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共70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呢?是两个以上阳经同时发病就叫合病。为什么两个以上阳经能够同时
会发病呢?这一般是邪气太盛,一旦伤人,就使多个经感受了邪气而发
病,这是合病的概念。什么叫并病呢,并病是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了
另一经的证候,发病有先后次第之分的,我们把就它叫做并病。可是并
病这个词,在《伤寒论》中,也是仅限于三阳经在用,三阴经没有。
可是后世医家,有的把合病和并病这两个字,用的就给广泛化了,他把
阴阳经,一个阴经,一个阳经同时发病的,也有人把它叫做合病,他把
三阴经中,两个阴经同时发病的,或者一个阴经的证候未罢又出现了另
一个阴经证候的,也叫做并病,这应当说,不符合《伤寒论》中原来用
这两个词的惯例,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就是了。
什么叫直中呢?直中是外邪不经过三阳,直接侵犯三阴而发病。比方说
夏天,天气比较热,有的人特别贪凉,把房间的空调开得温度低低的,
再睡上竹子的凉席,往那里一躺,冰凉冰凉的,再痛饮冰镇的冷饮。
好,这一宿觉,晚上也不盖东西,第二天早上起来,捂着肚子就拉屎凉
泻,找我来看病来了:〃大夫我拉肚子。〃我问他:〃你吃了什么?〃〃我没
吃什么,就是喝了两瓶冰镇的矿泉水,然后晚上开着空调,温度度,然
后睡着麻将的凉席,这一宿起来就拉成这个样子〃,这就叫太阴直中。所
以《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什么意思?春天夏天自然
界阳气盛,人们都容易贪凉、容易饮冷,这个时候你要特别注意不要多
贪凉,不要多饮冷,要保护自己的阳气。秋冬养阴是什么意思?
秋冬气候比较寒冷,人们多易吃一些辛辣的、温燥的食物,你吃了辛辣
的温燥的食物之后呢,容易耗自己的阴液,所以秋冬呢一定要保护自己
的阴液,它是指的这意思。
少阴直中就更加严重了。这个西方国家特别怕流感,一发流感的时候,
有许多老年人起病就表现了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类似
于我们少阴病所说的〃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的这种证候。所以遇
到这种情况以后,它的死亡率是很高的,特别是西方每年流感都有许多
年老体弱的死亡,他们都是死于少阴直中,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是死
于少阴直中。
所以中医有句话说,〃老怕伤寒少怕痨〃。〃老怕伤寒〃老年人肾阳虚衰,
就怕外来的寒邪直中少阴,〃少怕痨〃,说少年人怕结核病、怕痨病。当
然现在由于抗结核药的广泛应用,少年人营养的逐渐提高,结核病的这
个问题基本上可以解决。但是老怕伤寒的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还有伤寒专司下虚人,下阳虚损、肾阳不足的,这种人一得外感,一得
伤寒,就能表现了少阴直中的这种特征,所以少阴直中,病情比较危
重。
关于六经辩证,我们谈最后一个问题,六经辩证和其它辩证的其它关
系。中医学发展到今天,它的辩证方法很多,八纲辩证、脏腑经络辩
证、气血津液辩证、病因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等,六经辩
证和这些辩证方法是什么关系呢?应当说八纲辩证是辩证的一个大的纲
领,它是从六经辩证中归纳提取出来的一种辩证的方法和思路。
从六经辩证中来说,太阳病多表证,阳明病和三阴病多里证,所以这就
有了表里的分证问题。从六经辩证来说,三阳病多阳证,三阴病多阴
证,这就有了阴阳的分类。从六经辩证的角度,三阳病多实证,比方说
太阳膀胱,蓄血蓄水是实证,阳明腑实是实证;三阴病,太阴病、少阴
病多虚寒证,这就有了实和虚的问题,也有了寒与热的问题,所以八纲
辩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辩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分证的大的纲领。
八纲辩证它的缺点是不能用于指导临床用方。你说我辨它是个表证,辨
它是个里证,你用什么方?你是表寒呢,还是表热,你是中风呢,还是
伤寒?所以八纲辩证不能直接指导用方。我们刘渡舟老师有一个非常有
意思的比喻,说就像一个邮递员在送信,八纲辩证只是告诉你去哪个街
道,哪个门牌号码呢,它没有告诉你。你要想把这封信直接送给收信
人,你还必须要知道门牌号码,而六经辩证就指明了门牌号码,指明了
这是一个太阳伤寒表实证,你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这是一个阳明腑
实证的,以热胜为主,而腑气不畅、未复的证候,你就会用调味承气汤
来治疗。所以八纲辩证只是一个分纲,在临床上不能够具体的指导用
方。脏腑经络辩证是后世医家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辩证方法,他把每一
个脏腑和每一个经络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都给你列出来。所以后世医
家所归纳的经络辩证中,有一些内容就来自《伤寒论》的经证,比如说
太阳经受邪之后,表现了头项强痛,或者项背强几几。这是在后世经络
辩证中,就是太阳经的证候。《伤寒论》中提到的阳明经受邪,可以表
现为额头疼痛,翕翕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
中,就可能变为阳明经脉的证候。《伤寒论》所提到的少阳病,有目赤
耳聋,胸胁烦闷,偏头痛,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就可能作为少阳经
的证候的表现之一。《伤寒论》中出现的厥阴经受邪,表现了干呕吐涎
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是肝家虚寒,浊阴不化,浊阴循经上挠清
窍,出现了癲顶痛,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这个癲顶疼痛就可能作为
厥阴经的经脉辩证的一个项目。
后世的脏腑辩证,把脏腑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种种证候都罗列来,当
然,《伤寒论》中涉及到脏腑病证的,也可以归属于脏腑辩证中的一项
