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摄大乘论略疏-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已說論曰如此(至)成就釋曰菩薩成就。
唐譯曰。如說經三無數大劫得佛菩提。無始生死數修施等。數值諸佛。齊於何時名最初修三無數劫。故以伽陀顯釋此問。清淨增上力者。謂善根力及大願力由善根力。應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願力。應知常值諸善知識。堅固心昇進者。謂發牢固心起增進行。牢固心者應知所發大菩提心。諸惡友力不能令捨。增進行者應知現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終無退減(云云)寂曰。隋唐兩譯並出伽陀。今譯四句不他伽者恐有脫語乎。上來五章入因果修差別勝相品竟。○自下第九釋依戒學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釋依學勝相品第九○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乃初也。
論曰如此釋曰前於(至)應知○二答釋中亦二。初指本說二正說。今乃初也。
論曰應知釋曰地有(至)此知○二正說中三。一徊標四種差別。二廣釋四種差別。三指廣說。今初。
論曰若略(至)深差別。釋曰若廣所行。唐譯釋曰。此中問答辨諸菩薩所學尸羅於聲聞等有大差別故名殊勝。又此增上戒等三學即前所說波羅蜜多自性所攝。何故別立。於先所說波羅蜜多別義建立。今當顯示為顯展轉相因性故別立三學。謂依尸羅發生靜懀А鸵漓o懀А0l生般若明共不共中初正辨共不共。後此二等下明非止不具學處有別共學處亦有不同。餘文可解。○二廣解四種差別中二。初明四種差別。後結釋。初中有四。初明品類差別中二。初明三種戒。二明三戒能名三法依止。今初。
論曰品類(至)益戒釋曰論比(至)益戒。三聚戒者。如瓔珞經下大集經四(十四紙)瑜伽論四十二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論四(二紙)等說。華嚴十九(七紙)云三種戒。或云三種淨戒。不出別因。諸說異同。如梵綱摘葉辨。今論所說大旨同於瑜伽第四十所說。可尋。明攝眾生戒出二四種。初以善道及三乘益為後因。四種可知。云何此三下明大小受持分滿不同。文旨可解。○二明三種戒能為三法依止。
論曰此中依止釋曰若人(至)眾生此中初明初戒為二戒依止。如上引瑜伽七十五(三紙)明律儀戒為後二戒所依。次明攝善法戒為一切善法依止。次明攝眾生戒為四攝依止。次明三種戒同。此中初明信等五種於此三戒為通別因。次明六法為因。可解。次明四種因。瑜伽四十云。云何菩薩自性戒。謂若略說具四功德(乃至)何等為四。一從他正受二善淨意樂。三犯已還淨。四深敬專念。無有摺福ㄔ圃疲⿵V說可尋。次明四種菩薩戒清淨因。此中前三可解。第四由具根本等者。謂具五支戒。涅槃經拢衅氛f五支戒。一者根本業清淨戒。二者前後眷屬餘清淨戒。三者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四者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五者回向具足無上道戒。如大乘義章第十釋。寂曰。此釋未詳。此五中初三為律儀戒。第二是性戒。第三是遮戒。次二如次定道二戒。第五是大乘戒。與今全同。可知。後此三種下明三種戒體用。文旨明著。可解。○二明共不共學處差別中三。一明六學處。二明不共學處。三結共不共。今初乃也。
