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第5章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第5章

小说: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若以火攻之。则湿热相 
搏。血气流溢。迫而为衄。郁而为黄。非其治法。 
x麻黄加术汤方x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案据麻黄汤本方当一两) 杏 
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案术分苍白始出于名医别录此白字后人所加宜删)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三因。麻黄白术汤。治寒湿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者。(即本方。) 
x千金翼x 治多睡。欲合眼。则先服以止睡方。 
麻黄(去节) 白术(各五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以日中时。南向捣筛为散。食后以汤服方寸匕。日三服。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 
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玉函。脉经。作日晡即剧。非。) 
〔鉴〕病者。谓一身尽痛之病患也。湿家一身尽痛。风湿亦一身尽痛。然湿家痛。则重。着不能转侧。 
风湿痛。则轻。掣不可屈伸。此痛之有别者也。湿家发热早暮不分微甚。风湿之热。日晡所必剧。盖以湿 
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名风湿。原其由来。或为汗出当风。或为久伤取冷。相合而致。 
则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发散风湿。可与也。明矣。 
〔尤〕痉病非风不成。湿痹无寒不作。故以麻黄散寒。薏 
苡除湿。杏仁利气。助通泄之用。甘草补中。予胜湿之权也。 
x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x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案外台作四两无汤泡二字是) 甘草(一两炙○案外台作二 
两是) 薏苡仁(半两○案外台作半升是)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案外台作二两无炒字徐沈亦删炒是)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案此方剂小。而煎法与诸方异。盖后人所改定。外台香港脚门所载却是原方。(分两注于各药下。)云。 
湿家始得病时。可与薏苡麻黄汤。(引古今录验。)方后云。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 
二升。分再服。汗出即愈。湿家烦疼。可以甘草麻黄汤发汗。不瘥更合。饮家。加白术四两。名白术麻黄汤。 
是也。薏苡。本经云。治风湿痹。别录云。除筋骨中邪气。本方证。比之 
于麻黄加术汤证。湿邪滞着较深。故用此等品。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 汤主之。 
〔鉴〕脉浮。风也。身重。湿也。寒湿则脉沉。风湿则脉浮。若浮而汗不出恶风者。为实邪。可与麻 
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汗之。浮而汗出恶风者。为虚邪。故以防己白术。以去湿。黄 甘草。以固表。生姜大枣。 
以和营卫也。赵良曰。身重。乃风湿在皮毛之表。故不作疼。虚其卫气。而湿着为身重。 
故以黄 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术佐之。然则风湿二邪。无散风之药何耶。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 
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尔。惟实其卫。正气壮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 
〔尤〕风湿在表。法 
当从汗而解。乃汗不得发。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已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 
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然非 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振。而驱湿下行哉。 
x防己黄 汤方x 
防己(一两○案千金外台作四两是) 甘草(半两炒○案水气病篇炒作炙外台作一 
两是) 白术(七钱半○案千金作三两是) 黄 (一两一分去芦○案千金外台作五两是)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 
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 
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冰赵本。作水。绕腰下。 
赵徐沈金鉴。作绕腰以下。) 
