庄严。如今的寺院主持,依照佛经摄受弟子,调伏其相续,遵照论典格言处理世事,什么事情都会处理得很圆满,以此欲成办宏法利生的事业自然会得心应手,所作所为也深得人心。若寺院主持,行为取舍仅以自己的分别念,既无根据也不严谨,将经论束之高搁,作为礼拜的对境,而不把它作为取舍的所依,结果人走鸟飞,哪里谈得上利益度化他人。所以,谨依经教论典主办一切事业是利乐有情的根本保证。
  仅见亦能生欢喜,月亮位于虚空中,
  诸众眼前倍绚丽,君主庄严此大地。
  仅见就能生起欢喜心的月亮,您住于群星集聚的虚空中;在众人眼目中显得分外绚丽的君主,您庄严于众人依存的大地上,二者仅仅是位置的差别而已。
  每当月半十五吉日良宵,夜幕降临之时,东方那一首皎月冉冉升起,悄悄给辛劳的人们在夜间送来光明,默默地勾起诗人墨客诱人的遐想,使他们笔下生花,给独在异乡唯异客的漂泊者,寄一份“千里共婵娟”的思乡之情,……万千思绪的人们,或苦思冥想的禅修者,一旦看见一直微笑的您,心情会倍加舒畅,难怪诗人称您是甘露丸,凡是身心热恼痛苦的人见到您,都会得到快慰和清凉。您也曾送与许多静修者证悟真谛的无言启示,在整个大地上,有谁见您而不生欢喜呢?您是群星的主尊,您是虚空的庄严!同样,众人仰慕的上师,地上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见到您就会不由自王的布施供养,那些贡高我慢的凡夫后学,见到您就会身不由己的五体投地;那些妄念纷飞,不能调伏自心的老僧,见到您就会万念俱灰,顿忘人法证真空,……只要您出现在众人中,八十岁的老翁也会象孩童一样,欣慰难忍。您的慈心,您的智慧,令人们的智慧莲心争相绽放,绚丽馨香……正如诗学中常喻:“天上的月亮,地上的君王,位置有上下,其余无不同。”君主的功德如圆月无有缺少,君主的品德如皎月洁白无瑕。真正的君主,即是地上的明月,时时刻刻都会遣除人们内心的痴暗。
  眷众群星所围绕,住于善规虚空中,
  高尚品行光辉者,宛如满月之君主;
  天界诸天能生喜,何况说是人间众?
  是故善行之君主,住于何处增吉祥。
  如群星般众多的眷属周匝围绕,行为安住于善规的虚空中,这种品行高尚,完美无缺的君主犹如遍洒光辉的满月,天界的各各天尊都能生大欢喜,何况说是他所统领的人间眷众呢?因此,具足善行的君主,无论住于何处都能增上吉祥。
  本品终结的两偈,若此君主以上师而言,就是扼要地总括了具相上师的德行,并从方方面面说明了犹如满月的上师所具足的高尚行为。如满月居群星之首,为群星所捧服,上师则为众生之无上导师,是菩提道上的引路先驱为众人所敬仰;宁静的夜晚满月周围的群星光芒闪烁,静静的深夜,君主足下的眷众拜读经论教典的各色电灯满山遍野,五彩斑斓;满月安住于无风的晴空中给行路人默默地照明,君主则安住于世法与佛法的善行中引导人们走出内心的黑暗,趋向法界的光明;月亮的光辉洒遍大地,上师的教主普照滋泣润着人们的心田……。天人本因行善才感生天界,他们见此尽善尽美的君主,自然忍不住生起大欢喜,励力护持,受诸天护持怎能不增上吉祥?
