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 十支论
瑜伽本论,百法五蕴等,对瑜伽本论,称十支论,是曰一本十支。兹列表如下。
┌一、 略陈名数论…………百法明门论
│二、 粗释体义论…………五蕴论
│三、 总苞众义论…………显扬圣教论
│四、 广苞大义论…………摄大乘论
│五、 分别名数论…………杂集论
│六、 离僻彰中论…………辨中边论
│七、 摧破邪山论…………二十唯识论
│八、 高建法幢论…………三十唯识论
│九、 庄严体义论…………大乘庄严论
└十、 摄散归观论…………分别瑜伽论
于中百法明门论,略录本地分中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五蕴论,略摄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显扬圣教论,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摄大乘论,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而宗。杂集论,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辨中边论,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二十唯识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三十唯识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大乘庄严论,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分别瑜伽论未译,若援解深密经中分别瑜伽品为例,则以止观为宗。
第四节 成唯识论大纲
世亲论师,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造唯识三十论,显扬唯识中道之正理。后护法等十大论师,依六经十一论,广释三十颂文,成立世亲之唯识义。所谓十大论师者,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最胜子,智月也。于中,以护法义为正。玄奘法师,初别翻十大论师之释论,嗣纳窥基法师之请,以护法之释论为本,参糅他师之释论于其中,是唯成唯识论。兹分名义内容疏释三种分别述之,
第一 名义
此论依华手经求法品以相性位三分成立唯识三十论。安教立理,名之曰成。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归心泯相,总言唯识,三十本论,名为唯识。藉此成彼,名成唯识。即三十颂但名唯识,长行论文广成立三十颂故,名成唯识。又以教成教,以教成理,俱通。如义演云,以教成教者,即广引圣教成三十颂唯识也。以教成理者,以圣教成唯识道理。亦可以理成理,即以比量道理成唯识道理云云。
第二 内容
此论如前所述,以一切法唯有识,即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为宗。先破外道小乘,后明唯识真理。就文大判,总有三分。依如述记,有一相性位三段,二初中后三段,三境行果三断,三种分科。一相性位三段者,初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一颂,明唯识性。后五颂,明唯识位。二初中后三段者,初一颂半为初分,次二十三颂半为中分,后五颂为后分。三境行果三段者,初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四颂,明唯识行。后一颂,明唯识位。今依第一判本颂为相性位三分如次。
┌略辨唯识相
│ ┌异熟能变
┌明唯识相┤ ┌明能变相┼思量能变
│ │ │ └了境能变
│ └广辨唯识相┼正辨唯识 ┌明心法生起
│ │ ┌释违理难┴明有情相续
│ └通释妨难┴释违教难┬明三性
├明唯识性 └明三无性
│ ┌明资粮位
│ ├明加行位
└明唯识位┼明通达位
├明修习位
└明究竟位
一 唯识相 即依他起。凡夫外道,不知唯识无境之妙旨,执心外有别实境,起我法
执。故论主最初以种种方便广明唯识相状即依他起之诸法,令除二取。
二 唯识性 即圆成实。虽知此心虚妄显现,而未了达真性。是故次明唯识实性即圆
成实,显真如常住一味。
三 唯识味 即十三住。明此性相真俗者,意在令有情断妄染成佛果。然佛果功德。
殊妙无边,非少修行可能圆证。必经三大劫,修无量行,积无量善历资
粮加行等五位,方能至三身万德之佛果,故次第三明唯识行位。
第三 疏释
窥基法师,请玄奘法师合糅护法等十师之释论为成唯识论后,依玄奘之口授,作述记。同时有西明圆测,讲成唯识,尝出私义。淄州慧沼,乃著了义灯以楷定之,濮阳智周,复制演秘以解释述记。窥基于述记未尽之义,又著之枢要。是为唯识三个疏。此外有窥基之唯识料简唯识别抄等,智周之了义灯记,灵泰之疏钞,如理之义演,道邑之义蕴,泰贤之学记等。
第五节 杂著
此宗之典籍,除六经十一论外。更有无性论师,别作摄大乘论释。陈那论师,作观所缘缘论,集量论。亲光论师,作佛地经论。胜军论师,作唯识抉择。俱发挥唯识之理。
