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第8章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第8章

小说: 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云实。) 
〔程〕蜀漆。常山苗也。得浆水。能吐疟之顽痰。三阴者。其道远。故于未发之先服。令药入阴分。以 
祛其邪。属心肺者。其道近。故于临发之时服。令药力入心肺。以祛其邪。 
此方乃吐顽痰。和阴阳之剂。故牝疟温疟。俱可服。 
医通云。方后有云。湿疟。加蜀漆半分。而坊本误作温疟。大谬。此条本以邪伏髓海。谓之牝疟。 
赵以德不辨亥豕。注为邪在心而为牡。喻嘉言亦仍其误而述之。非智者之一失欤。案危氏得效方云。寒热 
身重。烦疼胀满。名湿疟。丹溪纂要云。在三阴。总谓之湿疟。湿疟之称。古经方无所考。 
仅见于此。则其言不可从。况邪伏髓海之说。未见所据。 
仁斋直指云。凡疟方来与正发。不可服药。服药在于未 
发两时之先。否则药病交争。转为深害。 
案以未发前服之语观之。即是后世所谓截疟之药也。外台。载广济常山汤。常山三两。以浆水三升。浸 
经一宿。煎取一升。欲发前顿服之。后微吐瘥止。与本方。其意殆同矣。 
附外台秘要方(程本金鉴。并不载附方。以下各篇同。) 
x牡蛎汤x 治牡疟。 
牡蛎(四两熬) 麻黄(去节四两) 甘草(二两) 蜀漆(三两○外台云若无用常山代之)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尤〕案此系宋孙奇等所附。盖亦蜀漆散之意。而外攻之 
力较猛矣。赵氏云。牡蛎。软坚消结。麻黄。非独散寒。且可发越阳气。使通于外。结散阳通。其病自愈。 
外台云。仲景伤寒论。牝疟多寒者。名牝疟。牡蛎汤主之。根据此。则牡即牝之讹。 
此方外台。列于蜀漆散前。云。并出第十五卷中。 
x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x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各三两) 栝蒌根(四两)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徐〕伤寒论。寒热往来。为少阳邪在半表里故也。疟邪亦在半表里。故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 
争则热。此少阳之象也。是谓少阳而兼他经之证则有之。谓他经而全不涉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所以 
小柴胡。亦为治疟主方。渴易半夏加栝蒌根。亦治少阳成法也。攻补兼施。故亦主劳疟。 
外台云。张仲景伤寒论。疟发渴者。与小柴胡去半夏加 
栝蒌汤。经心录。疗劳疟。出第十五卷中。 
案巢源劳疟候云。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 
x柴胡桂姜汤x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原注〕服一剂如热○俞本姜作蒌非。)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栝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徐〕胸中之阳气。散行于分肉之间。今以邪气痹之。则外卫之阳。郁伏于内守之阴。而血之痹者。既 
寒凝而不散。遇卫气行阳二十五度。而病发。其邪之入营者。既无外出之热。而营之素痹者。亦不出而与阳 
争。所以多寒少热。或但寒不热也。小柴胡。本阴阳两停之方。寒多故加桂枝干姜。 
则进而从阳。痹着之邪。可以开矣。更加牡蛎。以软其坚垒。 
则阴阳豁然贯通。而大汗解矣。所以云一剂如神。(案栝蒌根除留热。徐氏不释者何。) 
案此方。外台疟门无所考。本出于伤寒太阳中篇。 
医通云。小柴胡汤。本阴阳两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 
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 

卷一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论一首、脉证三条、方十二首
属性: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鉴〕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 
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即经所谓偏枯也。或但臂不遂者。非中风也。即痹病也。盖痹为 
阴病。脉多沉涩。风为阳病。脉多浮缓。今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脉微者正气虚也。数者。邪气胜也。故 
病风中之人。因虚而召风者。未有不见微弱之脉者也。因热而生风者。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 
〔沈〕此 
分中风与痹也。风之为病。非伤于卫。即侵于荣。故当半身不遂。谓半身之气伤而不用也。若但臂不 
遂。此为痹。痹者闭也。谓一节之气闭而不仁也。于是诊之于脉。必微而数。微者阳之微也。数者风之数也。 
此中风使然。谓风乘虚入。而后使半身不遂也。 
〔尤〕风彻于上下。故半身不遂。痹闭于一处。故但臂不遂。 
以此见风重而痹轻。风动而痹着也。风从虚入。故脉微。风发而成热。故脉数。 
曰中风使然者。谓痹病亦是风病。但以在阳者则为风。而在阴者则为痹耳。 
案字汇。遂。从志也。不遂。即不从志之谓。 
案脉微而数可疑。今验风病。多脉浮大而滑。而或数或不数。 
