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美国戴回来的草编小凉帽,还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亲自赠送给她的,在当时是一种友谊的象征。而在中国的战时重庆,像这样编制精巧、造型独特的小草帽,显然是非常少见的。每年夏季过后,宋美龄都会不厌其详地叮嘱蔡妈如何将它收藏好,在收藏之前当然也需要进行清洁保养。不过,蔡祺贞知道这种精巧的小帽子,一般是不敢把它放进水里进行清洗的,因为那样就会把这顶草编小帽变了原形,而且草编也会因经水漂洗而改变颜色。于是蔡祺贞必须要用特别小心的方法,对宋美龄的草帽进行清洗。她一般先用软刷轻轻弹去草帽上的灰尘,然后再将毛刷蘸水,刷去草帽帽檐内的积尘和雨垢。最后再用纸箱将这顶草帽封闭性地保存好,准备在次年再拿出来使用。后来,这顶小草帽一直被宋美龄收藏着,几乎回到南京以后没有再用过,一直到她1991年飞美定居时,宋美龄也把罗斯福夫人1942年在华盛顿亲自赠送的小草帽带在身边。她2003年在美国病逝以后,一批宋美龄多年保存在自己身边的杂物,顺利地运回了台北。在这些杂物之中,就有这顶看起来平常而实际是宋美龄引为至爱的美国式小草帽。
此外,宋美龄在台湾盛夏时节使用过的凉席,也是她多年喜欢并不肯丢失的随身之物。按理说这种草编凉席并不值几个钱,只要宋美龄喜欢,随时都可以让手下人买来几张,供她使用。宋美龄身边一直带着这领草凉席,也是她多年不肯丢失的物品之一,因为它是心爱的外甥女孔令伟送给她的,具体的时间无法记清,不过那是孔令伟在台湾生病之前,特地从美国给宋带来的一种夏季纪念品。宋美龄每年秋天都叮嘱身边的蔡祺贞一定要把它清洗干净,存放起来以备明年再用。蔡祺贞知道女主人对这凉席的感情,因此清洗保存都十分细心。她采取软毛刷蘸温水,小心地沿着竹草席的经纬缝隙进行清洁与保养,然后收藏起来,到了第二年夏天还拿出来供宋使用。后来蔡祺贞因病故去了,宋美龄就叮嘱身边的女侍们照样去做。宋美龄使用的凉席就像她使用过的其他物品一样,一般都会十分精心,而且手中握有万金之资的宋美龄,也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花天酒地,她在生活用品上的使用,有时甚至与她的第一夫人身份不能相符,其精心与思旧的态度显然是可贵的。这件凉席,也在宋美龄殁后运回台湾的一批遗物之中,在台湾公开展出了。
蔡祺贞在宋美龄身边管理内务多年,之所以得到了宋的充分信任,还在于她替代宋美龄保管属于她自己的金银首饰。这些东西虽然看来都是一些小物件,然而它们大多都十分珍贵,有些金银饰物还是外国元首级人物的馈赠,所以只有蔡祺贞管理才让宋美龄更加放心。而蔡祺贞在管理这些珍贵饰物的时候,多年来绝对没有发生缺失的现象。由于对她对官邸里的金钱饰物丝毫不动心,所以才引起宋美龄对她的敬爱和信任。
在一般情况下,宋美龄对于这些存放在内室里的珍贵装饰品并非经常使用,有时候即便她出席一些有美国宾客出席的宴会,也不肯佩戴饰物首饰。更多的时候,这些珍藏多年的饰品只是作为宋美龄手中的把玩之物。
蔡祺贞精心管理着宋美龄的首饰,她发现这些在外人口中传得神乎其神的金银饰物,其实并非绝对的世间宝物,有一些甚至就是极为普通的钻石和珍珠。从前许多人传说孙殿英盗窃慈禧墓得来的许多皇室宝贝,最后都被进贡到宋美龄这里来了,也有误传的成分在内。在一般的情况下,宋美龄平时所佩戴的不过只是一些耳环和戒指之类的小饰物,至于珍贵的钻石手链等等,宋美龄只有出席重要美国来客的宴会和酒会上才会偶尔一露峥嵘。
蔡祺贞病逝以后,宋美龄又有了新的女管家,不过这些后来者没有一人可以比得上让宋美龄称心的蔡祺贞,因为她这些衣服、旗袍和首饰等物的管理,并非是普通人可以轻易做得到的。
到了晚年的宋美龄,虽然生存条件始终保持着优越于他人的特殊境况,可是,她面对着当时美国市场上不断涌现的大量化纤衣服和与化纤相关的丝织物,始终保持着她所特有的冷静和排斥态度。也就是说,宋美龄并不喜欢新潮的化纤织品,她认为八十年代以来美国所生产的大批化纤织品,虽然外表华丽美观,可是却有许多有害于人体的物质。譬如宋美龄所无法接受的甲醛、酚、聚乙烯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而且有人曾经把这类外质美丽的女式外衣,也送进了宋美龄居住的房间,她看过以后,马上就嗅出一股难闻的气味。身体的皮肤对异味和化纤物品有抵触与过敏反应的宋美龄,就会本能地排斥这些新潮流之下涌现的衣服和物品。