第四章 此宗之教判
此宗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判释释迦如来一代之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即
┌第一时有教……当深密经文初一时……小乘有教……阿含等经
├第二时空教……当深密经文昔第二时…大乘空教……般若等经
└第三时中道教…当深密经文今第三时…大乘中道教…华严深密等经
初第一时有教者,凡夫外道,无始以来,为实我之妄执所盲,起烦恼,造业,长在生死。佛初成道已,为除其实我之执。于鹿野苑,说阿含经,示四谛十二因缘五蕴等生,令小根等悟所执我无,蕴处界等诸法有,渐登圣位,是为初时我空法有论。
次第二时空教者,生闻缘觉等小根,闻初时有教,虽证我空,而不了知佛说法有之密意。迷执诸法实有,犹怀法我之见。佛为除彼诸法实有之执,次于灵鹫山等处,说般若等经,示所执蕴处界等诸法无,令中根品悟我法二空,舍小趣大。是为第二时我法二空论。
次第三时中道教者,虽于第二时说空教,翻第一时有教,尚是诱引之方便,非中道之妙旨,且约遍计所执体用都无,说诸法皆空。然彼闻者复起空执,便拨真俗二谛性相皆空。佛为除此空有执,第三时于解深密等会,说解深密诸大乘经,演唯识三性等教,示识有非空,破第二时空执,境空非有,破初时有执,令悟非有非空中道妙理。是为第三时心有境空论。
初时有教,隐遍计空,但约依他,说法有。第二时空教,隐依圆有,但约遍计之我执,说诸法皆空。故初二时皆不了义。第三时中道教,显了说遍依圆三性相生胜义三无性。遍计所执体性都无故,其体非有,依他起性,如幻假有,圆成实性真空妙有故,其体非空。是则非空非有中道妙理,故称之为了义教。
此三时教,对渐悟之机类所建立,即为诱引不定性之总类,令入中道妙理而设。故述记云,此约机理渐教法门,以辨三时。若对顿悟之机类,即无三时前后次第。此机闻有闻空俱证中道妙理故。故就此三时教判,有年月义类二说。如上依佛一代说法之前后,立初昔今之次弟,是为年月三时。又依佛所说法之义类,立有空中之次第,是为义类三时,如了义灯云。此(三时教)有二义,一约前后,二约义类云云。或唯依年月前后,或唯依义理浅深,或年月义理并依。于中以年月前后,义理浅深,相待并具,成三时之教相为正。
第二篇 诸法概论
第一章 有法
所谓法者,与物体事物同义,一切万有之总通也。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宇宙间所有万事万物,无论其为色(物)为心,为事为理,为有形为无形,皆各有其特性,任持不舍,是曰任持自性。万有皆有其特性故,能为轨范标准,令人生解智,是曰轨生物解。简言之,即宇宙万有。皆保有一定之性质,能引生吾人之了解,故概以法名之。
此宇宙万有,其数无量无边,佛典通名为万有,瑜伽本地分约之为六百六十法,世亲论师,更于百法明门论,略为五位百法,五位者,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也。此中心有八法,心所有五十一法,色有十一法,不相应有二十四法,无为有六法,是为百法如次。
┌心法……………八──┐
│心所有法………五十一│
五位┤色法……………十一 ├百法
│心不相应法……二十四│
└无为法…………六──┘
第一节 心法
心法者,心作用之主体,自在缘取境之总相,起分别虑之根本也,此心法为万法之根本,能有心所,故名心王。其数有八,即
┌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心法┤意识
│末那识
└阿赖耶识
于中前五识即眼尔鼻舌身五识,如次以眼耳鼻舌身五根为所依,缘色声相味触五境,生了别用。所谓了别者,了者了解了知,别者辨别分别。依根立名,故名眼识等。
第六意识,以第七末那意识为所依,了别法境。此所谓法,有二义,一十八界中法界,二色法心法有法无法三世十八界一切诸法也。通常所谓思虑分别之心作用,皆此第六意识之作用,余识但缘现在法,生了别用。此识遍以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法,为所缘,又此意识之了别法外,别以作业为所作业。身口意业,并意所作。三界五趣引业满业,并意所作。故此识业用,于诸识中为最强。所谓意者,第七识。此识以第七识为所依,故名意识。
次第七末那识,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阿赖耶识,从无始来,任运相续,似一似常,似实我相,故末那识转缘此识之能缘用即见分,分别计度为实我,确执不舍。前第六识,于睡眠闷绝等位,断灭不起。此识恒审思量,虚妄计度,故名之曰末那。末那,梵语,翻为意,以思量为义。所以称为末那识者,简第六意识。
次第八阿赖耶识,此生起万法之根本识也。能含藏色心诸法种子,变现有漏无漏一切诸法,无始以来,常恒现起,以第七识为所依,以种子有根身器界为所缘。