内容,比方说膀胱的病证,膀胱气化不利的,表现了小便不利、小便
少,少腹苦里急,可以引水消渴等等。在后世医家,他就把膀胱气化不
利的气分证,就可能包括了太阳膀胱的蓄水证。又比方说,表寒化热,
循经入里,和血结于膀胱,表现了少腹硬满,或者少腹急结,其人如
狂,或者其人发狂,这在《伤寒论》中,叫做太阳蓄血证,这在膀胱脏
腑经络辩证的膀胱腑证中也有可能把膀胱蓄血证列属于脏腑辩证中的膀
胱病证的一个血热互结。所以脏腑辩证和六经辩证之间是这样一个关
系,六经辩证的经络辩证为后世的经络辩证提供了资料;六经辩证中的
脏腑辩证为后世的脏腑辩证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但是两者不能够完全代
替。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是张仲景根据临床
客观实际,一条一条把病例摆在这儿之后分类的,他所写的内容,都见
于临床;而后世医家,他的脏腑经络辩证,他不一定来自临床实际,是
坐在屋子里,分析了大量资料以后,在他的脑子里想像的某一个脏腑,
应当有寒,应当有热,应当有虚,应当有实,他们的寒热虚实都用什么
方子,这么罗列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天在临床上,常用到脏腑经络辩
证,里头的一部分内容,实际上和六经辩证有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我们现在得温热病就比较多了。所以到明清以后,
人们发现固守《伤寒论》中一些方子,对临床上的一些外感病,在治疗
上效果不好,于是逐渐就产生了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就我们今天
来说,卫气营血辩证主要是辨温热病的,而三焦辩证主要是辨湿热病
的,六经辩证主要是辨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病变的。把这三种辩证方法综
合起来,就涵盖了所有外感病的辩证方法。好,关于六经辩证的若干问
题,我们就介绍这么多。实际上许多内容呢,我们会在具体讲原文的时
候,还会详细地作讲解,我们的今天的课就到这儿。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 本书版权所有…佚名
麒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由 '电子书制作生成器2007' 制作完成
联系帮你忙信息中心
上一页 到目录 下一页
第05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
第05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
前一段的课程,我们对《伤寒论》的概论部分谈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
题是关于《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机字仲景,生于东汉末年。
由于在历史上,有他关于做过长沙太守的传说,所以,后世医家用〃长
沙〃作为张仲景的代称,或者是张仲景著作的代称。他是东汉末年的南阳
郡人,所以在他的著作里常常出现当地的一些方言,这是我们在学习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时候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了《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历史背景。
这个历史背景,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个是从社会背景来谈的,
一个是从它的学术背景来谈的。
从社会背景,我们大体知道,在张仲景的有生之年,中国的社会是一个
天灾不断、战争连绵的状态。由于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造成了传染病长
期的大面积的流行,这就为张仲景在防治传染病上提供了一个实践条
件,也为张仲景收集广大医家和广大人民在防治传染病的经验和教训
上,收集这些资料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客观条件。
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谈到了《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学术背景。这个
学术背景,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个是基础理论的著作,在《汉
书·艺文志》里把它叫做〃医经〃;一个是经方的著作,就是经验用方的
著作,在《汉书·艺文志》里头把它叫做〃经方〃。
在张仲景之前,讲基础理论的医经著作和讲经验用方的经方著作它们是
分开的,是两大体系。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的自序里头谈到了
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素问》就是《黄帝内经·
素问》,《九卷》就是《灵枢经》,《灵枢经》一共有九卷,《阴阳大
论》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的一部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著作。这就说明张仲
景勤求古训,求的是古代的关于基础理论的著作。
从经方的著作来看,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十
一家的经方的著作。但是晋朝的皇甫谧在写《针灸甲乙经》序的时候有
这样一段话,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说伊尹这个人,以他仅次于大圣人的才能,参考了《神农本草经》写成
了《汤液经》,而《汤液经》正是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头所记载
的经方十一家之一。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接着说:〃仲景论广伊尹
