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txt全集下载(第一部,第二部全)-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个情况来看,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未来全球股票市场和信用市场未来三个月崩溃,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出预警。美联储失信于天下,富通银行预测,美国金融市场将在数月内崩溃。包括中国《经济学家》2007年1月的一个封面。英国经济学家的杂志早在2006年的下半年,这个时期是非常严重的。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怎么会导致危机这么严重?
人民币升值 货币战争在中国爆发 切勿遭日本危机
外汇储备已达1。4万亿美元;热钱不断流入;流动性推动股市、楼市节节攀升;通货膨胀预期有增无减——整个宏观形势令人惊喜;更让人忧虑。在此形势下;通胀或升值似乎已经成为必然的无奈之选;资产泡沫问题则在警示国人免遭〃日本危机〃。
人们不会忘记;1980年代中期;日元迫于外在压力签署了;此后;日元大幅升值。随之而来的却并非贸易顺差的减少;而是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M2和M3增速大大高于基础货币;实体经济投资机会和回报锐减;这使得虚拟经济成为投资焦点: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相互传导;急剧放大。日本的急刹车政策导致泡沫破裂;接踵而来的是〃失落的十年〃。目前中国的汇率利率政策;恰好跟1980年代的日本相反。当时日本本币大幅度升值;同时拉低利率;目前中国的道路是缓慢提高本币汇率;同时提高利率。我国这种〃逆日本〃路线是否可以看作是一条成功的路线?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么?相信谁也不敢打保票。
面对国内过剩的流动性和不断吹大的资产泡沫;人民币是否该一次性大幅升值?手握巨额美金;即将成立的中国外汇投资公司是否堪当大任?货币战争是否已经近在眼前?9月22日;〃天籁之音·巅峰对话〃第五场圆桌讨论移师广州;就以上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广东金融学院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磊;《货币战争》一书作者宋鸿兵、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兼南方日报出版社社长丘克军、本报副主编刘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罗纳德·麦金农教授就相关话题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接受了本报采访;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150 期。
人民币升值:〃阴谋论〃与货币战争
21世纪:十几年来;中国出口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美国等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让人民币升值的背后是否有阴谋?
钟伟:我不认为让人民币升值是阴谋;是否有人能列举人民币升值对其企业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恐怕很少。对人民币升值的恐惧症是一种自卑感的表现。
无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背后是否是阴谋论;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拉平中国财富和世界财富的差距;这样人民币就要升值;升值有利于境外投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
我们不仅要看到人民币升值正确性;也要看到其战略性。举个例子;依照1:7。5的汇价;中国的GDP大概是美国的60%…70%;但欧洲和美国的金融资产是其GDP的5…7倍;中国的金融资产占GDP的比率大概是2。2倍。美国的金融资产的规模是中国金融资产规模的15倍;从金融财富的角度看;中国的财富只有美国的十五分之一。人民币和美金不该有这样巨大的差距。中国现在是金融洼地;欧美的资产都是注水肉;我们现在也要成为部分注水肉。
陆磊:人民币的升值本身没有任何阴谋可言。中国产品价格在不断上升;也是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降利率不应该与通货膨胀同期存在。
宋鸿兵:有一些概念要弄清楚。一方面是不断创造出来的财富;另一方面是货币;这两者是有差别的。人民币的发行在最近两年偏快;对生活服务的购买力是下降的。美元发行速度更快。我觉得中国的资产要成为注水肉似乎不大可能;资产泡沫化之后;比如说买股票赚了很多钱;而没有买股票的人就亏了;在实际效果上加速了社会的两级分化。
21世纪:中国金融体系即将全面开放;怎么应对金融风险的提高?是否存在货币战争的危险?
宋鸿兵: 有一种说法认为;国际热钱达到了3000亿美元;这些钱都在中国房地产业上。一旦人民币快速升值;各行各业成本都会上升;国外感觉中国经济失衡比较严重; 国际知名学者可能会站出来一起指出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泡沫;然后热钱会流向海外;有可能爆发类似日本当初面临的金融战。如果中国国内各个方面没有警觉;从国际热钱的角度来看;也许是今年年底;也许是2008年;他们就会选择一个时机收网。
陆磊:如果爆发货币战争;中美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彼此不是跷跷板的关系。
钟伟:在人民币调整过程中;甚至在今后非常长的时间内;中国都应该保持极强的金融管制。在人民币没有达到市场水平之前;国内的资产都是被低估的。宝钢的市值是 2400亿人民币;它拿出60%的股份与通用拿出6%的股份进行换购;看上去是非常公开公平的。但事实远非如此。现在允许国际大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相当于廉价大甩卖。
缓慢升值?一次升值?
