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丹台玉桉-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梅 气。乃七情所伤。痰气郁滞。结在咽喉之间。吐不出。咽不下者。是也。
卷之三噎膈门
附梅气
属性:x加味二陈汤x 治六郁七情。神思所伤。结成痰 芥芥喉中。咯之不出。吐之不下。
白茯苓 陈皮 半夏(各一钱) 浓朴 桔梗 枳实 黄芩 贝母(去心) 苏子(各一钱
二分) 甘草 肉桂(各二分) 生姜三片。煎服。
x丁香透膈丹x 治一切梅 气。
槟榔 半夏(姜矾制) 木香 砂仁(炒研) 枳壳(二两芭豆四十九粒入内紫好酒醋煮干
去芭
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六分。姜汤送下。
卷之三
脾胃门
属性:五脏之有脾胃。犹五行之有土也。天一生水。得土之五而成六。地二生火。得土之五而
成七
。天三生木。得土之五而成八。地四生金。得土之五而成九。天五生土。复得土之五而成十
。五行无土。不能成五行。五脏无脾胃。不能资五脏。脾胃者。五脏之本也。心肝肺肾不能
容饮食。能容之者。脾与胃也。饮食入于脾胃。而精气行焉。味之咸者。先入于肾。所谓水
得土而成水也。味之苦者。先入于心。所谓火得土而成火也。味之酸者。先入于肝。所谓木
得土而成木也。味之辛者。先入于肺。所谓金得土而成金也。味之甘者。本宫受之。而实所
以调和五脏。所谓土又得土而后成也。夫然后肾水常滋。心火常净。肝木调达。肺金清润
。而周身脉络无不贯通。病无自而作矣。故善保身。惟养脾胃而已。若不节劳即伤脾。而四
肢于是乎倦怠。不节食即伤胃。而中脘于是乎痞塞。湿土之气郁而不发。则鼓胀黄胆之疾成
。湿土之气溃而下注。则痢疾泻泄之病作。而脾胃之症此为极矣。不但已也。脾胃一伤
。则
五脏皆无生气。由是为腰痛。为烦渴。为膀胱胀满。而肾斯病矣。为恍惚。为怔忡。为烦燥
。而心始病矣。为吞酸。为吐酸。为胁胀。为多怒。而肝始病矣。为咳嗽。为喘急。为呃逆
。而肺始病矣。五脏之病。虽亦有自为病者。未可皆归罪于脾胃也。而病之始于脾胃者居多
焉。人其可以不调理脾胃乎。要而言之。饮食劳倦。皆宜有节。而二者之间又以节饮食为至
要盖胃居脾下。饮食之所聚也。而克化之权。则在于脾。脾覆乎胃运阖辟之机。无一时而不
动。胃火上升。脾火下降。气常温暖是以饮食易消。若嗜味而过饱。则充塞胃口。上碍于脾
。脾虽欲动。不能动矣。其能以克化乎。此所以调理脾胃。又莫先饮食之节也。
卷之三脾胃门
脉云
属性:脉喜沉细而缓。带洪数者。即是病至。
卷之三脾胃门
立方
属性:x加味四君子汤x 调理脾胃。进饮食。
白茯苓 白术 人参(各一钱二分) 甘草 陈皮 浓朴 莲子(各一钱) 水煎温服。
x参苓白术散x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或吐泻日久。大病后调理。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去皮) 山药(炒各八钱) 甘草(五钱) 桔梗 白扁豆(炒)
莲子(去心炒) 薏苡仁(炒各一两)
上为末。每二钱。空心米饮汤送下。
x平胃散x 和胃健脾。祛湿消食。
苍术(米泔浸炒) 陈皮(各一两) 甘草(炒三钱) 浓朴(姜汁炒八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滚汤送下。
x香橘饮x 治脾脏不和。饮食不进。神思困倦。
白茯苓 香附(各一钱五分) 石斛 橘红 人参 砂仁(各二钱) 枣二枚。煎服。
x调中和胃丸x 治脾胃不和。食后反饱。肌肉渐瘦。酒后泄泻。
白术(土炒) 苍术(炒) 半夏(姜矾制) 浓朴(姜汁炒) 砂仁(炒) 白豆蔻(炒) 广木