医通云。此即内经风论。所谓各入其门户。所中者之一 
证也。千金补金匮之不逮。立附子散。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 僻。专以开痹舒筋为务也。(方附于下。) 
x千金附子散x 
附子(炮) 桂心(各五两) 细辛 防风 人参 干姜(各六两) 上 
六味。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增之。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 
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 
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脉经。作淤涎。案以上四字句。此似是。) 
〔尤〕寒虚相搏者。正不足而邪乘之。为风寒初感之诊也。浮为血虚者。气行脉外而血行脉中。脉浮者沉 
不足。为血虚也。血虚则无以充灌皮肤。而络脉空虚。并无以捍御外气。而贼邪不泻。由是或左或右。随其空 
处而留着矣。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受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缓者为急者所 
引。则口目为僻。而肢体不遂。是以左 者。邪反在右。右 者。邪反在左。然或左或右。则有 
邪正缓急之殊。而为表为里。亦有经络脏腑之别。经云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小者为孙。是则络浅 
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矣。盖神藏 
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 
而涎自出也。 
〔沈〕 僻者。邪犯阳明少阳经络。口眼歪斜是也。不遂者。半身手足不用也。周身 
之络。皆在肌肉皮肤之间。风邪痹于络脉。气血不行则为不仁。羁持经气。不能周行通畅。则重不胜。邪入于 
腑。堵塞胸间。神机不能出入鉴照。则不识人。入于五脏。并凑于心。脏真不能溉灌于舌。舌即难言。 
〔魏〕 僻不遂。口 眼僻。心有所使。而能给。则心遂。今举手。手不应。举足。足不应。故谓之不遂也。 
〔程〕不识人者。经所谓 昧暴喑。此邪入腑。则 昧不识人。入脏。则舌难言。而为喑矣。舌难言。 
则唇吻不收。而涎下也。 
案 僻不遂。内经。所谓偏风偏枯。巢源。有风口 候。又有风偏枯。风身体手足不随。风半身不随等 
候。即外台以降所谓瘫痪风也。肌肤不仁。巢源。有风不仁候云。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重不胜。巢 
源。有风 腿候云。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 
知。又有风 曳候云。筋肉懈惰。肢体弛缓不收摄。盖此之类也。不识人。内经。所谓击仆。巢源。有风 候 
云。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即卒中急风是也。(详见于医说刘子仪论。)舌难言。内经。所谓喑 
痱。巢源。有风舌强不得语候云。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 
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由以上数义观之。正知此条。乃是中风诸证之一大纲领也。张璐则以侯 
氏黑散主之。误甚。 
x侯氏黑散x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原注〕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 
(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 
(三分) 芎 (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 
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曰能助药力。(六十日止即药积七 
字。赵本作自能助药力五字。非。食下。曰字。赵本作自。是。) 
〔徐〕大风。概指涎 卒倒之后也。 
〔沈〕直侵肌肉脏腑。故为大风。邪困于脾。则四肢烦重。阳气 
虚而风未化热。则心中恶寒不足。故用参术茯苓。健脾安土。同干姜温中补气。以菊花防风。能驱表里之风。 
芎宣血养血为助。桂枝导引诸药。而开痹着。以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收阴养正。桔梗开提邪气。而使大气得 
转。风邪得去。黄芩专清风化之热。细辛祛风。而通心肾之气相交。以酒引群药。至周身经络为使也。 
案此方主疗文法。与前后诸条异。先揭方名。而后治云云者。全似后世经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 
鉴并云。宋人所附。 
然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外台风癫门。载本方。引古今录验。无桔梗。有钟乳矾石。方 
后云。张仲景此方。更有桔梗八分。无钟乳矾石。乃知此方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则非宋人所附较然矣。 
又案根据外台。方中有矾石钟乳。而后方云。冷食自能助药力。后人因谓仲景始制五石散。信乎。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中经。沈本作入经。) 