  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仅仅依靠大圆满的证语是很难调伏的,要有很多善巧方便才行,否则,弟众中会以嫉妒等产生各种烦恼。若不精通这些教言,很难合众人意,初始,弟众可能是成千上万,但渐渐会越来越少,也可能只剩下光杆司令一个。有些寺院主持,从幼年就学习二规教言及经律论等,到度生因缘成熟,就如日月运行于空中一样,畅行无阻,天顺人愿,一切遂意,这样的君主,四大天王、梵天、帝释日日善护,乃至如《事师五十颂》中云:“十方所住诸如来,三时现前为作礼。”人间的大德、国王,臣民百姓,无不从内心深处依怙他,无论他住在何处或莅临何地,人们都会如百川汇大海般地竞相投归。甚至邀请信函,多如雪花,因为他每到一处,都会奉劝众多人们:戒杀放生,奉行五戒十善;整顿僧团,倡导以戒为师等赐予发自肺腑的甘露教言,凡到之处人们都会受益匪浅,免除很多天灾人祸,整个地方都是吉祥如意。具相之君主,自始至终如满月一样,给人天增上吉祥。

  第四品  观察语言
  世间一切取舍事,皆从言中可了知,
  是故无论任何语,当思功过而言说。
  世间上一切取舍之事,都可以从话语中了知,所以,无论对任何语言,应当先思维其功德与过失,尔后再言说。
  语言是人们互相了解的渠道,世出世间的一切取舍事,都是从语言中了知的。如法师在传法过程中,经常强调因果、人格、戒律、闻思修,就可了知这位上师是遵循世尊的足迹引导众生趋向善道,值得依止,对他作恭敬赞叹依止都是功德,应当对别人也如实宣说其本有的功德。若是来路不明,自封的“上师”,说话瞒头盖尾,讲神通,攀缘找钱,基本的八无暇也讲不清道不明,其人品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平时处处留心某人的语言,就可抉择出自己该取该舍的对境。特别是众人面前,说一句话,要看十个人的脸,反复思维,因为说出去的话如泼出的水,是收不回来的。若是对众人有功德就一定要说,若给佛教僧团会带来不利,话来嘴边也不要出口。尤其道友之间,不能说话不长头脑,管它三七二十一,哗拉哗拉,不管别人生邪见,也不怕自己造口业,嘴巴不为前途作想,到了查追原因时,哭哭啼啼离开了道友僧众,只是痛悔自己的语言把自己赶走了。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再三思维,不能图一时的口快而自食其果。本人曾几次发心讲此语言品,今日机缘成熟,与大家共学,唯愿都能受益。
  有时缄默不成事,有时默言成办事,
  若不了知应说否,信口雌黄多过患。
  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有时沉默缄言无法成办事情,有时以此却能成办事情,若是不了知应说不应说的时间,信口开河,乱说一气,则必定会引生众多过患。
  有些人认为言多必失,适时也不说话,什么时候都保持沉默是金的态度,或者又有认为道理不讲他人不明,什么事情都要说清楚道明白,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该说的一定要说,事情才能办成,不该说的一定不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再说,才不会影响事情的成办。
  尤其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或寺院的主持,不能象佛像一样,风吹灭了油灯也是笑咪咪的,狗刁走了神馐供品还是笑咪咪的,从来没有过明确的表态,让众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事情也只好一拖再拖,一误再误,结果一无所成。在该抉择的时候,一定要理直气壮,按照戒律及教言中的准则讲明,即使那些不如法不懂戒规的少数人不高兴,也不能顾及,否则,整个僧众做的不如法,其过失自然归于负责人。比喻大家要求背诵某部大论,向法师请求时,法师只字不提,只是笑一笑,大家也不敢冒然行事,因为没有明确的开许,就放下来不背诵,结果耽搁下来又是一年浪费过去,什么事情也没办成。