香薏苡仁(炒) 泽泻(各一两五钱) 肉豆蔻(面包煨) 沉香 山药(炒各八钱)
上为末。以水法为丸。每服二钱五分。空心白滚汤送下。
x升阳益胃汤x 治脾虚胃弱。逢春口淡无味。遇夏炎天恶寒。
黄 人参 半夏 神曲 当归(各一钱) 黄连 柴胡 升麻 草豆蔻 陈皮 甘草(
各八分) 枣五枚煎服。
卷之三
心痛门
属性:(附怔忡 惊悸 健忘 附颠狂 附邪祟)
心痛者。非真心痛也。乃心胞络与胃脘痛也。然果何以知之。盖心胞络护捧其心。脉络
相系位居心之四旁。火载痰而上升。碍其所居。胞络为痰相轧。故脂膜紧急而作痛。遂误认以为
心痛也。胃脘近心。位居心下。而络于脾。饮食过多。不能克化。伤乎胃脘。病根常在。略
伤饮食。即闷闷作痛。亦误认以为心痛也。大抵痛而有痰。常觉恶心。呕去痰即宽者。即为
之心胞络痛也。痛而作饱。时时嗳气。直至饥而缓者即谓之胃脘痛也。又有痛时得饮热汤酒
而稍缓者。乃寒气客于心脾之间也。又有心头作痛。其痛应于背心者。乃忧郁悲思积而成病
也。又有心头急痛。唇白毛竖口吐黄水者。乃虫之为害也。又有心头结疼。逆气上腾。如虫
搅扰。自觉胸中唧唧作声者。非虫也。乃死血随气而动也。又有一月一发。或一月两发。或
二三月一发。其发也。疼极闷死。搔爬无措。涎水一涌而即苏者。乃寒积于心脾之间。安
堵不动。一为恼怒劳倦所伤。则寒痰乘势涌起。泛溢胃口。迷塞心窍
故闷疼而欲死。涎水一涌而出。则胃口渐宽心窍
渐通。而复苏也。凡此皆可施
治。惟平素原无心痛之疾。卒然大痛无声。面青气冷。切牙噤齿。手足如冰冷者。乃真心痛
也。盖寒邪直犯君火。旦发则暮死。暮发则旦死。不救之症也。
卷之三心痛门
脉云
属性:沉细小吉。浮大弦长者凶。死血痛者。左手脉必涩芤。热痛者。左手脉必数。积痰痛者
。右手脉必实大。气食痛者。肝部必弦。其气口脉必紧。
卷之三心痛门
立方
属性:x八宝蠲痛汤x 治七情伤感。六气为病。心疼腹痛。不可忍者。
玄胡索 乳香 甘草 沉香(各一钱二分) 官桂(八分) 陈皮 当归 白豆蔻(各一钱)
x补心汤x 治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养心。故心痛四肢厥冷。
当归 生地(各四钱) 白芍 玄胡索 乌药 丹皮 远志 茯神(各一钱) 龙眼肉五枚
。煎服。
x愈痛散x 治急心痛。并胃脘痛。
高良姜 玄胡索 五灵脂(各一钱五分) 蓬莪术 当归(各二钱) 甘草(一钱) 上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酒送下。
秘方 治九种心疼。水米不下。痛不可忍者。一服立愈。
沉香 子丁香(炒) 阿魏(各五钱) 大茴香(炒) 石菖蒲 广木香 乳香 檀香(各四
钱) 川椒(二钱) 砂仁(炒) 玄胡索(各三钱)
上为末。好醋为丸。每服一钱。白滚汤送下。
x扶阳助胃汤x 治一切心疼等症。
附子(童便制) 干姜(炮各一钱五分) 草豆蔻 益智仁(炒) 人参 甘草 白芍(酒炒)
官桂(各一钱) 吴茱萸 陈皮 白术(土炒各五分) 水煎温服。
又方
黄连(酒炒) 山栀仁(炒黑) 吴茱萸(炒各五钱) 荔枝核( 存性二钱)
上为细末。姜汁为丸。每服一钱。老酒送下。
卷之三心痛门
附怔忡、惊悸、健忘
属性: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怔忡惊悸之所厘端也。曰怔忡
。曰
使人有怏怏之状。是则怔忡。心虚而郁痰。则耳闻大声。目击异物。使人有惕惕之状。或蓦
然而跳跃惊动。是则为惊悸。又有所为健忘者。为事有始无终。言语不知首尾是也。治之之
法。怔忡者。与之逐水消饮之剂。惊悸者。与之豁痰定惊之剂。健忘者。与之定志安神之药
。总之要在调养心血。和平心气而已。
卷之三心痛门
附怔忡、惊悸、健忘
属性:寸口脉动而弱。趺阳脉微而浮。
卷之三心痛门
附怔忡、惊悸、健忘
属性:x虎犀丹x 治怔忡。惊悸。因七情所伤。心神惑乱。健忘等症。
