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87-石室秘录 >

第20章

587-石室秘录-第20章

小说: 587-石室秘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一钱,甘草一钱,白芥子三钱,栀子一钱,火痰加之,枳壳五分,水煎服。此方系健脾之剂,非祛痰之剂 
也。然而痰之多者,多由于脾气之湿。今健其脾气,则水湿之气下行,水湿既不留于脾中,又何从而上出, 
况又加之消痰之圣药,而痰有不安静速亡者乎。至于久病之痰,切不可以作脾湿生痰论之。盖久病不愈,未 
有不肾水亏损者,非肾水泛上为痰,即肾火沸腾为痰。此久病之 
痰,当补肾以祛逐之。方用熟地五钱,茯苓三钱,山药三钱,薏仁五钱,芡实五钱,山茱萸三钱,北五味 
一钱,麦冬三钱,车前子一钱,益智仁三分,水煎服。此治水泛为痰之圣药。若火沸为痰者,内加肉桂一 
钱。此方之妙,纯是补肾之味。而又兼祛湿之品,化痰之味。水入肾宫,自变化为真精,又安有升腾为痰 
者乎。此治下焦有痰之法也。有此三方,再看何症,出入加减,治痰无余事矣。 
张公曰∶三方极妙,可为治痰之圣方也,然予尚有方在。初起之痰,用天师方可也。已病之痰,予方 
亦佳,并附于后。用白术三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二钱,益智仁三分,人参三分,薏仁三分。有 
火者,加黄芩一钱∶无火者,加干姜一钱,水煎服。此方亦健脾而去湿,且不耗气,不助火之沸腾,二剂而 
痰症自消。久病之痰,用予六味丸汤加麦冬、五味,实有奇功,可与天师方并传万古也。无火者,加附子、 
肉桂可耳。 
华君曰∶予尚有二方,治痰之久而成老痰者。方用白芍三钱,柴胡一钱,白芥子五钱,茯苓三钱,陈 
皮三分,甘草一钱,丹皮二钱,天花粉八分,薏仁五钱,水煎服。此方妙在用白芥子为君,薏仁、白芍为 
臣,柴胡、花粉为佐,使老痰无处可藏,自然渐渐消化。此方可用八剂,老痰无不消者,方名消渴散。又方 
治顽痰成块而塞在咽喉者为顽痰,留在胸膈而不化者为老痰也。方用贝母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三钱,紫 
菀二钱,半夏三钱,茯苓三钱,白术三钱,神曲三钱。白矾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贝母与半夏同用,一 
燥一湿, 
使痰无处藏避,而又有白矾以消块,桔梗,紫菀以去邪,甘草调停中央,有不奏功如响者乎。二方亦不 
可废也。 
(火沸为痰,反加肉桂,此火不及水折也。李子永识。) 