論曰。共學釋曰殺生(至)學處性遮差別如梵綱摘要辨。此中初約染心所犯以明性罪。次約有制無制皆悉成罪以辨性罪。餘文可解。○二不共學處中二。初約別戒明不共。後約三業明不共。今初。
論曰不共(至)無罪。釋曰謂立(至)不犯。釋中興相地拔草等餘如來制意。引安居一例以安不共。具如瑜伽戒本中出不共學處亦有相摺畬W處現前時應行不應行分齊。可知。○二約三業以明不共。於中分二。初正明三業差別。後略辨應行不應行四句。今初。
論曰菩薩(至)此事釋曰戒類(至)云何此中初明所制別。次明戒體別。次明犯相別。後略明菩薩所應行。釋中言七種覺觀者。地持論四。成論第十六說八種惡覺。一欲覺。二瞋覺。三害覺。四親里覺。五國土覺。六不死覺。七族性覺。八輕侮覺。今言七者。蓋乃前七覺也。是辨三覺四尋耳。四種尋者。謂親里等四出於俱舍論二十一。可尋。○二略辨應行不應行四句。
論曰若略(至)修行釋曰若有(至)修行。次舉女人譬。瑜伽四十一云云。與今義別。餘文可解。寂曰。無性論七明共不共差別中不出女人緣者善矣。可察。如女人緣者。是性罪現行應於甚深別中而論○三結共不共學處。
論曰如此釋曰如(至)有幾種。文旨分別。可解。菩薩至復有下乃起下之語。○三廣大差別。
論曰廣大(至)廣大釋曰廣大(至)差別。此中總別。總中釋出四義。大乘光等次品當辨。別中第一廣大。謂如來藏心本來清淨。與諸雜染法而不別應故。此心發生則一切惡無不離。又藏性具恒沙勝德故。此心發生則一切善無不修。又藏性具同體大悲故。此心發生則一切生無不度。此藏性即真法界。橫同十方豎徹三世故。時節無除。功用無餘。大矣哉菩薩尸羅。一心真當界為三種體性。自利利他為功用。要知。第二廣大中言六度四攝各有九品。瑜伽論第三十九(初)至第四十四(終)明六度四攝各有九種相。地持亦同。可尋。第三廣大中以四釋釋利益安樂意。可解。第四廣大中三種戒是三德因。六度四攝因中有九種相。故果上亦有此九所熏習之德。可知。次明三義廣大。後結兩乘異。可知。○四明甚深差別中三。一正明性罪現行。二明變化逆行。三結釋今乃初也。
論曰甚深差釋曰菩如是瑜伽四十一(五紙)所說與今旨同。但文少異耳。然性異現行有釋家諍。如摘要辨。○二明變化示現逆行中二。初明變化事以顯甚深。二舉事明示現逆行。今初。
論曰復次釋曰前明(至)戒故。此中初明三業變化以身口為全。決明所作所為。後明化作雖非本身口所作亦名為戒之由。○二舉事明示現逆行中二。一明現愛畏事攝化。二明現本生通行益物。今初。
論曰由此釋曰眾生(至)善處拘物頭此云地喜華。亦云黃蓮華。耶曼王等者。華嚴入法界品所說。舊云滿足王。新云無厭足王。隋譯云如阿那羅王為善財童子示所現事。唐譯云無厭足王化導善財童子等事。今譯及字寫錯。可知。○二明現本王益物。
論曰或現釋曰為化(至)利益。毘茍陀王等者。隋譯云如毘輸安怛囉王子(此云多能。即是須達拏也)本生經中說云云。須提梨拏王子施妻子之緣出於智論十二(六紙)法苑珠林九十七等。探玄記第八(二十二紙)敘施妻子三緣以分別其化實。可尋。又如藥藏等者未考此本緣。雜寶藏經說。釋迦文佛過去人遠作白香象令二國王止鬥安國。二國者。一迦尸國。二比提醯國。此緣與今相似。可見。○三結釋。
論曰生他(至)差別釋曰先令(至)差別。準此結釋。性罪現行乃登地已上之事。非地前之應行之。宜哉南山慈恩等判為地上所行也。○二結釋。
論曰由此釋曰從他(至)名持○三指廣說。
論曰復次釋曰從此(至)差別。毘奈耶瞿紗毘佛略此翻云律藏方廣。此經未渡。相傳云。真諦三藏將菩薩律藏擬來此土。於南海上船。便欲洠АJ∪ヰN物。仍猶不起。僅去律本。船方得進。真諦歎曰。菩薩戒律漢土無緣。深可悲歟。真諦疏云。婆藪斗律此翻品類律。此律多說緣制諸輕戒。優婆提舍律此翻正教。此律正說是罪非罪制諸重罪。抄批亦同。定賓出婆藪斗即犍度者恐不允。釋中正護一戒四萬二千者是明了論說。彼論偈曰。倍二十一千福河。流善法水洗除污。釋曰。云何倍二十一千福河成四萬二千福河。律中如來所立戒有四百二十。於婆藪斗律有二百戒。於優婆提舍律有一百二十一戒。於比丘尼律有九十九式。此四百二十戒中隨一一戒各能生攝僧等十種功德。能生十種正法。謂信等五根。無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護。合成四萬二千福河。由此福河能洗除破戒垢行餘文可解。依戒學勝相品竟。