21世纪:中国的本币在〃7·21〃汇改之后一直缓慢升值;面对资产泡沫的严峻形势;您是否赞成一次性大幅升值?现在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后果是什么?
钟伟:我赞同人民币升值;不赞成说〃一次性到位〃。因为不知道到〃位〃在哪里。但肯定是一次性调整;要改变水煮青蛙式的外贸改进状况;也应使外资效应向更好的方向转化。
中日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相似之处。1973年到1985年日元每年升值5。1%。在第一阶段;日本完成了出口导向型战略;第二阶段;日本的制造业和国际影响力都没有变坏;第三个阶段是日本的泡沫崩溃。
1978年到现在;我们走过的历程跟日本一样;但两国有些方面很不同:
一是中国没有日本的劳动力短缺现象;第二个不同在于;为了对付房价股价的上涨;日本在1988年时比较慌乱;加息七次;紧缩的力度过大;这就导致了资产市场的泡沫破灭。现在中国国内面对同样的问题;但调控节奏相应比较温和理智;会让泡沫慢慢破灭。
最后一点是中国的学习曲线上升得非常快;我们用10年学会了做包含几百个零件的东西;又用10年学会了做需要上万零件的东西。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中国能够承受住人民币回升到正常市场的水平所带来的变化。
宋鸿兵:人民币升值是慢还是快;要考虑国外的风险。人民币应该升;而且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一次到位;但是现在的条件不太适应;目前热钱非常看好国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很有野心。一旦快速升值后;这些热钱随时可能从中国市场上流向国外。
丘克军:对人民币一步到位升值;我还是有疑虑。
第一要解决升值带来的订单外流问题;第二要解决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人口转移问题;我国还有3。5亿农业人口;其中的2。5亿要转移为城镇人口才达到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也就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下。相对应美国数据是1。6%;欧洲是2。4%;韩国是6%。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导致订单价格提高;中国制造优势丧失;农业人口转移放缓;工业化步伐也会放慢。
第三是如果人民币币值与发达国家缩小;消费、投资与外贸三驾马车当中;外贸这一块速度会降下来。要想好相应的后招。
陆磊:人民币汇率的一次性调整不失为一个好政策;但没有官方可以定下来的一个汇率值;问题是要取消汇率变动限度;均衡只有靠市场发现。
目前没有观察到中国的产业在转移;还没有看到可竞争的对手;定单不一定会转移。我关心的是周边哪些国家的股市和楼市值得让外资转去投资;只要升值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危害;应该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另外如果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我担心境外投资者可能会出现破产的问题。
钟伟:如人民币缓慢升值;定单是逐步外流;其成本主要是外贸经销商和厂商来共同承担。如果在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情况下;所有的厂商都会调整出口报价;英国和欧美的进口商要么不接受;要么接受;定单转移的难度大得多;而且印尼和孟加拉距离中国制造业的水平还很远。
人民币升值;外贸肯定会受到冲击。但根据调研的数据;外贸企业从总体来看是受益的。有70%的厂家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受损;30%的厂家受益;但后者的受益总金额是前者受损总额的4倍。
是否会失去外贸这个引擎;我还是打问号。即便人民币汇率有明显调整;但我还看不到在出口能力上有能跟中国相比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我们现在的投资是不足;而不是过剩。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公共投资不足;政府在给国民提供清洁的水、安全的食品、便利的道路、良好医疗与养老等方面投资都是非常不够的。
21世纪:就狙击国际热钱而言;一次性升值是否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策略?