虎睛(一对微炒) 犀角 羚羊角 麦门冬(去心) 生地 胆星(各八钱) 黄连(姜汁炒)
山
八钱为衣) 麝香 甘草(各二钱) 金箔(二十张) 人参 茯神(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钱。灯心煎汤送下。
x温胆汤x 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
半夏(姜矾制) 竹茹 枳实(麸炒) 橘皮(各四钱) 甘草(炙) 白茯苓(各二钱) 加龙
眼五个。煎服。
x镇心丹x 治惊悸。
辰砂 龙齿(远志醋煮各一两)
上为细末,猪心血为丸。如菜子大。每服一钱。麦门冬煎汤送下。
x琥珀育心丸x 治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形容渐瘦。四肢乏力。
茯神 郁金 远志(各一两) 牛黄(三钱) 龙齿(四钱) 酸枣仁 黄连(各八钱) 辰砂
(五钱) 真金箔(三十张)
上为末。炼蜜为丸。辰砂金箔为衣。如芡实大。每日早晚一丸。灯心煎汤调下。
x加味定志丸x 治肥人多痰惊悸。
天花粉 贝母(去心) 栝蒌仁(去油) 白茯苓(各二两) 远志(甘草水泡) 石菖蒲 人
参琥珀 郁金(各一两) 辰砂(六钱)
上为末蜜丸。辰砂为衣每服二钱。白滚汤送下。
x归脾汤x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以至健忘。
人参 黄 白术(各一钱)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当归(各一钱五分) 木香 甘草(
各八分) 龙眼肉五枚。煎服。
x养心汤x 治心虚胆怯。健忘怔忡。不能成寐者。
玄参 白术 麦门冬 当归 白芍 生地(各一钱) 川芎 天麻 紫石英 柏子仁 枣
仁陈皮(各八分) 灯心三十茎。煎服。
卷之三心痛门
附颠狂
属性:颠者异常也。平日能言。颠则沉默。平日不言。颠则呻吟。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
狂者
。且好杀人。然颠为心血不足。狂为痰火实盛。治狂专于下痰降火。治颠则兼乎安神养血。
若神脱目瞪。如愚痴者不治。
卷之三心痛门
附颠狂
属性:x安神养志丸x 治颠症。
当归 生地 枣仁 黄连 玄参 白术(各三两) 人参 甘草 胆南星(各一两二钱)
上为末。荷叶汤为丸。每服二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x紫金锭x 治颠狂二症。姜汤磨服二钱(方见痰门)
x虎睛丸x 治失心风颠发狂。精神恍惚。时作谵语。
虎睛(一对微炒) 大黄(酒蒸) 远志(各一两) 山栀(炒六钱)
上为末蜜丸。每服一钱五分。白滚汤送下。
x坠痰丸x 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颠狂。谵语妄言。
大黄(酒煨一两) 贝母(去心) 胆星 青礞石( 过) 石菖蒲(各一两) 麝香(一钱)
蛇含石( 红醋淬七次五钱)
上为末。姜汁为丸。每服一钱。空心白滚汤下。
卷之三心痛门
附邪祟
属性:凡人染邪祟。皆因精神衰乏。邪从而入。其脉乍大乍小。乍长乍短是也。
卷之三心痛门
附邪祟
属性:灸鬼眼穴。以两手大指并缚定。用大艾炷骑缝灸之。务令两甲角。及甲后四处。着火方效。
卷之三
痞块门
属性:(附嘈杂 附呃逆)
痞者否塞之意也。从病从否。故有痞之名焉。又以其坚实有形。故又名之曰痞块。然是
物也
自成块。各自成块者易
治。并而成块者难消然果何以辨之。察其脉视其形而已矣。脉弦为痰。脉滑为食。脉芤为血
。三脉俱见。则并而成块也。以其形而言之。宿食成块者。居于中脘视之则无形。按之则有
