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 >

第29章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第29章

小说: 哲学小辞典马克思哲学部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诡计。 

  全局和局部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全局和局部这两方面。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带有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局部是指组成事物整体的一部分及其发展的某个阶段。全局和局部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场合为全局,而在另一场合则变为局部;反之亦然。
  
  全局和局部是对立的统一。“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独立,全局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59页)在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中,全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决定的地位。全局统率局部,局部隶属全局。全局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各个局部的变化。毛主席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路线是全局,各项具体工作则是局部,二者的关系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但是,每一个全局都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局部也影响着全局的发展。在一定情况下某一局部也能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棋艺上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一着就是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拿战争来说,如果组成战争全局的多数战役失败了,或有决定意义的某一二个战役失败了,全局就立即起变化。这里说的多数战役和某一二个战役,就是有决定意义的。毛主席提出的“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的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全局和局部的辩证观点。
  
  在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必须牢固树立照顾全局的观点。对于指挥全局的人来说,尤其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全局的问题上。毛主席说:“共产党员必须懂得以局部需要服从全局需要这一个道理。如果某项意见在局部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就应以局部服从全局。反之也是一样,在局一部的情形看来是不可行的,而在全局的情形看来是可行的,也应以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照顾全局的观点。”(《毛泽东选集》一卷本491页)识大体、顾大局,使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小原则服从大原则,这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只顾局部不顾全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把局部、眼前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则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
  
  强调局部服从全局,并不排斥发挥局部的积极性,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积极性。毛主席指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159页)只有全局在胸,才能避免或减少片面性,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强调要有“全国一盘棋”的观点,地方要服从中央,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只有在中央的高度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才能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凡带有全局性的指导规律,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用心地去想一想才能懂得。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思索,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问题。
  
  个别和一般 个别是指单个事物,即事物的特殊现象和特殊本质。一般是指同类单个事物中存在的共同性,即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特性。
  
  个别和一般是对立的统一。它们是互相联结、互相依赖的。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既是个别的又是一般的。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例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分别来说,都是个别;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则是它们的一般。这个一般是从上述三种个别的社会制度中抽出来的共同性,没有这三种个别的社会制度,也就没有剥削制度这个一般;而其中每一种制度(个别)中都包含了剥削制度(一般)这一共性。
  
  但是,个别和一般又是有差别的、对立的。从个别体现着一般来看,“个别就是一般”。但“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列宁选集》第二卷713页)因为任何个别既有和其他事物相联系的共性,又有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个性。一般是概括了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而撇开了个别事物的一些具体特性,所以一般不能完全包括个别的一切特性。
  
  个别和一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个别和一般可以互换位置,在一定场合是个别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一般的东西;反之亦然。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对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说来是一般的东西,而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说来又是个别的东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原来是个别的东西可以转变为一般的东西;反之亦然。例如,商品交换在原始公社是个别现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却变成普遍现象;将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又会消失。所以,在特定的场合或关系中,个别和一般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普遍联系中,它们的区别又是相对的。总之,个别和一般是对立的统一,它们既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
  
  毛主席把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贯彻运用于认识论,指出:“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己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矛盾论》)毛主席还运用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制订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毛主席说:“一定要抓好典型”,“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典型是个别,但包含了一般。要从个别的事物入手,总结典型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又以此指导全面,先做好面上三分之一的工作。这种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是一项科学的领导艺术。掌握了它,就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割裂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有的夸大个别,否认一般;有的夸大一般,否认个别,这都是错误的。林彪玩弄诡辩术,篡改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胡说“一般,是上头的东西;个别,是广大连队、基层的东西”。既否认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又否认个别之中包含着一般。这完全是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谬论。其目的就是反对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这一条唯物论反映论的认识路线。 


  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过程,形式是指事物矛盾运动的表现形态。
  
  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例如水,氢氧是内容,液态是形式;一部文艺作品,主题、人物、思想是内容,而作品的结构、体裁、风格、语言则是形式。在复杂事物中,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无产阶级专政,有巴黎公社的形式,(也有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等。同一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例如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表达无产阶级的思想内容,也可以表达资产阶级的思想内容。
  