案此方分两煎法。亦系于后人改定。千金却是原方。作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云。上六味 咀。以 
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卧取汗。千金。 
无方名。脉经。作防己汤。活人书。名汉防己汤。 
溯源集云。脉浮汗出恶风。似乎风邪在表。应用桂枝。而仲景又侦知其卫气已虚。皮肤不密。毛孔 
不闭。所以汗出恶风。乃湿家之表虚者。故用防己利水。以黄 固表。白术甘草。燥湿补中而已。皆因其表气 
已虚。卫阳不固。并微似汗之桂枝。亦不轻用矣。非用意渊深。而能制方若是耶。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 
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渴下。千金翼。有下已二字。外台。有下之二字。 
太阳下编。若下有其人二字。坚作硬。宋版注。一云。脐下心下硬。脉经。作去桂加术附子汤。是。) 
〔鉴〕谓此风湿之病。虽得之伤寒八九日。而不呕不渴。是无伤寒里病之证也。脉浮虚涩。是无伤寒 
表病之脉也。脉浮虚。表虚风也。涩者湿也。身体烦疼。风也。不能转侧。湿也。乃风湿相搏之身体疼痛。 
非伤寒骨节疼痛也。与桂枝附子汤。温散其风湿。从表而解也。若脉浮实者。则又当以 
麻黄加术汤。大发其风湿也。如其人有是证。虽大便硬小便自利。而不议下者。以其非邪热入里之硬。乃风 
燥湿去之硬。故仍以桂枝附子汤。去桂枝者。以大便坚小便自利。不欲其发汗。再夺津液也。加白术者。以 
身重着湿在肌分。用以佐附子。逐水气于皮中也。 
〔尤〕脉浮虚而涩。知风湿外持。而 
卫阳不正。故以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敌阴邪。若大便坚。小便自利。知其 
在表之阳虽弱。而在里之气犹冷。则皮中之湿。自可驱之于里。使从水道而出。不必更发其表。以危久弱之 
阳矣。故于前方。去桂枝之辛散。加白术之苦燥。合附子之大力健行者。于以并走 
皮中。而逐水气。亦因势利导之法也。 
案去桂加白术之义。未得其详。沈云。若中虚邪陷。逼迫津液。偏渗前阴。不润肠间。则大便坚。小便 
自利。所以去走表之桂枝。加白术。安中而生营血津液。滋润肠间之燥耳。白术润燥。恐误。 
溯源集云。湿在里。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大便硬则湿不在里。小便利。则湿气已去。不须汗泄。故 
去桂枝。想风湿之后。寒湿之余气未尽。身体尚疼。转侧未便。故仍用去桂枝之白术附子汤也。 
x桂枝附子汤方x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溯源集云。风邪。非桂枝不能汗解。寒邪。非附子不足以温经。非生姜。亦不能宣发。甘草大枣。缓 
姜附之性。助桂枝而行津液也。此方乃太阳上编误下之后。脉促胸满微恶 
寒之桂枝去芍药汤。而加附子。非汗后遂漏不止之桂枝加附 
子汤也。桂枝附子汤。乃去芍药者。故另立一名。而无加字。桂枝加附子汤。乃不去芍药者。即于桂枝全 
汤中加入。故多一加字。观仲景立法处方。无不各有深意。 
三因术附汤。治冒雨湿着于肌肤。与胃气相并。或腠开汗出。因浴得之。(即于本方。加白术茯苓。) 
x白术附子汤方x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 
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太阳下编。白术四两。附子三枚。甘草二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外台同。魏云如冒。法律。改为如 。不敢从。) 
溯源集云。即术附汤也。因承上文桂枝附子汤加减。故云去桂枝加白术汤也。古方术上。无白字。故 
称术附汤。(成本伤寒论。误附桂枝加附子汤后。)方中用附子二枚。古之附子。乃山野所生。或小于今之 
种莳者。亦未可为定法。恐是后人传写之误。以愚意度之。当以应用之分两为度。桂枝四两。即宋 
之一两八分。元则较重于宋。今更重矣。生姜三两。即宋之八钱。附子若用一枚。约重一两二三钱。炮过可 
得干者三钱半。若分三次服。亦不为过。前人有古方不可治今病之说。皆不知古今斤两不同故也。 
三因。生附白术汤。治中风湿。昏闷恍惚。胀满身重。 
手足缓纵。 自汗。失音不语。便利不禁。(于本方。干姜。代生姜。去大枣。) 
曾氏活幼口议云。术附汤。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即本方。干姜代生姜。去大枣。)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 
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疼烦。成本伤寒论。作烦疼。) 
〔沈〕此阳虚邪盛之证也。风湿伤于营卫。流于关节经络之间。邪正相搏。骨节疼烦掣痛。阴血凝滞。 
阳虚不能轻跷。故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卫阳虚而汗出。里气不足。则短气而小便不利。表阳虚而恶风不 
欲去衣。阳伤气滞。故身微肿。然表里阴阳。正虚邪实。故用甘术附子。助阳健脾除湿。固护而防汗脱。桂 
枝宣行营卫。兼去其风。乃补中有发。不驱邪而风湿自除。盖风湿证。须识无热自汗。便是阳气大 
虚。当先固阳为主。 
喻氏尚论篇云。此条复互上条之意。而辨其症之较重者。痛不可近。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小便 
不利。或身微肿。正相搏之最剧处。方氏条辨云。或未定之词。身微肿湿外薄也。不外薄则不肿。故曰或也。 
x甘草附子汤方x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 
