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学-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大军攻打越国,越国惨败。
为了不被灭亡,越国大臣文种对勾践说:“现在我们只有求和才能保全越国,吴国的副将伯豁贪财好色,并非君子,大将伍子胥却正直无私,深谋远虑,两个人一直不能和睦相处,伯韶担心伍子胥功劳过大,自己永无出头之日,吴王夫差也对伍子胥不大满意,暗中庇护伯豁,我们只要到伯帮的军营,送上一份厚礼,再带上几名美女,贿赂伯豁,他肯定能帮我们办成议和之事。”
越王勾践现在无计可施,只好派文种带上八个美女,二十双玉璧,一斤黄金,到吴国的军营中拜见伯豁,并奉承他说:“将军您是吴王最信任的人,论功劳之大也非您莫属,吴国大事的决定权都掌握在您的手中,只要您在吴王面前美言几句,那么吴越就可以熄战火,讲和修好。”
伯韶瞟了一眼越国的美女和那些礼物,倨傲地对文种说:“现在整个越国都是吴国的了,难道我就值这么点儿金子吗?”文种何等聪明,一听伯韶话中有话,连忙说道:“将军不要生气,这些东西只是见面礼,只要您在吴王面前多多美言,使吴越修好,那么我保证越国的珍宝和美女将定期给您送来。”
一想到美女和珍宝,伯韶禁不住喜上眉梢,但还故意装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文种说:“我们求和,不直接去恳请吴王,也不去右营找伍子胥,而是直接来找您,这是因为您更贤明,肯帮助那些处于危难中的人。”此时,伯韶才答应了文种的要求,同时又无所顾忌地说:“事成之后可要重重谢我,明日早朝,我领你去见大王。”伯帮早已将国家利益抛在了脑后。
第二天,文种由伯韶带着去见吴王夫差,文种一见到夫差便赶紧跪谢自责:“越王勾践年幼无知,得罪了贵国,现在非常后悔,愿俯首称臣,所以派我来向您求和。”吴王夫差大怒:“勾践杀了我父亲,占领了我的国土,我岂肯就此罢休?”看到这种形势,伯韶赶忙站出来为越国说好话:“大王,越国虽然战败,但会稽还有五千精兵,如果一定要打,那么吴国将士肯定会有大量伤亡。并且,如果越国逼无奈投降了楚国,那么吴国既得不到越国的财富,又增加了楚国的军力,使我们的劲敌又增加了一个。权衡比较一下,还是接受越国讲和为好。”
对于讲和之事,伍子胥极力反对,他劝谏吴王说:“斩草一定要除根,我们吴国和越国是邻居,几代以来一直是敌手,多次作战也是互有胜负,我们不趁现在的有利时机将其灭亡,将来一定会养虎为患,并且,勾践是明君,文种、范蠡又是难得的贤臣,他们被放回国后一定会卷土重来,到那时吴国就危险了。”夫差一听伍子胥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便问道:“既然勾践愿意作做我的臣下,那么他们夫妇愿意跟我回吴国吗?”伯韶连忙说:“勾践夫妇愿意到吴国伺候您,整个越国都是吴国的了,大王还是允许讲和吧。”于是夫差便听信了伯韶的馋言,答应与越国讲和,撤回了吴国的军队。
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开始变得贪图享乐起来,越王勾践也趁机将美女、珍玩源源不断地送给吴王,使吴王玩物丧志。有一次夫差要修建一座姑苏台,勾践听说后,连忙派人到会稽山砍下最高最粗的树木,派人送给吴王,吴王看到这么高大的木料非常高兴,说大材不可小用,命令修改原来的计划,将原来的设计按木料加大。越国还派了许多能工巧匠来吴国帮助建造姑苏台,他们在设计和施工时,总是以最花钱,最费力,最华美为标准,吴国的百姓都要前来做工,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这一切被伍子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上书劝谏吴王,说勾践有宏伟志向,不是庸才,别看他现在唯唯诺诺,其实是要休养生息,他送来的贡品没有一件不是供吴正享乐的,其真实目的正是为了让吴国放松警惕,一有机会便会攻打吴国。而吴王夫差却不以此为意,他说:“越国人口已伤亡大半,物资已被我占有,哪里还会有力量攻打我们呢?并且,勾践已对我称臣,哪有臣伐君的道理?”