居住在蝗虫谷大宅里,不仅宋美龄自己不穿这类有化纤成分的衣服,而且她也要求身边女服务人员和侍卫们,也不穿这类化纤产品。每当她接触到这有异味的衣服时,马上就会有头晕、恶心等感觉。宋美龄对化纤制品的强烈反感,也体现在她对多年伴随自己的棉毛制品,从心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感。夏天用的丝绸纱布所制成的旗袍,冬天使用棉麻等中国特有产品缝制的衣袍,都给宋美龄以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与其说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感觉,不如说是女性对中国丝织品特有的情愫。所以,宋美龄至死也没有丢弃她当年从台湾空运过来的,许多由中国棉纱绸缎制成的旗袍和随身衣物。这是她的一分特殊中国情结。
◎ 在南京时期,宋美龄曾派医官×博士带几位医生,前去紫金山下一家研究所,专门对菠菜进行过化验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果然如宋美龄所说的那样,一公斤菠菜中原来竟含36克胡萝卜素,这是相当于两只鸡蛋的蛋白质和两只橘子的维生素。难怪宋美龄多次叮嘱身边的厨师们说:“我每天只要吃半斤菠菜,就可以抵一顿红烧肉所供给的养分了。”
◎ 宋美龄早年在南京和上海生活期间,还有一个饮食习惯,就是她喜欢喝牛奶和参汤。那时的宋美龄还不能真正认识营养与长寿的关系,所以有时她不但喜欢吃些肉类食品,如火鸡和烤鸭之类,而且也像普通中国政要和女眷一样,往往把长寿的希望寄托在高蛋白营养品上。
◎ 宋美龄对洛德医生提供的这份医学报告,十分惊讶也十分激动。因为此前她只是盲目地喜欢吃水果,却没意识到一只普通的苹果,竟会有如此之大的好处和学问。
◎ 在菜式方面,圆山国宴厨房有中、西式两种餐点系统。蒋介石和宋美龄做东的“国宴”,绝大多数是中式餐饮。只有宋美龄一个人主持的宴会才会是西餐。为了慎重起见,每逢“国宴”的前一二天,饭店内较大型的餐会均须暂停营业。
宋美龄由于10岁时就到美国读书,所以她回到祖国以后,在她的饮食习惯上始终没有忘记少年时形成的偏爱,即每餐必食青菜,也就是西餐中的青菜沙拉。
据宋美龄早年在南京和重庆时期身边医官×回忆:宋美龄对于生吃蔬菜非常有研究。她认为煮熟的菜类虽然便于消化,但这些蔬菜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大多都在加温过程中分解或遭到破坏,营养价值无疑已经不能与尚未加热的菜类相比。例如素有蔬菜之王美名的菠菜,就是宋美龄每餐必用的,她认为菠菜不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且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南京生活时期,宋美龄曾经派医官×博士带着几位医生,前去紫金山下一家研究所,专门对菠菜进行了化验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果然如宋美龄所说的那样,一公斤菠菜中原来竟含36克胡萝卜素,它相当于两只鸡蛋的蛋白质和两只橘子的维生素。难怪宋美龄多次叮嘱身边的厨师们说:“我每天只要吃半斤菠菜,就可抵上一顿红烧肉供给我的养分了。而且红烧肉虽然吃起来很香,但它的副作用太大了,油腻可以伤肝,还会增加脂肪和体重,我在美国的时候一度喜欢吃甜食,后来我的房东老太告诉我,你这样长久吃甜食,将来就会让你的心脏无法承受。那时我还什么也不懂,以为能吃上自己喜欢的食品就是幸福,哪知道我那时甚至还不及一个美国普通老太懂得生活的质量。后来见那位美国老太总以青菜沙拉佐食,才渐渐悟出了一点道理。因为我在乔治亚州读书的时候,才是一个不到20岁的姑娘,可是那位老房东已经70多岁了,她的身体比我还好,竟然强壮得如同一条牛!”
