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

第7章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7章

小说: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这种思想,这种人和自然相适应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它 
就拿阴阳气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所以三阴三阳在《黄帝内 
经》里它是什么意思呢,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 
为什么胃经和胃府,把它叫做阳明,膀胱叫把它太阳,这应当是《黄帝 
内经》解决的问题。那是根据脏府的生理功能,根据脏府和经络阴阳气 
的多少,也根据人体体表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命名和划分的,用三 
阴三阳来命名脏府和命名经络的,这个问题应当在《黄帝内经》里解 
决,我们这里不多说。 
我们下面重点讲的是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应当说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它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 
的。如果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把它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 
府,那是一个生理概念的话。在《伤寒论》中,我们说阳明就是阳明 
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它是个病理的概念。既然它是病理的概念,它 
就涉及到病变部位,它就涉及到病变性质,它就涉及到病变发展的趋 
势。 
从太阳病来说,它的病变的部位,是不是就像《黄帝内经》那样,涉及 
到了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府呢? 
不是这样的。因为张仲景是收集了大量的病例,他把这些病例都写在竹 
板上、写在木板上,那个时候并没有辩证的思路,他说我怎么能够用一 
种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把这些病证分清楚呢?他在分。这一大堆病,它发 
生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 
所伤,好,就把它叫做太阳病吧。所以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 
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 
伤。为什么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它归属于太阳呢?因为 
体表的阳气的量最大,他认为体表的阳气根源于下焦膀胱,根源于下焦 
肾,所以就把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这种证候归属于太阳病。它的病性是 
什么?是阳证;病势是什么?是阳证的初起。你不是说太阳的阳气量最 
大吗,可是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它的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从邪气的角度
来说,它却是阴寒邪气,它是寒邪,是风寒邪气,邪气的性质呢是属于 
阴性的。而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 
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 
阴阳相叠加,你说充其量不是阳证的初起阶段吗?所以从病证的角度来 
说,它并不是阳证最厉害的,它是阳证的初起。 
阳明病涉及到手足阳明经府。那就是说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还有大 
肠经,胃经。由于足经循行长,影响范围广,所以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或 
者什么邪气所伤呢,它的症状表现明显表现突出;手经循行路线短,影 
响面积小,被外邪所伤,它的症状不突出。所以从《伤寒论》的症状来 
看,主要是足经的症状。它的病性属于阳证,它的病势呢,属于阳证的 
极期。阳明的阳气比较大,阳气虽然不是太大的,它只是二阳,但是邪 
入阳明就化热了,所以阳邪就成了热邪,两阳相加,正邪斗争激烈,所 
以表现了大热大实的证候。所以从病理的角度来说,阳明病是阳证的极 
期阶段,生理上它的阳气的量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从病理的角度来说, 
阳明病是盛阳赶热邪,正邪斗争激烈,表现了一派大热大湿的证候,所 
以说是阳证的极期。 
少阳涉及到了胆经,胆府和三焦,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它是阳证的 
后期。为什么它是阳证的后期?进入少阳的邪气,可以是寒邪,也可以 
是热邪。如果邪气在少阳经的话,那是寒邪,因为它有往来寒热这个症 
状,为什么可以有恶寒呢?那一定有寒邪伤人阳气的证候,他才恶寒 
的。所以寒邪在经的时候,邪在经的时候,是寒邪,邪入府的时候它化 
热。而正气呢,少阳是个小阳,是个弱阳,后世医家把它叫做是稚阳、 
