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科技史-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成就;也有可能是为了迎合奥古斯都皇帝推行的复古政策所致。
因为《建筑十书》对希腊、罗马建筑的经验和技术作了全面的概括总结,
所以倍受后人重视。1414年发现了该书的一个抄本,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1486年罗马印行了拉丁文本,1511年威尼斯出版了插图本;1521年出版了
附有插图和注释的意大利文译本。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家们都奉其建筑指
南。以后又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直到20世纪,《建筑十书》还被建筑界奉
为圭臬。成为建筑学的开山之作。中国于1986年出版了中文译本。维特鲁威
及其撰写的《建筑十书》创立了欧洲建筑体系的建筑学,成为世界建筑史上
的光辉篇章。
(7)古罗马引水道、桥梁及道路建设
古罗马供水装置比较先进,其中引水道 (或称水道)更具有代表性。引
水道是从遥远的郊区引水入城的建筑工程。在罗马帝国境内,大小城市都有
这类建筑,仅罗马城就有11条水道。当水道经过河谷深沟而又要保持原来水
平时,便架设渡槽;在通过低洼地段时、便修建架设水道的支拱,有的长达
几十公里。在这类建筑中最为雄伟者,当属法国南部尼姆斯城附近的水道渡
槽。它以连拱砌成。该桥共分3层,底层可兼作桥梁。因为该桥架于加尔德
河上,法国人将它称之为“加尔德桥”,至今仍巍然耸立;公元前38年所建
的克劳获管道至今也在使用;不愧为古罗马工程技术的一大奇迹。
古罗马的道路建设十分发达,这与帝国不断扩张领土有关。为了巩固和
加强帝国的统治,古罗马大力兴建道路。由首都罗马可通往意大利、英国、
法国、西班牙、德国、小亚细亚部分地区、阿拉伯以及非洲北部,在整个罗
马帝国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道路网,联络干道322条,总长度达78,000
公里,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该道路网以29条主干道为主,最著名的是连接
罗马与布林底西的亚平大道(又称阿庇乌大道),全长约660公里。罗马大
道的路面均高于地面,主要干道平均高出2米左右。道路的设计原则是尽量
取直,因此开挖众多隧道,修建了许多桥梁和挡土墙等建筑。若干主干道宽
… Page 93…
达12米,中间部分为3。7至4。9米,供步兵使用;两边填筑高于路面的宽约
0。6米的堤道,供指挥之用;再侧还有2。4米宽的骑兵道。路面的式样也有
很多,路面下填砾石,上铺石板,并用混泥浆或灰浆砌筑,甚为坚固,成为
古代著名的高质量公路。
正因为罗马的道路建设发展迅速,陆路交通发达,所以桥梁建筑也很兴
盛。帝国时期修筑了许多桥梁,最著名的有:公元前62年所建的罗马法布里
西奥石拱桥,桥有2孔,单孔跨度24。4米;公元前55年在莱茵河上修建的
木排架桥,长达300多米,用于行军;公元98年所建的阿尔坎塔拉桥(在西
班牙境内),中间设2孔,跨度各为28米,桥面高出谷底52米。罗马帝国
在图拉真统治时期 (公元98—117年),领土扩张达到最大限度。在两次达
西亚(现罗马尼亚)战争中,为强渡多瑙河,以最快速度抢建了一座木拱桥,
保证了军队作战的需要,达西亚也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至今保存完好,
建立在罗马城内的图拉真纪念柱,采取浮雕的形式记述了这一战争场面。其
中有表现多瑙河上的便桥部分,活脱脱地反映了已达到很高水平的造桥技
术。又如,在葡萄牙首都里本斯附近的一个古罗马桥梁,桥分6拱,大小不
一,连接深谷危岸之间,气魄很大,直到今日仍可使用。公元104年在匈牙
利段的多瑙河上还建成了21孔木拱桥,各孔跨径为36米,规模相当可观。
古罗马时代的石拱桥,其拱圈呈半圆形,拱石大都经过工匠细凿,因此,
拱石之间砌缝很小,不用砂浆,而且桥体坚固、美观。此外,桥墩宽度对拱
的跨度之比大多为1/2左右。
(8)水泥问世与建筑教育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研究与进步。每一种新型建材的诞生,都会
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重要的建材品种的水泥,从诞生
之日起,就为建筑界所注目。水泥是何时出现的呢?其具体年代已无详考。
但多数专家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当时,罗马人用石灰和火山灰的混
合物作胶结材料,制成了天然混凝土,这就是最初的水泥,常称为罗马水泥。
这种水泥出现后,迅速地应用于建筑。到公元前1世纪时,几乎完全代替了
传统的石材。
推动罗马建筑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古代建筑教育。公元前1世纪维
特鲁威的 《建筑十书》,对建筑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建筑理论和实
践的结合。公元288年,罗马城出现了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从此开始了学
校建筑教育。以后的东罗马帝国在各地设立了建筑工程训练学校,建筑教育
更为盛行,为建筑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
2。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体系的形成
中国的古代建筑,源远流长,风格迥异,技术独特。到了世界古代后期,
则大步跨入了空前发展的历史时代。
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并集中原属七国的人力、物力
