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论 的研究-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離欲(果)─── 滅諦
8。離欲因───── 道諦
轉依之所以「不可思量」,乃因能覺觀思量,通達有無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詮辯一切眾生言語名句,證
知無分別智,故名不可思量。轉依如來法身的「無二」,是
指無煩惱及無業障。世間的有為法,皆從惑業生,故眾生依
止「有差別」,但法身不從惑業生,故如來依止「無差別」
。轉依的「無分別」,是說世間法由人我二執分別,故有種
種差別,煩惱與業相繼而起,而法身本來離二執分別,故說
如來法身苦滅究竟永無生起。但是此處所言的苦滅,並「非
為除滅 一法故名為滅,以本來不生故名為滅」。(裕70)這
是如來藏思想一向強眨臒⿶罏榭蛪m,所以並非滅惑然後方
為苦滅,因為本來就無真實的煩惱可滅,能體證此義,才是
真正的苦滅。這也就是《勝鬘經》
──────
(裕70)《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1下)。
80頁
所說的苦滅者「非滅壞法,名為苦滅。所言苦滅者,名無始
、無作、無起、無盡、離盡,常住自性清淨離一切煩惱藏」
。(裕71)如來法身不但本性上離一切煩惱,而且「不離、
不脫、不異一切不可思議的如來功德」,故說如來法身的「
不可思量」、「無二」、「無分別」是滅諦所攝的「離欲」
境界。
轉依八法中的「清淨」、「照了因」、「對治」屬見道
諦修道所攝,是離欲因。離欲因有二種修:(1)如理修,
(2)如量修,《佛性論》解釋說:
世間所知,唯有二種。一人二法。若能通達此二空者
,則為永得應如實際,是故名為如理。如量際者,窮
源達性,究法界源故名為際。如理修者,不壞人法。
何以故?如此人法本來妙極寂靜故,無增無減,離有
離無,寂靜相者,自性清淨,諸惑本來無生見此二空
名寂靜相。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諦,惑本無生,淨心不
執名為滅諦。(裕72)
以上引文是約「空如來藏」以明如理智。諸惑之所以本來不
生,乃因惑體虛妄從眾緣,緣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本來空
,本來空故,自性清淨。如果能通達空如來藏,本來無惑無
相,人法性本妙極寂靜,即能以此如理智,不壞人法地如理
而修。
如量智者,究竟窮知一切境,名如量智,若見一切眾
生乖如境智,則成生死,若扶從境智,則得涅槃。一
切如來法,以是義
─────
(裕71)《勝鬘經》「法身章」第八(《大正藏》卷一二,頁
221下)。
(裕72)《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頁802上)。
81頁
故,名為如量。(裕73)
此乃約「不空如來藏」以明如量智。本來不空如來藏即性具
過恆沙數無量如來功德,但是眾生「乖如境量」,故轉為過
恆沙數無量生死過失。反之,則一切如來功德顯現,故名如
量。
如理智與如量智是自證知見,由自得不從他得,故屬自
證知見。又如理智為因,以其能作生死和涅槃因。乖摺缋
則成生死,順如理則成涅槃,而生死涅槃平等一性,能如此
知,即是如理智。由於如理智能滅盡「解脫障」、「一切智
障」等三惑,(裕74)亦可說是清淨因。如量智為果,以其
能於平等理中照知差別法,從而圓滿智、斷、恩三德,亦可
說是圓滿因。(裕75)
以上是《佛性論》總攝如來藏系和瑜伽學思想,從四相
,八法解釋轉依。其次,它又以「七種名」說明轉依法身的
果德。七種名是:(1)沈洠£帲2)寂靜諸行,(3)棄
捨諸餘,(4)過度二苦,(5)拔除本識,(6)濟度怖畏,
(7)斷六道果報。
(1)沈洠£
「取」是執取,「陰」者構成身心世界的五蘊。因為有
所執取,故有五陰世界的存在。取是因,陰是果。「沈洠А
是謂法身中因果俱無,畢究永無取陰。取有四種:1。欲取,
2。見取,3。戒取,4。我語取(atmavada…upadana)。欲取者
貪執欲界六塵。見取又分身見、偏見、邪見和見取見四種。
