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学习中医班来办班。当地有个工厂发生了火灾,火灾在燃烧的过程
中,有许多化学的有毒的物质,弥漫在空气中。救火的、还有这个工厂
的工人,有60多个人,吸入了这种有毒的物质,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这
种有毒的物质很厉害,出现了呼吸道的、出现了肺水肿、呼吸道粘膜的
水肿,出现食道粘膜、胃粘膜的水肿,发烧,严重的病人昏迷,胸闷、
胸痛、憋气。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大的医院,还有唐山地区的医院,那
些西医大夫,都到那儿去集中抢救。
在抢救的过程中,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什么毒物引起的中毒。但是这种
毒物没有特效解毒药,只好对证治疗,呼吸困难的就给氧,呕吐不能吃
饭的那就输液。只能对证治疗,治疗了二三天,所有的病人发热不退,
胸闷、胸痛、憋气不缓解。
后来他们听说,北京中医学院有中医的老师在这里给西学中班讲课,就
开了一辆非常破的吉普车去找我们去了。路上就说,我们这次工厂失
火,是一种什么什么毒物,很长的化学名字。中毒,你们中医书上有没
有记载,这种毒用什么中药来解毒。这个名字我哪里听说过呀,书目哪
里有这种记载呀,我心想,这怎么办?给他们喝点甘草水?给他们喝点
绿豆汤?我心想,这还不让人家西医抢救的专家们笑话:原来你们中医
大夫,就用这种方法来解毒啊?我们刘渡舟老师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到
那里之后,因为这个工厂是一个保密工厂,所以它的病人都没有向远处
医院转,也许来不及转,搭了个大大的棚子,几个棚子,几乎所有的病
人就在当地抢救。我们看了三、四个病人以后,症状都是一样的。然后
刘老师在我耳边说了两句话,〃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
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不就是提示用
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合起来治疗吗?我马上就开方:柴胡2000克,为什
么呀,60个病人,2000克并不多吧,黄芩1000克,底下就是小柴胡汤和
小陷胸汤的合方。拿什么来锅煮药?拿大铁锅,民工做饭的大铁锅。煮
完了之后,那些家属不是都在那儿吗,清醒的人都拿大碗灌;不清醒的
人,就拿大的注射器往胃管里灌。轻的病人,当天呕吐停止了,发烧退
了;那个昏迷最重的病人,第四天早晨清醒了,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那
个小伙子他就在火灾的中心,所以他中毒最厉害。这批病人,就这么干
净利索的抢救完了之后,那个西医的负责人问我说,你们中医看病是有
咒语啊,还是有口诀呀?听了他这句话之后,我就觉得他有点不大怀好
意。我说您说得是什么意思?
他说那天开方的时候,那个刘老师在你耳边口中念念有词,你们也没有
进行更多的商量,你就把药写下来了,他口里念得什么呀?啊哈!他念
得是《伤寒论》。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再念两遍?我说,好。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
之〃。他说,你给我写下来,我就给他写下来。他说,这怎么能够体现这
两个方子能够治疗这种化学毒物的中毒呢?这说,这是不能,因为你们
的病人都有这些症状,都有发热、呕吐,他说是;都有胸脘的疼痛而且
有压痛,他说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而且我们都看了他们的舌苔是
黄厚而腻的,舌质是红的,所以这是个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那你
们中医老说我们西医大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证治疗,你看你不
也是对着几个症状吗?我说是啊,我们中医有时候也是对证治疗,所以
我们不要笑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我们实在辨病困难,辨证
候困难的时候,你就抓主证用方就可以了。
这个思路是从哪儿来的呀,从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13条来。
它是太阳病,重点是他辨病了,只要对着这四个症状,头痛,发热,汗
出,恶风寒,不管原来是中风还是伤寒,不管经过治疗还是没有经过治
疗,只要有这四个症状,对上症状,用桂枝汤就行了,不必要一定是太
阳中风。
这个事情过去好些年,那个中毒最重的、昏迷时间最长的、在火灾中心
的那位小伙子,几乎每年的春节,都还来北京看刘老师,说刘老是他的
再生父母。我们老师在世的时候,有时候半天能看六七十个病人,老师
怎么看啊,他经验多了,实际上不怎么辨病,也不怎么辨证,就对着症
状来治疗,这是经验的积累。他有三个学生给他抄方,这儿一个学生摆
着一个凳子,一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乙肝,大三阳。老师说,你口渴
吗?渴。大便怎么样?经常稀,吃得不合适就经常稀,肝区痛吗?有时
候痛,有时候不痛。老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学生就给他开柴胡桂
枝干姜汤。为什么?
因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它的适应证是肝胆有热,脾阳虚衰,津液不足,
所以他抓住口渴,便溏,这不是脾阳不足吗,然后再抓个肝胆有湿热未
尽,好,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学生就在那儿开方了。
你看,几句对话用得了一分钟吗?
这个病人就说了,大夫,我慢性结肠炎,大概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伸出
舌头来看看,舌上很干。你口干吗,口干;经常拉肚子吗?
