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科技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彗星。桑提尼(1784—1877年)在计算时考虑了地球、木星和土星的引力
引起的摄动,从而得出比拉彗星在1832年11月27日经过近日点,他的计算
与实际的误差仅有12小时。1846年1月13日,人们发现这颗彗星突然分裂
成二颗星,每一颗都有核和发,逐渐分离开来。1852年,当它们回归时彼此
已相距240万公里,但到1865年比拉彗星却失去下落。1872年11月27日
的夜晚,当地球恰好通过比拉彗星轨道时,却下落了一夜的流星雨,有大约
16万颗流星划破了夜空,它们似乎来自同一个点。流星雨在1885年还下过
两场,此后不复见到。天文学家们证明,这是比拉彗星所分开成的碎片,在
… Page 35…
轨道上继续绕太阳转动,其中一部分碎片为地球吸收进入大气层形成的壮观
景象。
直到18世纪末,人们对太阳还不大了解。银河系理论的创始人W。赫歇
尔甚至说太阳上有植物和居民存在,太阳光是由太阳的外层大气发出来的,
黑子是大气的孔隙等等,这些错误延续到19世纪中叶。这以后,天文学家加
强了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和研究,其中德国一位药剂师施瓦布 (1789—1875
年)每天坚持统计黑子的数目,自1826年起持续了10多年。他终于发现,
黑子出现的频数以10—11年为一变化周期。到1861年,他积累的资料已经
超过二个周期,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天文学家卡伦顿(1826—1875年,英
国)自1853年起也开始系统观测太阳黑子,他发现以日面上不同纬度统计的
黑子为基准判断出的太阳自转周期并不一致,他认为这说明太阳不象一个转
动着的固体球,太阳的表面似乎更象流体。卡伦顿还发现黑子的位置也存在
周期性变化;开始时黑子的平均纬度约35°,数目也少,结束时,平均纬度
是5°。这些发现为德国天文学家证实。
同一时期,人们也观测了地磁场的变化。1851年,拉蒙特(1805—1879
年,英国)发现地磁场不仅在一天里作周期性的变化,而且还存在以10年为
一个周期的变化。这两种平行发生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太阳黑子对地磁场
存在影响,当然他们一时还不能理解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日食观测也是研究太阳的手段之一。18世纪,人们已发现在黑暗日轮周
围有明亮的环和赤色的火焰。在1848年7月8日的日全食观测中,人们着重
研究了这一现象,他们把火焰叫日珥,把亮环叫日冕。1851年,人们拍下了
日冕的第一张照片,从此开创了用照相术研究日全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光辉是由太阳高层大气对日光的漫射和高温气体的运动造成的。
19世纪里关于太阳的研究虽然只取得了一些初步结果,但却为日后关于
太阳结构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3。恒星研究和宇宙构造学说
恒星观测和研究始于哈雷,他在18世纪比较了喜帕恰斯、第谷等人列出
的星表座标,发现在长约19个世纪里,天狼星、南海3和大角这三颗恒星的
位置有明显的移动,于是断定恒星在宇宙中存在真实的运动。
18世纪末,W。赫歇尔发现太阳也在运动,他说:“我想我们无权说太阳
是静止的,正如我们不应该否定地球的周日运动那样。”但19世纪初有人对
此产生了怀疑。1837年,阿格朗德尔 (1799—1875年,德国)研究了390
颗恒星的自行现象,结果证实了太阳在运动的结论。
还在18世纪天文学家们就在思考:既然太阳与恒星相仿,那么恒星是否
组成了一个更大的天体系统呢?1750年,赖特(1711—1786年,英国)提出
银河与所有恒星构成天体系统的假说。此后,哲学家康德和数学家拉普拉斯
等人又提出过进一步的星云假说。
杰出的天文学家赫歇尔一家,通过长期观测研究最先验证了天体的银河
系假说。赫歇尔自制了一架直径46厘米的反射望远镜,他细致地观测了事先
选定的天区,一一找到并数出区道中的星数、亮星与暗星的比例。这种方法
现在叫统计取样方法。他发现银河附近比起远离银河的地方恒星数目更加稠
密,暗星数增加更快。他共数了683个取样天区中的117600颗恒星,绘出了
… Page 36…
一幅银河系结构图,这幅图中银河系形状扁平,轮廓稍模糊,太阳居中。W。
赫歇尔开创了用统计取样方法研究银河系结构;用统计恒星自行方向研究太
阳运动;以及对双星、星团、星云的观测。他开创了恒星天文学分支,因此
被尊称为“恒星天文学之父”。
卡罗林·赫歇尔(1750—1848年,英国)是W。赫歇尔的妹妹。她终生协
助哥哥工作,独自发现了14个星云和18颗彗星。晚年整理了W。赫歇尔遗留