卷四(御集)
火治法
属性:x论阳明胃火 论治各经之火x 
天师曰∶火治者,治火之有余也。火症甚多,惟阳明一经最难治。前论虽悉,尚有未尽之议也。 
知治阳明之法,则五脏之火,各腑之火,无难专治矣。阳明本胃土也,如何有火?此火乃生于心包。心 
包之火,乃相火也。君火失权,则心包欺之,以自逞其炎赫之势。是必以辛凉大寒之品,大剂投之,恣其 
快饮。斯火得寒而少息,热得凉而略停,然必添入健胃之药,始可奏功。盖胃火之沸腾,终由于肾气之 
不足,去胃火,必须补胃土,然而徒补胃土,而不去水湿之痰,亦不得也。方用石膏一两。或二两,或三 
两,看火势之盛衰,用石膏之多寡,知母三钱,麦冬五钱,甘草一钱,糯米一合,竹叶百片,人参三钱, 
水煎服。方则人参竹叶石膏汤也。胃火之盛,非此汤不能平。还问其人必大渴饮水,见其有汗如雨者,始 
可放胆用之,否则不可轻用。盖无汗而渴,亦有似此症者,不可不辨也。此方纯是降胃火之药,所以急救 
先天之肾水也。此症一日不治,即熬干肾水而不救。故不得已用此霸道之药也。倘无汗而渴,明是肾火有 
余而肾水不足,又乌可复用石膏汤。以重伤其肾水乎。然则又当何方以治之?用熟地三两,山茱萸二两, 
北五味三钱,麦冬二两,元参一两。此方乃治似白虎症,而非胃火之热者。人更宜知之也。其余心火用 
黄连,肝火用栀子,肺火用黄芩,前言悉之矣, 
兹不再赘。 
张公曰∶不意吾方,得真人阐发至此,大快也,然予更有说,阳明之火虽起于心包,实成于肝木 
之克之也。肝木旺则木中有火,不特木来克土,而转来助焰。肝木之火,半是雷火,一发则震地轰天。 
阳明得心包之火而沸腾,又借肝木龙雷之火以震动,如何可以止遏。故轻则大渴,重则发狂也。予治此 
症,往往白芍加至数两,未曾传世,世所以不能发明之也。先用石膏汤以去火,随加白芍以平木,木平 
而火无以助焰,自然胃火孤立无援。又加麦冬以平肺金之气,则金有水润,不必取给于胃土,而胃土可 
以自救,况又有石膏、知母之降火哉。此狂之所以定,而热之所以除也。方用石膏一两,知母三钱,麦 
冬一两,半夏三钱,甘草一钱,竹叶一百片,糯米一合,先煎四碗,又加白芍二两同煎。(〔批〕法制 
白虎汤。)此方之妙,不在石膏、知母之降胃火,妙在白芍之平肝木,使木气有养不来克土,并不使木郁 
生火,以助胃火也。又妙在麦冬以清肺金,使金中有水,胃火难炎,且去制肝,无令克土也。 
华君曰∶予方又不同。传远公乃专论阳明,传予乃论各经之火也。有方并传子。栀子三钱,白芍五 
钱,甘草一钱,丹皮三钱,元参三钱,水煎服。(〔批〕泻火圣神汤。)心火,加黄连一钱;肺火,加黄 
芩一钱;胃火,加石膏三钱∶肾火,加知母一钱,黄柏一钱;大肠火,加地榆一钱∶小肠火,加麦冬三 
钱,天冬三钱;膀胱火,加泽泻三钱。治火何以独治肝经也?盖肝属木,木易生火,故治火者首治肝,肝 
火一散,而诸经之火俱散。所以,加一味去火之药,即可以去各经之火 
也。 

卷四(御集)
静治法
属性:x论解火郁x 
天师曰∶静治者,静以待之而不可躁也。如人病拂逆之症,躁急之状,不可一刻停留,此火郁而不得 
舒,故尔如此。倘用寒凉之品急以止之,则火郁于中,而反不得出。静以待之,使其燥气稍息,而后以 
汤药投之,任其性而无违其意,则功易奏而病易去矣。方用白芍、当归各三钱,茯苓五钱,柴胡五分,甘 
草一钱,白芥子一钱,丹皮二钱,枣仁一钱,水煎服。方名静待汤。此方之妙,全无惊张之气,一味和解, 
火郁于肝木之中,不觉渐渐自散。此静治之妙法也。 
张公曰∶妙。从无医人讲至此,更欲立方而不可得。气躁,乃气中有火也,亦宜以静法待之。予酌 
一方,用白术三钱,茯苓三钱,白芍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五分,麦冬三钱,元参三钱,天花粉一钱,苏 
子一钱,水煎服。名为静气汤。此方和平安静,无惊张之气,可治心烦气动,肺燥胃干之症。 
血燥,乃血热之故,往往鼻衄血,心烦不寐,不能安枕,怔忡等症,亦宜以静待之。方用当归三两, 
芍药三钱,熟地五钱,生地三钱,丹皮一钱,地骨皮五钱,沙参三钱,白芥子一钱,甘草三钱,炒枣仁一 
钱,水煎服。(〔批〕宁血汤。)此方亦无惊张之气,又加荆芥五分,血动者最宜服之。 

卷四(御集)
动治法
属性:x论治手足麻木x 
天师曰∶动治者,因其不动而故动之也。如双脚麻木, 
不能履地,两手不能执物者是也。法当用竹筒一大个,去其中间之节,以圆木一根穿入之,以圆木两头 
缚在桌脚下,病患脚心先踏竹筒而圆转之如踏车者,一日不计其数而踏之,然后以汤药与之。方用人 
参一钱,黄 三钱,当归一钱,白芍三钱;茯苓三钱,薏仁五钱,白术五钱,半夏一钱,陈皮五分; 
肉桂三分,水煎服。(〔批〕发机汤。)此方俱是补药之中,妙有行湿之味。盖此等病,必湿气侵之, 
始成偏废,久则不仁之症成也,成则双足自然麻木。乘其尚有可动之机,因而活动之,从来足必动而治, 
血始活。因湿侵之,遂不能伸缩如意,所以必使之动,而后可以药愈也。否则,徒饮前汤耳。两手之 
动,又不如是,必使两人反转病患之手在背后,以木槌转棰之,棰至两臂酸麻,而后以汤药与之可愈。 
方用人参一钱,茯苓三钱,黄 五钱,防风一钱,半夏一钱,羌活一钱,水煎服。(〔批〕发动汤。)此方 
又妙在防风、黄 同用,而以黄 为君,人参为臣,祛痰祛湿为使,又乘其动气之时与服,则易成功。否 
则,亦正不能奏效耳。 
张公曰∶动治法最妙。予则更有法,于二症尤当。使人抱起坐了,以一人有力者,将其手延拳回者不 
已,后服天师之药更妙,可并志之。 

