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经济史-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但仍由原主经营管理。在战争期间,英国政府直接投资新建的军事企业,
除最大的企业外,一般也交由垄断组织经营管理。战时,政府还同私人垄断
资本合办了英国染料有限公司,拥有该公司半数股本。
美国政府于1918年1月开始接管铁路,并保证在铁路国营期间,给予各
铁路公司1917年6月前的年度平均收入。到1920年将铁路归还私人时,政
府所花费的经营费用达数亿美元。战时,政府拨款30亿美元建造商船;还投
资3750万美元,兴建了150套炼焦装置,而将其中1670万美元无偿拨予垄
断组织。
法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全力扶植军事工业,并大量拨款新建和扩建兵工
厂,军工部门获得空前发展。1914年前从事军工生产的工人为5。05万人,
到1918年增至16。5万人,其中,国家军工厂的工人为29。5万人,占该部门
工人总数的18%。①
再次,各国政府采取巨款补贴、优惠贷款和预付订货款等办法帮助垄断
组织。例如,法国政府给予垄断资本贷款,为其扩建老厂或建立新厂提供资
本。大军火商卢舍尔的电气照明公司,从1914年7月至10月获得了670多
万法郎的订货预付款;安德烈·雪铁龙于1915年2月获得600万法郎的贷款;
同年3月,路易·雷诺获得348万法郎、德洛内—贝勒维尔获得730万法郎
的贷款。更有甚者,如the Société des Forces Motrices et Usines
de I’Avre,从1915年1月至9月共获得1807万法郎的巨额贷款。贷款
利率特别优惠,而且贷款归还期限可长达10年之久。又如,冶金业辛迪加冶
金工业公会,也是由政府通过贷款和订货合同预付款提供资本的。
此外,战时各国普遍实行强迫企业合并或强制实行卡特尔的政策,使许
多“局外”(没有参加卡特尔的)中小企业被垄断组织吞并或控制。
战争期间,私人垄断资本通过上述种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获取
了巨额利润,德国的军火康采恩克虏伯,战时3年的平均利润比战前3年的
① JohnF ·Godfrey ,CapitalismatWar (《战争时期的资本主义》),P。257。
… Page 94…
平均利润增加了一倍多。法国垄断组织冶金工业公会的成员,如佛密纳钢铁
厂的利润,从1915年的290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1950万法郎;塔尔纳索特
炼钢厂的利润,由1914年的74。5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471万法郎;阿弗尔
钢丝厂的利润,由1914年的395万法郎增至1918年的912万法郎。而战时
的军备部长卢舍尔原来所在的公司,仅在1918年3月份一个月中,就赚取利
①
润200万法郎。法国军事工业企业的利润则更加丰厚,如制造机枪的豪契吉
斯公司,在战时两年半期间获纯利6500万法郎;克雷梭公司在1915至1916
②
年的两年内共获纯利2。61亿法郎。 英国的军火康采恩维克斯公司的资产,
由1914年的1800万英镑增至1919年的4250万英镑;英伊石油公司的纯利,
③
在1914至1918年期间,由近26700英镑增至109万英镑。美国大垄断资本
的利润也迅速增加,一般都在2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0%或更多;48家
最大的托拉斯,在1916年一年就获得将近9。65亿美元的利润,即比战前3
年的平均利润多6。6亿美元。④
与垄断资本获得巨额利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要交战国人民生活的普
遍恶化。战争期间,交战各国的直接军事开支,按当年价格计算,高达2085
亿美元。其中,主要交战国德国占470亿美元,英国438亿美元,美国362
亿美元,法国282亿美元,俄国163亿美元,意大利147亿美元,奥匈帝国
①
134亿美元。在战争费用的强大压力下,各主要交战国政府采用滥发纸币、
提高捐税、增发国债的财政金融手段,把战争费用的重担转嫁到广大人民头
上。战时货币贬值,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德国工人实际工资下降了 1/2,法
国2/3,美国1/4以上,英国24%。俄国莫斯科工人战时的名义工资增加90
%,而生活费用却上涨了4—5倍。同时,普遍延长工时,提高劳动强度。战
时,各国人民税收负担加重。如英国,平均每人负担的税款,由1913年的
5。4英镑增至1918年的19英镑;美国平均每人负担的税额,由1914年的3。84
美元增至1920年的51美元。各国还通过增发公债掠夺人民。如德国政府在
战时发行了9次公债,总额约为620亿马克(按1914年不变价格计算),大
多不予偿还。战时食物、衣着等消费品不足,实行限量配给等使各国人民生
活普遍恶化。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此之前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火蔓延
欧洲、亚洲、非洲,参战国有30多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约15亿左右,占
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各国应征入伍的人员约有7300多万人。战争对
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战争极其严重地破坏了世界生产力。它大规模地摧毁了社会生产
劳动力。战争期间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其中以青、壮年劳动者为主。此
