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现代前期科技史 >

第3章

世界现代前期科技史-第3章

小说: 世界现代前期科技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纪中叶出现了蒸汽机客车。在这一期间,法国、德国、丹麦、美国都发展 

了蒸汽机汽车。到20世纪初,美国汽车保有量中40%为蒸汽机汽车,38% 

为蓄电池汽车,而内燃机汽车仅占22%。当时,蒸汽机汽车的技术水平正处 

于优势,1906年美国的一辆斯坦利牌蒸汽机汽车,创造了当时汽车时速205 

公里的世界纪录。但因蒸汽机汽车的产量小,故未能形成汽车工业。又因蒸 

汽机自身的笨重、污染、使用不便等缺点,不久蒸汽机汽车便被内燃机汽车 

所淘汰。 

    从19世纪70年代起,电力逐步取代了蒸汽机成为工业的主要能源和动 

力。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研制成第一辆用蓄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 

随后在法国和美国也出现了电动汽车。由于电动汽车便于操纵和使用,所以 

也曾有过一段辉煌发展的时期。在 1899年美国的汽车大赛中,蓄电池电动汽 

车时速达到106公里,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1915年,美国生产的蓄电池 

汽车,年产达到5000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蓄电池汽车在竞争中亦逐渐 

被内燃机汽车所代替。 

    ②汽车的出现 

     1862年诞生了第一部使用雷诺煤气机的汽车。1864年奥地利人西格弗里 

德·马库斯曾将一台点燃式二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四轮车上。后经改进,1875 

年马库斯又制成第二辆装用内燃机的汽车。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在奥托四冲 

程煤气机的基础上,制出一台用汽油代替煤气作燃料的单缸小型汽油机,并 

于1885年11月装在自行车上,制成了第一部摩托车。同年戴姆勒又将一台 

小型汽油机装在一辆四轮车上。另一位德国发明家本茨 (1844—1929)也成 

功地将奥托的煤气机改为汽油机,也在1885年将其研制的单缸、两冲程汽油 

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成为最早的一部三轮汽车,其时速可达20公里。后来 

本茨又自己设计了专门用于汽车的四冲程汽油内燃机,在技术上对戴姆勒汽 

油机作了重大改进,如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和齿轮传动变速装置。1899年英 

国兽医丹洛甫(1840—1921)发明了充气轮胎,本茨迅即将其采用作为车轮, 

直到这时汽车才可称之谓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了。1886年1月26日为本茨的 

内燃机汽车正式取得专利的日子,为纪念本茨一生对汽车作出的贡献,这一 

天被作为内燃机汽车诞生之日。 

     为汽车的改进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还有法国人雷内·帕哈德和埃米尔·卢 

瓦瑟。他们将戴姆勒汽车改成为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通过离合器、变速 

器、链条驱动差速器、后半轴及后车轮的现代汽车的雏形。法国科学院于1891 

年确认该车为第一辆现代汽车,并于 1895年正式将这种乘人的汽车定名为 

 “automobile”,其中“auto”为希腊文“自己”,“mobile”为拉丁文“运 

动”。 

    汽油机的发明和汽油燃料的使用,成为汽车工业的开端。内燃机汽车后 

来又分为两种类型,即汽油机汽车和柴油机汽车。汽油机汽车发明较早,柴 

油机汽车则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的。1921年戴姆勒汽车制造公司制成了柴 

油机汽车。1925年该公司又将柴油机载货汽车正式投产。在此之前,戴姆勒 

公司还于1896年研制成功第一辆汽油机载货汽车。 

    ③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在汽车发明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想到的是乘坐汽车是一种娱乐和享受, 

因此设计和制造汽车都是围绕着轿车进行的。由于当时轿车售价高、产量少, 


… Page 12…

所以并未很快形成汽车工业。1906年德国、法国的汽车制造厂家宣称欧洲的 

汽车年产量占世界年产量的一半以上,但欧洲的年产量也仅有5万辆左右。 

     在汽车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中,美国人亨利·福特是较早取得成功的企业 

家。亨利·福特(1863—1947)本是一位钟表匠,在汽车刚刚问世的时候, 

便看到了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极大优越性和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福特 