和技术,修筑了纵横全国的驰道,连结了横亘北部的长城,营造了规模宏大
的阿房宫,建成了空前绝后的始皇陵,扩建了布局独特的咸阳城,并在东至
黄河、西至汧水,南至南山、北至九峡的广大范围内,仿照六国宫殿的样式,
建起了众多的离宫别馆。沸腾的建筑浪潮使悠久的建筑技术得以交流和集
中,为中华民族建筑技术风格的形成而开基立业了。
… Page 94…
西汉社会经济繁荣,国力昌盛,建筑也在此时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西汉
长安,面积35平方公里,周围建有7座卫星城性质的陵邑,西南凿有昆明池。
长安宫殿规模巨大,从未宫前殿遗址和新发掘的武库,西汉明堂辟雍、王莽
宗庙遗址来看,当时的宫殿乃是木构技术和夯土技术相结合的台榭建筑。王
莽宗庙的11座建筑物,排列有序,严格对称,说明大型建筑群已有整体的规
划。此时还有计划地建造地方城市、屯垦城市和边防障塞。西汉帝陵规制宏
大,仅茂陵的地面封土就达230米见方,且外有围墙,四面建阙。各地的王
墓往往凿山而建,内造木构椁室。
光武帝刘秀复国,长安已经残破,只得迁都洛阳,为汉代的城市建筑增
添了重要的内容。从出土的大量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和明器的图案中,可
以看到东汉时期的各种建筑形制,诸如宅院、坞壁、重楼、厅堂、仓厩、圈、
望楼,以至门、窗、柱、槛、斗拱、瓦饰、阶基、铺首、栏板、棂格等等,
显现出汉代世俗建筑的技术风貌。在墓室中用砖石拱卷取代木椁墓是东汉建
筑的一个新特点。对于陶井圈、陶水管、砖石地下水道的使用则更加普遍。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裂变,导致了民族迁移和文化混融,并为建筑技术的
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汉代建筑技术的华夏特色,佛教建筑技术的异域风彩,
都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起居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魏都邺城,
采取宫城在北,里坊在南的分区规划,对后世影响不小。曹魏洛阳城,正殿
左右建东西堂,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南北朝。西晋佛教盛行,寺院、佛塔、
石窑与日俱增,这些建筑的造型,装饰题材、石雕、壁画技法等等,都被世
俗建筑借鉴吸收。西晋重建洛阳城,其桥道、闸堰、窦渠等工程技术水平很
高,成为古代同类建筑的典范。
南北朝的佛寺建筑极多,早期寺以塔为重,后来则塔殿并重。北魏洛阳
永宁寺塔,是古代最宏伟的楼阁型木塔。南方则以中心柱结构为塔式主流,
并传入日本。砖塔始于西晋,现存最古老的河南登封北魏嵩岳寺砖塔,是密
檐式塔的先声。同时也出现了可以登临的层楼式砖石塔。
在材料工艺和技术方面,出现了砖卷门窗洞;琉璃制品建筑,模型花砖
壁面和地面,塔刹和门窗装饰镏金件,曲面屋顶,起翘屋角,大型鸱尾瓦饰,
佛寺大幅壁画等等。
(1)建筑技术的划时代发展
建筑是规划设计,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的综合产物。从整体意义上说,
秦皇汉武都是建筑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们领导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潮
流,推动了建筑技术的普遍应用,劳动人民则将聪明才智化为技术成果,创
造出巧夺天工的建筑实体来。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华夏民族特有的整体布
局方式、木架结构体系、砖石工艺体系等技术类型,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
典型风格,其演变过程就在世界古代后期的中国历代帝国之际。汉武帝时期
则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木架结构体系和砖石工艺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两大技术系列。而木架
结构体系和古希腊模式一样,同为世界级的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木架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类型。其中又有大木
作和小木作之别,大木作包括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井干式构架的斗拱
等主要形式。小木作也有隔断、龛橱、天花、藻井等形式,从西周到南北朝,
大木作的各种技术类型均处于演变过程之中,因而具有创新意义。
抬梁式构架以柱、梁、檩、椽为主要构件,其特点是在柱顶和柱网的水
… Page 95…
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
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层架。相邻层架间,在各
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
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梁柱传到基础上,墙壁只起隔断作用。所以,
门窗可以自由开设,室内空间的分隔、墙壁的材料和作法等都有很大的灵活
性。这种方法至迟在春秋已经存在;从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庭院画像砖上的
图案可知,它在秦汉时期已经成熟。
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的区别是没有梁,主要构架为柱、檩、椽、斗
