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小品方-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榆皮(半斤) 滑石(二两,一方一两) 黄芩(一两,一方二两) 甘草(炙) 瞿
麦(各二
两) 葵子(一升)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旦服。忌海藻、菘菜。
治石淋方。
取附船底苔,大如鸭子,以一区半水煮取一区,一服一升,日三。
治石淋方。
浮石取满一手,捣为末,以水三升,苦酒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温服一升,不过再三
服,石即便出。
治石淋神方。
车前子二升,以绢囊盛,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尽服之。日移一丈。石子当出,宿不食,
饮之良。
又方
生 茎叶,合捣取汁,服一升,日三。
小便不通及关格方。
取生土 根,捣取汁,以少水解之于筒中,吹纳下部即通,秘方。
治小便闭方。
豉半升,水四升,煮一沸,去滓,一服立愈,通。
治小便不通方。
熬盐令热,纳囊中,以熨少腹上。
卒小便不通及胞转方。
车前草一斤,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
卷第五
属性:要方第五卷所治如下∶
丸散酒煎膏诸方
治下利诸方
治咳嗽诸方(待考)
治上气如奔豚诸方
治心腹胸胁中病诸方
治虚补养(肾虚腰疼)诸方
治渴利诸方
治风诸方
治邪狂颠诸方
上八件
卷第五
治下利诸方
属性:乌梅丸,治杂下方。第一下赤;二下白;三下黄;四下青;五下黑;六固病下,下如瘀
赤血;七久下;八下不可止;九连年下;十卒下;十一下少血数;十二霍乱而下;十三下如
舍水;十四下已则烦;十五息下,一作一止;十六下而不欲食;十七食无数,但下者;十八
下但欲饮水;十九重下;二十杂错不可名字。合二十种下。江夏太守以此法治,是下尽愈方。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熟艾(一两) 附子(一两) 甘草(一两) 干姜(二
两) 乌
梅(
凡七物,合捣下筛,蜜和丸,如大豆,饮服十丸,渐至二十丸,日三。
青要结肠丸,治热毒下不绝,不问久新,悉治之方。
苦参 橘皮 阿胶(炙) 独活 芍药 黄连 蓝青(一方干姜四分代) 鬼臼
黄柏 甘草(各四分)
凡十物,合捣下筛,蜜烊胶和之,并手捻作丸,如梧子,干以饮服十丸,日三,不知稍
增。
姜附散,治青下、白下方。
干姜 附子(炮) 皂荚(炙去子)
上三味,等分,捣筛为散,饮服方寸匕,不过再服即愈。亦可丸服。
卷第五
治上气如奔豚诸方
属性:治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方,桐君说。
伏出鸡卵壳中白皮 梨木灰 麻黄(去节) 紫菀(各等分)
上四味,捣下筛,作丸、散,随宜酒服十丸,如梧子,散者方寸匕。治三十年喉中结气
咳逆立瘥也。亦可水煮为汤,以意分之。
卷第五
治心腹胸胁中病诸方
属性:九痛丸,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
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生来心痛,方悉主之。并治冷肿上气,落马堕车方。
附子(二两) 巴豆仁(一两) 生野狼毒(一两,炙令极香、抨) 人参(一两) 干
姜(一两)
食茱萸(一两)
六味,蜜和,空腹服如梧子三丸。卒中恶腹痛,口不言,二日一服。连年积冷,流注心
胸者,亦服之,好好将息,神验。
七气丸,治七气。七气为病,有寒气、怒气、喜气、忧气、恚气、愁气、热气。此七气
为病,皆生积聚,坚牢如坏在腹中,心痛烦怨,不能饮食,时去时来,发作有时,每发痛欲
绝也。其寒气则吐逆,心下胀满;其热气则慌惚闷乱,常如眩冒,失精;其怒气则不可当,
热病上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其恚气则积聚心下,不得食饮;其喜气则不可疾行久立;
其忧气则不可苦作,卧不安席;其愁气则怒,忘置物四傍,不复忆处,四肢手足 肿,
不得举。亦治产生早起,中风余疾也。
大黄(十分,炮) 人参(三分) 椒(二分,熬) 半夏(三分,熬) 乌头(五分,
熬) 桔
梗(三分) 细辛(三分) 茱萸(三分,熬) 干姜(三分) 菖蒲(三分) 茯苓(三
分) 芎
(四分) 紫菀(三分) 甘草(三分) 石膏(三分) 柴胡(三分) 桃仁(三分)
凡十七物,冶,合下筛,和以蜜,酒服如梧子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至十丸为度。
卷第五
治虚补养(肾虚腰疼)诸方
属性:肾虚腰痛治之方。
牡丹(二分,去心) 萆 (三分) 白术(三分) 桂心(三分)
上四味,捣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汤服之。忌生葱、胡荽、桃李、雀肉等。
治腰痛少气,阴弱寒冷,小便清冷沥滴,阴下湿痒,少腹急,无子息方。
甘草(十四分,炙) 续断(三分) 麦门冬(三分) 薯蓣(三分) 附子(三分,
炮) 干
姜(二分) 棘刺(四分)
上七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治腰痛,皆积年痛者方。
干地黄(十分) 白术(五分) 干漆(五分) 桂心(八分) 甘草(五分,炙)
上五味,捣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芜荑等。
治卒腰痛不得俯仰方。
鹿角(长六寸,烧)
上一味,捣筛为末,以酒服方寸匕。
腰疼方。
鳖甲(一枚,炙令黄,刮削令净洁。)
上一味,捣筛,空腹以汤、饮、酒服方寸匕,日三。忌人苋菜。
卷第五
治渴利诸方
属性:男子消渴,饮一斗水,小便亦得一斗,宜八味肾气丸主之,神方,消渴人宜常服之。