改行从事汽车制造。他从1892年开始研制第一辆二缸汽车。这是一部结构简 

单,装有四个自行车轮,并有两个前进档的小型汽油机四轮车。该车时速可 

达20公里。1893年他将该车售出,经少量生产销售后,很受人们欢迎。福 

特在底特律市长的支持下,1899年集资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开始批量生 

产豪华轿车,每辆售价高达2700美元。起初销路不错,1902年出现滞销。 

福特提出,要扩大汽车生产,就要将汽车由奢侈品变为人们的必需品;要使 

汽车成为必需品,就要改豪华型为普及型。由于公司合作者的反对,福特脱 

离了底特律汽车公司,并于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积极研制普及型 

轿车,广为吸收各种设计思想和先进技术,很快便使A型汽车投入大批量生 

产。1905年,A型汽车达到年产1700多辆。1907年,福特又将新研制的普 

及型T型轿车投入生产。1909年T型轿车年产超过一万辆,售价从1000美 

元以上降至950美元,销路很好。福特又将惠特尼枪枝零件标准化生产方法 

和钟表制造业采用的总装法应用于汽车制造过程中,于1913年创造了流水作 

业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线”,进行大规模生产。到1914年, 

T型汽车年产量达到30万辆,到1916年每辆售价降至360美元。在1926年, 

T型福特轿车停产前,年产达到200万辆,售价仅290美元,在20年的时间 

内,生产了T型轿车1500万辆,为汽车工业大生产创造了基本经验。从此, 

汽车开始成为人们日常交通的重要工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工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却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 

展,加之美国政府对汽车消费的引导和许诺,以及对轿车生产的支持,使美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普及汽车的国家。由于各汽车生产公司相互竞争,致使 

