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

第17章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17章

小说: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淨佛國土。蓋土為依報,即眾生之共業所成,而眾生之業,實依眾生之心而住。若
眾生之心淨,則眾生之共業淨,共業淨則其依報之國土亦因之而淨矣。然淨眾生之

心,必依佛法,故所淨之國土即為佛國土也。成就眾生,即佛以法化度眾生,如未
種善根者令種,已種善根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度脫也。須菩提等於佛說大乘之法
,久已熟聞,而在座之時反生疲懈,但滯著於其所證生空之法,而於一切大乘事業
概不好樂。何以故?以觀此菩薩法種種悉皆空故,以自證涅槃與佛無異別無堪作故
,以朽邁故,以佛所說大乘法為教化菩薩與己無與故,此所以不起悕求也。
壬二  顯今獲得
『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
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忽聞此三乘唯是一乘之希有法,所獲實堪深幸,如不求而得無量珍寶也。
辛二  喻領
壬一  總談法喻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

此下說譬喻以生領解也。
壬二  正陳喻辭
癸一  喻昔不悕
子一  最初發心喻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
此下喻昔不悕,復分為六,此最初發心喻也。有人、喻發大乘心,幼稚、喻發
大心不久。
子二  退流生死喻
『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父、喻佛,捨父、喻摺鸪酥塘x。逃逝久住他國,喻退轉以流浪於生死之三
界,而不安住於大乘心之本國也。十、喻天道,二十、喻人道,五十、喻五趣也。
子三  中還見佛喻

『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游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
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
其諸偅龓欤そ杂纭6嘤匈變W、臣佐、吏民。象、馬、車乘、牛、羊無數,出入息
利乃遍他國,商估、賈客亦甚眾多。時貧窮子游諸聚落,經歷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
城。
年長大、喻原有之大乘心發動。窮困求衣食,喻為生死煩惱所逼迫,知求解脫
。漸漸撸校餮暭染谩S稣摺⒉黄诙兄^。遇向本國,喻忽又迴向佛道也。
其父求子中止一城,喻佛本教子以大乘,故於大乘中求之;求之不得,乃示現應化
於三界也。其家財富無量等,喻佛功德教化之盛。金、銀等財寶,喻法財也。偅龓
,喻有為、無為功德之藏。僮僕、喻八萬四千功德。臣佐、喻佛之方便法以佐正智
。象馬、喻神通教化。車乘、喻三乘。牛羊、喻萬行莊嚴。出入息利遍於他國,喻
成就自利、利他功德,遍於九法界之國也。商賈、喻宣揚佛法之三乘拢姟8F子撸

行經歷遂至父城,喻熏習既久,重復值佛應身於三界也。
子四  不肯修大喻
『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
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偅龓煊纾瑹o有子息,一旦終洠В斘锷⑹В瑹o
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懀А
此明父恆念子也。父曾教子發大心,今已退轉,故曰離別。未向人說者,未向
菩薩說也。老朽多財物等,喻佛自身功德成熟。子息者,佛以一切眾生具出世大乘
心者為子息,今已發大乘心者既已退轉,故如無子息,以小乘人不能擔荷佛法也。
『世尊!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寶几承足
,諸婆羅門、剎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以真珠、瓔珞、價直千萬莊嚴其身,吏民、僮
僕、手執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寶帳,垂諸華旛,香水灑地,散眾名華,羅列寶物,出
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威德特尊。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

浮魇悄睿捍嘶蚴峭酰蚴峭醯龋俏覀蛄Φ梦镏帲蝗缤霖毨铮亮τ械兀
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此明子見驚走也。傭賃、傭工取賃,喻樂小法。門側、喻大乘教門之側。遙見
其父者,喻佛之大化身與他受用身,為十地之菩薩所可見,而聲聞眾不能見之,故
曰遙見。佛以一切法空為床,以萬行為足,婆羅門、剎利、居士,喻大乘、獨覺、
聲聞三乘之拢姟@裘瘛①變W等,如前已釋。散眾名華,喻施教化。羅列寶物、出
內取與,亦喻自利、利他之功德。見父力勢怖悔走去者,喻此退失大乘心之人,現
在苦中雖求法食,而因已自忘其原有之大乘心,遂反怯怖大乘,以為與己不類,非
我所堪,轉不如小法之與己方便也。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
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即遣傍人急追
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