○第十釋依心學處勝相品中二。今初標品名。
攝大乘論釋第十四。
釋依心學處勝相品第十○二正釋文中二。初問起。後答釋。今初。
論曰如此釋曰菩薩(至)可知○二答釋中三。初標六種差別。二別六種差別。三別釋六種。今初。
論曰略說釋曰若廣(至)此義。三摩跋提新云三摩諦庭。此云等至。智論五云。復有人云。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種。有言二十五種。有言五百種。摩訶衍最大故無量三昧付法藏經二(三十二丁)商那和修舉五百三昧問其名字(云云)○二列六種差別。
論曰何者(至)由事差別○三別釋六種中自有六段。今初境差別。
境差別者。釋曰所緣(至)二境釋中初明三境。初乃真諦境。後二乃俗諦境。次出中邊十二種境。辨中邊論云。所緣有十二種。一安立法施設所緣。二法界所緣。三所立所緣。四能立所緣。五任持所緣。六印持所緣。七內持所緣。八通達所緣。九增廣所緣。十方證所緣所緣。十一等咚墶J顒偎墸ǖ诰诺谑鐏淼鼐常┡c今少異。可知。九種正事即指因中九相果上九德也。○二眾類差別中三。今初標。
論曰眾類釋曰有四(至)德道。四種三摩提破四障等者。四種障者地前所對治。今乃約習氣云破。如五教章斷惑分齊分別。此義如上引佛性論等明。○二釋眾類。
論曰大乘(至)提等。釋曰大乘諸定唯識論第九引此文云。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地論經云。何以故。以得菩薩大乘光明三昧法故同經云。菩薩元明法門所謂分別十地事。諸佛子。此事不可思議。論云。光明者。此大乘法顯炤一切餘法門故。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十五光明者。蓋斯旨四十心十地及佛果智光。唯識述記十本(四十三丁)明定學云云。義燈云。四明云。舊法師判初定。則初四地所修。次則五六七地。次則八九十地。後則金剛及佛。四定如次。今謂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別配地。戒慧亦爾。何不配地。故知隨分地地皆修。寂曰。舊判甚有道。理亦演祕舉有義彈云。初二彈亦有道理(文)餘文可解。○三結。
論曰攝種釋曰五百(至)所攝。○三對治差別。
論曰對治釋曰無分(至)差別總緣之智如瑜伽七十七明。本識相續中有無始時來惑業苦染污種子。障覆四德令不顯現。菩薩大定能拔此種從粗至細能治智慧。從劣之勝。楔喻可解。○四隨用差別。
論曰隨用。釋曰菩薩(至)差別。菩薩大定不思議力不由地繫自在受生。可知。○五隨引差別。
論曰隨引釋曰菩薩(至)差別。引有二種能引是定。所引通慧。所以融引。但有體。而無事用。事用乃屬所引通慧。可知。○六由事差別中三。一明引攝神通所作事業。二明引攝十難信修正行。三明引攝波羅蜜乃至一切佛法。今乃初也。
論曰由事(至)通慧。釋曰由如(至)總句。唐譯云。作業差別者。謂能振動。熾然遍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惑耄АK髯栽凇7裢āJ┍妗D睢贰7糯蠊饷饕l如是大神通故。釋云云。隋譯云。震動故。熾然故。普遍故。顯現故。轉變故。往來故。延促故。聚散故。一切色像入身中故。所往同類故。所為自在故。伏他神通故。與辨故。與念故。與樂故。放光故。出生如是大神通故。三通慧者。婆沙百四十一說。三神通。一呱硗ā6⻊俳馔āH鈩萃āEc今粗同。促遠已下三事唐譯云卷舒。釋文稍異。可知。地復中間者謂極逼近。言具八自在者八自在如上已說。此釋與餘譯其旨異。唐譯云。所作自在者如變魔王佛身等。隋譯亦同。餘文可解。餘譯極略。可知。○二明引攝十難修三行中二。初總標。後別釋。今乃初也。