  有些时候做事情又忌讳过早张扬,就是常人所说的滴雨未下雷声震天,特别是某些大德打算去某地传讲甚深法要之前,几年的筹备工作最多一两个人知道,直到百分之九十九成功了,才对大众宣布。这样,就避免了很不必要的麻烦,事情也顺利办成了。
  很多事情不到时候,随便一传十,十传百,肯定会弄巧成拙的,并留下很多后患。因此,要分清说话的界限,不能不分时间、地点、对象,象流声机一样,说个不停,或者象塑雕一样一言不发,这都会引来不必要的过患。应该当仁不让,该说的一定说,不该说的到海枯石乱也不要说出来。
  实语乃为胜功德,故君主当说实语,
  言说实语应赞叹,妄语受责当舍弃。
  说真实语是最为殊胜的功德,所以,君主应当说谛实语。说实语理应受到赞叹,打妄语必然会遭到众人的责备,所以应当舍弃。
  如弥陀经中云:“舍利弗,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意为说诚实语,能具如是舌相功德,使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为诸佛所护念,一时同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凡是发心为三界轮回众生得到究竟解脱的君主们,应当遵佛之言教而说谛实语,谛实语确实具足很多殊胜功德。
  说实语经常会受到当时人们的共同赞叹,正如人们经常赞叹说:“那个人所说的百分百可靠,象纯金一样的,一丁点也不会有假”。就象有些人,看上去很笨,说话也没有技巧,老实巴交的,一是一,二是二,这样的人,一开始,别人会有其它看法,但日久见人心,久而久之,对他所说的话,大家特别相信,经常会称赞随喜他的功德。那些油嘴滑舌的人,虽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都是瞎编一套,张口是谎言,闭口是妄语,不过几天或几次交道,马脚露出来了,其必然受到众人的责备或敬而远之,甚至引起公愤,这样的不良习气,无论是以现世果报还是来世的果报来衡量,都为应舍弃之处。尤其是身为佛子,不能因为一时逢迎别人而谎话连天,致使毁坏了自相续,对自己的今生来世肯定无益,在家白衣也不易起信心。我们对诚实的众生都应该彼此以发至肺腑之言来友好相待,舍弃一切不实语。
  应保密事虽未说,有必要故无过错,
  非尔一切平常语,妄说少许亦卑劣。
  理应保密的事,即使没有实言相告,因为有此必要,所以也没有过失。如果不是这样,在平常的语言中,仅说少许的妄语也是非常卑劣的。
  最好大小事情都不要说妄语,但其中理应保密的不说也无过失。日常生活谁都有秘密,如嘱托密、修法密等等。有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往往在回答父母师长的问话时,总是为难,说也不行,不说也不行,其实也没什么难处,只要你明说是“受人委托秘密,恕我不能奉告”,明智的父母上师肯定不会追问下去,自己也不会有过失,这是智者的做法。象修法中的秘密,有的只能本人知道,谁也不告诉的,如一位上师修了四十年的一个法,连日日夜夜共住的道友也不知道。在誓言中有明确规定,有些修法,上师也不必告诉,对于这些类似应理的保密是没有任何过失的。
  如果没有很大的必要,平常也不能随便乱说一气。以前一个牧童,在山上边玩边唱:“狼来了,狼来了,狼来山上吃羊了”。别人听后,信以为真,气喘嘘嘘跑到了山上,才知道他是信口乱唱的。第二天,狼真的来,他又同昨天一样叫,却没有一个人来,结果狼真地吃了羊,这就是乱说的后果。尤其是我们身为人天师表,言行上要为人表率,对待上师道友,一面之交的过客,不能说妄语。若对上师说妄语并骗不了上师,只是自己形成不良的习气,造下恶业;若对众生说妄语,本来就愚痴的众生被你坑害了,自己也犯了自性戒及佛子戒。所以,无论对任何人,都没有必要说妄语。在西方国家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传统方式,就是总统在上任之前一定起誓,并有特级法官专门监督他的言行,这样有一定的约束,既不敢妄语也不敢妄为,人品就会愈趋完美高尚。
  于具智慧正直士,直言相告令生喜,