嫩阳、幼阳,如日初出,就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它的阳气不亢不烈, 
所以它抗邪的能力并不强,所以它是阳证的后期。一旦少阳阳气抗邪不 
利的话,邪气就有可能内传三阴而出现太阴病。 
太阴病涉及到脾经,涉及到脾脏,没有涉及到手太阴肺,为什么?太阳 
主表,肺主皮毛,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的时候,常常会影 
响肺气的宣发失调而出现咳嗽、喘,所以手太阴肺的病变在太阳病的阶 
段就常常表现出来了。因此,《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只讲到太阴脾的 
病,而手太阴肺的咳喘的证候,在太阳篇中就包括了,像太阳病篇涉及
到麻黄汤所治疗的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所治疗的邪热壅肺的汗出而 
喘,小青龙汤所治疗的寒邪闭表、内有水饮、水寒摄肺的喘,桂枝加厚 
朴杏子汤所治疗的风邪在表、风邪壅肺、中风兼喘,都在太阳病篇都谈 
到了,所以太阴病只是脾经和脾脏的病。可见张仲景的这种六经辩证, 
他是按照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的,而不是机械地按照《黄帝内经》的三阴 
三阳来的。它是阴证,仅仅涉及的脾阳虚,属于是阴证的初期。 
少阴病涉及到心肾,涉及到肾经。心主火,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 
水,肾又是人体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寒邪进入少阴,导致心肾阴阳两 
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的时候,这就是阴证的进一步加重,它 
属于阴证,可以说是阴证的危重期,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为主的这种少 
阴病,不去积极的救治,常常会出现不良的后果,它是阴证的危重期。 
当然少阴病另外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说,不是以心肾真阳衰危为主,而 
是以外来的寒邪为主。一个很棒的小伙子,去喜马拉雅山爬山,结果雪 
崩了,把他填在了雪里头,那你身体再好,心肾阳气再棒,那个阴寒太 
盛,你这个生命也恐怕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说,对于心肾真正真阳虚 
衰为主的,这种少阴病,它的预后是很差的,你必须积极救治;而对于 
寒胜伤阳的证候,我们另外说,只要他心肾真阳没有完全衰竭,我们经 
过积极救治,把阴寒驱出体外,还有很好的预后。甚至少阴病还有自愈 
的。什么情况下会自愈?心肾真阳不衰,而且寒胜伤阳为主的这种证 
候,甚至阳气恢复之后,它会自愈。 
至于厥阴病,它主要涉及到肝和心包。我们具体讲厥阴病的时候,就可 
以知道,厥阴病的情况非常复杂。如果这个病是由少阴传来的,那就是 
阴证的末期,有死无生呀。你说少阴心肾真阳虚衰,又导致了厥阴相 
火,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那确实是阴证的末期,最后阳亡而死,所以 
厥阴病就有死证。但是〃厥〃者尽也,〃厥〃者极也,如果这个病不是由心 
肾真阳衰微而传入厥阴的,而是外来的阴寒邪气郁扼了厥阴的相火,这 
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当阴寒邪气特别盛,盛到了极点的时候,而相火被 
郁到了极点的时候,相火爆发,阳气来复,所以厥阴病就可以有阳气恢 
复的这种机转。如果阳气恢复之后,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阳 
气恢复太过呢,又可以转成热证,转成阳证,所以厥阴病篇又存在着阴
尽阳生的这种变化,所以你说它既是阴证的末期,又是阴尽阳生的阶 
段,这就是厥阴病的特征。 
这样的话,我们讲到了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它是一种病理 
的(含义)。三阴三阳的这种命名,它包含有病位的意义、包含有病性 
的意义、也包含病势的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病证的概括。 
六经病,它们之间是有相互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就叫传经。具体来说, 
一经的邪气传到另一经,相应的临床症状就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叫传 
经。从《伤寒论》原文所描述的传经规律来看,太阳病作为一个表证, 
太阳的邪气可以传其它任何一经,太阳可以传阳明,太阳可以传少阳, 
太阳可以传太阴,可以传少阴,也可以传厥阴。因为体表的阳气属太阳 
所管,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以后,就等于人体的防御外邪 
的第一道防线出现了缺口,所以邪气就可以传其它五经。从《伤寒论》 
原文来看,少阳可以传阳明,而邪入阳明一般就不再传其它经了。 
就这个问题,《伤寒论》专门有一条说〃阳明者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 
传〃。什么意思呢?阳明是属土的,就像地球一样,树高千杖,叶落归 
根。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是地球所化生的,最后死亡以后,都回归大 
地。所以邪气入阳明以后,就像万物识途,大地所化生,最后都回归大 
地一样,你想再传其他经,是不可能的。阳明的里热,尤其是阳明的里 
实证,你不通过泻下,就在阳明本经解决的话,你说阳明的燥热湿邪, 
能传太阴吗?不可能。能传少阴吗?也不可能。能又回到太阳吗? 
