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 >

第20章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第20章

小说: 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脏腑慢性病、外科、儿科、眼科和六畜病的治疗方法,同时叙述了各种疾 

病的病因和症状。尤其是对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作者进行了深入观察和 

详细记录。例如,有关天花这种烈性传染病如何传入中国及流行情况,发病 

症状、传染性和预后、预防等均作了准确的记载。对沙虱 (恙虫)病描述准 

确,沙虱虫赤如人,形如疥虫;始用沙虱幼虫虫屑内服或外敷以防治恙虫病。 

书中对狂犬病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他提出用狂犬脑组织敷贴被咬伤口,以 

预防狂犬病的发作,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免疫学的萌芽,是免疫学史上极为重 

要的创造。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因为狂犬脑组织中存在有狂犬病抗毒素, 

故有某些被动免疫作用。葛洪的这些重要发现为人类战胜天花、狂犬病、恙 

虫病等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启迪。直接或间接的为16世纪中国发明人痘接种术 

预防天花;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从狂犬病毒制备防治狂犬病疾苗; 

20世纪初的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从恙虫体分离出立克次体并制备疫苗,防治 

恙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肘后方》中详细地记载了疟疾的种类和症状, 

并列出30余种治疗方剂。提出了用青蒿汁治疗疟疾以及解毒的方法,这不仅 

在当时具有实用价值,也为发明青蒿素这一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打下基础。 

书中多次提到的“常山”也被现代证实是一种抗疟特效药。此外葛洪对黄疸 

性肝炎、结核病、出血热、血吸虫病、痢疾、马鼻疽等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 

病进行了研究和记载。他对脚气病也有深入研究,不仅简练地描述其症状, 

而且提出了富含乙种维生素的大豆、牛乳、松叶等治疗脚气病的方法。这些 

都是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有,他所记述并提倡的灸法治病,捏脊疗法,食道 

异物急救、食物和药物中毒疗法、放腹水等治疗技术,也都简便有效。至今 

仍然被广为采用。 

     ④雷斅和 《雷公炮炙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家炼丹技术的兴盛,药物加工的炮制技术也得 

到迅速的发展。公元470年,南朝刘宋时期的雷斅 (xi4o)所著的《雷公炮 

炙论》(又名《炮制论》)便是这一技术的总结。《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 


… Page 85…

早的药物炮制技术专著,可惜已散失。但其主要内容已被《经史证类备急本 

草》等后世本草书籍所引用而得以保存。现存的《雷公炮炙论》系清代和近 

人的辑佚本。《雷公炮炙论》分上、中、下3卷,分别记载玉石类、草木类 

和兽禽虫鱼果蔬米类共300种药物的鉴别、净制、挑选、粉碎、淘洗、干燥 

和炮炙等加工处理方法。作者系统地总结了医家和民间长期用药、制药的经 

验,详细地介绍了蒸、煮、炒、焙、炙、炮、煆、浸、酒浸、醋浸、水飞等 

17种加工制作方法。例如,加工矿物药时多将生药放入火中烧红的煅法;炒 

法则多用糯米、盐、羊脂等伴炒;浸法则将生药浸泡在水、盐水、蜜水、米 

泔水或其它生药汁中。这些方法方便可行,而且大多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 

如巴豆内含有毒性蛋白,能溶解红血球、使组织坏死的毒性作用,若直接入 

药、必将产生毒副作用。但经过破碎处理,放在麻油和酒中同煮,再经研膏 

等炮制过程,可使巴豆的毒蛋白质分解破坏,而将其有效成分巴豆油溶于油 

中,得以保存,从而避免了毒副作用。雷斅还注意到药物加工的发生的一些 

物理化学现象变化,为了确保药效,提出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雷斅发现 

一些生药与铁制品放在一起时会使生药变色,药中的某些成分遇铁后产生化 

学反应。所以,加工知母、高陆、茜草、五味子等药物时,忌用铁器。雷斅 

还发现槟榔、茵陈等药物含有挥发性物质,所以加工时不能用火处理,等。 

 《雷公炮炙论》这部中医制药典著的诞生,使传统的中药炮炙加工技术更为 

系统化和科学化,成为后世药物炮制学的规范。 

     ⑤陶弘景的 《神农本草经集注》 

      《本草》问世以后,便成为药物学的经典,但经反复传抄的增补,出现 

了不少错误。当时出现的《蔡邕本草》、《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等 

大量本草类书籍,也存在甚多错讹。公元502年左右,南朝齐、梁间陶弘景 

对《本草》进行了系统地整理,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原书已佚,现存 

有敦煌残卷,但其主要内容保存于后来的本草中)。使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 

本草学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年代之一。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 

