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87-石室秘录 >

第11章

587-石室秘录-第11章

小说: 587-石室秘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奏功如响。方用桑叶一斤,熟地二斤,北五味三两,麦冬六两,各为末,蜜为丸。(〔批〕遏汗汤。)每日 
白滚水送下五钱或一两,一月后,永不出汗矣。更有人每饭之时,头汗如雨落者,此又胃火胜,而非肾 
火余也。法当用元参一斤,麦冬一斤,天冬一斤,生地一斤,北五味四两,酸枣仁半斤,各为末,蜜为 
丸。(〔批〕敛汗汤)。每日白滚水送下一两,二月必愈。似乎胃火胜宜用竹叶石膏汤,而余偏不用者 
何也?盖胃火之胜者,微胜耳,非若炽盛而火炎,奔腾而热发,不过因饮食之味,入于胃中,逐觉津津汗出, 
饮食完而汗随止。然则以元参一味,解之有余矣,况又用天、麦二冬,以清肺火,生地以凉血,酸枣仁以 
平心火,五味子以收汗而滋液,则胃经有火之盛,亦已消磨,况原未十分之盛乎。此敛法之一也。手中 
之汗,细小病也,不必入于此中,以药水洗之即愈,俟后可入处,予当言之。 
华君曰∶亦未传。 

卷二(乐集)
升治法
属性:x论阳虚下陷 阴虚下陷x 
天师曰∶升治者,乃气虚下陷,不能升而升之者也。凡人因饥饱劳役,内伤正气,以致气乃下行,脾 
胃不能克化,饮食不能运动,往往变成痨瘵。若疑饮食不进,为是脾胃之火;或疑肉黍所伤,谓是水谷 
之积。轻则砂仁、枳壳、山楂、麦芽之类,重则大黄、芒硝,牵牛、巴豆之品,纷然杂进,必致臌闷不 
已。倘先以升提之药治之,何成此等病症哉。方用人参一钱,黄 三钱,柴胡一钱,升麻三分,当归三钱, 
陈皮一钱,甘草一钱,白术三钱治之。此方即补中益汤,余为之增定其轻重,以为万世不删之定则。东垣 
一生学问,全在此方。凡人右手寸脉,大于左手寸口之脉,无论其左右关脉,与左右肾脉之大与小、沉与 
浮,即以此方投之,无不神效。盖右寸之脉大于左寸口,即内伤之症也,此方实为对病。妙在用柴胡、升 
麻二味,杂于参、 、归、术之中。以升提其至阳之气,不使其下陷于阴分之间∶尤妙加甘草。陈皮于补 
中解纷。则补者不至呆补,而升者不至偏堕,所以下口安然,奏功如响耳。或疑参、 太多。不妨略减则 
可。倘以为补药不可骤,竟去参、 ,则柴,麻无力。譬如绳索细小,欲升千斤重物于百丈之上,难矣。或 
用参而不用 ,或用 而不用参,则功必减半,然犹胜于尽去之也。倘以升,柴提气,或疑清气不升,反 
又浊阴之腾上者,此必左手寸口之脉,大于右手寸口,始可借言。苟或不然,杀人无算, 
必是此人创说也。余最恶此等似是而非,为吾道之乡愿,吾子尽辟之也。 
张公曰∶讲补中益气汤,从无有如此痛快者,东垣何幸得如此之褒扬哉。余何言乎。惟是阳虚 
而下陷者,宜如是升提∶阴虚而下陷者,又当何法以升提之乎?天师不言,予当增入。譬如人阴虚脾泄, 
岁久不止,或食而不能化,或化而溏泄是也。方用熟地五钱,山茱萸五钱,北五味一钱,白术一两,山药 
三钱,车前子一钱,肉桂一钱,茯苓三钱,升麻三分,水煎服。(〔批〕升阴汤。此方之妙,不意张 
公见及。雷公曰∶张公之方妙甚,真补天手也。)此方之妙,纯是补阴之药,惟加升麻三分,以提阴中之 
气,阴气升而泻自止;乃又有温热之味,以暖命门而健脾土,又何至再行溏泄哉,天师乃升阳气之论,而余 
乃补升阴气之汤也。有此二方,可与乾坤不老。 
华君曰∶亦未传。 

