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做人脉txt-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记者的意见。 杨小姐过去的工作,经常与媒体接洽,她懂得花心思,会针对不同的媒体,提供多角度的新闻。她的这份努力,得到了让记者们的肯定。所以,当有人问起杨小姐的工作能力,他们自然是多多美言了。 说到底,杨小姐的这次升职,看似是被动,其实是主动经营的。她是在一个〃大家对她都很看好〃的阶段,抓住了〃一闪即逝〃机遇,顺利实现了职业道路上的一个升跃。 再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成功的朋友,他们中,绝对不会有人在〃谁都对他爱搭不理〃的阶段获得了升职,也不会有人在〃人们对他评价都很低〃的状态下被猎头挖走。既便一个人再能干,也不可能在人脉资源还非常不稳定的阶段,顺利实现职业的飞跃。 那么,怎么考察我们是否处在〃人脉资源上升期〃呢?对此,我们可以参考以下的指标: ◆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向你发出工作邀请? ◆是否有人推荐你参加〃交流会〃? 是否有很多〃圈子〃请你加盟? ◆是否有些过去〃见不到〃的人,现在可以和他进行顺畅的交流了? ◆是否感觉到,自己可以挑战过去不能完成的工作了? 如果你目前的状态,不符合上述指标,看来你还不算是支〃潜力股〃。那么,奉劝你不要急于跳槽,而是应该先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参加同行之间的交流,多从中多获得一些启发,运用到你的工作中去。 如果你很符合上述指标,这说明,实现你事业飞跃的机会可能到了。这时的你,可以考虑参加公司内部的〃升职评选〃,或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可以主动向你的上司表明:你有能力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请他重新考虑你的工作安排。
不要觉得〃主动要官当〃是件难为情的事,如果处在〃人脉上升期〃,这是很有把握成功的事情。但千万不要盲目行动,你要做的,是等一切〃水到渠成〃之后,用〃四两拔千斤〃的手段,比如给上司一个小小的提醒,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王非在一家知名民营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虽然薪水不高,但他勤勤肯肯地工作,通过一年时间的磨练,被提升为部门经理。在这一年中,他接受了大量专业的培训,并在培训课程班上结交了大量的朋友。 这个时候,逐渐开始有一些公司邀请他加盟。大多数的情形,都是薪水比目前高一点点,但是职位和工作内容都并不多。 王非没有盲目行动,他觉得,以他目前的资历以及资质,还不太可能在大公司中真正做到战略伙伴的地位。自己做为一支〃潜力股〃,还应该进一步地〃飚升〃。于是,他开始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职业尝试。 他来到了北京,同时干着三份有时间弹性的工作。其一,是为中央电视台一个频道做编导;另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培训公司做销售;还有一份工作,则是翻译公司的翻译人员。这样的三份工作,都是按工作量支付薪资的,几乎没有基本薪资,可以说是没有安全感的职业选择。 而且,同时从事三份工作,王非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不过王非乐在其中,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他一个考验,磨炼了他的学习能力,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拓展人脉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参与电视台的咨询项的过程中,一位美国老板看中了王非的才能,盛情邀请他加入一家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于是,王非又一次实现了他职业生涯中的飞跃。 我们之所以要借助〃人脉上升期〃,来完成自己事业上的〃跃升〃,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在我们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存在着〃阶梯式〃的进步过程,而非〃缓坡式〃。也就是在不同层次的工作之间,没有一个〃平缓〃的过渡我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跳上去!要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 不仅如此,如果长期呆在同一个层次上,我们实力的增长就会停滞不前,随着年龄的增长,实现这种〃跳跃〃就会越来越难。 所以,我们要随着考察自己人脉资源的进展情况,看它是停滞,是僵持,是稳步扩张,还是突然飚升?根据这些情况,来判断我们的职业层次,是不是该 〃跳上去〃? 而假如有一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人脉管理,忽然变得顺畅起来,好像一投〃上升气流〃在催促我们。这时,很可能意味着我们实现〃飞跃〃的契机已经来到了! 不过,你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要为了〃跳槽〃去参加交际活动!