江苏江宁)人。他是南朝齐梁时的著名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自幼勤奋 

好学,读书万余卷,学识渊博,在天文、历法、数学、地理、治金学和炼丹 

术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特别是在医学、药学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梁 

时受齐高帝萧道成敬重,与梁武帝萧衍关系密切。但他无意官场交际,辞官 

隐居。因帝遇大事仍与陶公相商,故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他一生著述 

甚丰,作品多达80余种数百卷之多。主要有《学苑》、《图象集要》、《帝 

代年历》、 《古今州郡记》、《玉匮记》等。其中与医学有关的著作有《肘 

后百一方》、《太清草木集要》、《陶氏效验方》、《养性延命录》等。 

     在《本草经集注中》,陶弘景除了整理、校定了《本草》中的365味药 

物外,还汇集了魏晋以来医家发现而没有载入《本草》的365味药物,写成 

 《名医别录》一书,收入《本草经集注中》。其中,包括药物炮炙和配制方 

法,诸病通用药,中毒解救法,服药后的宜忌,药物不宜入汤药,药物畏恶 

等“七情”和“四季药物相使”等内容。为了区别辑录《神农本草经》和《名 

医别录》的药品内容,陶公用朱笔书写原有药品,用墨笔书写新增加的药物, 

个人的见解用小字,夹注出处标注。这套体例使全书脉络清楚,为后世所效 

法。《神农本草经》采用的上、中、下三品药物分类法,存在着不能准确区 

别药物的性能,难于掌握和寻检,有时还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差错等弊端。陶 


… Page 86…

弘景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改进,提出了按药物的自然来源和属性、药物的治疗 

性能两种分类法。他按自然来源和属性把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鱼、 

禽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此法成为中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 

沿用了1000多年,唐朝《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以此法 

为基础。陶弘景首创“诸病通用药”、“七情表”,以病症为纲,按药物治 

疗功效将药物分别归于不同的病项下,共分80多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临 

床治疗用药时寻检药物,并有益于医药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开创了后世按药 

物功能分类的先河。在《本草经集注中》中,陶弘景还科学地描述了药物的 

产地、形态和采集时间,为早期本草增添了新的内容。他还考订统一了药用 

度量衡制,阐述了丸散、膏药、汤剂、酒剂的制作规律,对提高药品质量, 

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本草经集注》中提出和载录的一些特 

效药,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例如,他最先指出槟榔可治疗“寸白”(绦 

虫),苏合香治疗心血管病;确认栝蒌治“消渴”(糖尿病),茵陈治黄疸 

等。槟榔、栝萎、茵陈、苏合香等至今仍用于临床。 

     总之,《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之后,对中国药物学知识和实 

践经验的又一次全面、系统地总结,在中国本草学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 

作用。 

      (6)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与著作 

     中国的方剂学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方书是马王堆汉墓的《五十二病 

方》,但多数医方为经验实录而无方名。《内经》中已提到君臣佐使和“七 

方”的组方原则。到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时,方剂与辨证治疗紧密结合, 

方剂的组成和运用更趋成熟。魏晋南北朝时,医疗实践的发展,不断产生新 

的方剂。当时名医荟萃,使中医方剂学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名医著书之风 

强劲,水平较高。晋代葛洪著《肘后方》,南北朝陈延之撰《小品方》,范 

汪撰《范东阳方》,姚僧垣撰《集验方》,徐叔响撰《杂疗法》,徐之才撰 

 《家传秘方》等,均真实地记录了医家本人的宝贵经验,收录了大量的民间 

经验方,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众多的方剂学著作中,以陈延之所编撰的《小品方》最具代表性。《小 

品方》原称《经方小品》,共12卷。约撰成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公元454—473年)之间。该书共参考了18种、300多卷前人的医学著作, 