宋美龄喜欢吃青菜沙拉,是她1913年从乔治亚州威士理学院转到麻省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继续攻读学业的时候。当然,并不是因为她轻易相信乔治亚州那位房东老太的一席之言,就改变了自己从小喜欢甜食的习惯,而在于那时的韦尔斯理女子学院的集体食堂中,已经开始试行“多食用青菜和生菜”的新式饮食结构。
该校早在那时候就配备了专职的营养教师,她在这所大学里不但负有向学生们讲述与灌输新式营养结构的教责,同时她也直接兼职该学校集体食堂的营养师。在这位营养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全校每日三餐的伙食配比,甚至每餐投入什么青菜,多少青菜,多少肉类,菜里放多少菜油,等等,所有一切都必须要经过这位女营养师的批准和同意,才可以进行投料和烹饪。特别对于该校女学生们的蔬菜比例,每天都由这位女营养师亲自拟定合理的菜谱,她的菜谱中尤其对肉类和蛋类的比例控制十分严格,而熟菜和生菜也尽量做到搭配合理。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青少年时期的宋美龄往往把吃饭和吃菜也当做她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过多年以后,宋美龄深深反思到,她早年在美国韦尔斯理女子学院学到的所有知识中,不仅有她毕生喜欢的英国文学、天文学、美术和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从那所大学里学到了让她后半生赖以受用的合理饮食习惯,还有那位美国女营养师对于饮食质量的新理念。
宋美龄从美国回到上海以后,常常每餐必以青菜沙拉佐食,这在当时旧中国还是极为鲜见的饮食习惯。在那种并不富裕的年月里,即便生活在上海富裕家庭的女孩子们,也多以贪婪食用肉类和高蛋白为主的甜品为荣为乐,更何况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工人家庭子女们,无疑会以追求每餐能有肉类佐食为最高的目标。然而惟有宋美龄与他人持有明显的不同,她不喜欢肉蛋而偏爱普通人不喜欢的蔬菜,并非她自视清高,而是因为这种普通美国人都可以享受的青菜沙拉,既经济又实惠,而且其营养价值和对身体的益处将是美不堪言。在那种国人尚未对饮食结构给予充分注意,一般只以温饱为生活前提的人们眼里,当然都不可能像宋美龄这样考虑得深远。如果说那一时期的宋美龄喜食蔬菜是为了长寿,倒不如说她是单纯地为了保持自身的苗条婀娜。
宋美龄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以后,她的早期饮食习惯,可见于大陆时期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汪日章的叙述。汪日章说:“宋美龄和蒋介石常在一起吃饭,宋喜吃烤鸡、猪排,蒋则喜吃肉丝咸菜汤、干菜烤肉、咸菜大黄鱼。宋美龄很讲究卫生,即便在庐山时也要人从山下捎去蒸馏水使用。……”他又说:“蒋介石和宋美龄请客吃饭也是常事,菜肴是普通的,有些人出来后说吃不饱。这里当然有拘束感的原因,但与不丰盛有关,在宋美龄的厨房里没有过多的酒肉,都是按少量吃新鲜配备的;蒋介石在这方面也够吝啬,若有部下请求救济,最多只批二百元,就算是面子十足了。宋美龄选取衣料,总是跑上好几家,问明价码,择合意的地方去买。……”