伍子胥回答说:“当年夏桀不杀商汤,商纣不杀文王,到后来夏桀被商汤流放,商朝被周朝灭亡。当年大王同意与越国讲和,是一次错误;后来大王又不杀勾践将他放回越国,又犯了一次错误;现在越国正暗暗整修军备,施行弱吴之策,如果大王不及时采取措施的话,那么恐怕吴国要步夏、商的后尘了。”
夫差听后觉得有道理,便想向伍子胥问计。可一直在收受越国贿赂的伯韶却说:“越国送木材、工匠是它臣服的表现,这对于我国有利无害,送珍玩美女,是供大王开心取乐,也不能助越国强盛。伍相国把大王与夏桀、商纣相比,虽然不是恶意中伤,但是否也太过份了呢?”夫差听了伯韶的话,对伍子胥成见更深了,他变得更加宠信伯豁而疏远伍子胥了。
伍了胥为了吴国的利益,并不顾及吴王对自己的态度,犯颜直谏,却得不到吴王的重视。伯帮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收受贿赂,宁肯祸国误君。伯韶不让吴王制裁越国有他自己的计算,因为如果吴越关系紧张,那就断绝了他从越国得到美女和财物的路子,如果吴王采纳了伍子胥的意见,那就显不出自己的高明,不利于巩固自己的权势。
伍子胥因为是一个君子,所以不能仅仅考虑吴王对自己的好恶,不能仅仅顾念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他对于国家利益的得失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而伯豁因为是一个小人,没有伍子胥所背负的过多的包袱,一门心思谋取个人私利,打击异己,并且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完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所以到头来他的个人目的是实现了,他的国家却葬送在他的手上,但他对此是毫不顾惜的。
君子不忍破坏大局,小人不怕破坏一切,这使得君子处事常有过多的顾虑,小人做事却没有这种负担,这也是君子往往败在小人手里的一个重要原因。
3。君子有操守,小人不择手段
“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标准。“仁”就是有爱人之心,“义”就是讲义气,“礼”就是懂礼节,“智”是有智慧,“信”是讲信誉,这些特点应该是每一个正人君子所具备的。虽然衡量君子的标准经过长时期的演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当人们衡量一个人是否君子时,这五个标准仍然会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君子的要求都是严格的,不允许君子有半点瑕疵,除了社会环境的约束之外,君子更多的是自我约束。君子认为他要担当人们学习的楷模,为此,他必须“克己复礼”,必须在各个方面都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君子会模范地遵守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等规范,对于有违社会道德、国家法律的事他们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君子有操守,对于那些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的事是绝对不干的。
小人与君子不同,任何道德、法律在他们面前都变得软弱无力,因为他们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什么都可以干。法律和道德只能约束那些有良知的人,对于那些良心尽失,没有一点责任感的无耻小人来说,只不过是几句空话,几声无关痛痒的责骂罢了。
君子做事要遵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要求,有违于社会规范的事是绝对不做的,而小人对于这些却毫无顾忌,因此,君子的目标常常不能实现,而小人的目标却常常能实现。
(1)君子遵守社会规范,小人做事毫无顾忌。君子做事讲原则,他的所作所为都与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保持一致,对于社会规范,君子不会有丝毫的跨越,如果自己的个人利益与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君子会舍弃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不会去破坏社会规范。
小人做事没有一点原则性,但却极具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就表现在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并且什么手段都能使用,社会规范对小人来讲没有约束作用,只要小人认为有必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违犯这些社会规范。
君子做事受到来自外界和内心的种种束缚,而小人则无拘无束,可以为所欲为。
小人案例之七十一: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之次子,隋炀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穷兵黩武,不惜民力,残忍霸道,终日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其父隋文帝却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比较体贴民情,轻徭薄赋,勤于政事,躬行节俭,受到百姓的爱戴。那么隋文帝怎么会立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呢?这里边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原来,杨广本是隋文帝的次子,杨勇是长子,皇位本来应由杨勇来继承,但是杨广耍了政治手腕,让大臣杨素和独孤皇后在隋文帝面前贬抑杨勇,骗取了父亲对他的信任,才立杨广为太子。
隋文帝因为勤于政事,事必躬亲,再加上他年逾花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病倒了。
隋文帝虽然身卧病榻,但还是时时挂念着政事,回想几十年的出生入死,风风雨雨,不免有许多感慨。现在,他作为开国之君,不论战功还是政绩,都可以永垂青史了,自己也可以算是功成名就,不枉此生了。由自己他又想到隋朝的未来,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不知道子孙们知不知道珍惜?只有他们知道珍惜,那么大隋才不会灭亡,自己的子孙才会世世代代做皇帝。他又想到了太子杨广,他认为杨广道德醇正,才器非凡,可以将国家托付给他,但是杨广毕竟还年轻,还缺少驾驭群臣和管理国家的经验。现在自己虽病重在身,但还是应该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政治经验教给他,想到这里,他便派人召太子杨广进殿。
隋文帝在等待杨广到来的时候,脑子中仍在想他驾崩以后杨广哪些人可以依靠,哪些人不可重用,真可谓用心良苦。可是他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仍不见杨广的来到,这时,却有一位宫人匆匆入殿。将一封信交到隋文帝的手中。
隋文帝将信拆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他怒不可遏,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竞使文帝发这么大的火呢?