要知道,参加相关的〃圈子〃、〃派对〃,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是为了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机会。所以,在〃圈子〃、〃派对〃中聊到自己的工作时,你不要清易透露想〃跳槽〃,更不能在圈子里上批评你现在的老板,这会影响别人对你人品的看法。 你要尽量多给对方一些关于你工作的〃正面〃信息,比如,多聊一些你对于本行业的发展的认识,你自己事业的未来展望等等。多和对方交流经验,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脉的〃上升气流〃也吹到你身边。 人脉使你〃不可替代〃 原籍日本的渡边女士,现在住在美国硅谷,以私人接受业务委托的形式,为日美两国在技术方面的合作提供咨询服务。 说起自己现在的工作方式,渡边女士很幸福:〃你知道吗?我奋斗了多少年,现在终于不用再回到公司当员工了!没有了会议、没有了上下班,自己的时间增加了!〃 原来,渡边女士精通美日两国在技术和经营方面的知识,并且在两个国家的技术人才中间都拥有丰富的人脉。于是,作为一名〃不可替代的人才〃,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工作,无拘无束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在很多大企业里,我们可能都会看到一些〃不可替代的人才〃,他们上班不用打卡,不穿着公司的〃规定着装〃,可是公司却为他们开着高薪。 他们可能平时显得有些〃自由〃甚至〃散漫〃,对于接手的工作任务,他们总是不紧不慢的,看上去没有一点压力。他们既便到了办公室,也看起来好像没有在为公司做工作,总是不时与人打电话,或者在网上搜索信息。可一到关键时刻,他们总能拿出骄人的工作成绩。 其实,他们之所以〃不可替代〃,是因为他们拥有无敌的人脉资源。 在当今天时代,如果仅仅靠专业技能来比拼,几乎没有什么人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今天这个时代中,信息传播非常快,人们通过学习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是件十分方便的事情。如果今天你在专业方面有所〃领先〃,明天就可以被别人〃学走〃,被别人〃赶超〃。 而人脉资源则不同,它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具体说来,你的人脉,不仅包括你〃认识谁〃,还包括你和这些人的〃交情〃如何?过去进行过怎么的合作?你们互相对彼此的评价如何?还有,你认识的这些人,他们各自己又有哪些人脉,在他们各自的圈子中,你能参与进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参与进去,又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合作? 所以,就算有人复印了你的《通讯录》,也决不会抢走你的〃人脉〃,因为你的人脉是不可替代的。而你,也会因为强大的人脉支持,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
其实,那些凭借人脉而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的人,他们可能看起来〃自由散漫,也不干工作〃,可实际上,他们随时都在做最重要的工作:经营人脉! 有一位出版公司的编辑,他每天呆在办公室里的时间几乎为零。 看上去,他每天都在休闲。比如,他经常穿上便装上班,刚到公司就离开了,显得〃我行我素〃。而他每天做的事,不是去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就是和别人见面、喝茶。 其实,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策划〃下一部书〃而积累资源。和他来往的人,也往往是知名的作家、有才能的策划人、资金雄厚的投资者。虽然他看上去没怎么上班,可他策划的每一部书,都是市场上最畅销的〃人气作品〃。 把人脉经营做到了最高境界,你就可以〃自由地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其实,在未来的时代,想到做到〃自由地工作〃完全是有可能的。因为很多管理学者都预言,今后将是一个〃个人职业寿命比组织寿命更长〃的时代。 比如,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就曾指出:〃劳动者变得比自己所在的组织更加长寿。能够持续繁荣30年以上的企业是很少的,但是在这个企业工作的劳动者的劳动寿命却能够达到50年之久。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比组织寿命更长的现象。〃 尤其进入21世纪之后,企业组织更加灵活,企业与〃外界〃的〃围墙〃渐渐消失。〃大企业〃越来越少,企业更加趋向〃项目型组织〃。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随时根据新的项目组建企业,汇聚各方面的人才。项目完成之后,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企业的发起人,会转而开发新的项目,成立新的组织。 这种趋势,对我们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一方面,我们不可能指望一辈子靠一家企业〃吃饭〃;另一方面却意味着,我们的工作能有相当大的自由。 不过,这种自由,必须要建立在〃拥有丰富人脉〃的基础上。 比如,在〃项目型组织〃中,过去曾经在一起工作过的伙伴,对各自的工作方式、能力水平熟悉,所以会变成一种强有力的人脉关系。在一下次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会相互推荐适合对方的项目,一起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 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想被〃项目型组织〃认可,你必须成为〃有人脉竞争力〃的人,因为〃项目型组织〃往往是在〃资源空白〃的情况下开展业务,他们需要的,就是把〃最有人脉〃的人挖过来。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拥有〃珍贵人脉〃的超级脉客、一位〃不可替代的人才〃,你的工作,就没有必须再受那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你可以自行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最大限度地节省你的时间、精力,在〃恰到好处〃的时点,做〃恰到好处〃的事,实现你的效率最大化。