戒取乃執著世間邪正等戒,包括內道五戒等,和外道諸苦行
雞狗等戒。我語取者「緣內身故,一切內法為我
─────────
(裕73)《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2上~中)。
(裕74)梁譯《攝大乘論》中以皮、肉、心為三種惑。
(裕75)《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2)。《佛
性論節義》義三,頁90上。
82頁
語,貪著此內法名我語取」。(裕76)換言之,我語取亦即
是我見。轉依後之法身既無各種取著,亦無五陰的輪轉,故
名「沈洠£帯埂
(2)寂靜諸行
一切有為法皆名行(sa?kra),與生、異、住、滅四
相相應,生生不息。如來法身則不如是,約前無生,離意生
身,約後無滅,過無明住地,湛然常住。
(3)棄捨諸餘
二乘人有三種餘:1。煩惱餘(無明住地),2。業餘(無
漏業),3。果報餘(意生身),而轉依法身已滅盡一切業、
煩惱、生死等諸餘,安住四德圓滿。
(4)過度二苦
二苦有多種類別,如(1)凡夫苦樂的三受苦,(2)拢
的行苦。又如(1)身苦,(2)心苦。再如(1)二乘界內苦
,(2)菩薩界外苦。轉依法身無凡夫二乘之麤苦,亦無菩薩
四種生死細苦,故說過度二苦。
(5)拔除阿梨耶
阿梨耶的含義隨著佛教思想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大乘
義章》卷三末云:「阿梨耶者,此方正翻名為無洠Аkm在生
死不失洠В孰S義傍翻,名列有八。一名藏識,二名拢R,
三名第一義識,四名淨識,五名真識,六名真如識,七名家
識,亦名宅識,八名本識。」(裕77)這是地論師所判,若
依攝論師則以藏為阿梨耶義。新譯云阿賴耶,翻為藏識,因
其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依始教而言,阿賴耶為妄識,
僅就生滅緣起中建立阿賴耶,為異熟識諸法依,與真如未有
融通。若依終教,則阿賴耶與染淨融通而有二分義。如《大
乘起信論》說:「不生
────────
(裕76)《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2下)。
(裕77)《大乘義章》卷三末(《大正藏》卷四四,頁524下)。
83頁
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裕78),即與真
如隨薰和合。
《佛性論》釋阿梨耶為生死本,能生四種末:即二種煩
惱、業和果報。二種煩惱之一是指以無明為本的一切煩惱,
無相解脫門為其對治法。另一種煩惱是指以貪愛為本的一切
煩惱,無願解脫為對治道。「業」者,以凡夫性的身見為本
。「果報」者,依阿梨耶識為本,因未離此識,故果報不斷
。
至於在何果位「拔除阿梨耶」,有二說。若以始教而言
,有三拔除分位:(1)我執藏現行位:七地菩薩、二乘有學
及一分異生,從無始以來執此我愛執藏,故名「我愛執藏現
行位」。但是到了八地菩薩和二乘無學位即捨此執藏阿賴耶
。(2)善惡業果位:此位包括從無始至菩薩金剛心,或解脫
道時,乃至二乘無餘依位,都屬善惡業果位,其阿梨耶名異
熟識,唯如來果位時才能捨。(3)相續執持位:此位為從無
始乃至如來盡未來際利樂有情位,謂阿陀那,即無垢識,唯
在如來地才有。若約終教,如《地論》所說,阿賴耶相在初
地即滅,因初地即已斷二種我見。(裕79)
值得注意的是《佛性論》所說「拔除阿梨耶」,其意義
與上述有所不同。論主認為「拔除阿梨耶」後的法身,具有
「無分別智」和「無分別後智」。前者拔除現在虛妄,使法
身清淨,後者令未來虛妄不起,能圓滿法身。換言之,「拔
者清淨,滅現在惑,除者圓滿,斷未來惑」。可見《佛性論
》的「拔除」只是去除煩惱,而非其依止的本識。這種解釋
與真常系觀點是相合的。
(6)濟五怖畏:
五怖畏是(1)自責畏,(2)畏他責,(3)畏治罰,
(4)畏惡道,
───────
(裕78)《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卷三二,頁576中)。
(裕79)參閱《佛性論節義》卷三,頁94~96。
84頁
(5)畏眾集。此五畏皆是從自身作惡,無德或知解不深所引