经常拉肚子;一摸脉,脉沉弦,那你心情好吗?大夫,我心情不好,经
常高兴不起来,这不有肝郁吗,好,柴胡桂枝干姜汤,第二个学生也给
开柴胡桂枝干姜汤,因为他有三个主证呀。
好,这个病人一看,中间这个病人看完了,马上说,大夫,我糖尿病,
口渴吗?渴。大便怎么样?稍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唉,陴阳虚,这个症
状又有了,心情怎么样?不高兴,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我这一辈子就
要陪着这个药进棺材了,我怎么能高兴起来。好,柴胡桂枝干姜汤。为
什么?三个主证全有了,口渴、便溏、肝气不舒,所以老师有时候就是
这样对着症状,或者有时候就对着病机这么用方,疗效好,看病也快。
所以〃抓主证,对证用方〃,也是我们一种治疗思路。
不过我应当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座的如果是本科学生的话,你到医院
做住院医生的时候,那你在写病历的时候,一定要辨病又要辨证,然后
立法,然后用方,应当非常规范的用。但是我同时应当告诉大家的是,
在中医界,确实有不太规范的用方,而对症状用方的这种现象。这种现
象,越是年高的大夫就越多,有时候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就像我
们那一次,在河北的东北部的那个城市,抢救那批中毒的病人。你看我
们没有去仔细地辨病,什么病?毒邪内闭,你要辨出来也可以写上去,
我们没有去做。辩证,什么证?
你要硬写的话,少阳不各,痰热内阻也可以写,但是我们也没有写,就
念了两句《伤寒论》的原文。
所以我在学习《伤寒论》的方法的时候,曾经提到我们要读一些、背一
些《伤寒论》的原文。目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能够很好地理解
它的精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临到用时信手拈来。
看完原文我们看看哪些原文是属于我在这里说的桂枝汤的适应证。先看
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
者,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是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的表现;汗出,
是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加上风主疏泄,使营阴外越的表现。所以发
热、汗出,正提示了太阳中风证卫强营弱的病理特征。我们应当特别提
醒大家的是,这个〃卫强〃,不是指的卫阳真正的强盛,而是指的卫阳因
抗邪而出现的一种病理性的亢奋。
〃欲救邪风〃,这个〃救〃字,我们教材引用了《周礼·地官》的一段话,
但是它的引文我怎么找都没有找见。我翻了《周礼》,《周礼》有《地
官》这篇文章,但是没有《地官司》这篇文章。《周礼·地官》前面有
一段小小的序言,在这段小小的序言里有〃司救〃这么一个词。谁注的
《周礼》呢,是汉代的郑玄。郑玄对〃司救〃作了一个注,怎么注的呢,
说〃救,犹禁也〃。这是我查《周礼》原书,是这样的意思。而《说文解
字》说,我们讲义讲得很好,《说文解字》说〃止也〃,救又是止的意
思。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救火,就是禁火,就是止火,就是灭火;我们
通常所说的救灾,就是禁灾,就是止灾,就是减灾。这是一个古汉语的
一个词汇,由于你救灾、灭火、禁灾,就可以助人,所以这个〃救〃字,
犹禁,犹止,又可以引申为〃帮助〃。我们今天所说的治病救人,这
个〃救〃就是帮助的意思,这就叫做一词具有相反的两义,这种现象在
《伤寒论》中是很多见的。
我们前面讲到的〃颇〃,〃颇〃本来是偏头的意思,所以它即可以
当〃很〃和〃甚〃来讲,又可以当〃稍微〃和〃稍稍〃来讲。我们前面讲到这
个〃臭〃字,它的本义是气味,气味浓烈都叫臭,所以它也可以往相反的
两个方面引申。气味秽浊的可以叫臭,气味芳香的也可以叫臭,这
个〃臭〃字,当秽浊讲,当芳香讲,在《伤寒论》中都存在。比方说在〃厥
阴病篇〃说,〃蛔闻食臭出〃,就是说蛔虫闻到了偏偏的香味,开始扰动,
也就开始心烦,我们到〃厥阴病篇〃会提到的。在〃太阳病篇〃后面提到的
生姜泻心汤证,有干噫食臭。
〃干噫食臭〃这个〃臭〃,有时候就是嗳气有饮食的味道,嗳气有饮食的馊
腐的味道,馊腐的味道就是秽浊的味道,那个臭可以当作秽浊的臭味,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臭味。所以这种一词具有相反的两义的现象,我们
在解释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前些年在现代汉语学界,流传着一种话,说汉语嘛,语言这种东西,有
时候人们就是一种习惯,习惯这么说了,它甚至有时候不合逻辑,大家
习惯了,也就没有人去追究它的逻辑性。它举例子,举什么呢,就是
举〃救火〃这个词。〃救火〃这个词呢,人们千遍百遍的去说它,也没有人