卷二(乐集)
堕治法
属性:x论腹痛三症x 
天师曰∶堕治者,不能下降,用药以堕之也。如腹中痛,手按痛甚,或胸中伤食,手不可按者,皆 
宜堕之也。方用白术二钱,枳壳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山楂二十粒,麦芽三钱,浓朴一钱,水煎 
服,(〔批〕速腐汤。)论理,胸中既然伤食,但用麦芽、浓朴、山楂、枳壳消之足矣,何以又加白术 
与白芍?盖伤食而食不能化,所以结在心胸,以致作痛,若徒消食而不健脾胃之气,则土亏而物难 
速腐。故必用白术以健其胃口之气,以生其脾内之阴,则土气有余,何难消食。然而心胸饱闷,则肝经 
乘我之困,来侵脾胃之土,又加白芍以平肝木,则木弱而脾胃之土自安,自可顺还以化糟粕矣。此堕治 
之妙法也。至于邪气挟食,存于大肠,大肠之内火气炎蒸,夹食作祟,故痛而不可手按。是食已离脾胃, 
可攻之直下。方用大黄三钱,芒硝一钱,浓朴一钱,柴胡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一钱治之。此即大承气汤 
也。此方之妙,全在用大黄、芒硝二味。盖大黄性凉而散,又善走而不守;芒硝性更紧于大黄,但其味实 
热,佐之黄芩,则相济有功;尤妙仍用柴胡,以舒其肝经之邪气;又佐以浓朴之祛荡;若邪甚者,或再加 
枳实,尤易成功。此堕之又一法也。 
张公曰∶不可思议之论,予何言耶。必欲予言,又有一症相商。有人成痞块之症,一时发作,而腹痛 
亦不可手按者,亦可用下堕之法,盖乘其邪动而堕之也。方用枳实一两,白术二两,马粪炒焦五钱,酒煎 
服。盖马粪最能安痛,又不伤气,且又能逐邪而化物,药箱中最宜先备而不用也,盖仓猝间不可即得。此 
物愈久愈妙。不必多用至五钱,即一二钱用之,无不奇妙,今况用之五钱乎;况又与枳实同用,则积块自 
消。然而徒消其积,未免恐伤脾阴,又佐以白术二两,大健其脾气,则马粪与枳实,可以施其祛荡之功。 
此又堕治之妙法也。 
华君曰∶亦未传。 
雷公曰∶我尚有堕治之方。如人腹痛手不可按,方用枳实一钱,大黄二钱,生甘草一钱,白芍五钱,乳 
香末一钱,水煎服。此方之妙,用攻于和解之中。不十分攻邪,而邪自 
退舍。此堕治之最善者也。(〔批〕天师云∶此方妙极,可师之。) 

卷二(乐集)
开治法
属性:x论关隔 论尸厥x 
天师曰∶开治者,气闭不开而开之也。如关隔之症是也;或如尸厥气闭是也。关隔者,乃上焦有 
关,一层关住,而饮食不能下;下焦有关,一层关住,而下不能出。此乃气之郁塞,一时偶得上吐下泻, 
不能尽命而死矣。此等症,五脏六腑原未尝有损,偶然触怒,肝气冲于胃口之间,肾气不得上行,肺气 
不得下达,以成此症。若言胃病,而胃实未病;若言脾病,而脾实无病也。法当以开郁为主。方用柴胡一钱, 
郁金一钱,白芍三钱,茯苓一钱,白芥子一钱,天花粉一钱,苏子一钱,荆芥一钱,甘草五分,水煎 
服。(〔批〕和解至圣丹。)此方妙在平常而有至理。盖肝气之郁,必用柴、芍以舒之,然过多则必阻 
而不纳。方中以此二味为君,而佐以郁金之寒散,芥子之祛痰,天花粉之散结,甘草之和中,茯苓之去 
湿,气味平和,委婉易入,不争不战,相爱相亲,自能到门而款关,不致扣关而坚壁也。 
至于尸厥闭气,此中邪气闭,必须用药以开之。开之奈何?不用瓜蒂以探吐,即用皂角以取喷也。 
方用瓜蒂七个,水二碗,煎汤一碗、加盐少许灌之,即大吐浓痰数碗而愈。或用皂角刺,研为细末,取鹅 
翎管盛药末,吹入疾人鼻中,得打喷嚏,口吐浓痰如黄物者即愈。盖厥症多系热邪,然热邪必然叫号,今 
黯然无语,宛似死人,明系阴虚之人,忽中阴邪,不可以治阳厥之法治之,多至不救。不若先以瓜蒂、皂 
角取吐,以去其痰涎,人自出声,而后以人参五钱,白薇一钱,茯苓三钱,白术五钱,半夏二钱,治 
之自安。(〔批〕开闭至圣丹。)此开治之一法也。 
张公曰∶论奇而方妙。中风之症,亦可用瓜蒂散、皂角汤以开之。然必须用人参一两,半夏三钱, 
南星三钱,附子一钱,以继之也。否则,徒用瓜蒂、皂角,徒取一时之开关,而终不能留中气之坚固, 
虽开关何益哉。 
华君曰∶尚有二法未传。一阴阳汤也。法用滚水、凉水各一碗,均之,加炒盐一撮,打百余下,起 
泡饮之。凡有上焦欲吐而不能吐者,饮之立吐而愈。 
一喷嚏之法未授也。用生半夏三钱,为末,水丸如黄豆大,入鼻孔中,则必喷嚏不已,用水饮之立 
止。通治中风不语、尸厥等症,中恶、中鬼俱妙,皆开治之法也。 
(关格症,上不得入,下不得出,病在上下二焦,而根实本于中焦。喻嘉言以黄连汤进退法,兼朝 
服八味丸,治之甚善,附记于末,以俟临症者之自择。方法详《医门法律·关格条》,兹不赘。李子 
永识。) 

