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 作者:何新 >

第17章

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 作者:何新-第17章

小说: 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 作者:何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它在血液中维持着一定浓度的糖分。没有这种机能,我们大家都会昏迷而死去。 为什么白雪一直坐在山顶等待,恰恰在山下玉米苗儿口渴的时候被温暖的春日所融化?这只是令人可爱的巧合。 人心搏动七八十年,从不间断。在跳动之间,不知道它怎样获得充分的休整。 肾会过滤血液中的毒物,只把好的东西留下来。谁知道它是如何做到良莠分明的? 是谁出示了两性相爱的孕育所在,坚持劈开那颗微小的卵子,足日足月之后,一个婴儿便有了准确数目的手指、眼睛、耳朵和头发,而且都安置在准确无误的地方?当强健得足以支撑生命的时候,婴儿便准时降临于这个世界。〃 这首哲理诗语言流畅,但它在理念上是自相矛盾的。作者敏锐地观察到大自然中存在着随机性(偶然)与目的性之间的矛盾。即,如果一切都是随机与偶然(非理性)的事件,那么,如何解释特别是生物体构造中那种惊人的合目的性?如何解释生物各种器官的理性功能? 一方面,作者似乎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只是偶然和随机发生的无意识现象。另一方面,作者似乎又感受到宇宙万物及事件之间存在一种理性的设计和秩序,存在着某种有目的性和有机的合理性。 英国哲人休谟以怀疑论著称。但他晚年更深入地思考宇宙现象之后则指出:一切事物当中显然都存在有目的、意向和计划。当我们扩张理解力来思索物质世界的最初起源时,我们一定具有极强的信心,想到某种有理性的根源或造物。(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册,P397。)

  实际上,宇宙进程绝不是无组织、无目的、无理性的。这首诗中叙述的那些事件本身之间的神秘联系,就是某种含目的性的宇宙设计存在的证明。 在貌似无机与偶然(大自然)的事件之后,存在有一张神秘而不可见的秩序之网。在这张网上有目有纲。这个网,这个无形而存在的秩序之网,也就是老子所谓疏而不漏的〃天网〃,就是庄子所谓〃天籁〃,就是天道、逻各斯。就是康德所谓〃先验理性〃,以及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理性〃。 记者:〃天籁〃这个词很费解。 何新:〃籁〃古音义与音乐之〃乐〃相通,天籁即天乐。庄子设想大自然中存在的一种和谐无声的音乐。有趣的是,这种〃天籁〃的观念,也出现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也认为在宇宙的各星球之间,和谐地振荡着一种〃天籁〃宇宙音乐。

  7、新物理学突破了旧哲学

  记者:那么,您到底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

  何新:应该说,两者都不是。有人认为不可能存在第三种哲学。认为除物质与精神外不存在第三种本体的范畴。但辩证理性主义就是第三种哲学。诸如〃信息〃和〃能〃的概念,就是超越物质和精神之外的第三类本体范畴。 实际上,列宁晚期在《哲学笔记》中,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已经作了某种有意义的消解。

  记者:但列宁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何新:我认为,列宁的哲学分为前后期。1905年他写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代表他的前期,这是他思想中持绝对论的唯物主义本体论观点的时期。 在《唯批》这部书中,列宁试图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中的反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新哲学思潮作斗争。 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绝对物质观、绝对时空观,都是牛顿时代的旧观念。 马赫与爱因斯坦代表了20世纪初叶新物理学中的哲学思潮。这种新物理学的哲学思潮,导致相对论的产生。 它们体现了在19世纪后期自然科学取得新成就后(特别是能量物理学出现后),遭遇重大哲学困惑时代科学家的认识论反思。这种反思吸纳了相对主义,怀疑论以及理性主义的架构。对英国经验主义、法国启蒙哲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作了超越。体现了20世纪以能量分析为基础的新物理学的哲学进展。 但是列宁在他写《唯批》一书时,对物理学中的这种重大哲学变革,却给予了否定和拒绝。《唯批》仍然坚持绝对性和客观的时空观念。

  8、现代物理学提示了新的宇宙观念

  记者:那么,您如何评论这种新物理学的哲学观呢?

  何新:我认为对微观粒子世界的探索,揭示出经典的时空以及物质概念具有局限性,从而有必要对古典哲学的许多基本范畴作根本的修正。 例如,现代物理学关于物质的概念就与经典物理学中有形实体的传统概念完全不同。像空间、时间这类概念也是这样。而这些概念在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带有根本性的意义,它们的彻底改革使我们的整个宇宙观必须发生变化。 关于空间与时间的问题,最早进行哲学思考的并非物理学家,而是一些哲学家。牛顿在物理学中承袭笛卡尔思想,设置了绝对时空的概念。但与他同时并且同是微积分发明人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则否定绝对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在莱布尼兹的哲学中,动态或能量的观点取代了几何学或静态的自然观。他认为,物体不靠广袤而存在,广袤却靠物体(力)而存在;没有力,没有动态的物体,就没有广袤。 因而空间不是绝对存在的。没有事物不存在于其中的绝对空间,空间是相对于事物的,将随事物而消失。力不依赖于空间,空间却依赖于力。没有空虚的空间存在于事物之间或在事物以外。如果力停止活动,宇宙即归于灭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黑格尔的时空观。黑格尔提出了一种非常富于现代性的相对论时空观。

  9、时空的本质

  记者:真的吗?

