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循环不已,而每一循环都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事物就是这样波浪式地前进的。
正确认识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能够使我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掌握主动权,及时发AL矛盾,解决矛盾,夺取新的胜利。我们掌握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发展规律,就能够自觉地及时地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我国每年作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与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但过了一年,就整个说来这种平衡就被矛盾的斗争所打破,平衡变成不平衡,又需作第二年的平衡。事实上每月都在局部地打破这种平衡,需要作局部的调整。总之,在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各项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规律,积极地创造条件,使新生力量、新生事物尽快地成长,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同时,又要针对出现的不平衡现象,去组织和建立新的平衡,把各项工作不断地提高到新的水平。
批判和继承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遗产的原则是批判地继承。“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毛泽东选集》一卷本984页)
马克思主义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反对否定历史的虚无主义。马克思的学说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科学,它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思想体系,但是它并没有割断历史。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十九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列宁选集》第二卷441…442页)毛主席一再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许多珍贵品,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地总结。从乌龟壳到共产党都应该给以总结。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就是批判地继承我国的历史遗产,用来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为反修防修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对历史遗产绝不能无批判地“全盘接收”,必须进行分析,将反动、腐朽的东西和具有民主性、革命性的东西区分开来,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我们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但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等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的是批判地继承的原则,他们仅仅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摒弃了它的唯心主义外壳;仅仅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而摒弃了它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宗教伦理学的杂质。他们综合了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尤其是总结了现实斗争的实践经验,从而创立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破不立,不批判旧思想,新思想无从产生,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新事物总是在和旧事物作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叛徒刘少奇及其在文艺界的代理人周扬之流,借口“抢救历史遗产”,大搞复古活动,这是地主、资产阶级复辟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对历史遗产中有利用价值的东西,也不应该拿来就用。“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毛泽东选集》一卷本812页)可见一要改造,二要加进新的内容。没有这两条,旧形式决不会变成为人民服务的东西。即使是最有利用价值的东西,用来表现现实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生活,也是远远不够的。无产阶级应该创造自己的文化,而要创造自己的文化,就必须到唯一的最丰富的源泉——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吸取丰富材料。批判地吸收历史遗产中有益的东西是必要的,但这仅仅是作为创造新文化的借鉴。如果脱离了现实斗争,到故纸堆里讨生活,用继承来代替自己的创造,甚至颂古非今,那就走到斜路上去了。我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出现的一批革命样板戏,“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批判继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了榜样。这不仅是戏剧、舞蹈等文学艺术的革命样板,而且也是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的革命样板。
破与立 毛主席说:“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破与立的辩证法。
破就是革命,就是批判,就是否定旧事物,促使旧事物灭亡。立就是讲道理,就是肯定新事物,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破与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是对立的统一。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但是,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55页)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结果。要立新,就必须破旧。不破旧,扫除障碍,就不可能立新;而新的不立起来,不日益发展壮大,也不可能把旧的彻底消灭干净。破旧立新的过程,也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必须通过斗争来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在破地主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思想体系的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砸碎资本主义的旧制度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的规章制度,就是在破除陈旧的规章制度的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毛主席说:“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从破到立是一个飞跃。不断地破与立,不断地飞跃,事物就不断地发展。
新兴的、革命的阶级,总是拥护破旧立新。没落的反动的阶级,总是反对破旧立新,而且要搞复辟。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往往打着“先立后破”的幌子来反对破旧立新,反对革命。“先立后破”的谬论,实际上是不立不破,就是不准无产阶级破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思想体系,不准立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一句话,就是不准无产阶级革命。林彪也竭力反对破旧立新,一再叫嚷要“克己复礼”,妄图从根本上改变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我们要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必须继续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彻底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同国内外敌人的破坏活动作斗争。
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一个时期有一种主要倾向,同时又存在着非主要倾向。主要倾向和非主要倾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主要倾向实质上就是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种倾向实质上就是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当主要倾向突出时,就可能使另一种倾向被掩盖着。因此,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往往存在着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情况。
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的时候,也要注意可能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这是我们认识事物所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在我党的历史上,反对陈独秀的“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机会主义时,掩盖着“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纠正王明的“左”倾路线时,又掩盖着王明的右倾路线。反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时,掩盖着林彪的修正主义。每次都是毛主席及时洞察一切,拨正航向,领导全党用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使党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起来。