枋、■子等。它的特点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按照檩数这一排柱,每柱上
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重量直接由檩传至柱,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
横向贯穿起来,形成一所房屋的空间构架。斗枋用在檐柱柱头之间,■子用
在内柱之间,它们往往兼作房屋阁楼的龙骨。这种以柱承檩的构架方式和早
期的纵架结构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汉代画像石中不乏其例。后与抬梁式
构架相结合,流传至今。
井干式构架在商代墓椁中已有应用,汉墓仍在沿用。目前所见到的最早
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是汉代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
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交叉咬合,形成四壁,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
矮柱承接脊檩构成房屋。因其构架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而得名,若用于房
屋下部则称为干阑式构造。
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中所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
构架间。它的出现和演变,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
志。据此,建筑史学将其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西周至南北朝阶段、
唐代至元代阶段、明代至清代阶段。在第一阶段,斗拱的使用呈现出日益普
遍的趋势。从考古发掘中可知,西周铜器矢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战国中
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度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
石、画像砖上均有斗拱的形象。从这些文物中可以看出,斗拱的使用是在柱
顶以其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以其承托檐檩,彼此之间不相连。
汉代以后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人字型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
上置一斗,承托檐檩。
第一阶段,斗拱的形制尚未定型,但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
是为高大建筑解决了技术难题,并引起屋顶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在汉代已有
庑殿、悬山、囤顶、攒尘、歇山5种主要类型,进而又出现了庑殿顶和庇檐
组合而成的重檐屋顶。东晋时,又创造出屋角起翘的新样式,使体量大的屋
顶变得轻盈得体。高大建筑物的室内多用复斗和天花。天花除了有方格和长
方格平处,还采用长方形平基构成人字形顶棚,并在天花和藻井上绘制图画。
显示出南北朝建筑的巧丽、柔和的特征。
木架结构的应用,开拓了古代建筑的广阔天地,建筑形式亦如百花争艳
般地展现出来。如秦汉等各朝代的宫殿、坛庙、石室,以及亭、台、楼、阁、
榭、廊、槛、阙等等。据载,汉武帝建有神明台,高约170米,台上还有一
座约70米高的承露盘。如果不是运用木构架技术的话,建造如此高大的建筑
岂不是天方夜谭?
砖石工艺体系与木架结构体系珠联壁合、相得益彰,共同显示出中国古
代建筑的典型特色。其基本构件是砖、瓦、石等主要建筑材料。但它们都来
源于天然物质,因此砖、瓦、石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技术也就成为古代建筑
… Page 96…
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砖的制造技术和使用技术在建筑史学上称为砖作,大约源于完秦,但
“砖”字到了隋唐才出现。其古字是“甓”与“■”字通用,即指土坯。最
早的砖有方形、曲形、空心3种。但生产量少,使用量小。秦始皇陵出土了
一种大空心砖,长方形扁平状,空心呈概圆,表面有龙纹。说明砖的生产技
术已经很高。西汉武帝时,条形砖出现。其特点是整齐划一,坚实细致,承
重性强。这种标准件的普遍采用,标志着砖的生产技术开始成熟。此时,砖
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房屋、衬井、下水道、地下墓室等建筑物上。同时,砖的
生产迅速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行业,但仍以生产空心砖、异形砖为主。
砖的出现,促使建筑结构发生了变化,拱和穹窿在战国、两汉应运而生。
如汉代的墓室,已用拱卷和穹窿顶代替了梁氏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商周以来
墓室下陷、木椁被压等问题。汉代的砖室墓也与日俱增,墓壁上镶砌着“画
像砖”。这种砖一般为实心砖;图象有收获、渔猎、煮盐、酿酒、宴乐、收
租、房屋、车马出行等等,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内容;制作工艺采取模制
的浅浮雕方法。在房屋建筑中,砖多用于台基和墁地,贴墙和垒墙也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