想到这是不合逻辑的。为什么不合逻辑呢,救火(的本义)就是让火燃
烧得更快,说这个话的人很多,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后来我就忍不
住了,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说救火这个词是从古汉语沉淀到现
代汉语的一个词,在处理这样一类词的时候,一定要看在古汉语中这个
词的本意是什么。我就引了许多的文献来说明,〃救〃的本意是禁、是
止,〃救火〃这个词是禁火、是止火,只不过是向相反的方面引申,引出
来一个救灾、止灾就可以助人,这么一个助字,所以我们在解释〃救
火〃这个词的时候,不应当把〃救〃当〃助〃字来讲,而仍然应当用古代汉
语〃救〃字的原来意思,所以〃救火〃这个词是合逻辑的。这篇文章在报纸
上发表了之后,有一些专门研究语言的杂志都在转载,从此以后再没有
人说汉语不合逻辑了。
我们这里的〃欲救邪风〃,就是欲解邪风、欲禁邪风、欲止邪风,也就是
你要想袪风邪的话,〃宜桂枝汤〃,就是适合用桂枝汤。所以这一条就是
我在这里归纳的第2条、第12条、第95条,它们所说的桂枝汤的适应证就
是纯粹的太阳中风证。
下面我们看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
府,却与桂枝汤则愈。〃一个太阳病,它是桂枝汤的适应证,所以才用桂
枝汤。服桂枝汤的时候,不是说一剂药,煮了三升,每次要服一升吗。
第一次吃了一升,喝热粥,盖被子,保温发汗,这叫初服桂枝汤,吃了
药以后没有出汗,反而出现了〃反烦不解〃,这个〃烦〃当什么讲?《说文
解字》说:〃热头痛也〃。这个〃烦〃字从〃火〃,代表有热,从〃页〃,页代
表头。所以《说文解字》说:〃烦,热头痛也〃。你说,热性的头痛,头
又热又痛,这个人心烦不烦。所以它的引申义就是心烦。一个心烦的
人,他学习也罢,工作也罢,还能安静、安宁吗?他就不能够,他又难
免要躁动,所以又引申为心烦、烦躁。当你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工作
的时候,旁边的人老和你说和你的工作没有关系的话,所以你心里就感
到特别麻烦,或者你正在专心致志工作的时候,旁边的人让你去帮他干
别的事,你心里也很麻烦。不过旁边那个人呢还很客气,麻烦你帮我把
那杯水拿来,你看又是麻烦。这一个〃烦〃字的引申意义,在汉代全有
了,可是我们这里的〃烦〃,〃反烦不解〃的烦是另外一个意思,它是〃烦
热〃。因为烦字本身是热头痛,它有热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是〃烦热〃,或
者说就是〃发热〃。〃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吃完桂枝汤,喝完热
粥,盖上被子,本来应当遍身蛰蛰微似有汗,结果反而出现了烦热增
加,病人来找你来了,说大夫,吃了你的药,我更难受了,发烧更厉害
了,没有出汗,是不是你的药开错了?所以医生这个时候要有定见,绝
对认为自己的药没有错。没有错为什么出现了反而烦热、发热更加重的
现象呢?这主要是病重药轻,不足以驱除邪气,反而激惹了邪气的势
力,这种情况也叫〃激惹现象〃。
实际上这种激惹现象在临床上是常常见得到的。用西医西药也有这种情
况,你看那个肺结核的病人,在用结核药的时候,首次用药,要联合用
药,加倍用,为什么?如果你用单味的一种抗结核药,用量又不够,常
常能够激惹,使这个结核反而播散,所以这是西医特别慎重的一个问
题。抗结核治疗的开始用药,用就够用足够量的,多种抗结核药联合运
用,防止这种激惹现象、防止结核的播散。
还有在农村,许多小孩子肠道有寄生虫,最常见的是蛔虫,过去家长一
看孩子经常肚子痛,随便就上医院里买上两片驱蛔虫的药,给孩子吃上
一片。结果蛔虫太多了,驱蛔虫的药剂量太少,没有把蛔虫驱出去,反
而激惹了蛔虫,上窜下跳,搅打成团,形成了蛔虫团性肠梗阻;上窜到
胆道,就形成了急性胆道蛔虫证。所以农村常常有孩子,就是吃了一片
驱蛔药,造成了急腹证的发生,然后送到当地的医院治疗。
我大学毕业实习的时候,有几个月在河北的一个县医院,在外科实习的
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够遇到蛔虫团性肠梗阻,胆道蛔虫急性发作的
小孩子。我们常常给他们做手术,有一次在手术台上,我们都作为旁观
者看手术,打开这个小肠之后,从小肠里拿卵圆钳夹蛔虫,夹出来上百
条,夹到那卵圆盆里,都在那儿蠕动。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大夫做手
术的时候,只听到后面咣当一声,我们一个同学看到这么多蛔虫,就晕
过去摔倒了,所以我们要抽出一部分人来抢救她。你想想为什么出现这
种现象?多蛔虫,你用上这么一片驱蛔药,那可不激惹了它,绞转成团
了嘛。还有胆道蛔虫证的病人也是这样啊。所以激惹现象是普遍存在
的。在这个病人来说,也许他身高马大,体重太多了,你吃上普通人剂
量的桂枝汤,他不行,药轻病重,由于他邪气偏盛,你用上普通剂量的
桂枝汤,他也不行,吃完了反而烦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