干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茯苓(三两) 山茱萸(五两) 泽泻(四两) 牡
丹皮(三两)
附子(三两,炮) 桂心(三两)
上药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丸,少少加,以知为度。忌猪肉、冷水、芜荑、
胡荽、酢物、生葱。
栝蒌丸,治日饮一石许,小便不通方。
栝蒌(三分) 铅丹(三分) 葛根(三分) 附子(一分)
凡四物,冶下筛,蜜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三。
铅丹散,治消渴,止小便方。
铅丹(二分) 栝蒌(十分) 泽泻(五分) 石膏(五分) 赤石脂(五分) 白石
脂(五
分) 胡粉(二分) 甘草(十分)
凡八物,冶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年壮服半匕。得病一年,服药一日愈,
二年二日瘥。甚者,夜以水服,勿用酒。
卷第五
治风诸方
属性:丹参膏,治伤寒时行贼风恶气方。
在外即肢节麻痛,喉咽痹,寒入腹则心急胀满,胸胁痞塞。内则服之,外则摩之。并瘫
缓不随,风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 耳聋齿痛,头风痹肿,脑中风动且痛,若痈结核漏瘰
坚肿未溃,敷之取消,及丹疹诸肿无头欲状骨疽者,摩之令消,及恶结核走身中者,风水
游肿,亦摩之。其服者如枣核大,小儿以意减之,日五服,数用之悉效。
丹参 蒴 (各三两) 莽草叶 踯躅花(各一两) 秦胶 独活 乌头 川椒 连翘 桑
白皮 牛膝(各二两)
十二物,以苦酒五升,油麻七升 煎令苦酒尽,去滓,用如前法,亦用猪脂同煎之。若
是风寒冷毒,可用酒服。若毒热病,但单服,牙齿痛单服之,仍用绵裹嚼之,比常用猪脂煎
药。有小儿耳后 子,其坚如骨,已经数月不尽,以帛涂膏贴之,二十日消尽,神效无比。
卷第五
治邪狂颠诸方
属性:别离散,治男子女子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交欢日久成劳。悲愁忧恚,怒喜无常,
日渐羸瘦,连年岁月,深久难治,或半月或数月日,复发者方。
杨上寄生(三两,炙) 菖蒲 细辛 附子(炮) 干姜 蓟根 天雄(炮) 桂心(各
一两)
白术(二两) 茵芋(二两)
上十味,合捣下筛,以酒服半方寸匕,日三,不饮酒,用童子小便调服,合药勿令妇人
见之,勿令病患见。见者,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忌生葱、生菜、猪羊肉、桃李、雀肉、
饧等物。
治鬼魅,四物鸢头散方。
东海鸢头(是由跋) 黄牙石(又名金牙) 莨菪 防葵(各一分)
上药捣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欲令病患见鬼,增防葵一分;欲令知鬼主者,复增一分,
立有验。防葵、莨菪并令人迷惑慌惚如狂,不可多服。
治癫疾发作,僵仆不知人言语,妄见鬼方。
莨菪子三升,清酒五升渍,出曝干,复纳,汁尽,曝干,捣冶末,空腹服四分匕,日三。
治卒癫疾,癫狂莨菪散方。
莨菪子三升,末之,酒一升渍多日,出捣之,以向汁和,绞去滓,汤上煎令可丸,服如
小豆三丸,日三,口面当觉急,头中有虫行者,额及手足应有赤色处,如此必是瘥候,若未
见,服取尽矣。
卷第六
属性:要方第六卷所治如下∶
治冬月伤寒诸方
治春夏温热病诸方
治秋月中冷(疟病)诸方
上三件
卷第六
治冬月伤寒诸方
属性:论曰∶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病,天行温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别伤寒与天
行温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云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考之
众经,其实殊矣。所宜不同,方说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
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
藏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
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冷之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
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反而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
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王叔和曰∶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
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以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
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高下,寒
温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
悟,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陈廪丘云∶或问∶得病连服汤药发汗,汗不出如之何?答曰∶医经云∶连发汗,汗不出
