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 >

第47章

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第47章

小说: 20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下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诸实施。所以,此后他又不得不将“迎銮南下”方案改为“退敌迎銮”。
  所谓“退敌迎銮”,包括“退敌、剿匪、请两宫回銮议约”三件大事。
  具体做法是:首先恳求联军退出北京,尽早接回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然后再“徐议除匪定约事”。他们认为:关键在于“罢斥端、刚(指载漪、刚毅)以谢天下”,也就是必须改组朝廷。如果朝廷仍然把持在清一色的顽固派手中,那么“回銮”、“除匪”、“议约”就根本无从谈起。八月中旬,张謇详尽地向刘坤一陈述了上述意见,并且得到刘的同意。不久后党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剿匪、定约”也逐步实现。所以,庚子闰八月之后,张謇除了一度参与劝阻签订中俄东三省条约以外,政治活动已大为减少,转① 《张季子九录·教育录师范学校开学演说》。
  ① 《张謇日记》庚子六月二日。
  而以主要精力投入垦牧公司创办工作。
  尽管张謇仇恨义和团,但义和团却帮了大生纱厂一个大忙。由于战事的影响,洋纱进口明显减少,机纱市场价格挺俏。这年秋天,张謇在日记上高兴地写道:“厂事复转,销路大畅。”②据统计,大生当年获纯利达11。8 万余元。第二年,通海垦牧公司的基建工程又开始紧张进行。因此,张謇更加幻想清廷有可能接受教训,在“回銮”、“议约”以后有所振作革新。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1901 年1 月29 日),清廷正式下谕表示将要变法和实行“新政”。十二月二十三日(2 月11 日),刘坤一电邀张謇等前往南京讨论如何响应清廷“维新”诏令。张謇与汤寿潜、沈曾植、郑孝胥等反复磋商,在二十七年正月廿五日(1901 年3 月15 日)以后陆续到达南京。他与刘坤一商谈以后,整整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写成《变法平议》,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变法平议》根据封建政府的结构,把要求变革的42 条事宜,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大部类,然后又汇总区分为进行步骤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请设议政院,各府、州、县城设中学堂,先教测绘、师范、警察,各省设局编小学堂、中学堂课本书,译各史及各学科书,户部及各省市政使、各府、州、县行预计表。”
  第二阶段:“分职、省官、定俸,各府、州、县实行测绘、警察,订税目,增法律章程,罢厘金,停捐纳,变科举,行决算法。”
  第三阶段:“令各府、州、县分设各乡小学堂,兴农、工、商业,抽练营兵,减官府仪卫。”
  显然,《变法平议》所提出的要求,低于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期间的水平,而整个进行步骤也更为迂缓,但就连这样的改良方案,不仅不能被后党把持的北京政府所接受,而且也没有被标榜“新政”的东南督抚所采纳。张謇“意绪为之顷索”。而后,他对全国政局暂时持消极观望态度,而以更大的热情从事以实业和教育为中心的通海“地方自治”。
  不过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的思想产生较大变化,在政治上又重新活跃起来,而且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人物。