論曰能引(至)行故釋曰成就正行○二別釋中二。初正明十難修正行。後更明隨覺難修。今初。
論曰何者(至)行故。釋曰若依難修。此中初自受難修。唐云自誓難行。十願如上已明。第二不可迴難修。唐云不退難行。二不背難修。唐云一切有情雖行邪行而不乘故。第四現前難修。第五無染難修。諸譯粗同。第六信樂難修餘譯頗異。隋譯云。信樂難行。於大乘中雖復未解。然於一切甚深廣大生信樂故。唐云勝解難行。義同隋譯。寂曰。此品所明正明登地已上所行勝定。兩譯何云。未解。今譯應正。第七通達難修。本文者謂譯皆同。釋文奇趣。餘譯全無。可知。第八隨覺難修。若枯文丈諸譯粗同。今譯有釋。乃以二義判不了義。知則以未盡理為不了義。後以祕密語為不了義。今之所用即取後義。可知。祕密語義如上明四依中廣明。第九不離不染難修。今譯明暢。其義周足。後譯疏略。可知。第十加行難修是依今譯。精微可知。○二重明隨覺難修中有二。今初標。
論曰於隨釋中十難其相。此即以耄苷Z為不了義。為折伏輕慢眾生故作此說。菩薩應隨理覺察。以是故今拢龔V明焉。○二別釋中三。一於六度說。二於十惡說。三於佛法甚深說相中有二。初舉施經釋。後例餘度。初中攝出十文。今乃第一文。
論曰如經釋曰菩薩(至)行施。釋中二意。可知。隋唐譯但有後義。不出前義。無性論八云。諸菩薩一切有情攝。為已體通達自他平等性故。彼行施時即菩薩施故。無少施而名能行施。又以一切所有財物施於一切。是故說名無少所施。又所施物施者。受者皆不可得故三輪清淨。是故說言無少所施。○第二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行施。釋中八施者。俱舍論十八(十三紙)云。八施者何。一隨至施。二怖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習善施。六希天施。七要名施。八為莊嚴心為資為資益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行惠施(云云)此中前七非真實施。第八真實最勝行。今揀菩薩不具淨心施故云不樂八施。義至二字恐字倒。或可是行復次下第二釋。復釋著名下第三釋。隋唐譯本疏略。義亦未了。可知○第三文。
論曰云何釋曰由菩成信。無性釋云。若諸菩薩不信如來而行布施者。謂證法性自了自信而行惠施。非唯信他。故前有根者謂自詮施。後無根者謂由他信。寂曰。今譯本論似迴文未盡。可考。不行諸佛等者謂非權信教已。○第四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行施。無性論云。謂任叱P惺┕什豁氉圆摺6懿咚麆窳钍┕始旁弧=褡g義正。無性論旨恐非經意也。○第五云。
論曰云何釋曰菩薩(至)物施唐譯云。云何菩薩於施耽樂等者。謂諸菩薩常行施故無暫施。一切施故無少所施今譯迴文未盡。可知。○第六文。
論曰云何釋曰婆羅(至)大名諸譯義同。於中今譯文義周悉。可知。○第七文。
論曰云何釋曰鬱波(至)清淨。隋譯云云。唐譯云。殟波陀者。顯曰生起。密詮拔足。波陀名足。殟名為拔。今取密義。拔除慳足令面傾覆而行惠施。是故說為殟波陀慳(文)與今旨同。○第八文。
論曰云何釋曰究竟(至)相符。諸譯及無性論釋其旨全同。但今譯文義精微。可知。○第九文。
論曰云何釋曰若菩(至)自在。諸譯旨同。但唐譯其文易解。可見○第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