卷二(乐集)
闭治法
属性:x论交感脱精 论梦遗脱精x 
天师曰∶闭治者,乃虚极下脱,关门不闭而闭之也。如人交感乐极,男女脱精而死者,或梦遗精滑不 
守者是也。男女走精而亡,亦因气虚不能自禁,一时男贪女爱,尽情纵欲,以致虚火沸腾,下元尽失。先 
泄者阴精,后泄者纯血,血尽继之以气而已。当此之时,切不可离炉,仍然抱住。男脱则女以口哺送其热 
气,女脱则男以口哺送其热气,一连数口呵之,则必悠悠忽忽,阳气重回,阴精不尽全流出。倘一出王 
炉,则彼此不相交接,必立时身死,然苟能以独参汤数两急煎之,内可加附子一钱,乘热灌之,亦有已 
死重生者。盖脱症乃一时暴亡,阳气未绝,止阴精脱绝耳,故急补其真阳,则阳能生阴,可以回绝续于无 
何有之乡。方中人参,纯是补气之剂,附子乃追亡逐失之妙药,相济易于成功。倘无参而徒用附子,则 
阳旺而阴愈消,故必用人参以为君。既用参矣,而珍惜不肯多加,终亦无效。盖阴精尽泄,一身之中, 
已为空壳,若不多加人参,何以生津,以长其再造之阴哉。故必多加参,而后收功耳。 
问用阴药以引阳可否? 
天师曰∶似是而非,此喻嘉言之臆说耳。盖阴精尽出,用补阴之味,内无根源,何从补入。故必补 
阳以生阴,而不可补阴以引阳也。论理阴精脱尽,宜用涩精之药以闭之,殊不知内已无阴,何从闭涩。独 
用人参补气,气足而阴自生,阴生而关自闭,此不闭之闭,正妙于闭也。 
至于梦遗脱精,又不可执此法以治之。梦遗之病,多成于读书飘荡之子,或见色而思,或已泄而战, 
或用心作文,以取快于一时,或夜卧不安而渔色,遂至风情大胜,心气不宁,操守全无,玉关不闭。往往 
少年坐困,老大徒伤,为可叹也。今立一方,熟地八两,山茱萸四两,山药八两,北五味三两,麦冬三两, 
炒枣仁四两,远志一两,车前子三两,茯苓三两,芡实半斤,白术八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 
送下一两,一料全愈,不再发。比方妙在用芡实、山药为君,而以熟地、山茱之类为佐,直补其心肾之 
阴;而又以白术利其腰脐,而元精自不外泄。况梦遗原无止法,愈止而 
愈泄,不若补其阴气,纵或走泄,亦不野狼狈,何必补涩而后不走失乎。然则不闭之闭,正深于闭,又 
何必牡蛎、金樱子之为得哉。车前利小便而不走气,利其水则必存其精,又不可不知其功也。 
张公曰∶前后俱妙,男女脱精,以口送气固佳。然而不知其法,以冷气送之,亦是徒然。必须闭 
口先提关元之气,尽力哺其口中,而后送下喉,可救于垂绝之顷,否则,适所以害之也。但不可遽然离 
炉,即欲离炉,亦须缓缓取出,不可见其死去,惊走下床也。离炉抱住其身,尚不至死。此等症,富贵 
人多,而贫贱人少。富贵人,自宜独参三两,或四两,或半斤,或一斤愈妙,煎汤灌之,可以重苏;若 
贫穷之士,荆布之妇,亦得此病,急用黄 四两,当归二两,附子二钱,水五碗,煎一碗,急灌之,亦有 
生者,又不可不知。即死在床褥之内,亦可以药灌之而生。大约夜死者,日救之则活;日死者,夜救之 
则亡。梦遗之症,余尚有一方至妙,可佐天师之不言。有人梦遗,日日而遗者,有不须梦而遗者,俱 
效。方用芡实八两,山药十两,生枣仁十两,莲子心五钱,将莲子劈开,肉不用,单用其绿芽,焙干为 
末,前药俱为末,米汤打粉为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晚用白滚水送下各五钱。此方平淡之中,有至理 
存焉。盖心一动而精即遗,此乃心虚之故,而玉门不闭也。方中山药补肾而生精,芡实生心而去湿,生枣 
仁清心而益心包之火,莲肉心尤能清心,而气下通于肾,使心肾相交,关玉门之圣药。谁知莲肉之妙全 
在心,总由世医之不读书耳。果然此段文,乃载在《大乘莲花经》内,医道所以须通竺典。生枣仁正安 
其不睡,始能不泄,妙在 
与山药同用,又能睡而不泄。 
华君曰∶同。 
雷公曰,我亦有梦遗方最妙。方用白术八两,山药八两。人参二两,生枣仁四两,远志一两,麦 
冬四两,芡实四两,炒北五味一两,车前一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自愈,此亦补心 
肾之法。 
孙真君曰∶遇交感脱精,急以人参三两,煎汤灌之,固是奇妙方法,然贫家何以救之。我有法, 
用人抱起坐之,以人之口气哺其口,又恐不能入喉,以笔管通其两头,入病患喉内,使女子呵之,不必皆 
妻外家也。凡妇人皆可尽力呵之,虽死去者亦能生。妙法也,吾今日泄天地之奇。(〔批〕孙君泄尽天 
地之秘矣。) 

