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我不得不杀人:以色列女特工自传 >

第7章

我不得不杀人:以色列女特工自传-第7章

小说: 我不得不杀人:以色列女特工自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最出色的!这段时间,利用有那么一点自由空间的旷野,我尽情享用小组范围内
的所有机会,在危险中见缝插针地蹦达,就像从前在海浪里一样。
  最大的危险倒不是什么狙击手,而是来自地雷。我们必须在不确定地带找到安
全的路。以我的方式,我会因为个人偏好和节省时间而经常“走捷径”。为此我多
次受到斥责和惩罚。可既然没办法叫我改弦易辙,加之我的办法也着实见效,上级
最后只好假装不见听之任之,还忙着为我找一个能配得上本人“天分”的岗位。
  一天早上,我正对着一盘薯条煎蛋胡思乱想,考虑怎么说服自己的胃将它们咽
下去,一个同伴手忙脚乱地跑了过来:
  “有人刚才误入了雷区。是我们自己的雷区!”
  到这营地的几个月里,我们已经有六个同伴被敌方地雷炸飞。今天早上这个带
队的年轻中尉算幸运,没丢命。我们把他送到医院。他躺在床上,因为疼痛和镇静
剂而晕晕糊糊。右腿被炸掉了,剩下一点根茬。左腿布满碎弹片,一半炸没了。医
生觉得还能救活他。
  “这不可能,”中尉一旦能够开口说话了,就不停地念叨。“不可能!我懂得
回避危险。地图上标的雷区还很远,我离它足足有800 多米。这不可能!”
  为了安慰他,我们觉得撒谎比较明智:
  “别担心,那不是我们自己的雷区。地雷是真主党埋的,只是我们这边不想告
诉百姓在这么近的地方有敌人地雷,免得他们惊惶失措。就是这样。”
  “哦,”他放松下来,舒了口气,安心了。
  调查结果出来,是我们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没有被较准,大约有600 米的误差。
至于地图,据小道消息说是国家反间谍部门的责任,该部门下面有很多专造假地图
的小组,本来是企图欺骗敌方。对于后一种传言,军队高层一直持坚决驳斥的立场。
  就在这个悲剧发生的夜晚,我第一次夜间行动。
  我酷爱夜晚,喜欢在黑暗中行军;在我看来,夜色不意味着危险,相反它是我
的伙伴,我的帮手。出发时我很轻松。在夜里,我从不会感到疲惫也不会气喘吁吁。
关于这个有趣的现象,从来没人给过我令人信服的解释。我步履轻松地往前走着,
满不在乎地,丝毫没有想到这天晚上我将经受一次战争洗礼。
  突然一声枪响,就像短促而干瘪的爆裂声。我转过头,估摸着枪声的方向,但
沙漠里传来的怪异回音将枪响掩盖了。接着我左方的远处传来爆炸声。我感到喘不
过气来。手榴弹。又是几声枪响,随即接连不断。这回我看清了远处的火光。又一
棵手榴弹。在夜幕中我努力去辨认那些烟雾,震耳欲聋的枪声……,混乱之中我觉
得神经都快分裂了。
  “前进!”指挥官下命令。
  前进……我也想前进……可是哪里才是“前面”呢?为了搞清该往什么地方走,
我试着观察模糊不清的地平线。猛然间我惊跳起来,因为上尉突然在我旁边冒了出
来。
  “干吗?做梦呢?和阿米尔一起去,尽可能靠近对方的轻机枪,我们来做火力
掩护。”
  哦天!既然有轻机枪,对面难道是装甲车不成?
  “去!”