  在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中,内容是主要的决定的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但是,形式并不是消极地依赖内容,而是对内容有着重大的反作用。适合内容发展的形式能够促进内容的发展;不适合内容发展的形式则阻碍内容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形式对内容的发展也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毛主席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找到了“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的形式,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非常及时的,完全必要的。
  
  内容和形式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地发展的。内容是发展的主导方面,形式的变化是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引起的。在发展过程中,形式由适应内容的发展逐步变为阻碍内容的发展,经过内容和形式的矛盾斗争,终于以新形式代替了旧形式,以适应内容的发展。然后内容和形式又在新的基础上相适应和相斗争,促进事物的发展。世界上万事万物就是这样不断地变化发展着。
  
  新内容的发展,不但需要新形式,而且也要利用旧形式来为自己服务。利用旧形式,不是同旧事物、旧内容相妥协,而是彻底地抛弃旧内容,批判地改造旧形式,使它适应新内容的需要。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观察问题时,首先要注意事物的内容,但也要恰如其分地估计形式的作用。我们既反对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也反对只顾内容而忽视形式的机械论。要善于运用一定的形式,为内容的发展开辟道路。毛主席在谈到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标准时曾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毛泽东选集》一卷本826页)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内容和形式必须是统一的。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阶级敌人会不断变更同无产阶级作斗争的形式,并千方百计地利用某些新生的形式向无产阶级进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陈旧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三卷332页)这是我们必须特别警惕的。
  
  原因和结果 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原因和结果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结果的事物,结果是指由原因的作用而必然产生的事物。例如种子是产生果实的原因,果实是种子发展的结果。列宁说:“原因和结果只是各种事件的世界性的相互依存、(普遍)联系和相互联结的环节,只是物质发展这一链条上的一环。”(《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168页)只有从普遍联系中抽出特定的联系,才能确定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并不是先后相继的现象都构成因果联系,如白天和黑夜是先后相继的,但无因果联系,它们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结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有它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在自然界中,阳光、水分、土壤是原因,种子发芽、作物生长是结果。在社会领域中,阶级斗争是原因,阶级社会发展是结果;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是原因,结成丰满的经济之果是结果。在思想上,知识分子接受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原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提高是结果。这些因果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因果观念,是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因果联系的反映。
  
  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者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康德断言,人的因果观念是先天就有的,自然界的因果联系是人外加给它的,不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休谟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因果性无非是感觉、知觉的习惯性联系,是纯主观的。孔丘、孟轲认为,富贵贫贱、生死祸福等等都是来自“天命”;“天”的意志是世界上所出现的种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胡说电子具有“自由意志”,没有因果制约性等等。说法不同,实质一样,都是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宣扬唯心主义。他们散布这些谬论,目的在于愚弄和麻痹人民群众,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
  
  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统一。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不存在无因之果,也不存在无果之因。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表现在互换位置和相互作用上。同一事物在一种因果联系中是结果,而在另一种因果联系中又可以是原因;反之亦然。例如,(肥多既是多养猪的结果,又是农作物丰产的原因。
  
  由于客观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因而因果联系也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原因可以造成多种结果,在一定条件下还会产生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一个结果往往不是由一种原因,而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多种原因中,又存在着内因和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等。我们必须善于具体分析,从中找出主要原因,抓住主要环节,促进事物发展。
  
  只有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依据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夺取革命的胜利。在总结工作时,只有正确地找出取得成绩和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 


  必然和偶然 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必然是客观事物本质的、合乎规律性的联系,是不可避免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客观事物非本质的、暂时的联系,没有确定不移的秩序。它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这要看条件。例如,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但社会主义革命在那一国家何时出现、何时胜利,则是偶然的,是受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制约的。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在必然和偶然问题上虽存在着激烈的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但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未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偶然性只是相互依存性的一极,它的另一极叫做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171页)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既包含着必然性的方面,也包含着偶然性的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统一。必然性是偶然性的基础,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现象要比本质丰富得多,因此必然性需要丰富多样的偶然性来补充。必然性只有通过无数偶然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所以必然性需要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或者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都是不存在的。恩格斯指出:“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40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互相转化,偶然可以转化为必然,必然也可以转化为偶然。
  
  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客观的东西,都是有原因的。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把必然性说成是先天的或者是主观自生的。形而上学者则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认为必然就是必然,偶然就是偶然,不能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这些观点都是违背事实的、错误的。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