此八识心王,有心意识三名。心有缘虑积集二义,缘虑者,攀缘所缘境而虑知之。积集者,集合含蓄诸法之种子于自心中。意有依止思量二义,依止者,为发起他心心所之根据。思量者,常缘心内而思量。识有了别粗二义,了别者,识别所缘境。了粗者,识别粗显之外境。若约初义,此三即八识之通名。若约后义,则第八识积集色心诸法种子,生起诸法,集起义胜,故名为心。第七识缘所缘境恒审思量为我等,思量义胜,故名为意。前六识,对六境,粗动间断,辨别了解,了别义胜,故名为识,如伦记云,心意识义,自有通别。别名心意识者,赖耶是心,以能集起三界生死色心法故。末那名意,以与六识为同时根,生六识。六识名识,以对六境分别强故。二通名心意识,谓八识中一一皆有集起名心,能生名意,了别名识故。又二十唯识述记云,谓诸经所说心意识及了别,此四名其体无异,但名差别。心积集义,意思量义,识了别义。又演秘云,心意识三,皆有通别。若缘虑名心依止名意,了别名识,此即通名,八识皆有此三名故。若积集名心,思量为意,了□名识,乃是别名,如次别属第八七六。
次心王缘境,总有三种分别。于现在之世象,不用比知推测等,如其自相任运分别,曰自性分别。如对法云,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于过去事象,追想忆念而起分别,曰隋念分别。于过现未三世不现见之事象,思构量度而起分别,曰计度分别。八识中,前五识与第八识,唯有自性别。第七识,自性计度(现在)二分别。第六识,广通三分别。
又八识之缘境作用,有三量之不同。三量者,现量比量非量也。所谓现量者。现谓现前,量谓度量。谓于现前明了之色等境,离名言种类等所有分别,逼附境体,显现量知境之相故,故名现量。所谓比量者,比谓比类,量义同前,谓于不现在前之色等境,藉已知境类比度量而正知之。如远见烟,知彼有火。又见瓶等,从所作性,了知无常。故名彼量。所谓非量者,似现量非现量似比量非比量之总名,即误谬之量知。谓若有境,非可现知明白而照,亦非可比拟推度而知。实无境体,非可量度,于非量处,而起心量。如见杌为人,睹见阳炎谓之为水,又如于雾等,妄谓为烟,邪证有火。故名非量。八识中,前五识与第八识,唯是现量。第七识唯是非量。第六识通有三量。
第二节 心所法
心所者,心王所有法之略,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之心作用也。心王所缘境,唯取总相。心所不惟取境之总相,亦取其别相。总相者,如缘一株绿树,唯取绿色。别相者,更于绿色上,取新旧浓淡等差别。此心所有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位,瑜伽作五位,显扬唯室百法五蕴等论,俱作六位。又其法数瑜伽作五十五,对法作五十五,显扬唯识百法五蕴俱作五十一,兹依百法,作六位五十一法。
┌遍行 作意,触,受,想,思,
│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
│善 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心所法┤烦恼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随烦恼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
│ ,放逸,惛忱,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 睡眠,恶作,寻,伺,
第一遍行者,周遍行起之心所。一切心作用生起时,此心所必相应而俱起,故名遍行。于中一作意者警觉作动应起心之种子,引令趣所缘境之心作用。二触者,令心心所同触前境,生起受想思之心作用。三受者,领纳前苦乐等境,起爱非爱之心作用,四想者,于诸境取其相貌方圆等像,施设种种名言之心作用。五思者,令心造作善恶等业之心作用。
第二别境,对各别之事境所起之心所。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如安慧云,于差别境中决定,故名别境。彼等境各差别,非一切故。于中一欲者,于所乐境,希望愿求,能发正勤之心作用。二胜解者,于所取境,明了了解,心生决定,谓此事如是不如余,不能引转之心作用。三念者,于曾所境,令心明记不忘,不于余所缘行相散乱,能引正定之心作用。四三摩地者,于所观察境,平等持心,令心专注不散,能生决择智之心作用。五慧者,于所观察境,简择是非,分别善恶,得决定断疑惑之心作用。
第三善者,唯善心生起时相应俱起之心所。于中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自性清净,复能清净余心心所之心作用。此中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一切法之真实事理,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二信有德,谓于三宝之真净德。起深信而生喜乐。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信已及他能得能成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对治不信,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二精进者,于断恶事修善事,精勤策励,勇锐坚猛之心作用。三惭者,依尊贵自身及教法二种增上力,崇闲德,重善法,羞耻过恶之心作用。四愧者,依世间诃责暴人厌离恶法之增上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