者死。吾思可蒸之,如蒸中风法。蒸湿之气于外迎之,不得不汗出也。后以问张苗,苗云∶
曾有人作事疲极汗出卧单簟,中冷得病,但苦寒蜷,诸医与丸、散、汤,四日之内,凡八发
汗,汗不出,苗令烧地布桃叶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敷身极燥,乃起便愈。后数以此
发汗,汗皆出也。人性自有难使汗出者,非但病使其然,蒸之无不汗出也。
诏书发汗白薇散,治伤寒二日不解方。
白薇(二两) 麻黄(七分,去节) 杏仁(去皮尖,熬) 贝母(各三分)
上四味,捣散,酒服方寸七,自覆卧,汗出则愈。
鸡子汤,治发汗后二三日不解,头痛肉热方。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一分,炙)
上二味,切,以水二升,扣鸡子白令置于水内,合和令匀,纳药复搅令和,上火煎之,
勿动,煎至一升,适寒温顿服之。盖覆汗出,粉敷之有效。忌海藻、菘菜。
葛根汤,治病三四日不瘥,身体毒热方。
葛根(八两) 生姜(三两) 龙胆 大青(各半两) 桂心 甘草(炙) 麻黄(去
节,各二
两) 葳蕤 芍药 黄芩 石膏(碎) 升麻(各一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取八升,掠去沫,然纳余药,煮取三升,分
三服,日二夜一服。忌海藻、菘菜、生葱。
治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痛不利,唾脓血,
泄利不止者,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五分) 当归(五分) 知母 葳蕤(一作菖蒲) 黄
芩(各三
分) 麦门冬(去心,一作天门冬) 桂心 芍药 干姜 石膏(碎) 甘草(炙) 茯苓 白
术
(各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
分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便愈。忌海藻、菘菜、生葱、醋、桃李、雀肉等。
治伤寒七八日,内实瘀热结,身黄如橘,小便不利,腹微胀满,茵陈汤下之方。
茵陈(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三两) 石膏(一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茵陈,得五升,去滓,纳栀子、大黄,煎取三升,分服
一升,日三。小盒饭利,如皂荚沫状,色正赤,当腹减,黄悉随小便去也。
葳蕤汤,治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则发热,头眩痛,喉咽干,舌强,胸内疼,心胸痞
满,腰背强方。
葳蕤(二两) 石膏(三分,末,绵裹) 白薇(二两) 麻黄(二两,去节) 独活
(二两) 杏
仁(二两,去皮尖两仁) 芎 (二两) 甘草(二两,炙) 青木香(二两,无可用麝香
一分代
之)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者,加朴硝一分及大黄
三两下之。忌海藻、菘菜。
茅根橘皮汤,治春夏天行伤寒,胃冷变 方。
白茅根(切,一升) 橘皮(三两) 桂心(二两,切)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数数服之,尽复合之, 止乃停,
取微汗。有热减桂心一两。忌生葱。
芍药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
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方。
芍药(三两) 生地黄(半斤) 牡丹(二两) 犀角(一两,屑)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其人喜忘如狂者,加地黄三两、黄芩三两。
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根据方服,不须黄芩也。忌芜荑、胡荽。
治伤寒鼻衄不止,茅花汤主之方。
茅花(一大把)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即瘥。若无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
治伤寒身热,衄血,呕逆,麦门冬汤主之方。
麦门冬 石膏 寒水石(各三两) 甘草(二两) 桂心(一两)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服桂枝汤大汗后,烦渴热不解,脉洪大者,属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升,碎,绵裹) 人参(二两) 粳米(一
升)。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米,纳诸药,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三。忌海藻、菘菜。
射干汤,主春冬伤寒,秋夏中冷,咳嗽曲拘,不得气息,喉呜哑失声,干嗽无唾,喉中
如哽者方。
射干(二两) 半夏(五两,洗) 杏仁(二两,去皮尖两仁) 干姜(二两,炮) 甘
草(二
两,炙) 紫菀(二两) 肉桂(二两) 吴茱萸(二两) 当归(二两) 橘皮(二两) 麻
黄(二
两,去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始病一二日者可服此汤,汗后
重服勿汗也。病久者,初服可用大黄二两。初秋夏月豪雨冷,及天行暴寒,热喜伏于内,宜
生姜四两代干姜,除茱萸,用枳实二两炙。忌羊肉、海藻、菘菜、饧、生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