外,还有大约1000万人死于战争所引起的饥饿和其他灾害、疫病等。战争所
① JohnF ·Godfrey ,CapitalismatWar (《战争时期的资本主义》),P。18&P。232—233。
② 《英法德俄历史1830—1917》下册(中译本),第601 页。
③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2 版,第102 页。
④ 同②书,第613 页。
① Gerd Hardach,The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 (《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P。l53。
… Page 95…
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各国付出的直接战费。战争毁坏了大量基础设
施、建筑物、各种设备,包括工厂、城市、村庄、农田、铁道、桥梁、房屋
等等。战争期间,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欧洲大陆国家的生产下降了大约
50%,到1920年,欧洲的工业生产才只及1913年工业生产的2/3。法国在
战争期间一直是欧洲的主要战场,而且开战不久,东北部10个省份就被德国
占领,国民经济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工业生产严重下降,直到大战结束后
的1919年才达到战前工业产量的57%,1913—1918年,煤产量减少了35。5
%,生铁减少了75%,钢减少了62%,棉花消费量减少了50%。法国农业
生产也严重萎缩,小麦播种面积缩减,产量下降了58%;牲畜减少了93%。
英国在战争中损失了70%的船只,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1918年的工业生产
只及1913年的82。5%。德国1918年的工业生产只及1913年的57%。俄国
由于西部领土被德国占领,工业生产在1913—1917年间损失了20%左右,
生铁产量减少了36%,煤21%,石油26%,农业机器90%。战争期间,俄
国粮食产量下降了25%,牲畜减少了30%。
其次,战争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参战
国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它们在战时消耗了大量财富,并直接受
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衰落。在世界市场上,它们又遭到美国和日
本的排挤,外贸逆差扩大。1914—1918年,英国的对外贸易逆差累计额达
21。34亿英镑,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累计达68。6亿英镑。战时,英国不得不
变卖了10亿英镑的国外投资,还欠下美国9亿英镑的债务。同时期内,法国
对外贸易逆差额共计622亿法郎,政府财政赤字累计1445亿法郎,这就使一
向以高利贷者著称的法国不得不再向外国、主要是美国借债。到战争结束时,
法国不仅损失了50%的国外投资,还欠下美国40亿美元,成了美国的债务
国。战败国德国,不仅在战时耗尽了财力,丧失了全部国外投资,而且在战
后还要割地赔款,并失去了全部殖民地,力量更加削弱。
然而,美国和日本却出现了“战争繁荣”。美国因战时欧洲交战国对军
需物资的大量需求,以及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量的削弱,趁机扩大工农
业生产和商品输出。战时农业生产,特别是小麦空前发展,小麦产量在1915
年达到10。09亿蒲式耳,创造了美国历史最高记录。农业收入从1914年的
77。93亿美元,增至1915年的81。47亿美元,1919年又增至179。18亿美元。
1914—1919年,工业生产指数增长了31%,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18%,出
口贸易增长了344%,对外贸易顺差额累计157。53亿美元。这种所谓的“战
争繁荣”极大地加强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使美国从一个债务国变为债权国。
据估计,美国对外投资总额由1914年的35亿美元增至1919年的70亿美元。
①
而同期,外国在美国的投资却由72亿美元下降为40亿美元。 1919年,协
约国欠美国债款约为100亿美元。全世界欠美国债务的国家多达20个。美国
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40%。美元地位上升,而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加强了对外经济扩张和殖民掠夺。美国对拉美的贸易总
额,1913年为7。43亿美元,大战结束时已达到30多亿美元。美国在拉美20
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高达50%以上。战争期间,美国资本进一
步掠夺拉美各国的土地,到战争结束时,古巴全国50%的土地已转入美国垄
断资本手中,变为美国的甘蔗种植园。此外,美国资本在墨西哥、玻利维亚、
① Gerd Hardach,The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P。257 。
… Page 96…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也拥有数百万至数千万公顷的土地。美国在战时还
加紧向远东扩张,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渗透。战争期间,美国对中国
的出口增加了2倍多,并通过对华贷款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和发行运河债