《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就是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补
充、拓宽了、补充了这个伊尹的《汤液经》为数十卷,临床用起来都有
很好的效验。这就说明张仲景的书中所记载的这些方剂大多数来自于
《汤液经》。因为《汤液经》我们今天看不到了,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了
《伤寒论》就等于学习了《汤液经》的非常重要的、临床行之有效的、
许多方剂的内容。因此,我们说《伤寒论》的学术背景也就是我们讲义
上经常所写的学术渊源,来自于古代的医经著作,来自于古代的经方著
作。具体经方著作来说,那就是指的《汤液经》。这个,随后,我们谈
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流传、沿革和《伤寒论》的主
要版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记住以下几个人。
第一个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晋朝的太
医令王叔和。第一次校定、刻印、刊行《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宋
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的林亿、孙奇、高保衡。能够使我们今天看到宋版
《伤寒论》那就归功于明代的赵开美,他在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
1599年刻了《仲景全书》,《仲景全书》里包含了有四部著作,第一部
就是翻刻宋版《伤寒论》,第二部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第三部
是宋云公的《伤寒类证》,第四部是《金匮要略》。所以在《伤寒论》
流传沿革的过程中,王叔和是第一功臣。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由于刊印
了《伤寒论》,是《伤寒论》得以广泛流传一直到今天。宋代的这个本
子我们把它叫作治平本,把它叫作宋本。今天宋版看不到了,我们看到
的是《仲景全书》本,也可以把它叫作赵刻本。所以赵开美也是《伤寒
论》在流传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之一。这些人我们都应当把他
记住。
随后,我们谈了《伤寒论》的内容和他的主要贡献。
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谈了伤寒的含义。伤寒的含义在古代有
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含义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的含义
是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病证。这个基本概念我们一定要清
楚。它和现代医学所说的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肠伤寒或者副伤
寒,它的概念是不同的。
作为《伤寒论》,这个〃论〃作为一个著作的体裁,我们引用了刘勰《文
心雕龙》里的一句话,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
也。〃《伤寒论》的〃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综述了各家关于治疗伤寒
病、治疗外感病的经验,然后把它集合在一起。
所以《伤寒论》也罢,《伤寒杂病论》也罢,是仲景对公元二世纪前中
国医药学成就的一种总结,是一种综述。所以,从《伤寒杂病论》问世
以后,就把医经和经方两家结合起来,然后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
了里程碑,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在谈到《伤寒论》对中国医学的贡
献和《伤寒论》的内容的时候,最后我们有一段小结,这段小结我们不
妨再回忆一下。
我们说《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
学著作,它是公元二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这是说它在中医学
史上的地位;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记述了多种外感病和
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它也记述了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这是它的内
容。这就使它成为中医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后面我们接着谈了它的主要的两大贡献,一大贡献是在辨证论治上,一
大贡献是在方剂学上。在辨证论治上,他所创立的六经辨证体系并把它
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
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们说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就是一种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当代的医学上仍然是优化的,仍然是最先
进的治疗方案。这个方案最初的创立就起始于六经辨证,因此这是它的
一大贡献。
第二大贡献是《伤寒论》记述了大量复方。
从医学的发展来看,由单味药的应用发展到复方多味药的应用是医学的
一种进步。《伤寒论》记述了大量的复方,而这些方剂呢,选药精当,
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它不仅经得起几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
的检验,也经得起现代试验的,实验室的这种检验。所以它的组方成就
是很高的。因此,这就为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