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 完整讲义.-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4)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5)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费用互相抵消。
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费用互相分配后再对外分
配。
计划成本分配法:
4 产品成本计算
(1)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如某工件期末在产品数量为40件,定额工时100工时,期末在产品完
工50工时,
则在产品完工率为50%,约当产量为40*50%=20件。
(2)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如船舶、大型机器设备
分批法――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批别:如服装产品、小型电子
产品、玩具、印刷
逐步结转分步法:如冶
金、纺织
分步法――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步骤
平行结转分步法:如机
械、汽车
(二)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
的成本。企业一般在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或在月末,
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应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和结转情况。
企业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
“劳务成本”科目。期末,应将“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
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三)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确认的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所发生
的成本,包括销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
额、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等。
企业应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核算其他业务成本的确认和结转情况。
企业发生或结转的其他业务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
材料”、“周转材料”、“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
应将“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
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四)期间费用
1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
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
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
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
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
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
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
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
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
职工薪酬”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管理费用”
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房产税、车船使用
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
交税费”等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
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
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2 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
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
扣等。
企业应通过“财务费用”科目,核算财务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
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
收账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
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期末,
应将“财务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
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3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
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
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企业应通过“销售费用”科目,核算销售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
装卸费等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
修理费等经营费用,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
款”、“累计折旧”等科目。期末,应将“销售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
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销售费用”科目。
第三节 利润
一、概述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
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
或者损失。
利润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
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
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
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
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
的损失)。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二、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一)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
括
营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利得 营 固
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损失
业 盘盈(现金)利得 业 盘亏
损失
外 捐赠利得 外 公
益性捐赠支出
收 债务重组(豁免)利得(含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支 债务
重组损失
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出 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
罚没利得(罚款净收益,见2007初级教材)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
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价
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
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扣除出售无
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盘盈利得,主要指对于现金等清查盘点中盘盈的现金等,报经批准后计入
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捐赠利得,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的取得及结转情况。
企业确认营业外收入,借记“固定资产清理”、“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收入”
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
科目。
(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
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
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价
值和变价收入等。不足以抵补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
税费所发生的净损失;无形资产出售损失,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
不足以抵补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所发生的净损失。
盘亏损失,主要指对于财产清查盘点中盘亏的资产,在查明原因处理时按
确定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公益性捐赠支出,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发生的支出。
非常损失,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在扣除
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
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
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
外支出”科目。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准备类账户 资产减值损失
本年利润
计提减值准备 结转减值准
备
四、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一)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本期发生,以后期间不会转回。有:国债利息收入、自产产
品用于非应税项目、赞助费。
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
会计规定 税法规定 处理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算利润 不算利润 暂不纳税,将
来应纳税。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算费用 不算费用 先行纳税,将
来抵扣税
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等于当期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
益)之和。其中,当期所得税是指当期应交所得税。
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规定的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
税金。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
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
纳税调整项目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
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业务招待费
支出),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
纳金、罚款、罚金)等。
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例】某企业2006年发生亏损100万元,2007年实现税前会计利润600
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在营业外支出中有税收滞纳金罚款70
万元;所得税率为33%。则企业2007年的应交所得税金额为( )。
A。148。5 B。171。6 C。198 D。204。6
【解析】2007年的应交所得税=(600…100…50+70)×33%=171。6(万元)。
(二)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
和,即为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应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其结转情
况。期末,应将“所得税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
年利润”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结转后“所得税费用”科目应无余
额。
【例】某企业2007年12月购入汽车一台计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
计净残值为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008年12月31日,该企业全年实现利润1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
2008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4万元,因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提折
旧,只能提取2万元,故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2)=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2=102万元
当期应纳所得税=102*25%=25。5万元
递延所得税收益=2*25%=0。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收益=25。5…0。5=25万元
按会计利润计算的应纳所得税为25万元,其差额25。5…25=0。5万元确认为
递延所得税资产。(这0。5万元已交给国家,未作为所得税费用处理,因而未减
少所有者权益,按会计等式,作为递延资产确认。)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本年利润
计提所得税 结转所得税费
用
25。5 25。5 25。5
25 100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0。5 0。5
0。5
【例】某企业2008年全年利润为100万元,其中期末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
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0万元,按税法规定,短期股票投资收益可于出售时确
认。故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10=90万元
当期应纳所得税=90*25%=22。5万元
递延所得税=10*25%=2。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22。5+2。5=25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本年利润
计提所得税 结转所得
税费用
22。5 22。5 22。5
25 1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2。5 2。5 2。5
五、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