质。在肠胃之间。以人之饮食。皆入于胃。故不在皮里膜外。其在皮里膜外者。皆痰与血。
盖痰能流注于脂膜血能营运于皮肉。痰积而不流。则脂膜之间为其所据。而有形可见。血
瘀而不行。则皮肉之间为其所碍。而亦有形可见也。欲辨痰与血之异亦审其痛之何如耳
。痛甚者为血。痛不甚者为痰。又手推不动者为血。手推易动者为痰。以热物熨之而痛缓者
为血。熨之而无所觉者为痰。此痰与血之辨也。若痰血相成者。何以辨之。块之所渐而大者
是也。盖先有死血。而又有痰。以裹之则以渐而大。先有积痰。而又有血。以并之亦以渐而
大。若单是血。或单是痰。无相并相裹之物。只如初起之形而已。何至以渐而大乎。然宿食
成块。亦未有不资于痰与血者。是何也。盖饮食所伤者。惟中脘作痛。或按之硬实而已。初
未尝如弹丸之形者。使不资于痰与血。何以成块乎。必先有硬饭。或鱼与肉。或馄饨米团之
类。一时失嚼误咽。
停于胃中。经月不能消化。碍其道路。血流过其处。
又裹一层。痰与血共相裹之。则不能不成块矣。裹一层则大一层。故始
如弹丸。久则如杯如碗。其初尚隐于胃中。犹有质而无形。其后渐大。则腹皮顶起。而形外
见矣。又有时升时降。时隐时见者。乃气块也。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按之不见块。不按又
若有形。而漉漉作声。乃停饮也。非块也。此才论其块云耳。然以其在人而言。则虽各有
专
病。又不可拘也。如妇人之块。多恶血而亦有气成者。小儿之块。多食积而亦有痰成者。易
怒之人。多气癖而亦有血成者肥胖之人。多痰饮而亦有食成者。当问其得病之由。或偶伤食
。自此日而起始也。或殴受气者。自此而起。或偶因负重劳力。自此日而起者。或平素有郁
痰胶固。偶发作而起者。在妇人。必审其月事之通闭。在小儿。必审其饮食之多寡。皆当以
意求之不能尽述也。
卷之三痞块门
脉云
属性:经曰。积块之脉必结伏。见在左。块居左。见在右。块居右。此其验也。
卷之三痞块门
立方
属性:x磨平饮x 治死血成块。奔走作楚。
红花 桃仁 山楂 苏木(各二钱) 京三棱 蓬莪术 枳壳 香附 乌药(各一钱五分)
水煎空心服。
x万灵丹x 治痰积成块。
半夏(姜制) 南星(姜汁炒) 瓦砻子( ) 青礞石( ) 沉香(锉各二两) 青皮(醋炒
)莪术(醋煮) 三棱 香附(醋炒) 白芍(各一两二钱)
上为末。醋打糊为丸。每服二钱。空心酒送下。
x立消丸x 治饮食积聚成块。
槟榔 草果(炒) 山楂肉 莱菔子(炒各二两) 阿魏(酒煮化一两) 三棱 莪术(醋煮)
广木香 青皮(醋炒) 香附(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神曲六两。打糊为丸。每服三钱。姜汤送下。
x化痞丸x 治积气成块。并疟母而成痞块者神效。
黑丑(半炒半生) 槟榔 沉香 阿魏(各一两) 针砂(醋炒五钱) 官桂 青皮(醋炒)
白术(土炒) 苍术(米泔浸炒) 枳壳(麸炒) 半夏(姜制各一两二钱)
上为末。醋打面糊为丸。每服二钱。空心姜汤送下。
x秘方消痞膏药x 内服丸子。外以膏药贴在块上。内外挟攻。定然消熔。
红花 蓬术 三棱 当归(各四两) 两头尖 五灵脂 穿山甲 川乌 生地 丹皮 巴
豆肉 木鳖子(各一两)
前药为咀片。以麻油斤半。浸五日。熬枯去渣。再用文武火煎至滴水成珠。再入后药。
阿魏 沉香(锉末) 乳香(研各一两) 苏合油 麝香
(研细五钱) 广木香(锉末) 子丁香(研细) 檀香(锉各一两五钱) 前八味。俟药油熬
致滴水成珠。缓缓加入。即成膏矣。
卷之三痞块门
附嘈杂
属性:凡嘈杂皆因心脾二经虚火发动。两手寸关脉来弦滑是也。
卷之三痞块门
附嘈杂
属性:x调脾抑火汤x 治脾气不足。心中不时嘈杂。
白茯苓 黄连 山栀仁 白术(各二钱) 陈皮 黄芩 甘草(各一钱) 水煎不拘时服。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