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
此明父令急捉及子遂憂惶也。見子便識,喻佛唯一乘而以大乘為心,故見曾發
大心者,即能識為佛子。傍人、喻佛之大乘教義。以佛自證於大乘之理,故理即大
乘之主,而教即為大乘之傍人也。我不相犯,喻我本不求大乘,即須菩提前所謂不
生一念好樂之心是也。惶怖悶絕躄地,喻大乘教義強為教化,不但不能使之信受以
引起其原有之大乘心,乃并其原有之善根亦遭傷斷,而將永淪於生死海矣。
子五  化以二乘喻
『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
與語」。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
語他人云是我子。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趣」。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
而起,往至貧里以求衣食。
此明啟發權心。豪貴、喻大乘。不語他人云是我子者,喻佛本知其曾發大心,

今因時機未熟,教之不利,爰隨順其意,聽用小法修行,是即方便權說,而佛初不
預言其曾發大心、原為佛子也。往至貧里求食,即用小法修行之謂。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
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
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爾
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
此明隨順誘引。二人、喻二乘之教義。理通一乘,此未明言,故云密遣。憔悴
無威德,喻小乘功德缺乏莊嚴之相。除糞、喻修斷見、思等惑。二乘教義本通大乘
,二乘所作亦趨一乘,而教法之力亦能助斷煩惱,故曰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先取價
後除糞者,喻先得聞思之慧,後起修慧也。
『其父見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於窗牖中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
汙穢不淨,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

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後復
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復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
醋之屬,莫自疑難,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懀АK
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
,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
此明引入二乘。羸瘦汙穢等,喻雖修三慧,仍不免煩惱不淨之相。脫莊嚴之具
、著麤弊之衣、執除糞之器、近與子言等,喻佛審觀眾生根器,隨順誘引之相。常
作加價,喻令恆常修習,惑業可斷,則果位自增。盆器、米龋魅凉Φ轮
。老弊使人,喻四神足解脫所修之法,言此諸功德皆可獲得也。無有欺怠等,喻已
能折伏三業之惡,復已堪為佛子也。
『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

處。
此明便登果位。名為兒者、喻預拢鳎褦喑豕娀笠病T俣瓿A畛S,
喻已斷思惑,證二果、三果也。心相體信,喻識達生空,得證解脫,成四果阿羅漢
也。入出無難,喻自他俱利。仍止本處,喻雖已證涅槃,而心仍著小未能向大也。
子六  示大不悕喻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
寶偅龓煊纾渲卸嗌偎鶓∨c,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
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
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
有疾、喻佛念根性已熟之四人尚未度脫,懼其不得度而示現憂疾也。已證羅漢
者,已不疑於大乘法,且知小乘所證之空性與大乘功德之第一義空,本自無二無別
,故此云我有金銀珍寶等汝悉知之也。體此意,喻當體此領受各功德之意。今我與

汝便為不異者,喻小乘、大乘終唯一乘。蓋小乘專取生空之門,大乘則等取生空、
法空之門,然小乘所證之真如法性,則與大乘所證之第一義空及所免之分段生死,
初無所異,此不異之義也。故所有自利利他之功德,當勿漏失。領知、即領取一切
佛功德,且知為佛宣說此功德以教化菩薩,然自不希求,仍止於小乘之地。猶窮子
雖已被長者認為己子,而仍心甘下劣,常自安止於傭工之本處也。
癸二  喻今獲得
子一  父付
『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
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
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竮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
懷憂推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
,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少時、喻說大法之因緣已熟。子意通泰等,喻小乘人之意,漸通入於大乘,而
心已泰然向大也。臨欲終時,就法華會言之,喻應說之大法已說,應度之眾生已度
,應化將畢也。以下各句,喻佛復於菩薩大眾中說:彼本佛子,我於昔曾教以菩薩
法,彼忽退轉失大乘心,墮於生死,流浪五趣。我久教化,今復成就,一切大乘法
財自利利他功德,彼悉有之,與佛無異也。
子二  子獲
『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
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喻本不知好樂大乘,而不料大乘之法即由小乘權法獲之。今一開示,立知真為
佛子,從佛口生也。
辛三  合領
壬一  合昔不悕