这是一种最快乐的工作方式,工作不再是〃朝八晚五〃的〃苦差事〃,而是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乐趣的活动。而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从现在做起,珍视手头每一件工作,珍视你工作中遇到了每一个,把工作与人脉〃结合在一起〃去努力,去开拓你自己的黄金人脉! 有行动,有才好人脉 不管我们学习了多少技巧,或者自己思考得多么深入。假如我们不采取没有行动的话,便不会有真正的人脉资源。 我们必须行动!必须从现在做起!为了〃人脉〃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行动了,需要改变自己在工作中的〃精气神〃,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每个人,无论同事、上司、顾客……,都看做自己的〃重要人脉〃,带着真诚和热情地与他们沟通。 我们还要走出办公室,走出家门,多和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要知道,无论电脑网络再怎么发达,它依然取代不了〃面对面的沟通〃。网络只是建立人脉的辅助工具,网络上结识的朋友,需要〃见面〃,才能真正形成合作关系。 不仅如此,光凭从网络中搜集来的虚拟信息,人们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会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猜测对方。沉迷于网络交流的人,请从现在就立刻停止。要多去看看外面的东西、多与人接触、多人别人人交谈、多多走动…… 而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讲,积极行动,积极走出去,还包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参加社交场合时,尽量〃一个人出席〃。 这是因为,如果和同伴一起参加活动,在别人眼里看来,你们是〃一伙人〃,他们不会对每个人都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和同伴在一起,往往多数时间都用来和同伴交流,而影响了你结交更多的〃陌生人〃。 如果能经常〃自己一个人行动〃,经常将自己介绍给别人,也有助你从别人的反馈那里,更多了解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从而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对于人脉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有句格言说的好:〃改变自己,就是改变世界〃。如果你想改变自己所谓的〃怀才不遇,没有机会〃的境地,就要首先改变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要学会喜欢他人、真心关注他人,带着开放的心态,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去,主动为他人服务,共同打造良好的人脉。 MySee的总裁高燃,出生于1981年,是目前中国少有的80后亿万富翁。高燃成功的秘密,就是人职业道路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用积极的行动,为自己开拓人脉资源。 1999年,高燃考上清华大学,大学第一年,他加入的社团就多达17个,后来,他还创办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协会〃,是学校中有名的活跃分子。
2003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在《经济观察报》做了财经记者,还被报社评为当年的〃最佳新闻记者〃。大学时代的人脉积累,加上记者的职业,为高燃〃广交朋友〃提供了条件。于是,做了财经记者才8个月,高燃便按捺不住创业的激情,纵身投入自己一窍不通的IT界。 2004年,高燃看到卓越网、当当网的成功,就想到电子商务,打算把北大一个网上书店买下来自己运营。高燃把自己的想法做成商业策划书,开始寻找投资者。他首先找到了自己做记者时就认识的〃大人物〃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尽管杨致远肯定了高燃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此事没了音信。 高燃并没有灰心,他再次付之行动,他将策划书重新修改,又投给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就是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 高燃与蒋锡培也是早就相识的。原来,还在高燃上大学期间,蒋锡培就曾到清华校园里做过演讲报告,高燃有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主动向蒋锡培请教,而蒋锡培也对高燃印象深刻。当高燃得知,蒋锡培在长春开会,便带着商业策划书连夜赶到长春,双手奉上自己的策划书。 蒋锡培很欣赏高燃的热情。他觉得,对年轻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信心和决心更珍贵了的东西了,他看好这个年轻人,决定为高燃人投资100万。 不过,成功的路上总是充满艰辛,一开始创业,高燃并没靠这100万干出什么成绩,但蒋锡培的支持,毕竟为他提供了精神动力。到了2005年,高燃已经尝试过多个项目,依然效果不佳,这时候他遇到了清华校友邓迪。 邓迪是专门做视频和无限存储技术的,但苦于没有资金。于是,两人一拍即合,都把对方视为自己的〃重要人脉〃。在二人的〃头脑风暴〃作用下,终于催生了专做视频直播的MySee。 功夫不负有心人,8个月后,在同学的牵线下,高燃获得了一笔来自美国的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MySee价值很快上千万,而高燃,也成为国内最年轻,最活跃的青年创业企业家之一。 高燃的成功,在于他不断尝试,不断行动,并且从一开始就积极为自己争取人脉关系。正是因为他在大学期间〃积极行动〃,使他拥有蒋锡培这个〃贵人〃。而〃贵人的〃扶助,又使得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去寻找新的〃贵人〃,比如邓迪、为他牵线的同学、美国的投资方,等等一系列〃贵人〃。 积极的行动,为高燃带来了的人脉和事业共同上升的〃良性循环〃。 在法国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当起总理来,自然就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