卷四(御集)
春夏治法
属性:x论春宜理气 夏宜健脾x 
天师曰∶春夏治者,随春夏发生之气而治之得法也。春 
宜疏泄,夏宜清凉,亦不易之法也。然而舒发之中,宜用理气之药,清凉之内,宜兼健脾之剂,未可尽 
为舒发与清凉也。春用方,春则用人参一钱,黄 一钱。柴胡一钱,当归二钱,白芍三钱,陈皮五分,甘 
草一钱,神曲五分,水煎服。(〔批〕迎春汤。)此方有参、 以理气,又有柴、芍、当归以养肝而舒 
木气,则肝不克脾土,自然得养矣。夏则用麦冬三钱,元参三钱,五味子一钱,白术五钱,甘草一钱, 
香薷八分,神曲三分,茯苓三钱,陈皮五分,水煎服。(〔批〕养夏汤。)此方妙在健脾之中;而有润肺 
之药,脾健而肺润,又益之去暑之品,又何患暑极之侵入哉。此春夏之法,所宜知者。 
张公曰∶春夏治法最妙,以老幼加减法门法通用之,妙甚。 

卷四(御集)
秋冬治法
属性:x论秋宜润肺 冬宜补肾x 
天师曰∶秋冬治者,以顺秋气之肃,冬气之寒也。然秋天而听其气肃,冬令而顺其气寒,则过于肃杀 
矣。法当用和平之药以调之,使肃者不过于肃,而寒者不过于寒也。秋则用麦冬五钱,北五味一钱。人参 
一钱,甘草一钱,百合五钱,款冬花一钱、天花粉一钱,苏子一钱,水煎服。(〔批〕润秋汤。)此方妙在 
不寒不敛、不热不散、则肺金既无干燥之患,而有滋润之益,又何虑金风之凉也,冬则用白术五钱,茯苓 
三钱,山茱萸二钱,熟地五钱,肉桂三分,生枣仁一钱,枸杞子一钱,菟丝子一钱,薏仁三钱,水煎 
服。(〔批〕温冬饮。)此方补肾之水多,补肾之火少,使水不寒而火不沸,又何虞冬令之 
寒哉。秋冬治法之佳妙者。 
张公曰∶妙。亦以老少门法加减之。 