宋美龄从大陆来到台湾以后,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放松了她对饮食上的要求。在大陆生活时期,即便物资条件十分丰富,宋美龄也坚持如一地主张多食蔬菜,这一点早已为许多在宋美龄身边服侍过她的侍卫、女佣们所证实。一些来自台湾的官邸侍卫们的回忆文章,都对宋美龄持之以恒的饮食习惯众口一词。据知情者介绍,宋美龄曾经多次叮嘱身边女侍和厨师们注意每餐必给她上一些纤维较长较多的蔬菜。她认为这些长纤维的蔬菜,虽然大多都不利于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可是如果仔细研究一番就会发现,长纤维的菜蔬之中往往正是含维生素、果胶、海藻胶较为丰富的,远比那些看起来好而吃起来香的菜类对人体更有好处。这些好处经过她身边医生们的总结,得出宋美龄喜欢长纤维蔬菜的益处是多方面的。第一,长纤维蔬菜可以改变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由于它们不便于消化和吸收,反而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和防治大肠癌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降低血压。
1927年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以后,她与蒋介石无论在生活理念还是政治观点上,都有许多有待磨合的地方。其中生活习惯的差异,成为她婚后与蒋氏最大的迥异。这些差异当然缘于她与他所受东西方教育的不同而无法取得生活理念上的一致,其中宋美龄与蒋介石在生活几十年以后一直无法取得一致的差异,正是她与他各自不同且又无法迁就的饮食习惯。宋美龄可以让不信仰基督教的蒋介石随她而改信基督,也可以在蒋氏决定重大政治策略的时候,以她的意见作为转圜政治危机的基础。然而从美国读书时起就喜欢食用素食素菜的宋美龄,却无法让蒋介石改变他不吃青菜沙拉的固习。
关于宋美龄与蒋介石饮食习惯截然不同的说法,没有经常追随在这对夫妻身边的侍卫官翁元先生的口述资料更具有说服力了,翁元说:“在蒋家家族当中,老先生( 指蒋介石——引者注 )是最重视吃食的一位。他吃的食品,非常精致但很简单,中年以后因装假牙,老先生的餐饮,基本上以中西式餐食为主,拿早餐来说,通常早上是吃一些点心类的食品,诸如汤包、包子、馒头,有上海式的餐点及西式餐点,也有北方式的口味。为了让老先生吃得舒服称心,大师傅几乎天天得变换花样,可是菜色再怎么改变,老先生有几样家乡菜是每天都要吃的,那就是腌盐笋和芝麻酱。他的吃法就是拿盐笋蘸着芝麻酱吃。就因为腌盐笋是老先生每天都要吃的家乡味,官邸内务科几乎每年都要腌制几十斤,供老先生每天食用。老先生毕生南征北伐时,遍尝南北餐饮,仍情有独钟家乡味。官邸的菜色几乎每样都会用鸡汤做调味,老先生非常喜欢吃鸡汤,厨房几乎每天都准备鸡汤,厨师知道先生的口味,每天都会准备好一只老母鸡,煨锅浓鸡汤,成为官邸饮食的基本特色。老先生一口假牙,所以习惯吃烧得比较烂的菜,不管是中餐,晚餐,桌上大概是五道菜左右,菜色是二荤三素或三荤二素,每道菜虽然称不上是宫廷美食,但是也兼顾了风味和营养。大体而言,老先生不是一个喜爱大吃大喝的人,而是喜欢精致的江浙小菜,例如:水煮笋头、酱菜、小黄瓜等,芝麻酱则是他最喜爱的一种调味品。老先生是一个注重饮食口味的人,但是,他绝对不挑食,只要是端上桌子的菜式他都会吃上一点。对西餐的兴趣始终不高,所以,当官邸晚上吃西餐时,老先生有时宁愿吃他的家乡味,比如咸笋、酱菜,蘸着芝麻酱,吃一点稀饭。老先生虽然和老夫人一起吃中饭和晚饭,可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