  当然,我会去的,别逼我们……像被什么东西牵引着,我的身子在自行前进。
这太好了,我本来自以为已经无力指挥身体去干什么,去哪里。对这种不受自我控
制的职业惯性我感到非常惊讶,就好像有另一个脑子在指挥着。同伴果然在火力掩
护我们……如果换一种方式形容,就是子弹将我们包在中间,从两侧嗖嗖飞过。我
觉得自己更像是靶子,而不是什么掩护对象。渐渐地,我对枪声习惯了,重新开始
用脑子。这东西总算又像平时一样驾轻就熟地转起来,不再是训练产生的机械反应。
我飞快地确定了最好的接近角度,快速到达目标并做好战斗准备。阿米尔开了第一
枪。轻机枪被击中了,还有左边那挺。巴勒斯坦游击队员立刻收拾阵地,带着武器
和伤员撤了下去。
  被第一次胜利所鼓舞,加上缺乏经验却没有自知之明,我追了过去,迂回着试
图包围他们。突然,四周变得一片死寂。我不敢动,因为每走一步,都会在重新变
得静悄悄的夜里发出可怕的响声。枪又响起来了,这回是在我身后挺远的地方。我
能辨出自己部队的枪声,但他们怎么离得这么远了呢?他们走错方向了吗?我正处
在巨大的危险中,与其没完没了地兜圈子,我宁愿选择在这荆棘丛里睡上一觉。枪
声又远了些,敌方的回击也没有反应,我因此更加肯定,我的位置现在一定更靠近
敌方。过了几分钟。蓦地,十米开外过来一队人马。他们是什么人已经毫无疑问,
何况头上没钢盔。怎么办?我一个人,不可能截住他们。原地不动?可如果被他们
发现,我就完了。考虑的太久,我没的选择,他们已经到眼前了。我紧紧趴在地上,
像块石头似的一动不动,心里不断祷告。
  他们没发现我,从上面走了过去。敌方以对角线方向前进是想阻止我们的队伍
回撤,从后面发起攻击。等他们走到正常射击距离,我就位,开火。打了很多枪。
太多了。没子弹了。我曾经被教育过千万不能犯这种错误。得马上上弹药。我一边
跑,一边咒骂自己把自己变成了靶子,因为对方立刻就回击了。我们的人也听到了
枪声,回过头来救我。非常准确地,他们密集扫射了这一片,同时也再一次把我淹
没在子弹堆里。我觉得夜色中有个什么东西。看看四周,什么也没有。也许是我的
神经已经疲乏不堪。我装好子弹。突然有两个人大叫着跳到我跟前,向我开枪。我
一个测滚,在几米开外停住,开枪。那两人就几米远,可我的子弹却没打中。就在
这当口,同伴赶到我身边,完成了我的活儿。
  敌方被结果了四个,受伤的不多。我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在窄道里打中
一头母牛,就得更冷酷。
  回到营地,因为疲倦和死亡的气息我们已经困顿不堪。大家一言不发地洗完澡,
回宿舍。我洗了一遍又一遍,想去掉身上的恶臭。我看看匆忙间丢在地上的那堆衣
服。作战服上沾了血迹,还有些说不出名的淡黄色的粘东西。一股难以忍受的气味
四处漫开。我想吐。我想摆脱这一切。我把这些东西扔到走廊里,撞上门,因为除
此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事情解决了。你确定吗?我下意识地自言自语。洗个淋浴,
扔掉衣服,这足以抹掉包围着你的死亡吗?脑子里还做着恶梦,我筋疲力尽的身体
已经呼呼睡过去。
  第二天一早,或许晚些,多夫过来叫醒我,确定我一切都正常。至于丢在走廊
里的衣服,他一个字也没提。还是那么圆滑又那么不容置疑,他给我几分钟梳洗,
然后去见他。
  “待会把你的衣服拿到洗衣房去。现在去训练一会儿。”
  训练,发泄。一次次驱除生理的疲惫。用新的动力来驱除心理的低落。调整身
体每一块肌肉。不要思考,内疚,不要怀疑。只让最原始的坚定的反应保留下来,
不发问,不迟疑。这就是军人。
  1995念1 月22日:两颗炸弹致死19人。伊斯兰圣战声称对攻击负责。
  1994-1995年冬:领土。
  我被指挥官召见。