钟伟:从中国的情况看;一年之内进来的资金过多。我们定位于长期投资型资金;根据人民银行的反洗钱局的数据;1999年到2005年投资资金流动大概是 3000个亿;我们可以估计;从1999年到现在;长期的投机资金不会少于5000亿的;如果稳定了;可能在相当时间内的事情并不会做;该套利的套利;该套现的套现;所以我们的决策都是在不同的情况做下的决策。
宋鸿兵: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这3000亿美元的热钱有巨大的获利空间;就有极为强烈的套现欲望;而次按引发的金融问题爆发后;美国恰好又出现了现金荒。
我比较反对在现阶段一次性剧烈升值。现在只要让人民币缓慢升值;有本事热钱就慢慢耗着。在快速套现的想法破灭之后;它们慢慢会撤出中国市场。
陆磊:在目前的情况下;正因为美国金融市场产生结构性缺陷;中国更会是有激励性的市场。是否有热钱撤出;我还是持相对怀疑的态度。无论是什么样的投资资金;无论是赚到多少钱;肯定会落到央行的储备上;即使你要撤出时;恐怕中央银行不能一步到位。
货币战争2 第四章:谁是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 中
美国的“债务悬河”与亚洲人民的“白条”
美国80年代发行的规模空前的国债,由于利息颇高,极大地吸引了私人和非银行机构的投资者,外国中央银行也趋之若鹜,在这个现有美元的回流重新使用的过程中,新美元创造较少。到了90年代,由于打垮了世界主要竞争货币,美元国债仍然抢手,进口日常商品的价格在第三世界国家货币普遍贬值的情况下,也显得格外便宜,美国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岁月。2001年以来,由于反恐战争的庞大开支和80年代以来大量发行的各种期限的国债纷纷到期,以及越来越大的利息支出,迫使美国发行更多的国债来替换老国债。从1913年到2001年,美国在87年里一共积累了6万亿美元的国债,而从2001年到2006年,短短的5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竟增加了近3万亿美元的国债,美国联邦国债总量已高达8万8000亿美元,并以每天25。5亿的速度增加着。美国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开支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医疗健康和国防,每年高达近4000亿美元,占其财政总收入的17%。
美国国债
从1982年到1992年,美国货币增发尚处在“温和增加”状态,年均增加8%。但从1992年到2002年,美国货币增发进入“快车道”,达到了12%。从2002年开始,由于反恐战争和刺激濒临衰退的经济的需要,在战后利率接近最低点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增发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5%。其实,从美国国债增发的陡度来看,一切已属必然。美联储在2006年3月宣布停止M3广义货币统计报告并不是偶然的。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如此严重地透支过未来,美国不仅透支了自己人民的财富,也同样严重地透支着其它国家人民的未来财富;任何一个熟悉股票投资的人,都可以清楚的预见到这种陡度的曲线最终将意味着什么。)
2001年911以来,葛林斯潘为挽救股市和债券市场,不顾后果的把利率从6%迅速降到1%所造成的美元信贷暴涨,使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人们终于明白了,原来美元其实是印着绿色花纹的纸片。全世界的主要美元持有者几乎同时扑向了房地产,石油,黄金,白银,大宗商品等美联储变不出来的东西。一位法国投资者说:“纽约人能发行美元纸币,但只有上帝才能发行石油和黄金。”其后果就是,原油价格从22美元一桶上涨到60美元,黄金、白银、白金、镍、铜、锌、铅、大豆、糖、咖啡、可可等价格分别是2002年价格的120%到300%。但经济学家仍然信誓旦旦的说通货膨胀只有1…2%,人们不禁想起马克。 吐温的一句名言:
世界上有三 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
更加令人不安的是美国的总债务已高达44万亿美元,这些债务包括联邦国债,州与地方政府债务,国际债务,私人债务的总和。这些债务平摊到每一个美国人身上高达近15万美元,一个四口之家要负担近60万美元的债务。在私人债务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数目庞大的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欠款。如果以5%的保守利息计算,44万亿美元每年需要支付高达2。2万亿美元的利息,几乎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全年的财政总收入。在全部债务中,近70%的债务都是1990年以后“创造”出来的。现在的美国已经不可能再发动80年代初的高利率战争来套牢第三世界国家了,因为美国本身已经严重负债,任何高利率的政策都无异于经济自杀。
债务“金钱化”,再加上部分储备金这一超级放大器,已经严重透支了美国人民未来的财富。到2006年,美国人所上缴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的总额,在联邦政府那里仅稍事停留,就立刻全部转入银行系统以支付债务美元的利息。个人缴纳的所得税没有一分钱用到了政府身上,各地区的教育开支主要靠当地的地产税收入,全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用的是汽油税,对外用兵的战争费用恰好等于美国公司缴纳的公司税。换句话说,3亿美国人被银行家“间接征税”了几十年,而且还要年复一年被继续盘剥下去。美国人民的储蓄,则通过长期通货膨胀被银行家的“潜在税收”再刮掉一层皮。
先不论美国的债务人是否还能还得清这利滚利的债务,问题是美国政府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偿还国债。美国政府只是不断地用永远增加的新债券去替换老债券(Debt Rollover)以及老债务所累积的利息,循环往复,直至永远。正如美联储费城银行指出,“在另一方面,日益增加的众多分析家现在认为国债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是(经济的)福音。他们认为国债完全不需要减少。”
是啊,如果一个人可以不断靠借越来越多的债务来过着奢侈的生活,而且可以永远不用还钱,天底下只怕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事了。这种听起来类似“经济永动机”的“好事”,现在正在美国大行其道。这些经济学家们认为可以用不断增加债务来永远享受“美好生活”的想法,与认为一国可以靠多印钞票就能致富的思路,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些学者们还进一步指责亚洲和其它国家过多的储蓄才是造成世界经济结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