  这年四月,日本邀请包括张謇在内的一批东南名流前往参观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张謇在日本各地访问了两个多月,对于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获得极为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他把参观期间的日记编辑刊印,题为《东游日记》。他最感兴趣的,是日本天皇政府对本国大资本集团的极力扶植,而其所以能够如此,则是由于日本实行了君主立宪和政党政治,国家大事得到国民的关心和支持。张謇一贯反对日本侵略,但他认为中国应该取法日本的优长之处以求富强,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进步。
  同年年底,日俄战争爆发。张謇看到岛国日本居然敢于向地跨欧亚两洲的沙皇俄国宣战,而且一开仗便取得胜利。他感到既羡慕又惭愧,在除夕日记上写道:“日本全国略与两江总督辖地相等,若南洋(指南洋大臣辖地)则倍之矣。一则致力实业、教育,三十年而兴,遂抗大国而拒强国。一则昏若处瓮,瑟缩若被絷。非必生人知觉之异也,一行专制,一行宪法,立政之宗旨不同耳。而无人能举以为圣主告也。可痛!可恨!”①此后,张謇日益明② 参见伯尔考维茨:《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中译本,第323—325 页。① 《张謇日记》庚子闰八月九日。
  确地以君主立宪派的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
  光绪三十年(1904)春,清廷驻各国使臣孙宝琦、胡维德等联名电请变更政体,此后朝野要求立宪的呼声渐高。张謇也参与了君宪论的各方应和,并且对清廷再次寄予期望。清廷在实行所谓“新政”过程中,设置了商部,颁布了若干奖励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章程条件,并且特别注意拉拢资产阶级上层人物,这更增加了张謇的幻想。这年正月,商部命张謇主持全国商会并组织“丝茶大公司”。他认为“此所谓务虚名而无实效者也”,婉言辞掉了。但不过一个多月,上谕赏给张謇三品衔商部头等顾问官的名义,他却又欣然接受了。
  五月以后,张謇应两江总督魏光焘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邀请,参与为他们起草要求清廷立宪的奏稿。此外,他又组织翻译刻印日本的《宪法义解》、《日本宪法》、《日本议会史》等书,分送各方面重要人士,甚至还秘密托人送入清宫12 本。这时,全国范围的立宪运动已经逐步展开了,而张謇则在这个运动中崭露头角。
  第三节辛亥革命前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进入高涨的一年,同时也是清廷开始伪装“预备立宪”和资产阶级改良派认真发起立宪运动的一年。张謇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展开了频繁的政治活动。除协助张之洞、魏光焘向清廷上书以外,他还积极联络各省督抚,特别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以寻求地方实力派的支持。袁世凯是他在庆军幕中教读过的学生,后因张謇不满于袁之骄横跋扈而绝交已达20 年之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秋李鸿章死后,袁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声势显赫的大人物。清皇朝的摇摇欲坠和革命潮流的高涨,促使张、袁捐弃前嫌,重新携手以应付危局。从此,北袁南张,一个在朝,一个在野,遥相呼应,纵横捭阖,在晚清政局中起了重要作用。
  次年(1906)六月,出国考察宪政大臣端方和戴鸿慈回到上海。张謇替端、戴起草《为立宪致各省督抚电》,吹嘘只要仿行日本宪法,就可以得到三大好处:“君权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七月中旬,清廷迫于内外形势,正式谕令“预备仿行宪政”。国内外立宪派欢欣鼓舞,纷纷“开大会,举祝典”。张謇立即写信恭维袁世凯的“功烈”“足以伯仲大久保矣”,袁的复信则再次吹捧张“英绝领袖之才,。。鼓吹群伦,隐然为舆论之母”①。由于得到袁世凯等有权势的督抚支持,张謇一伙的劲头更足,就在这年冬天正式组成了预备立宪公会。