『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世尊!我等以
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合領,謂回合前喻以生領解也。
此下為合昔不悕。此三小段,合最初發心、退流生死、及不肯修大。三苦、指
苦苦、壞苦、行苦,如前已釋。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
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便自謂言:於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弘多。
此合化以二乘。思惟、即思心所,善惡之行皆其所起。此指正思惟,故由是修
習,以斷身、邊、邪、見、戒、五見等法之戲論,遂斷見、思等惑,取證阿羅漢,
然只證小乘涅槃,僅免分段生死,故云一日之價。糞、仍喻煩惱,諸戲論法皆是煩
惱也。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於小法,便見縱捨,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

寶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
無有志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志願。所以者何?佛
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此合示大不悕。文有數義:一、世尊知我著於貪欲,以小法為樂,即不分別說
明我等亦有大乘之分。二、佛說方便權教,即是密說如來智慧,因我著於已得涅槃
之價,遂不志求大乘。三、以佛說如來智慧專為菩薩,自遂無有志願。其實佛為隨
順我等之種姓權說小乘,而我等固真為佛子也。
壬二  合今獲得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
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於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訾
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
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此亦有三義:一、我昔疑佛不教我以大乘為吝,今知佛早為我密說,原無所吝
。若我等早知樂大,佛更早為顯說矣。二、佛雖於菩薩前毀訾聲聞,如維摩詰經所
言小乘為焦芽敗種,為貧所樂法,如蓮不出於高原之類,然佛實以大乘耄榻袒
觀佛於此經唯說一乘,其意可知。三、言我等昔不知求,今已實獲,真為佛子。
庚二  偈頌
辛一  頌法說
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踊躍,得未曾
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此頌、共八十六頌半,約分為二:初七十三頌半,頌法領、喻領、合領;後十
三頌,屬本品經文第三條、陳四人之荷恩。摩訶迦葉,在四人中年最長老,故以領
首。
辛二  頌喻說

壬一  頌昔不悕喻
癸一  頌發心退失喻
『譬如童子幼稚無識,捨父逃逝,遠到他土,周流諸國五十餘年。
此初半頌頌最初發心喻,次一頌頌退流生死喻。解均見上。
癸二  頌中還見佛喻
『其父憂念,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頓止一城,造立舍宅,五欲自娛。其家巨富
,多諸金、銀、硨磲、碼瑙、真珠、琉璃,象、馬、牛、羊、輦輿、車乘、田業、僮
僕、人民眾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儯妵@恭敬,常為
王者之所愛念,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一城、即大乘之化城。五欲、即淨法界等五法之樂。田業、喻智斷二德。人民
、喻佛為九法界之法王,九法界眾生皆其人民。利息遍於他國,喻佛化遍行於凡拢
同居土。商賈、喻傳布佛化之三乘拢姡嘤鲬F人天六道之三類化身。為王者愛

念,喻為佛法性身、受用身之所護念。群臣、豪族,喻法身諸菩薩眾。豪富有勢,
喻佛萬德莊嚴以自住於大乘也。
癸三  頌不肯修大喻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死時將至,癡子捨我五十餘年,庫藏諸物當如
之何!
此二頌、頌父恆念子。
『爾時、窮子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或有所得,或無所得,铮I羸瘦
,體生瘡癬。漸次經歷,到父住城,傭賃展轉,遂至父舍。
此三頌、頌遇到父舍也。求索衣食,喻求離苦之人天善法。铮I羸瘦,喻無大
法食以充養此大乘種子。瘡癬、喻惡見及不持堅戒之過失。漸次經歷,喻求人天則
有向上心,求解脫則有出世心,漸次求法,遂趨向於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