起之於己、於人或於眾之怖畏。法身眾德圓滿,自然無有這
些怖畏。
(7)斷六道果報:如來法身不再陷於「眾生所輪轉處」
和「業所行處」,因無餘依涅槃,二處俱盡,故謂斷六道果
報。
2。法身與涅槃
由上述《佛性論》對轉依的說明,可知法身一方面代表
自性清淨,和佛性的本有,另一方面也是代表轉依的圓滿完
成,含有「不退墮」、「安樂」、「無相」、「無戲論」的
特性,故《佛性論》說:「若修正行人,求見此法(身)。
得見之時,即得不退安樂故,以安樂為味。法身。。。。以無相
為事,五陰相於中盡無餘故。又以無戲論為事。」(裕80)
法身既是無相的,《佛性論》作者外道可能對法身的存在提
出伲桑
如汝所立,法身應決定是無,不可執故。若物非六識
所得,決定是無,如兔角。兔角者,非六識所得,定
是無故。法身亦爾。(裕81)
這是執有的外道對法身存在與否的錯铡J知,其不知法身是
二空所顯真如,具空不空如來藏,故法身有其「空」與「不
空」二屬性,且無論是空或不空的層面,均非外道所說的斷
滅。
對上面引文的問難,《佛性論》有二個法身存在的論證
。其一是:
汝言非六識所見故法身無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以
由方便能
───────
(裕80)《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3中)。
(裕81)《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3下)。
85頁
證涅槃故,想、稱、正行是名方便。是故法身可知可
見。(裕82)
引文說法身即涅槃,而涅槃的體證是由方便,包括觀想禪定
、稱名唸佛、及其他正行等。換言之,法身涅槃是屬於自身
體證的層次,而非六識等感官的認知。《涅槃經》說:「佛
性雖無,不同兔角。兔角,雖以無量方便,不可得生,佛性
可生。」又曰:「道與菩提及涅槃悉名為常。一切眾生常為
無量煩惱所覆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眾生為欲見故,修
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涅槃。」(裕83)《涅槃經》
所說,與《佛性論》有同樣的旨趣。
《佛性論》法身存在的第二個論證是:
若法身無者,則諸正行皆應空失。以正見為先行,攝
戒定慧等善法故,所修正行不空無果。由此正行能得
果故,故知法身非無。(裕84)
此論證再次強眨ㄉ砑炔皇翘摕o斷滅,也不是神我性的存在
,而是修持,自我轉化和證悟最圓滿的成果。《佛性論》「
辯(佛性)相分」中的「總攝品」,將法身和涅槃等同視之
。其中對涅槃的描述,根據如來藏一貫的思想,採用肯定的
語句。如《論》說:
(涅槃)常住,過色等相故,故說非色。不離清涼等
色相故,故說非非色,大功用無分別智所得故,故說
真有。因出世大精
───────
(裕82)《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3下)。
(裕83)《佛性論節義》,頁100。
(裕84)《佛性論》卷三(《大正藏》卷三一,頁804)。
86頁
進所成就道,佛所得故,故知實有。(裕85)
涅槃不同於一般世間的色相,故說「非色」,但是涅槃又不
離清淨相,所以說它是「非非色」。同時,由於它由無分別
智所得的「大功用」,說它是「真有」,又是出世法所成就
的道,故是「實有」。總之,「是(涅槃)法實有,不生不
起,不作無為,故知涅槃實常住,此法是如來轉依」。
(裕86)
(五)佛性的分別相和階位相
佛性的通相是指一切法、一切眾生的「如如」和「清淨
」。如如者,真如即俗如,俗如即真如,真俗二如,無有差
異。清淨者,指因中如如,雖未得無垢果地,但其清淨本伲
與果地如如,毫無不同。故知佛性以如如、清淨為通相,本
無分別可言,而此處所說的佛性分別相是指因地佛性中,可
分別出三種眾生相:(1)不證見佛性,名為凡夫。(裕87)
(2)能證見佛性,名為拢恕#3)已證究竟清淨,名為如
來。
三種眾生的佛性本性上既然洠в袇^別,則何者使他們在
「相」上有所分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