〔尤〕迟者行之不及。缓者至而无力。不及为寒。而无力为虚也。沉而缓者为营不足。浮而缓者为卫 
中风。卫在表而营在里也。经不足而风入之。血为风动。则身痒而瘾疹。心不足而风中之。阳用不布。则胸 
满而短气。经行肌中。而心处胸间也。 
〔沈〕营卫未致大虚。邪气不能内入。持于经络。风血相搏。风邪 
主病。则发身痒瘾疹。邪机外出之征。若心气不足。正不御邪。进而扰乱于胸。大气不转。津液化为痰 
涎。则胸满短气。盖贼风内入。最怕入心乘胃。而成死证。 
案迟者数之反。缓者急之反。金鉴改迟作浮云。迟缓二脉。不能并见。必是传写之讹。此却非也。医方 
集成云。有中之轻者。在皮肤之间。言语微蹇。眉角牵引。遍身疮癣。 
状如虫行。目旋耳鸣。亦谓邪气中经也。 
x风引汤x 除热瘫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三两) 寒 
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原注〕治大人风引。少小 
惊痫。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经宜风引汤。○案巢源。脚经候云。脉微而弱。宜服风引汤。) 
〔尤〕此下热清热之剂。孙奇以中风多从热起。故特附于 
此欤。中有姜桂石脂龙蛎者。盖以涩驭泄。以热监寒也。然亦猛剂。用者审之。 
案此方。亦非宋人所附。外台风痫门引崔氏甚详。云。疗大人风引。少小惊痫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 
能疗。除热镇心。紫石汤。(方。与本方同。)上十二味。捣筛。盛以韦囊。置于高凉处。大人欲服。乃 
取水二升。先煮两沸。便纳药方寸匕。又煮取一升二合。滤去滓。顿服之。少小未满百日。服一合。热多者。 
日二三服。每以意消息之。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 
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惟合此散。所疗皆愈。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古今录验。范汪同。(千金风癫门。 
紫石散。即本方。主疗服法并同。)由此观之。风引。即风痫掣引之谓。而为仲景之方甚 
明。程氏尤氏辈亦何不考也。但除热瘫痫四字。义未允。刘氏幼幼新书。作除热去瘫痫。楼氏 
纲目。作除热癫痫。(王氏准绳同。)其改瘫作癫。于理为得矣。 
汪氏医方集解云。侯氏黑散风引汤。喻氏虽深赞之。亦未知其果当。以此治风而获实验乎。抑亦门外 
之揣摩云尔也。 
x防己地黄汤x 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分) 桂枝(三分) 防风(三分) 甘草(一分○赵本。分并作钱。非。) 
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 
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尤〕赵氏云。狂走谵语。身热脉大者。属阳明也。此无寒热。其脉浮者。乃血虚生热。邪并于阳 
而然。桂枝防风防己甘草。酒浸取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散其邪。用 
生地黄之甘寒。熟蒸使归于阴。以养血除热。盖药生则散表。熟则补衰。此煎煮法。亦表里法也。 
兰台轨范云。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也。此等法最宜细玩。 
案此方程氏金鉴。并不载。盖以为宋人所附也。未知果然否。千金风眩门所收。却似古之制。 
今录于下以备考。 
x防己地黄汤x 治言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 
防己 甘草(各二两) 桂心 防风(各三两) 生地黄(五斤别切勿合药渍疾小轻用二斤) 
上五味 咀。以水一升。渍一宿。绞汁着一面。取滓着竹箦上。以地黄。着药滓上。于五斗米下蒸之。 
以铜器承取汁。饭熟。以向前药汁。合绞取之。分再服。 
x头风摩散方x(千金。作头风散方。) 
大附子(一枚炮○千金云中形者炮裂) 盐(等分○千金作如附子大) 
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 上。令药力行。( 
已。徐沈作以。尤本无。 。赵本作疾。千金无已字。 作顶。) 
案本草藏器云。盐去皮肤风。此方外台。引千金。程氏金鉴。并为宋人附方。是。 
x三因附子摩头散x 治因沐头中风。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而病甚。头痛不可以出。至日则少愈。名曰 
首风。(即本方。) 
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 
汗出。故曰历节。 
〔程〕圣济总录曰。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 
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谓之历节风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十二筋。皆结于骨节之间。筋骨为肝肾 
所主。今肝肾并虚。则脉沉弱。风邪乘虚。淫于骨节之间。致腠理疏。而汗易出。汗者心之液。汗出而入水 
浴。则水气伤心。又从流于关节交会之处。风与湿相搏。故令历节黄汗。而疼痛也。 
〔鉴〕赵良曰。肾主水。 
骨与之合。故脉沉者病在骨也。肝藏血。筋与之合。血虚则脉弱。故病在筋也。心主汗。汗出入水。其汗为水 
所阻。水汗相搏。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