  预备立宪公会推定郑孝胥为会长,汤寿潜、张謇为副会长,成员多数为苏、浙、闽三省绅商名流,而其中骨干分子则大多为张謇的密友和亲信。在成立大会上争论颇多,大体上可以区分为“急进”和“缓进”两种主张。张謇显然倾向于缓进,认为:“立宪大本在政府,人民则宜各任实业、教育,为自治基础。与其多言,不如人人实行,得尺则尺,得寸则寸。”①这可以看作是张謇一派在整个立宪运动中的方针路线。
  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谕令设立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宣统元年(1909)八月,江苏咨议局正式成立,张謇当选为议长,随即发起国会请愿运动。他与江苏巡抚瑞澂商定:由瑞澂出面联络各省督抚,要求组织各省内阁;张謇则负责联络各省咨议局,敦促从速召开国会。他还应汤寿潜的邀请,专程前往杭州说服浙江巡抚增韫。江、浙两省地方当局和谘议局步调协同一致,因而能够在全国立宪运动中处于倡导地位。是年冬,16 省谘议局代表齐集上海,举行国会请愿代表团谈话会,并组成33 人国会请愿代表团。张謇在代表团出发时赠言:“秩然秉礼,输诚而请。得请则国家之福,设不得请,而至于三,至于四,至于无尽。诚不已,则请亦不已,未见朝廷之必忍负我人民也。”①但是,以醇亲王载沣为首的清廷并没有为张謇的“输诚”所感动,连缩短4 年预备立宪期限这样有限的要求也未能接受。宣统二年春,张謇召开江苏咨议局会议,决定再次请求速开国会。五月,又发动了第二次国会请愿。① 《张謇日记》癸卯十二月三十日。
  ① 张一鏖:《拟复张季直殿撰》,《心太平室集》。
  ① 张謇:《自订年谱》丙午十一月。
  此次请愿除各省咨议局代表外,还有各省商会、华侨商会及其他政团代表参加,一时号称有20 余万人参加,很有一点声势。但清廷顽固如旧,不仅坚持9 年预备立宪原议,而且严厉告诫请愿代表:“毋得再行渎请。”但张謇等仍不死心,紧接着又为第三次国会请愿作准备。
  八月,新成立资政院正式开议,国会请愿代表团乘机再次向清廷上书,并到处游说宣传。资政院一致通过速开国会的决议,各省督抚也联名奏请立即召开国会。清廷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于十月初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由9 年改为5 年,预定于宣统五年开设议院,并预行组织内阁。张謇满足于清廷这样微不足道的让步,中止了原来打算亲自北上活动的计划。但国会请愿代表团却深感不满,继续要求立即召开国会。清廷恼羞成怒,驱逐请愿代表,并逮捕惩办天津学界请愿同志会会长温世霖。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彻底失败。张謇对此不能不感到沮丧。
  清廷继续倒行逆施,于宣统三年(1911)四月组成所谓“皇族内阁”,实际上是进一步实行集权专制,同时又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全国舆论为之哗然。立宪派与清廷对立已达到极其尖锐程度,不少人已倾向于铤而走险,另作他图。张謇虽然也感到清廷“举措乖张,全国为之解体”,但仍然没有放弃劝说清廷回心转意的幻想。因此,他到上海邀集汤寿潜、赵凤昌、沈曾植等联名向载沣上书,劝他“危途知返”,改组内阁,“重用汉大臣之有学问阅历者(指袁世凯)”。不久,他又代表沪、津、粤、汉四地商会进京,与美国达赉财团商谈合办中美银行与太平洋航业公司问题,并借此机会对清廷作“最后之忠告”。
  四月二十七日(5 月25 日),张謇偕江谦、孟森等从上海乘轮船溯江而上。五月十一日(6 月7 日),张謇于北上途中特地下车看望蛰居彰德的袁世凯,两人“道故论时”,对政局显然有所计议。据当事人回忆,张謇回车时含笑说:“慰廷毕竟不错,不枉老夫此行也。”②五月十二日张謇抵京,受到载泽、端方等人的热烈欢迎,并被特意安排在翁同龢故居住宿。十七日,载沣召见,任命为中央教育会会长。张謇则建议清廷注重民生,实行宪政,政府承担川路亏空,并全部收购商股以平息保路风潮等。随后又曾分别与奕劻、载泽、盛宣怀等有所磋商。张謇在北京奔走近两个月,并未获致任何具体结果,但载沣等这种“求贤若渴”的姿态却赢得了他的知遇之感。他除派雷奋作为代表参加直省咨议局联合会外,自己并不直接参与活动。