原来,这一封信本来是杨素给杨广的回信,但由于疏忽被错送到了隋文帝这里。信的内容是杨广要求杨素借上殿侍疾之便秘密地将宫中的情况报告给杨广,以及研究隋文帝死后如何提防意外,杨广如何即位登基等事。从这封信的内容和语气上可以看出,杨广、杨素对自己的疾病不但不关心同情,反而是幸灾乐祸,盼他早死,隋文帝很难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恨透了杨广和杨素。但目前自己重病在身,不便发作,于是便强咽下一口怨气,希望自己的病稍微好些后再找他们算账。
可是,就在隋文帝接到这封信后的不久,又一件事使他不堪忍受了。那是一天早晨,在隋文帝身旁侍候的宣华夫人蔡氏,也是隋文帝最宠爱的妃子突然鬓发散乱,面带伤痕,神色惊惶地来到他身边,隋文帝感到奇怪便问其中的缘故,蔡氏凄然泪下,说:“太子无礼。”
听了蔡氏的话,隋文帝呆坐在病榻之上,双目发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长一会儿,他才回过神儿来,他极度地悲痛,用头撞床,用牙齿咬手指出了血,他大声骂道:“这样的畜生怎么能做一国之君!都是独孤皇后的过错呀。”他极度地愤怒和绝望,迅速召见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对他们说:“快召我儿来!”
柳述和元岩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赶紧答应,因为杨勇早已被废黜并被囚禁,所以他们自然以为是见杨广来,文帝打断倒门说:“我不是要见杨广,我是要见我的勇儿!”此时的隋文帝已经发现了自己在立太子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他内心无比地悔恨,明白自己受了杨素、独孤皇后的迷惑,他现在要亡羊补牢,纠正自己的错误,废掉杨广,立杨勇为太子。
柳述和元岩带着文帝的诏书刚一出宫,便被杨广和杨素抓住,把他们送到了狱中j原来杨素时刻在观察着大宝殿中的动态,隋文帝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当他发现隋文帝要废广立勇时,火速报告了杨广,二人决定采取弑君篡位的计划,所以柳、元二人一出宫便被他们抓住。
此时的隋文帝却还在盼望着杨勇的到来。而这次来的不是杨勇,而是张衡。张衡来到大宝殿后,将侍候文帝的人全都赶走,然后将隋文帝活活杀死。
隋文帝被害之后,杨广便更加为所欲为。就在隋文帝“暴崩”那天的晚上,杨广不知廉耻,强奸了他垂涎已久的庶母、宣华夫人蔡氏,满足了他的淫欲。
接着,杨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帝位,当上了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杨广做贼心虚,害怕有朝一日自己的胞兄杨勇会复仇,隋文帝的丧事还没有办完,他就假称高祖有旨,将杨勇“缢杀”。自此以后,杨广可以安安心心地过他那穷奢极欲的生活了。
杀兄、淫母、弑君,无论哪一条罪名,都是社会规范所坚决不容的,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为,耻于为的,正人君子更是如此,对于这些强烈违背社会规范的事,不要说做,他们想都不会想的,他们知道这样做会遗臭万年的。
而小人对此都不以为然,杨广杀害了他的兄长,强奸了他的庶母,弑杀了他的父皇,他并不因为做了这些丧尽天良的事而深深自责,相反,他还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他去除了自己的心腹大患,满足了自己的淫欲,登上了皇位,他想要的东西他都得到了。小人总是以自己的欲望是否满足作为衡量成败的标准,既然自己的欲望被满足了,那么小人就心满意足了,他们不会考虑到他们满足个人欲望的手段是有悖于天地良心的。
杨勇不能做类似“杀兄、淫母、弑君”这样的事情,所以他最终失败被杀,杨广对“杀兄、淫母、弑君”这样的事情毫不顾忌,所以他最终登上了王位。君子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小人能自由驰骋,所以在君子与小人争斗时,君子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2)君子有恻隐之心,小人以虐人为快。君子有操守,不仅仅表现在他能模范地遵守社会规范上,还表现在他有爱人之心。君子是讲究仁爱的,在他心目中,“人之初,性本善”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君子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或许人们可以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对这些有过错的人讲道理,教育他们弃恶从善,他们是能回到正路上来的。
能够对君子造成极大危害的是一些小人,对小人君子也往往会产生恻隐之心,怜悯之情,因为小人善于伪装。他们的把柄一旦被君子发现,他们就会向君子摇尾乞怜,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而君子往往被小人的虚情假意所打动,不忍心再伤害他们,只寄希望于他们能改正错误。
小人不重视个人操守,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完全可以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同时,小人还缺乏仁爱之心。小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是不健全的,这导致了他们以虐待他人为快,看到别人的痛苦时,小人不会产生丝毫的恻隐之心,所以他们在打击异己时手段也极端残忍。
君子在惩罚小人时常给小人留一条生路,小人在打击君子时却要斩尽杀绝,这又构成了一个君子败于小人之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