  何新:黑格尔说: 有人以为空间〃像一个箱子,即使其中一无所有,它也仍然不失为某种独立的特殊东西〃。但这是错的。〃人们决不能指出任何空间是独立不依地存在的空间,相反地,空间总是充实的空间,决不能和充实于其中的物质分离开。〃 空间就是物质的存在。一旦没有物质的存在,或者说在没有物质存在的地方,并不存在抽象的绝对空间。 人们常说,空间具有三维性,即均匀的三维向同性。 但实际上,三维空间只是实物的空间。还有一种虚拟性的空间,即多维空间,它是伴随着作为〃无〃或〃有中之无〃的虚拟物质而存在的。

  记者:你所谓〃虚拟空间〃、〃虚拟物质〃以及多维空间的涵义是什么?

  何新:你是否理解〃一物多相〃?

  记者:不大理解。什么是〃一物多相〃?

  何新:喇嘛教中常见的千身菩萨是神话意义上的一物多相。但这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一物多相。 哲学意义的一物多相在柏拉图的对话《巴曼尼德斯》中,曾作过深刻的讨论。 但是柏拉图借希腊哲人巴曼尼德斯(又译巴门尼德)之口,将它神秘化了,叙述得极其神秘。因此这部对话,历来被哲学史家认为是柏拉图关于本体问题最重要、但也是最难理解的一篇讨论。 其实所谓一物多相,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浅近的例子来解释。

  10、如何理解时空的多维性

  记者:请您解释。

  何新:例如一只青蛙,它未来将是蝌蚪,本来有尾巴,成为成体后尾巴则会消失,这一系列变态,就是一物多相。又如一条蚕,它本来是茧,后来是虫,最后又成为蚕蛾。这也是一物多相。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存在,实质都是一物多相的。由于多相所以多名,例如蝌蚪、蟾蜍(有尾蛙类)、青蛙(无尾蛙)等等。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其真义就是指这种一物多相与多名。

  记者:〃名可名,非常名〃原来是这个意思。

  何新:所谓常,就是恒常,长久。凡是可以命名的,都不是永恒、恒常、长久存在的〃名〃。因为〃一物多相〃。物这个概念,在抽象的意义上古代哲学家称之为〃有〃。一物多相就是一有多相。 一相一空间,一相一存在。而多相就是多空间。多相凝聚在一有之中,也就是多态的三维空间凝聚在一态的三维空间中,虚拟的多相(无),被设定在实存的统一和(有)中。我认为,这就是多维空间的本体基础。

  记者:你这样解释,我有所理解了。但过去似乎没有人这样讲过。

  何新:我们再来考虑时间的问题。黑格尔的时间观念也极为深刻!他说,有人以为一切事物都是在时间中产生和消逝的,如果抽去一切事物,那还会有一个空洞的时间在流。黑格尔说: 〃这也是荒谬的。一切事物并不是在时间中产生和消逝的,反之,时间本身就是这种变易,即产生和消逝。就是现实存着的抽象。就是产生一切并摧毁自己的产物的克洛诺斯〃(Chronos)。(希腊神话中的时间之神,也是农神和牧神,丰收之神。相当于中国神话中的社稷之神,〃年〃神。) 黑格尔又说: 〃时间并不是一个容器。它犹如流泻的江河,一切东西都被置于其中,席卷而去。时间仅仅是这种毁灭活动的抽象。事物之所以消逝,并非因为它们存在于时间中。反之,事物本身就是时间性!正是现实事物本身的历程构成时间。〃 所以,正是现实事物本身的历程构成时间。空间与时间从属于运动。 不难看出,黑格尔这种时空观与爱因斯坦用曲面几何学解释引力运动时依据的相对性时空模型非常相近。正像笛卡儿关于运动不灭的哲学理论,是在二百年以后才被自然科学所证实一样,我们同样也可以说,黑格尔关于相对时空的哲学理论是在百年以后才被相对论所确认。 因此黑格尔认为,〃运动是真正的世界灵魂的概念。虽然人们已习惯于把运动看作谓语或状态,但运动其实是自我,是作为主体的主语。〃〃既然有运动,那就有某物在运动,而这种持久性的某物就是物质。就像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一样,也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这种时空观、物质观,实在太深刻了!