  “你将出发去执行第一次渗透任务,”他向走进办公室的我宣布。“明天你飞
到苏黎世去,从那搭乘前往特拉维夫的航班。你会有一份巴勒斯坦人的简历,在约
旦出生,随全家逃难到叙利亚,之后搬到黎巴嫩,最后定居瑞士。因为一个瑞士家
庭和巴勒斯坦家庭的交流项目,你回到故土。这样你将可以在X 城(西约旦境内的
巴勒斯坦人定居点)呆一个月。”
  这个消息让我有点小小的兴奋。不是因为工作本身有难度。我是说法语的人,
而且一直这样生活,所以不存在语言问题。显然我得利用这个语言优势训练自己像
阿拉伯人一样交谈,而且基本上不可能露马脚。作为一个在法国左派思潮笼罩下长
大的孩子——他们中同情巴勒斯坦的人占据多数——我进入角色将毫无困难。离开
基地和宿舍,这对我来说似乎也是个好机会。
  只剩下一个关键问题:“鼹鼠”这种工作性质令我厌恶。我更喜欢在黎巴嫩南
部地区溜达。我决定不勉强自己。既然我无法抗拒这次任务,那就执行好了,但没
人能强迫我表现得过于热心。这样的话我能找到自己的尊严,某种意义上显得公平
点。如此我只不过是个演员,并没把自己搭进去。美好的幻想。
  负责接待我的家庭舒适干净。一家人都努力给人留下好印象。我因此倍受宠爱,
有幸享受了女主人和她四个女儿美味的烹调。头几天就在美好的气氛中这么过去了。
  安排有祷告时间和政治辩论的周末到来了。气氛为之一变。演说者宣泄出来的
仇恨令我不寒而栗。他们注意到我有些不自在,于是交换了一下意见,回过头给我
上了一堂经过“修正”的历史课,而怒火也再次燃烧起来:
  “你回到祖国来做的对,你的位置在这片土地上。”
  至少在这个观点上双方非常一致,我嘟囔着想。
  “我们需要所有人回来和犹太分子战斗,把他们从巴勒斯坦赶出去,”这家的
主人还在演说。“我们将摧毁敌人直到最后一个,因为我们随时准备为此牺牲,虽
然有那么一些人不愿为这片土地去牺牲。当每一个以色列家庭都有孩子在攻击或者
交战中送死,他们就会因沮丧而滚蛋,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无心再笑。我严肃起来。眼下这种情形丝毫不是装样子,也并非单纯的隔阂。
这是发自肺腑的仇恨,它足以驱使这些人不顾一切。我意识到我的假期已经结束了,
我无忧无虑的青年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再复返。我语调平和,开始提成串的问题,试
图辨别听众中有谁可能加入恐怖主义阵营。所接受过的那些训练,自然而然地找到
了用武之地。
  第二天他们把我带到靠近以色列方障碍工事的地方,就在士兵驻扎地出口。借
住人家的几个儿子追上一帮孩子和少年,他们正在羞辱士兵,投石块,焚烧轮胎作
路障。我和其他等着上场的“示威者”呆在一起,远远地观察着孩子们的所作所为。
  我的向导突然看了一眼表,很抱歉地说:
  “记者很快就会到。我先走了,我得去安排他们的位置。”
  “安排位置?为什么?”
  “已经通知他们了。他们会做报道。你知道吗,我们没有坦克但有镜头。只要
给记者他们想要的东西,作为回报我们会被全世界所了解。一定要帮他们找到好位
置,这样才能不冒危险地拍出精彩照片来。不然的话,他们会随便找个地方呆着。
你在这儿别离开,这角度不错。我半小时就回来。”
  在我旁边,一名少年正双手高举,兴奋地跳来跳去。准确地说是一只胳膊,另
外一只已经残了。我问他:
  “怎么受的伤?”
  他骄傲地回答:“向士兵丢炸药的时候,一些在我手里炸了。”
  对这种愚蠢的无谓牺牲,我埋怨道:
  “丢石子就不会出这种事!你扔炸药干什么?”
  他一脸惊异地看着我:
  “我加入战斗啊……而且这是付钱的。”
  又一个新鲜玩意。
  “付钱?多少钱?”
  “5 个新谢克尔1。投石头不给钱。丢炸药划算些。”
  “双手健全更划算!”