美国的汽车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汽车质量不断提高,因而具备了进入国际 

市场进行竞争的优势。到 1923年,美国福特、通用汽车公司汽车年产量达 

400多万辆,占世界汽车年产量的90%以上,汽车工业开始成为美国的支柱 

产业之一。在此期间福特公司和通用公司又代表了大规模生产的两种不同的 

组织模式。福特公司则代表了全能型的生产组织模式,即汽车的全部零部件, 

甚至包括轮胎、蓄电池都由本公司生产。而通用公司则代表了专业化的生产 

组织模式。它将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分工协作,根据各个企业的条 

件,实行专业化生产。企业的竞争,也体现了这两种生产组织模式的竞争。 

1927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年产量第一次超过福特公司,跃居世界汽车企业年 

产量排名榜首。 

     美国汽车在高速发展中打入了欧洲市场,随着汽车销售情况的发展和变 

化,美国的汽车厂商先后采取了两种新的生产方式。其一是就地装配,其二 

为投资办厂。福特公司和通用公司到1929年分别在21个国家和16个国家建 

立了总装厂。将美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运往欧洲,再将这些零部件就地装配 

成车。这样与整车运输相比:一来可以降低成本,二来可避免长途运输对汽 

车外表的损伤。后来,欧洲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开始对美 

国汽车进口增加关税,特别对零部件进口实行重税,于是美国又采取了向欧 

洲各国大量投资直接设厂的办法。但此举仍然遭到一些国家的反对,如法国 


… Page 13…

和意大利就拒绝美国厂家的建厂投资。欧洲各国的汽车厂家虽不能用降低售 

价的办法与美国厂家竞争,但他们充分利用欧洲的技术优势,使汽车的品种 

实现多样化,使汽车的性能更适应欧洲国家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生活习 

惯等不同要求,从而以新颖的汽车产品与美国厂家争夺市场。所以汽车在整 

体结构、整车布置方面的新式样,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后置后驱动,承载 

式车身、微型省油轿车等,都在欧洲首先出现。这些新技术的研究和采用为 

西欧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公路网的建 

设,欧洲的汽车工业到二次大战后其总产量达到可与美国平分秋色的地步。 

    汽车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汽车保有 

量的增长,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相应上升;汽车发动机的废气排放,使空气 

污染日趋严重。在二次大战之后,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严格交通管理, 

不断完善公路交通安全法规,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对汽车废气的排 

放做出限制,以减轻由此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 

    ④主要汽车生产国概况 

    在19世纪末汽车诞生之后,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汽车主要 

生产国有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苏联。 

     美国在这一期间,无论从汽车的年产量还是销售量,以及保有量与普及 

率均占世界首位。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以物美价廉的T型轿车占领了国 

内市场,1924年年产已达到200万辆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 

增长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高档需求的倾向。通用 

汽车公司适应这一需求的变化,不失时机地以较高档次普及型轿车开辟了新 

的市场。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大量销售体系,因此自1931年以来在汽车销售 

方面一直居于首席地位。美国政府有意识地引导人民购买轿车,强化了美国 

人民对汽车的需求,因而为美国的汽车工业提供了宏大的国内市场,也使美 

国的汽车厂家较早地具备了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美国建立较早也是较大 

的三家汽车公司是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它们 

分别建立于1903年、1908年、1925年。这三家公司,被称为美国汽车工业 

的“三巨头”。在汽车工业急剧发展的1903年至1926年,美国先后建立了 

181家汽车厂,其中137家在1927年宣告撤销。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 

性的经济萧条,美国轿车的销售量大幅下降,1932年只有114万辆,直到1937 

年才恢复到392万辆。而“三巨头”的销售量之和占了全国汽车总销售量的 

90%以上。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福特、通用等公司转向生产军用物资。战争 

结束之后,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汽车热,到1950年,美国国内的轿车需求量又 

上升到500—600万辆。同时,市场对轿车的需求趋向于大型化、豪华化。 

    德国的汽车工业是从19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戴姆勒和本茨分别研 

制成功汽油机汽车,并各自成立了汽车制造公司。1926年,这两个公司合并, 

成立了戴姆勒—本茨 (奔驰)汽车公司。后来又有奥贝尔等汽车企业相继建 

立。1925年美国福特公司在德国建厂,通用公司又于1929年收买了奥贝尔。 

于是福特公司和通用公司成为德国最早的两家外资企业。1932年,戴姆勒— 

本茨公司与奥迪等四个公司结成汽车联合体。1937年,专门生产小型轿车的 

大众汽车公司宣告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汽车工业基本毁于 

战争。战后的联邦德国汽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50年汽车产量就达到30 

多万辆,超过了战前德国汽车生产的最高水平。战后联邦德国的汽车生产, 

以国内的劳动阶层为目标,大量生产普及型轿车。由于联邦德国的汽车行业 


… Page 14…

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整车价格的竞争力不强。后来在联邦德国出现了多家汽 

车零部件公司。这些零部件公司在世界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法国的汽车工业起于19世纪末,当时标致和雷诺汽车公司已开始了商业 

性生产。其后雪铁龙在1916年,西姆卡在1935年也相继投产。在20世纪初, 

法国还引进了英国和德国的技术以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在二次世界大战之 

前,法国的汽车生产规模已达到20万辆。战后,法国的汽车工业已处于本国 

支柱产业地位。 

     意大利是欧洲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它的汽车工业在 19世纪末起 

步,菲亚特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自1899年该公司成立以来, 

便垄断了国内市场,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而国营的阿尔发·罗 

密欧公司和其他一些小公司其生产规模无法与之匹敌。因此意大利的汽车产 

业为菲亚特所控制和左右。1935年,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约5万辆,二次世 

界大战后,产量才有较大发展,到1950年,年产量已超过12万辆。 

    苏联在十月革命前,汽车的生产规模很小,当时仅有里加的俄罗斯—波 

罗车辆厂,于1908—1915年间生产了9000辆轿车和货车。1920年苏联开始 

生产载货汽车,后来又从美国的福特公司引进了技术和设备,在二次世界大 

战前的1938年汽车年产量达到20万辆,战后迅速恢复并很快发展起来。1924 

年莫斯科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轻型载货汽车,1931年达到近3万辆的生产规 

模。1928年苏联开始建设高尔基汽车厂,1932年IA3—A型小轿车在该厂投 

入生产。后来,又有两个轿车厂建成,它们是莫斯科轿车厂和伏尔加轿车厂。 

莫斯科轿车厂在二次大战前生产过KNM—10型汽车,战后在1947年生产了莫 

斯科人轿车,伏尔加轿车厂专门生产拉达轿车,其生产能力可达年产 70万 

辆。此外,在其他地方还建立了一些小型汽车厂。 

      (2)内燃机的应用与航空、航海事业的发展 

     除汽车外,内燃机在航空和航海方面也建立了勋业。1903年,第一架飞 

机用汽油机驱动,由赖特兄弟驾驶试航成功。虽然这架用螺旋浆推进的滑翔 

机,留空时间仅有59秒种,飞行高度不过260米,但这次空中飞行却是人类 

千百年来美好向往的第一次胜利尝试。1909年法国工程师布莱里奥特驾驶飞 

机飞越了英吉利海峡,从此飞机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飞机的制造 

技术和性能不断得到改进,并完全进入实用阶段。中国的冯如、谢缵泰等也 

于这一时期在国外各自独立地研究飞机,尤其是冯如的飞机性能良好,1911 

年运回中国,遗憾的是在国内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将飞机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恐惧,然而也使军用飞机获得飞 

快的发展。战争的需要使飞机的飞行速度、爬高能力和航行距离不断提高, 

而这又有赖于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变螺距螺旋浆等技术突破。1927 

年,林德伯格驾驶飞机从纽约直飞巴黎。此后,航空事业才获得大发展。内 

燃机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使航海事业出现了新的景象。1903年,第一艘内 

燃机轮船建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