下的大批观测资料,于1828年出版了当时篇辐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星团、星
云表。
J。赫歇尔(1792—1871年,英国)是W赫歇尔的独子。1820年,他曾受
父亲委托参与创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工作。他的天文研究侧重在对双星、
星团和星云观测,并核查了他父亲的观测结果,这使他发现了347对双星。
1833年,他刊布了一本包括2307个星团和星云的表。他还提出过一种确定
双星轨道运动的图解方法。1833年,他在非洲好望角建立了天文观测站,从
1834至1837年他共观测双星2102对,星云和星团1707个。在南半球的天
文观测中他运用了取样统计方法,共统计了3000个选区中的68948颗恒星,
完全证实了上述银河系结构的论断。1838年以后,他专事天文资料的整理和
出版。1849年出版了《天文学纲要》,此书于1859年在中国翻译出版,书
名叫《谈天》。
由于赫歇尔一家人的成就,使银河系概念在19世纪中叶得以确立。
自哥白尼以来,人们长期寻求三角视差的测定,以便确定恒星到地球的
距离。这一工作因天文仪器的进步终于在19世纪30年代取得了成果。
贝塞尔(1784—1846年,德国)任柯尼斯天文台台长期间,长期从事恒
星位置的精密观测。他主编了著名的《波恩巡天星表》。1837年,他认为研
究恒星视差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选择天鹅座61号星为观测对象。1838
年,他宣布天鹅座61号星的视差是0″。31,由此推算该星座距地球为11光
年。同一时期,斯特鲁维(1794—1864年,俄国)选择织女星为观测对象从
事视差测定研究。1837年,他向彼得堡科学院报告织女星视差测量结果是0
″。125±0″。065,计算出织女星距地球27光年,此外他还将精密的测量方
法引入到双星观测中,共发现220对新的双星。1839年,亨德森(1789—1844
年,英国)在好望角测出人马座α星的视差是0″。91,但这个值并不准确,
后来经别人修正为0″。76,距地球4。3光年。此后,类似的测量结果不断有
报道。19世纪共测出70颗恒星对地球的视差和距离。
4。天体物理学的创立及成就
望远镜对天文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望远镜存在一定局限,它
不能了解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等。19世纪初,刚刚发展起来的分光学、
光度学和照相术开始应用于天文学,使天文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样
在19世纪下半叶新兴的天体物理学创立了。光谱学发端于牛顿的三棱镜分光
实验。1814年光学家夫琅和费(1787—1826年,德国)将望远镜、三棱镜和
直光管组成一个系统,命名叫分光镜。该系统由于用多个棱镜偏折光线,因
此使色散度增大可以精确测出各种色光谱线的位置。他发现太阳光谱不是连
续变化的,其中暗线多达576条,他用A、B、C、D(D与D)、E、F、G、H
1 2
标志出最明晰的8条暗线,后人称做“夫琅和费”线。尽管他不能深入解释
… Page 37…
这些暗线的意义,但他肯定这些暗线是由日光自身决定的。后来夫琅和费又
用分光镜研究月亮、行星及恒星发出的光谱,结果表明这些天体的光谱同样
存在暗线。夫琅和费被公认是天体物理学的创始者。
化学家本生(1811—1899年,德国)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1824—1877
年,德国)揭示出光谱暗线的本质。他们将食盐撒在火焰上,通过分光镜可
以看到二条黄色亮线,其位置正好落在太阳光谱的D和D暗线上,于是他们
1 2
让太阳光和钠光混合,投在分光镜上,出人意料的是D、D暗线并没有因此
1 2
亮起来,反而更暗了。用另一种有连续光谱的光源代替日光重复上述实验,
结果在连续光谱上出现了D、D暗线,他们由此想到太阳中心发出的连续光
1 2
谱一定被太阳表面的钠蒸气把黄色光吸收了,结果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光
谱就形成了D、D暗线。
1 2
基尔霍夫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了分光学的基本定律:①每一个化学元素都
有一种特殊的发射光谱;②每一种元素可以吸收它能够发射的光谱线,这叫
自蚀式自变现象。他和本生在研究了各种元素的光谱并和太阳光谱的夫琅和
费线作了对比之后,宣布太阳大气中存在铁、钠、钙、镍等元素,但没有锂。
1861年,布儒斯特指出落日时的太阳光谱的暗线受到地球大气的干扰。
4年后詹森 (1824—1907年,法国)进一步证明大气中的吸收谱线是由氧和
水汽形成的。1866年,洛基尔(1836—1920年,英国)利用分光镜研究黑子,