  记者:黑格尔的这些话很玄奥。空间这个概念似乎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时间这个概念、这个东西始终是令人难解的。

  何新: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不是时间,在什么条件下,时间的概念将会失去意义。 记者:请您解释。 何新:第一,如果空间中的一切存在物停止位置的相对移动。也就是说,水不再流,鸟不再飞,风不再吹……等等。第二,如果一切存在停止自身对自身的变化。就是说,一切植物、动物不再生长,岩石不再衰变,原子不再分裂……等等。试问如果这两种情况发生,也就是说,如果一切运动都被停止、取消,那么时间的概念是否还仍具有意义?如果没有运动,如果没有变化,时间的概念是否还仍然存在? 记者:当然时空的运动也就停止了。的确,在这种条件下,时间的概念是没有意义的。 何新:对。这就表明,时间与动、与变的过程相统一。实际上,空间是存在物的现时存在的绝对抽象,而时间则是动与变的进程(累积的、递进的)之绝对抽象。

  11、时间为何不可逆?

  记者:那么时间为什么是不可逆的?

  何新:如果动与变的过程是可逆的,那么时间就是可逆的。 在机械运动中,时间进程是可逆的。因为这种运动可逆。狭义相对论考虑了这一点。但在能量的运动中,在生命的运动中,能量消失不可逆,生命消失不可逆,在这种运动中,时间进程就是不可逆的。反之,如果万物能死而复生(不是新生、重生,而是逆转由死亡到生命的自然流程),那么时间进程就是可逆的。 实际上,正是在列宁写作《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年代,物理学正在经历由19世纪的古典物理学向20世纪的现代物理学发生质变的革命。 这一转变最深刻的意义在于,牛顿时代的宏观物理学通过量子理论深化为微观物理学,通过广义相对论泛化为宇观物理学。由力学机械运动的分析,发展为热力学的能量分析。 而列宁当时在《唯批》一书中,猛烈地予以抨击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正是当时高举起物理学革命的旗帜,从哲学上对古典物理学的世界观进行冲击的一位重要人物。

  12、现代科学认识论具有思辨性质

  记者:列宁在《唯批》中认为马赫是新物理哲学中反动思潮的代表。

  何新:我认为这是列宁在哲学上一个判断的失误。但是在后来的《哲学笔记》中,列宁显然对此已有所意识并且准备有所修正。 我读过马赫的著作。爱因斯坦在其《自述》中曾指出,他的相对论思想曾受到马赫哲学的启示。他说: 〃可以说上一世纪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把古典力学看作是全部物理学的、甚至是全部自然科学的牢固的和最终的基础,而且,他们还孜孜不倦地企图把这一时期逐渐取得全面胜利的麦克斯韦(J。C。Maxwell)电磁理论也建立在力学的基础之上,甚至连麦克斯韦和H赫兹,在他们自觉的思考中,也都始终坚信力学是物理学的可靠基础。 动摇了以力学作为一切物理学思想的最终基础这一信念的人,正是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在马赫的《力学史》中冲击了这种教条式的信念。 当我是一个学生的时候,这本书正是在这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影响。 但是我认为,马赫的唯心主义还不够彻底。因为他没有正确阐明在思想中,特别是科学思想中本质上是构造的和思辨的性质。因此,正是在理论的构造的思辨的特征赤裸裸地表现出来的那些地方,他却指责了理论,比如在原子动力论中就是这样。〃 在这里,爱因斯坦明确地指出现代新物理学理论具有构造和思辨的性质。这一点在认识论上极其重要!也就是说,现代新物理学在方法论上不再是洛克那种呆板机械的经验主义的镜象反映论。在哲学上也不再拒绝依据纯粹逻辑思辨的〃形而上学〃。 列宁1915年在瑞士流亡生活时注意到现代物理学所发生的革命。他试图重新估价这一革命的哲学意义,为此他重新研究哲学史,研究黑格尔著作而写作了《哲学笔记》。

  13、列宁后期重新评价唯心论

  记者:1915年以后,难道列宁的哲学观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吗?

  何新:我认为,是的。 《哲学笔记》代表了列宁后期的新哲学思维。此时,他早年(写作《唯批》时)坚持的那种绝对唯物主义的立场,实际已有所动摇。 他在《哲学笔记》中的一个札记中提出了〃聪明的唯心论〃这个新概念。他说:〃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305页。) 列宁这里所说的〃聪明唯心论〃,是指黑格尔的唯心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他以辩证法消解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绝对界限,并且不再以唯物论/唯心论的对立作为哲学党性的标志。他又说: 〃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逻辑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同上P412) 虽然仍然持有对于唯心论的偏见,但若以这些话,与他1905年主张绝对物质观并且认为〃唯心论=反动性〃的《唯批》比较,可以看出他的观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 后期的列宁已不再简单化地认为一切〃唯心论〃都是反动思潮,而承认其是具有深刻的哲学(科学)根源和认识论根源的。他也不再认为一切唯心论都是反动的、愚昧的哲学思潮。可以说,他用〃辩证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