记载了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作者称著书的目的在于普及医学救急知识,并作 

为习医入门的读物。此书不仅在当时流行,隋唐时也备受重视,被太医署列 

为必读教材。《小品方》还传入日本,也被定为医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此书 

后来佚失。其逸文存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典籍中,1985年,在日 

本尊经阁 《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小品方》残卷。从残卷中大体了 

解到书中的主要内容:第1卷包括序文、总目录、用药禁诀等;第2卷至5 

卷为内科杂病方;第6卷论述伤寒、温热病之证治;第7卷是妇人方;第8 

卷为少小方;第9卷详论服石所致疾病之证治;第10卷记述了外科疮疡骨折 

损伤;第11卷记本草;第12卷为针灸。本书已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如对内 

科疾病类的瘿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脚气病(包括现代医学所谓维生素B 

                                                                           1 



缺乏症)已有较深刻的认识。陈延之采用分科论述的方法,高度概括了当时 

医学各科常见病的证候和治疗方法,堪称独树一帜。 

     另外,北魏北齐时的名医徐之才,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也颇有影响。 

     徐之才出身于六代以医相传的极有名望的医学世家。他医术精湛,治病 


… Page 87…

多有奇效,尤其在药物方剂配伍原则和方法的研究上,造诣很深。他总结和 

发扬了中医学“七方十剂”中有关“十剂”的理论和经验。所谓“七方”。 

即“大、小、急、缓、奇、偶、复”等七方;所谓“十剂”即“宣、通、补、 

泄、轻、重、滑、涩、燥、湿”等。指出了功用是方剂的主要分类原则,如 

宣剂,宣可去壅,生姜、桔皮之属;通剂,通可去滞,木通、防已之属;补 

剂,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等等。采用这种按功用分类的方法,并结合 

陶弘景按药物功用分类的“诸病通用药”,不仅给处方用药带来很大的便利, 

使中医学在临床处方的药物调遣和配伍原则的掌握上,有了可遵循的更为科 

学的新规律,并为后世医家广为采用。对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7)《刘涓子鬼遗方》与医学外科的发展 

      《刘涓子鬼遗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475—502年间),该书作者为晋末刘涓子,后经南齐龚庆宣整理、编 

次为10卷。据龚氏序可知刘涓子为随军医生,曾随同宗武帝北征,夜射“黄 

父鬼”而得其所遗医方书,故名《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用书中处方治病, 

 “千无一失”,并称“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该书充分反映了当时外 

科方面的主要成就和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战伤、痈疽、疮疖、瘰疡、疥癣、 

汤火伤等内容。在理论上以《灵枢·痈疽》为指导思想,提倡早期治疗。在 

此思想指导下,书中特别强调痈疽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病灶部位已形成脓 

肿时,则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手术,并科学地论述了手术切开之部位。卷 1 

收录金疮、出血、骨折、肠出等创伤外科的脉因证治,因医方疗效显著,所 

以历代金疮科著作纷纷转录,成为中国较早的军阵外科专著。卷2至卷5记 

述了多种病证的诊治和预后判断等内容,尤其是较全面的收录了止血、止痛、 

解毒、收敛、镇静等治疗技术。所录的外治法医方140多个,其中,用黄连、 

雄黄和汞等清毒药物配制成的软膏治疗痈疽(y#ng j&,毒疮)有较好的疗效。 

突出地体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创伤外科的治疗原则,这一创见在后世的 

医学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魏晋时期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畸 

形,医术也有显著的进步。据《晋书·魏咏之传》记载,咏之先天性唇裂(兔 

唇),曾往殷仲堪帐下名医求治,术后唇裂弥合。反映出中国古代整形外科 

医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当时还能实施目瘤摘除术,头部巨大肿瘤切除手术等, 

其医术高明令世人叹服。 


… Page 88…

                      八、世界古代后期的建筑科技 



     世界古代后期,是建筑史上成就突出的一个历史阶段。古罗马建筑在继 

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达到了西方古代 

建筑的高峰。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空前发展的时代。秦统一六国 

后修筑长城,营造阿房宫,构建始皇陵,开辟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先河, 

并在西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建筑高潮,木架建筑技术已趋于成熟; 

砖石、拱券技术有较大发展;都市建设、庭院式园林建筑,融合前代的建筑 

技术、绘画艺术和花树裁培于一体,取得了举世睹目的成就。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宗教建筑和石窟雕刻技术,更获空前发展,谱写了中国建筑史上的光辉 

篇章。 

     美洲、日本及古印度等地区,在建筑技术方面也都各具风格和特点。 



                         1。古罗马时期的建筑科技 



     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上广泛 

创新,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的建筑形式。公元前3世纪到前1世纪,是古罗 

马建筑的极盛时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于1世纪成书的《建筑十书》则 

是对古罗马建筑技术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总结。 

     建筑类型多是古罗马建筑的一大特点。罗马万神殿、维纳斯和罗马庙、 

黎巴嫩巴尔贝克的太阳庙,属于宗教建筑形式;皇宫角斗场、浴场、广场、 

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凯旋门、水道等,属于公共建筑形式。它们的形 

制相当成熟,能满足各种复杂功能的要求。古罗马建筑的技术特征也很鲜明。 

一是高水平的拱券结构,开辟出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