他发现黑子的光谱吸收暗线远比太阳其它地区的吸收暗线多。1869年,埃格
斯特 (1814—1874年,瑞典)首次测出了1000多条太阳光谱线的波长,并
以他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人作为波长单位的名称(埃)。
太阳光谱学的研究推动了人们对太阳的研究。18世纪末,W。赫歇尔还假
定太阳是一个冷的固体,其上有生物和居民。但是光谱分析证明太阳大气中
有金属气体存在,足见温度很高,不适合任何生物生存。1865年,法伊(1814
—1902年,法国)提出了新的太阳理论,他假定太阳是一个高温气团,热量
自太阳内部辐射出来,太阳内部的物质也随之上升至太阳表面,在那里重新
聚集又回到太阳的内部,这种对流构成了太阳物质的循环运动。这一理论延
续至本世纪才为新的太阳理论取代。
1868年8月18日,在日全食观测中使用了分光镜。其中对日珥作的光
谱观测研究表明日珥是太阳大气的一部分,是太阳部分物质爆发时形成的特
殊现象。参加这次观测的詹森在日珥的光谱中发现一条未知的谱线D,位置
S
与钠的D线很接近。次年,洛基尔(1836—1920年,英国)在日全食观测中
又见到这条暗线,他确认这条谱线证明太阳中有一种特有的元素,定名为氦。
1895年,拉姆赛在一种结晶铀矿中找到一种气体,结果证明地球上也存在
氦。
在研究太阳光谱的同时,有人开始研究彗星的光谱,发现它是相隔为三
段的光谱色带。这说明彗星是一个发光体,不象行星那样仅仅反射阳光。哈
金斯(1824—1910年,英国)进而证明彗星的三段光谱带与碳氢化合物光谱
中的三段光带相合。后来他发现流星的光谱也与此类似,哈金斯的工作是比
较深入的,他观察过彗星的紫外光谱和由彗星反射的太阳光谱。
人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连续光谱和发光体表面温度存在关联,通常当发光
体温度升高,其辐射能量的最大值向光谱的紫端偏移。恒星吸收光谱也与恒
星温度有关。塞奇(1818—1878年,意大利)自1863年起用低色度的摄谱
… Page 38…
仪观测恒星光谱,他把恒星分为白色星、黄色星、橙色星、红色星和暗红色
星。80年代以后,天文学家们才根据光谱,把恒星划分为不同温度类型的星。
1842年,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年,意大利)指出,当波源与观
察者相对运动时,将观察到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当光源离去时,它发出的
声或光的频率降低,或波长变长。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在天体观测中也会产生
“多普勒效应”:如果星球向地球而来,其光谱必向紫色一端移动;反之,
则会向红色一端移动。1868年,哈金斯观察到天狼星吸收谱线向红端移动,
他计算出天狼星以约每秒34。5公里的速度远离地球而去。从此,利用多普勒
效应观测天体,解决了许多重大的天体物理问题,对现代天文学的诞生产生
了深远影响。
光度学的发展与应用是19世纪天体物理学的另一个方面。18世纪中叶,
兰伯特(1728—1777年,德国)建立了光度学的基本定律。他研究了光线在
透明介质中被吸收的情况,论述过月亮和行星的亮度问题,得到满月时月亮
的平均亮度只有太阳的27。7万分之一的结论。
1859年,泽内尔(1834—1882年,瑞典)发明了光度计,使星体亮度测
量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泽内尔用这一方法测量了星体的亮度,于1861年公布
了近代第一个使用光度计测量的星度表。在他之前,普森(1829—1891年,
英国)建议按星的亮度分为5个星等,相邻两个星等亮度之比为2。512。他
们的工作为恒星光度学奠定了基础。
在照相术发明之前,天文学家们是用手把观察到的星体形貌画在纸上
的。
1827年,尼普斯(1765—1833年,法国)制成了第一台照相机,他利用
银盐感光的原理制做底片,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得了第一张风景相片。他
的合作者达盖尔(1789—1851年,法国)在1839年发明了一种银版照相术,
使用碘化银做感光材料,感光时间缩短到 20—30分钟。定影液由天文学家
J。赫歇尔建议使用硫代硫酸钠。照相术的成功立即引起天文学家的高度重
视,就在当年由J。德雷伯(1811—1882年,美国)把照相机安装在一架口径
是7。6厘米的折射望远镜上,望远镜跟踪着月亮并连续曝光20分钟,终于得
到了第一张天文相片。
1851年,摄影师斯科特—阿切尔(1813—1857年,美国)发明了珂珞酊
湿片法,感光速度比达盖尔法快100倍以上。德拉鲁(1815—1889年,英国)
于次年将这一方法用于天文照相,仅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