  六月回到上海,仍集中精力筹议中美合资兴办实业事宜。当四川保路风潮已经发展成为武装起义,全国革命大风暴即将狂飙突起的时候,他还和赵凤昌认真起草《报美团人(指东方商团)书》,准备组织代表团到美国“报聘”。
  为了庆祝大维纱厂正式开工,张謇于八月十三日(10 月4 日)又赶到武昌。十六日,大维纱厂、布厂同时开工,紧接着便是频繁的宴会,以欢庆他的经济势力伸入华中地区的中心。丰厚的利润几乎使他陶醉忘忧。直到十八日,也就是汉口宝善里革命党总机关被破获的那一天,他兴致勃勃地参加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等人举行的午宴,甚至还派专人护送孔雀、锦鸡各一对给通州博物苑。晚间又和湖广总督瑞澂畅谈到深夜。十九日(10 月10 日)上午过江在汉口等船,晚八时登轮返沪。船开动时已发现长江对岸起火,“舟② 《张季子九录·政闻录·送十六省议员诣阙上疏序》。
  行二十余里,犹见火光熊熊上烛天也”①。张謇最为害怕的景象终于出现了,这就是辛亥武昌首义的烽火。
  十九日深夜船到安庆。他本来是应邀前来和安徽巡抚朱家宝商谈导淮问题的,可是革命的步伐究竟要快得多,当地新军已在酝酿起义,还有什么导淮可言呢?二十日,他连夜挤进塞满人群的江轮,第二天赶回南京。他先后劝说江宁将军铁良、两江总督张人骏出兵镇压湖北革命运动。铁、张自顾不暇,无以为应。他又赶到苏州,连夜为江苏巡抚程德全起草《改组内阁宣布立宪疏》,建议立即解散皇族内阁,组织责任内阁,严惩“酿乱首祸之人”(指盛宣怀等),“然后定期告庙誓民,提前宣布宪法,与天下更始”①。但是,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各省区的纷纷独立,终于使张謇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清朝大势已去。他重新判断时局,决定放弃君宪,转向共和,从“和平光复”中另谋出路。上海、浙江光复后,他即支持程德全在苏州宣布独立。九月十八日(11 月8 日),通州也宣告独立,“地方秩序如常”,大生资本集团毫无损失,张謇的哥哥张謇且出任总司令。在此前后,他还打电报给已经奉命进攻湖北民军的袁世凯,劝他认清国内大多数人“趋于共和”的严酷现实,应赶紧前往北京,防止王室逃亡,尽快与南方达成协议,以确定共和政体,稳定全国局势。并分别写信给铁良和张人骏,劝他们断然放弃武装反抗。十一月初一日(11 月21 日),他当选为由咨议局改组的江苏临时议会议长。十月中旬赴沪,与章太炎、宋教仁、黄兴、于右任等晤谈。他拒绝接受清廷授以农工商大臣、东南宣慰使的任命,公开表明了与清皇朝决绝。他接受了江苏军政府两淮盐政总理的委任,但这并非是真心实意支持革命。因为他自己说得很清楚:“欲江宁之回复秩序,须设置民事(指政府):欲设置民事,须客军(指各地民军)出发;欲客军出发,须财政先得数十万。财政之大者在盐,为乡里计,不得不为任盐事。”②总之,他是希望清朝和革命同时结束,由袁世凯出来收拾残局,恢复秩序。
  当时,各省纷纷独立,不相统率;就是江苏省内,也出现了都督、司令如毛,各自为政、相互争持的现象。张謇第一步是力主程德全移驻南京,“并宁、苏为一”,逐步恢复江苏全省政令的统一。第二步是进而力争以上海为政治中心,把操纵全国局势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而第三步则是通过“南北和谈”,把独立各省的政权汇总起来,统统移交给袁世凯。根据赵凤昌遗留的各种函电文稿,可以知道张謇等人曾经设计一个政治方案,即模仿美国独立战争时的“十三州会议总机关”,尽快在上海设立各省代表临时会议机关,以便于南北议和并建立临时中央政府。经过他们的多方面活动,到十月底,各省代表终于由武汉改在南京会议,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市政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