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妙。宋版伤寒论。作始。徐沈作佳。) 
徐氏方论云。此与桂枝附子汤证。同是风湿相搏。然后彼以病浅寒多。故肢体为风湿所困。而患止躯壳 
之中。此则风湿两胜。挟身中之阳气。而奔逸为灾。故骨节间。风入增劲。不能屈伸。大伤其卫。而汗出短 
气恶风。水亦乘风作势。而身微肿。其病势方欲扰乱于肌表。与静而困者不侔矣。此 
方附子除湿温经。桂枝祛风和营。术去湿实卫。甘草补诸药。而成敛散之功也。 
溯源集云。虽名之曰甘草附子汤。实用桂枝去芍药汤。以汗解风邪。增入附子白术。以驱寒燥湿也。 
千金。香港脚门。四物附子汤。即是。后方云。体肿者。加防己四两。悸气小便不利。加茯苓三两。既 
有附子。今加生姜三两。三因方。名之六物附子汤。外台。载古今录验附子汤。即本方。 
三因桂枝附子汤。主疗同本条。(即本方。)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 
前开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伤寒论。作口开前板齿燥。诸家注 
本亦同。宜改。伤寒论。恶寒甚上。无其字。玉函脉经。作发热益甚。脉经。淋上。有复字。) 
〔程〕内经曰。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又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以其太阳受病。与伤寒相 
似。亦令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也。内经曰。寒伤形。热伤气。气伤则气消。而脉虚弱。所以弦细芤迟也。 
小便已毛耸者。阳气内陷。不能卫外。手足亦逆冷也。劳动则扰乎阳。故小劳身即热也。内经曰。因于暑汗。 
烦则喘喝。故热盛则口开。口开则前板齿燥也。发汗虚其阳。则恶寒甚。温针动火邪。则发 
热甚。下之亡津液。则淋甚也。(案此注本于成氏。) 
溯源集云。太阳中 。而发热恶寒。不云汗出。而又不渴。是以知其非阳邪独盛之 也。脉弦则阴邪 
劲急。细则元气已虚。芤则脉空。迟则为寒。小便已洒洒然毛耸者。小便虽通。其茎中艰涩可知。卫阳已虚。 
恶寒之状可见。乃下焦无火。气化不快于流行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手足逆冷者。是阳虚而气不达于四肢也。 
凡此皆阴寒无火之脉症也。小有劳身即热者。起居动静间。小有劳动。即扰动其阳气。而虚 
邪伏暑。即因之而发热也。口开前板齿燥者。脉虽弦细芤迟。 
症虽手足逆冷。以小劳而鼓动其阳邪。身热而枯燥其津液。虽不渴。而板齿燥矣。若发其汗。则卫阳愈虚。阳 
虚则生外寒。故恶寒甚。若加温针。则火力内攻。必反助其暑热之阳邪。故发热甚。邪不在里。而数下之。适 
足以败坏真阳。使下焦愈冷。气化不行。小便艰涩而淋甚也。 
喻氏医门法律云。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仲景于中 。禁 
汗下温针。汗则伤其阳。下则伤其阴。温针则引火热内攻。故禁之也。而其用药。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阳 
益阴为治。此等关系最钜。○伤寒选录云。徐氏曰。此条无治法。东垣以清暑益气汤主之。所谓发千古之秘也。 
案医垒元戎。黄 汤。治中 。脉弦细芤迟。人参、白术、黄 、甘草、茯苓、芍药、生姜、 
各等分。正为此条证设。东垣方有黄柏。专治长夏湿热之证。与本条之证自别。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渴下。有也字。无白虎加 
人参汤主之八字。以此条揭中 之首。沈本金鉴。亦举之首条。玉函脉经。无加人参三字。) 
〔沈〕此言正暑病也。邪之伤人。无有不从皮毛而入。故曰太阳中热。 
〔鉴〕汗出恶寒。身热而渴。颇 
似太阳温热之病。但温热无恶寒。以热从里生。故虽汗出而不恶寒也。中 暑邪由表而入。故汗出恶寒也。 
究之于渴。温热之渴。初病不过欲饮。中 之渴。初病即大引饮也。用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者。盖以益气为主。 
清暑热次之也。李 曰。热伤气。气泄则汗出。气虚则恶寒。热蒸肌腠则身热。热伤津液则作渴。 
此恶寒身热。与伤寒相类。然所异者。伤寒初起。无汗不渴。中 初起。即汗出而渴也。 
溯源集云。 者盛夏暑热中之邪气也。此条先言本证之情形如此。而以中热二字。通解 字之义。即内经热论所谓 
病暑也。王肯堂云。中 中暑中热。名虽不同。实一病也。谓之 者。暑热当令之时。其气因暑为邪耳。非即夏月暑热 
当令之正气也。即热论所谓。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是也。 乃暑热之邪。其气本热。不待入里。故中人即渴也。 为 
夏至以后之病。阳极阴生之后。阴气已长。当暑汗大出之时。腠理开张。卫阳空疏。表气已虚。不能胜受外气。故汗出 
恶寒也。是热邪乘腠理之虚。而为 证也。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即用石膏。以治时令暑热之邪。又加人参。以补汗 
出之表虚。添津液而治燥渴也。(案钱氏辨洁古东垣中暑中热之误。甚详。然非本条之所干。且文词繁冗。故不载此。) 
案淮南人间训云。夫病温而强之食。病 而饮之寒。此众人之所以为养也。可见古温 对言也。而说文。 伤暑也。 
玉篇。中热也。以此推之。中 之中字似赘。然而先贤立命。必有令人不可思议者。宜置而不论焉。 
x白虎加人参汤方x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太阳上编有绵裹二字诸本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