券的特权。
日本在大战期间,趁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大肆掠夺殖民
地和对外经济扩张。它通过一系列军事殖民侵略,夺取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
占领了中国的青岛和山东省;抢占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加罗林群岛
和马绍尔群岛等地;侵占了库页岛及滨海地区。继而扩大对这些地区的经济
掠夺。与此同时,日本打入了英国、荷兰、法国殖民地市场在内的广大东方
市场。加上战时俄国和英国向日本大量军事订货,日本对外贸易由长期入超
变为出超。1913年时,日本的外贸逆差仍有4800万日元,到1918年外贸顺
差已达到1。47亿日元。在1914—1919年期间,日本外贸连年顺差,累计顺
差总额在30亿日元以上。同时期内,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工厂数从大约32000
个增加到44000个左右;工厂工人数从大约120万增加到近200万。工业总
产值增长了近4倍。由于工业的急剧增长,日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1914
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一半(49%),到 1919
年已占近62%,而第一次超过农业。日本由农业国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尽
管它的工业水平仍远远不及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但是比战前已大大提高。
战争引起的这种新的不平衡,孕育着帝国主义国家间更加深刻的矛盾和
冲突。
再次,战争引起革命,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被冲破。大战期间,帝国
主义列强更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英国每年从殖民地掠夺的商品
达1。2亿英镑,超过战前1O倍。法国从殖民地 (不包括北非)掠夺了2500
万吨原料和粮食。此外,还通过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向殖民地人民转嫁战争
重担。法国向殖民地强迫性借款达11。13亿法郎,英国强迫印度以“赠礼”
的形式送给它1亿英镑。更为严重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从殖民地强行征调大批
劳动人民去为他们当炮灰。法国从殖民地征集了140万人,英国征集了450
万人。此外,还征调了数百万的民工作苦力。由于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
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农业、手工业更加凋蔽,人民生活极端痛苦。从
而加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帝国
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不得不暂时减少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品输
出,因此,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机会。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工业在战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亚洲的印度,
同战前相比,它在1917年投入纺织工业的民族资本增加了379%,纺织机增
加了792%,纱锭增加了411%;非洲的埃及,在战时,纺织、制糖、酒精、
制革等工业都有了较大的增长;拉丁美洲的智利,战时采矿业获得了迅速发
展,特别是制造炸药的硝石,出口价值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民族工业的发
展,使民族资产价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成长。此外,帝国主义战争也
教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他们的民族觉悟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推
动了战后亚、非、拉美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
体系。
战争也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革命危机。战争使各国人
民灾难深重,同时又唤起人民的觉醒。在大战期间爆发了一系列革命,特别
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Page 97…
沙皇俄国在帝国主义列强中,经济原来就落后,在战争的冲击下,经济
陷入极度混乱之中。1400万劳动人民(约占男子总数的40%)被征兵,大片
土地荒芜。1917年谷物播种面积比1914年减少了1000万俄亩,粮食产量大
幅度下降。经过三年战争,粮食消耗殆尽,粮价飞涨,粮食危机日益严重。
战争期间,企业倒闭了1/4,纺织工业减产50—60%,煤、铁、钢等主要产
品的产量大幅度下降。1914—1917年,外贸逆差达45亿卢布。军事开支猛
增,财政赤字不断扩大,1914—1916年累计财政赤字达258亿卢布。为了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