卷二(乐集)
吐治法
属性:x论痰块壅塞x 
天师曰∶吐治者,病在胃口之间不能下,则必上越而吐之。如人上焦壅滞痰块,不上不下,塞在 
胸间,气喘,欲呕不能,欲吐不肯者是也。法当用阴阳水探吐之,或用瓜蒂、藜芦煎汁,饮之即吐。然 
必痰气与火结在胸间作痛者,始可用此法吐之,否则断断不可。盖人之元气,不可一伤,吐一次,则五脏 
反复,必损寿元。故必问其人胸痛否,气塞否,喉间有所碍否,痰吐出黄否,有此数种,始可用前药 
以吐之。苟或不尽然,即病患自家欲吐,亦须慎之,况行医者乎。此吐治之一法,在人裁度而用之耳。 
张公曰∶吐不可轻用,不知禁忌而妄吐之,必致五脏反复不宁,天师之叮咛告诫,真仁人之言也, 
汝当敬听。我更有一法教人。宜吐之症,必须看其痰,吐在壁上,有光亮者,放心吐之,余则皆忌。光亮 
者,如蜗牛之涎一样光亮也。但看见光亮者,无论其痰在上中下,此光亮之色,必须俟其痰迹干而分辨 
之,不可据其湿痰时,而即以为光亮也。 
华君曰∶同。 

卷二(乐集)
泄治法
属性:天师曰∶泄治者,汗之也。邪居于腠理之间,不肯自出。必用汗药以疏泄之。方用荆芥一钱,桔 
梗一钱,防风一钱,甘草一钱,苏叶一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此方妙在用白术 
为君,而以表汗为佐使。盖人之脾气健,而皮毛腠理始得开合自如,今用白术以健土去湿而利腰脐,邪 
已难于久住,况有防风、荆芥、苏叶之品,尽散外邪,何敢再居营卫,又有甘草从中调治,则邪不必攻 
而自散矣。此泄治之佳者。 
张公曰∶予方泄治最多,无如此方之妙。我方一味主散,天师方妙在健脾而散邪也。此方倘治冬月 
之泄汗,或加入桂枝五分乎,或加入麻黄五分乎,亦在人斟酌之耳。 
华君曰∶同。 
(泄治方用白术,与苏合丸用白术同意,其法甚妙。李子永识。) 

卷三(射集)
王治法
属性:x论饮食难消 内伤诸症x 
天师曰∶王治者,不可以伯道治之,而用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