事物是复杂的,我们看问题决不可简单化。如果只注意一种倾向,忽视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另一种倾向,这样,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就会受骗上当,犯错误,以至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既看到它的正面,也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主要方面,也看到次要方面。这样,在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时,才能自觉地注意到被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醒我们:“今天,在国际国内斗争中,类似过去同资产阶级讲联合,忘掉了必不可少的斗争;同资产阶级决裂了,又忘掉了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联合的倾向,仍然可能出现。”我们一定要注意反对和防止这两种片面性。
毛主席指出:“反对党内‘左’右倾向,必须依据具体情况决定方针。例如:军队在打胜仗的时候,必须防止‘左’倾;在打败仗或者未能多打胜仗的时候,必须防止右‘倾’。土地改革在群众尚未认真发动和尚未展开斗争的地方,必须反对右倾;在群众已经认真发动和已经展开斗争的地方,必须防止‘左’倾。”(《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163页)要掌握情况,弄清什么是主要倾向,什么是被掩盖着的倾向,就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党的正确路线也是在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只有不断地同右的或“左”的有害倾向作斗争,并且彻底克服它们,才能不断地由胜利走向胜利。“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原则。”事关路线,事关大局,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就要出以公心,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不怕离婚,敢于反潮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坚持反对错误倾向,从根本上说来,就是因为它不仅是做一个自觉的、完全的、清醒的革命者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重要保证。
务虚和务实 虚是指人们对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务虚就是研究和讨论政治、思想、理论、路线等问题,以提高认识;实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务实就是从事三大革命实践活动,贯彻路线、执行政策、抓具体工作。所以务虚与务实的关系,从认识论上说,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方法论上说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表现在工作上便是政治与业务的关系。
虚和实是辩证的统一,把务虚和务实紧密地结合起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之一。“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务实要以务虚为指导,在各项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掌握有关的具体路线和政策,而且更重要的是时刻不忘党的基本路线。务虚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就实论虚”,深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分析研究各种具体问题。在务实的基础上务虚,在务虚的指导下务实,我们就能方向明、决心大、方法对、干劲足。工农业战线上的两面红旗——大庆和大寨,便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虚实并举”、“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的最好榜样。
把务虚和务实辩证地结合起来,是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反之,把两者机械地割裂开来,就会滑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方面去,就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只务实,不务虚,不注意思想和路线的大事,一头钻到业务中去,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实际家、经验主义者,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面前,很容易受骗上当,甚至走错了路还不知错;如果只务虚不务实,对实际情况不了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就是空谈家。所以,从事任何实际工作都要关心政治、思想、理论和路线。
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投入革命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是使务虚和务实密切地结合起来的决定条件。只有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及时从实践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实际情况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制定一个时期的和长期的计划,具体加强领导,才能不断提高务虚与务实的能力,更自觉地遵循唯物辩证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才能端正思想,做好工作。
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对于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毛主席说:“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矛盾论》)
“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分析社会的阶级矛盾。在具体分析中,首先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矛盾论》)同时还要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找出主要的矛盾方面,弄清事物的性质。所谓看本质、看主流,就是指要从事物的主要矛盾方面去看。对社会矛盾,只有分清革命和反革命、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才能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对我们的工作,只有分清究竟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才能有正确的估价。
在具体分析中,还必须分析矛盾在各个过程、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特点。列宁说:“马克思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310页)任何矛盾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同一矛盾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从先秦到西汉初期和中期的儒法斗争,同西汉以后的儒法斗争,有着不同的特点。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必须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又如,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不变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只有具体分析了各种矛盾的特点,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因势利导,夺取胜利。
分析矛盾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地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毛主席说:“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只有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研究事物的矛盾,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矛盾,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特别要坚持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一切,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毛主席说:“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矛盾论》)只有对矛盾双方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双方的依赖关系、斗争情况,双方各自的特点、发展及其与外界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了解矛盾的特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把握事物本来的辩证法,从而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和政策,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如果拒绝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不从具体情况中间找出具体的矛盾,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办法,用这样的态度去指导工作,就会把工作做坏;去指导战争,就一定会打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