  他使劲摇头:
  “我不在乎,我会战斗到死。如果阿拉需要,我也会成为烈士。你看,记者的
车在那边。我去那儿了啊。”
  我试图阻止他。
  “什么,你到那边去?就举着这么一只手?”
  “是啊!我对他们说过,这是我从以色列人手里抢手榴弹时炸坏的!来吧,我
把你介绍给他们,我全认识!你和他们聊聊!”
  “不,”我摇头拒绝了,我不想被拍进去。
  “随你的便,”他无所谓的样子,一边说着,一边跑开了,不再为我操心。路
上他把衬衣袖子卷了起来,好让受伤的胳膊露在外面。他冲到最前面一列,捡起一
块石头用力地扔出去。闪光灯噼啪响成一片。
  面对这些人士兵知道,一旦摄像机开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场面缓和下来。他们
不会采取行动,除非骚乱规模扩大。等到了那种局面,就必须尽快有效地阻止“示
威者”。既然还没有这个必要,士兵们便原地待命,谨慎防卫,不让前面的示威者
更进一步而已。他们不想让总来找老套场面的这些记者得逞。
  “他们在搞什么?”一个带队的人站在我旁边看了半天,抱怨说,“都睡着了
吧,记者会走的。”
  他向四周看了一眼,找出一个等在旁边无所事事的小伙子。
  “哎,你!”他很粗鲁地斥责道,“站在那不添把火拖拖拉拉地干什么你?去
造点气氛!去,快点!”
  小伙子二话没说。他把他那贝都因人的发式盘起来,拿着一个燃烧弹跑上去就
向士兵扔了过去。这一次,以色列那边的容忍限度被突破了。反击马上开始。孩子
们变成了靶子。一辆巴勒斯坦方面的救护车尖叫着开了过来。一些大人冲过去抢夺
一个摔倒在地的孩子。他们向以色列士兵做出手势,示意他们别开枪,只是想拖回
受伤的人。这时候,另外一些人却在悄悄从装满了武器的救护车上往下拿枪。车子
被清空了,孩子也就抱起来了。孩子并没有受伤,可镜头却不会说这个。年龄稍大
的一拨人替换了扔石头的孩子们,开枪射击。正而巴经的战斗开始了。
  那个小头目继续充当导演,行动十分热切,他大声叱责旁边的年轻人,指派他
们一个个去完成各种“制造气氛”的任务,或者帮记者找拍摄位置。
  “你,去帮那边的摄制组。他们占的位置太差了,什么也看不见。你带他们到
第二条街的那个角上,知道那地方吗?就在杂货铺对面……你,去告诉他们重新开
始扔石头,得让石头把街上铺满,还太少了现在……萨米尔哪去了?别马上烧轮胎,
烟雾会妨碍摄像的。去给我把萨米尔找来!”
  枪声非常密集。跑来跑去的记者们进入了火力中心。
  “他们开枪太猛烈了,”那小头目又抱怨起来。“记者都不拍了。要他们少开
几枪,”他刚对一跑腿的说完,那人已经执行命令去了。
  枪声缓和了些,以色列那边继续推进想彻底清场。一些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把轮
胎拖到马路中间,然后赶紧逃命去了。另外一些人在用燃烧弹放火。士兵前进被阻,
于是石头大战又开始了,记者们重新开拍。
  “太好了,”那头目喜滋滋地议论着。
  见记者们开始后撤,他示意手下也和他们一样。以色列人派来一辆消防车救火。
  “行了,我们走吧,”他说。“记者要的都有了。今天下午我们干得挺漂亮,”
他带着满意的笑容补充道。
  回家后,我注意到这家母亲径直找她那一大群牛羊去了,脸上看不出来是高兴
还是失望。
  “我的儿子全都想做殉教者,”她在我耳边悄悄嘀咕,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有阿拉保佑,他们会做到的!”
  我问她最小的儿子,他只有13岁:
  “你也想做殉教者吗?”
  “当然!”他兴奋地回答我。
  “为什么?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