都不可能。所以说阳明病一般来说,它的邪气不传其它经。少阳之邪可 
以传太阴,太阴之邪可以传少阴,少阴之邪可以传厥阴,我现在画的这 
个白色的箭头,显然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病情由轻到重的过 
程。 
我们讲,一脏一腑,它们经常是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比如说,太 
阳和少阴,脏腑相连,膀胱和肾脏腑相连,经脉相互络属,它们相表 
里,所以太阳之邪有飞度少阴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多。少阴阳气回复以 
后,有没有脏邪还腑、引病出阳的这种变化呢?有,少阴可以外出太 
阳。什么情况下少阴病可以外出太阳呢?就是当寒邪胜的少阴病,而不 
是真阳衰的少阴病。寒邪胜的少阴病,少阴阳气逐渐逐渐恢复以后,然
后呢,驱邪达表,使少阴脏邪还腑、引病出阳,可以外出太阳。 
少阳和厥阴相表里,少阳之邪不解,可以内传厥阴。厥阴阳气恢复以 
后,邪气可以外出少阳。这在《伤寒论》里有原文做支持。在厥阴病 
篇,有〃偶尔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这条原文,这就提示了厥阴阳气恢 
复以后,驱邪达外,厥阴之邪外出少阳。还有一段,是阳明和太阴相表 
里,在《伤寒论》原文里,〃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 
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 
者,此为阳明病也。〃这就是一个太阴湿浊不化,在太阴郁久了之后,从 
阳明燥化,外出阳明的一个例子,太阴可以外出阳明。阳明有没有内传 
太阴的?在《伤寒论》没有这个条文。可是我们在临床上,医生见到阳 
明病以后,用泻下的药物太过头了,结果导致脾阳损伤,而转成下利不 
止的太阴病,这在临床上有,《伤寒论》由于没有原文做支持,所以我 
在这里画一个虚线。这就是我们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谈到的六经 
之间传经的基本模式。 
后世医家,关于六经之间的传经,提出了许多术语,比方说循经传、越 
经传、表里传、夫妻传等等。所谓循经传,并不是按照我们经络学说所 
说的,首先手太阴肺经,然后传到了手阳明大肠经,然后足阳明胃经, 
然后足太阴脾经,不是按照这个经气流注次序。所谓循经传呢,是指的 
《伤寒论》在写六经病的时候,先写的太阳病,后写的阳明病,以后写 
少阳病,然后写太阴病、写少阴、写厥阴病。如果太阳病传阳明的,那 
就叫做循经传。如果是少阳传太阴的,这就叫做循经传;少阳传阳明 
的,它不叫循经传,因为《伤寒论》的次序不是这个样子。 
隔过一经或隔过两经传的,都叫越经传。你比方说,太阳直接传到厥阴 
的,就叫越经传,太阳传少阴,传太阴,传少阳,都叫越经传。而所谓 
表里传,我们这种双向的,太阳、少阴,少阴、太阳,这叫表里传。太 
阳和阳明之间的邪气的相互传就叫做表里传。夫妻传,是极个别的人把 
表里传叫做夫妻传,所以当我们读到注家的这类书的时候,不要以为一 
个家庭之间的邪气的相互感染,而实际上是指表里两经之间的邪气的相 
互传,叫做夫妻传。这些名字,今天我们在临床上都没有什么实际意 
义,但是我们要学伤寒,在学注家的著作的时候,我们都应当知道这些
术语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讲的六经的传经,下面我们谈谈六经的变证。 
六经的变证,只是给一个这样的概念,六经病,失治或误治以后,什么 
叫失治呢?就是没有及时的治疗。还有误治,什么叫误治呢?就是用的 
治疗方法不对,该用汗法的,你错误地用了下法。指六经病失治或误治 
以后,使临床症状发生了变化,而新变化以后的病证,不能够用六经病 
来命名的,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变证。新变化以后的病证,不能够用六经 
病来命名的,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变证。也就是说,一个病失治或误治以 
后,如果它发生的新的证候,能够属于阳明病的,那你就叫它阳明病, 
如果属于少阳病的,那你就叫它少阳病,不能把它叫做变证。 
只有这个新的证候不属于六经病,不能用六经的名字来命名的,后世医 
家统统把它叫做变证。在《伤寒论》里头,也把它叫作坏病。也就是说 
典型的六经病,你不适当的治疗或没有及时的治疗,这个疾病发生了变 
化,或者说你给它治坏了,再次治疗这个坏病的时候,就比较费劲,所 
以仲景就把它叫做坏病。这个变证也罢,坏病也罢,或寒或热,或虚或 
实,或者在脏,或者在腑,或者在胸腹腔,可以说变化多端,促杂。张 
仲景在治疗变证和坏病的时候,给了个基本原则,这基本原则就是〃观其 
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观其脉证〃是看看现有脉象表现,证候特 
征,〃知犯何逆〃,这个〃逆〃字在这里做什么解释呢?逆者,错也,误 
也。你看《广雅书正》解释这个逆的时候,不是把它解释为不顺,而是 
逆者,错也,误也。〃知犯何逆〃就是了解他过去用过什么样的、错误的 
治疗方法,〃随证治之〃,然后你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来采取具体的、有 
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我们说《伤寒论》是一部辩证论治的著作,但是辩证论治这四个字,从 
《伤寒论》自始自终没有出现过,在文字上最能集中体现这个辩证论治 
这个精神的,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12个字,见于第 
16条原文。它既是治疗变证和坏病基本原则,也是中医辩证论治精神在 
《伤寒论》中的、文字描述上的集中体现。所以每次我讲到这里的时 
候,都要求我们的同学把〃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12个字背 
下来。 
第7个问题,我们谈谈六经病发病的特殊形式。这里发病的特殊形式,我 
们实际上是几个名字的解释,一个是合病,一个是并病,一个是直中。 
所谓合病和并病,这两个词,在《伤寒论》中只用于阳经,三阳经,在 
三阴经里面没有用过这个词。所以我们给合病下的这个定义,是什么 
呢?是两个以上阳经同时发病就叫合病。为什么两个以上阳经能够同时 
会发病呢?这一般是邪气太盛,一旦伤人,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