  于狡诈行之愚者,亦无必要说直语。
  对具足智慧正直者前,直言不讳,实语相告,能令他生起欢喜心;但对那些口是心非的狡诈愚人,也没有必要对他直话直说。
  在智慧正直者前,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诚实。具足智慧的人,他一眼就能洞查事情的究竟实质,对他不必要用不了义权巧方便的悦耳语与他绕口舌,如果一语倒破,直截了当,他会特别高兴。正直的人本来就最欢直来直去,讨厌拐弯抹角,所以对他直话直说,他就觉得你人品很好,也会特别高兴。尤其是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有些人会担心若是说了实话,上师会对自己印象不好,或者让上师不高兴有罪过等,类似的顾虑,大可不必。因为上师从来都是以真心利益弟众,从调伏弟子的相续出发,对弟子十分真诚极为可靠。如果弟子直言相告,上师会用智慧来作出正确抉择,对自他暂时究竟都会有极大利益,上师心里会欢喜无比。
  但是对那些花言巧语、心怀鬼胎的狡诈者而言,不必要说直话,因为狡诈的人,有时故意试探别人的口气,象特务一样,然后从中添油加醋、断章取义、臆造一些子虚乌有的是非,与这种人打交道不必多磨牙,随便应付几句就可以,对他说实话确实是浪费口舌。狡诈的人表面上好象很关心某人,问长问短,之后却取笑别人。对待这种人,最好对他禁语,没必要理睬。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分清对境,哪些是智者哪些是愚者。
  于忠心依自己者,直言不讳勿歪曲,
  于为试探口气者,不必直说适当叙。
  对忠心依止自己的人,应当推心置腹有话直说,不必隐晦,对那些试探自己的人,就没有必要直接说什么,适当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就可以了。
  说话的对境是很重要的。如果别人诚心诚意依止自己,请问一些佛法的教理或做人的道理,自己就应一心一意地根据教证理证详加回答,以佛陀的智慧宝剑拔开迷雾,尽量让他彻底明白。若是道友或萍水相逢的朋友,他们也是想解除生活中的疑难才会请教的,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困惑的深谷,那么自己也应该诚心诚意地为其未来究竟利益作想而奉劝或者直指缺点,以免他一错再错,跌倒在人生的旅途上。
  但是对那些口亲心疏好探口气的长舌妇,应少加理睬。这种人有两种:一种是有口无心的多事鬼,今天打听这个,明天打听那个,在一起大摆龙门阵,言多必失,传来传去,话都说变了原味,“传承不清净”是非就出来了,对这样的无聊鬼,随便说一些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事,三言两语打发就了事了。另一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言在此意在彼,口里说烟子,心里想的却是烟子周围的人,总想从对方口里抓住把柄,对他作一番批斗,带个“帽子”才罢休,对这种人,也不要与他直心交谈,随着他转圈子谈一谈,乌鸦黑白狗猫玩耍的事就足矣。对什么人要说什么话,不能一视同仁,厚薄不分。
  除非无利无害语,心中斟酌之大事,
  若于非时脱口出,众人皆知事不成。
  除了无关利害的事情外,若是心中斟酌筹量的重大事情,在非时脱口而出,大家知道后,这件事情就很难办成。
  人们常说:“众人之中说话难”。若是一些无关大局的话,倒没有太大的关系,若是机密要事不小心脱口而出,就会节外生枝,很难圆满。在众人中一定不能将未来筹划一一道出。有智慧的人,未来几年的计划步骤早已胸有成竹,但根本不会说出来。譬如,想建一个道场,先把所有手续办好资金筹备齐全,建筑工人联系好,万事具备再对大家宣布何时奠基,正式动工,这样一气呵成,不会有违缘。否则,仅有一个想法,其余的一无所有,就逢人便说,建道场修寺院,大家你一个主意,我一个“高见”,还没开始,便闹一肚子不快,事情也只能如梦幻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