卷四(御集)
奇治法
属性:x论治奇症四十七x 
天师曰∶奇治者,不以常法治之也。如人生怪病于腹中。或生异症于身上,或生奇形于口上是 
也。奇病岂是常药可治,余当以奇药治之,倘人腹中忽有应声虫,此将何法以治之乎?用杀虫药治之,不 
应;用祛痰药治之,不应;用寒药凉之,又不应;用热药消之,又不应,然则终何以治之哉。古人有 
将本草读之,而虫不应声者,用之即愈,此奇治之一法也。余别有一神奇法治之,省阅本草之劳神。用 
生甘草一味,加入白矾,各等分,不须二钱,饮下即愈。盖应声出,非虫也,乃脏中毒瓦斯有祟以凭之也。 
用甘草以消毒,用白矾以消痰,况二物一仁一勇,余又以智用之,智、仁;勇三者俱全,祟不觉低首而却 
走矣。 
张公曰∶妙绝矣,不可思议。 
天师曰∶倘人身上忽生人面疮者,有口鼻双眼之全,与之肉且能食,岂非怪病乎,而治之法奈何?世 
人有以贝母末敷之,而人面疮愁眉而愈。人以为此冤家债主也,而余以为不然,盖亦有祟凭焉。我有一方 
奇甚,效更捷于贝母。方用雷丸三钱,一味研为细末,加入轻粉一钱,白茯苓末一钱,调匀敷上即消。(〔 
批〕轻雷丸。)盖雷丸此药,最能去毒而逐邪,加入轻粉,深入骨髓,邪将何隐。用茯苓不过去其水湿 
之气耳。此中奇妙,最难言传,余不过道其理之奥妙,而不能言其治之神奇也。 
倘人口中忽生疮于舌上,吐出在外寸余,上结成黄靥,难以食物。人以为病在心也,心热故生 
此疮。此亦近理之谈,而不知非也。亦有祟以凭之也。方用冰片一分,入在蚌口内,立化为水,乃以鹅翎 
敷扫其上,立刻收入其舌,便可饮食矣。蚌乃至阴之物,以至阴攻至阴之邪,则邪自退走。况又加以 
冰片之辛温,逐邪不遗余力,自然手到功成也。 
倘鼻中生红线一条,长尺许,少动之则痛欲死,人以为饮酒之病也,而余以为不然。亦祟也。方 
用硼砂一分,冰片一分,研为末,以人乳调之,轻轻点在红线中间。(〔批〕冰砂丹。)忽然觉有人如将 
病患打一拳一般,顷刻即消。奇绝之方也。盖硼砂亦是杀祟之物也。 
耳中闻蚂蚁战斗之声者,此则非祟,乃肾水耗尽,又加怒气伤肝所致。方用白芍三两,柴胡三 
钱,栀子三钱,熟地三两,山茱萸三两,麦冬一两,白芥子三钱,水煎服。(〔批〕止喧丹。)方中纯是补 
肾平肝之圣药。饮之数日,其战斗之声渐远,服一月即愈。此乃奇病,而以伯道之方治之也。 
耳中作痒,以木刺之,尚不足以安其痒,必以铁刀刺其底,铮铮有声,始觉快然,否则痒极欲死。 
此肾肝之火结成铁底于耳中,非汤药可救。余立一方,用龙骨一钱,皂角刺一条,烧灰存性,冰片三分, 
雄鼠胆一枚。先将前药为末,后以鼠胆水调匀,而后以人乳再调如浓糊一般。(〔批〕收痒丹。)将此药 
尽抹入耳孔内,必然痒不可当,必须人执其两手,痒定而自愈矣。愈后,服六味丸三十斤可也。如人无 
故见鬼如三头六臂者,或如金甲神,或如断手无头死鬼,或黑或白,或青或红之状,皆奇病也。然此皆心 
虚而祟凭之。方用白术三两,苍术三两,附子一钱,半夏一两, 
天南星三钱、大戟一两,山茨菇一两。各为细末,加入麝香一钱,为末,做成饼子,如玉枢丹一 
样。(〔批〕石室秘丹。)此方更妙于紫金锭。凡遇前病,用一饼,姜汤化开饮之,必吐顽痰碗许而 
愈。 
更有山魈木客,狐狸虫蛇作祟凭身者。方用生桐油搽其下体不便处,最妙。然余更有奇法,以本人裤 
子包头,则妖自大笑而去,永不再犯。盖妖原欲盗人之精气也,然最喜清洁,见人污物包头,则其人之 
不洁可知,故弃之而去,亦因其好洁而乱之也。不成器之物,而睡梦中来压人者,亦以此法治之。 
如人背脊裂开一缝,出虱千余,此乃肾中有风,得阳气吹之,不觉破裂而虱现。方用熟地三两,山茱 
萸三两,杜仲一两,白术五钱,防己一钱, 签草三钱。(〔批〕活水止虱丹。)二剂,裂缝生虱尽死。 
张公曰∶方皆妙绝奇绝。脊缝生虱,方用蓖麻三粒,研成如膏,用红枣三枚,捣成为丸,如弹子 
大。火烧之熏衣上,则虱死而缝合。亦绝奇方也,真不可思议矣。蓖麻子能杀虱而去风,虱去风出则缝自合 
矣。 
天师曰∶如人粪从小便出,小便从大便出者,此夏天暑热之症。人以五苓散治之亦妙,而予更有 
奇方。止用车前子三两,煎汤三碗,一气服完即愈。 
人有腹中生蛇者,乃毒瓦斯化成也,或感山岚水溢之气,或感四时不正之气,或感尸气、病气而 
成也。方用雄黄一两,白芷五钱,生甘草二两,各为细末,端午日修合为丸,粽子米和而丸之,如大桐 
子大。饭前食之,食后必作痛,用力忍 
之,切不可饮水,一饮水不则效矣。切记。 
张公曰∶生蛇腹中,以身上辨之,身必干涸如柴,似有鳞甲者,蛇毒也,最易辨。吾尚有一方,治之 
最验。白芷一味为丸。每日米饮汤送下五钱,即全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