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

第76章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76章

小说: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如楞嚴之阿難遭難,佛遣文殊救之,各有緣起之不同。此經既以大慧受夜叉王之
請,於是有與其無量數以慧為名之眷屬菩薩俱而為上首之事相。然即事顯理,大慧
者,即是根本無分別慧;由此平等無分別慧而起大用,發後得智,了諸差別,即為
無量慧之菩薩,而總名曰摩訶般若。撸б磺蟹饎x土者,佛有三身,佛剎土亦有三種

:一法性土,即是諸法離言說分別真實平等法性,本無佛與剎土之相可得,即以平
等法界而名之曰佛剎土耳。無分別慧遍行法界,謂撸еT佛剎土。二、諸佛受用身土
,此有二:一、自受用身土,二、他受用身土。前者以四智菩提所成究竟圓滿之覺
海,惟佛與佛之所證知,雖唯佛證知,亦是諸大菩薩摩訶般若所能隨分而知,故名
撸Х饎x土。後者以諸佛大悲本願力,為九界眾生說法示現種種身土,隨機感應,為
應法身菩薩機而示現受用法樂,亦為回小向大菩薩隨分能受用而示現。類如華嚴所
載莊嚴淨妙華藏國土,有微塵數種種相好差別,受用此福德莊嚴之相,惟有此大智
慧菩薩相應,名撸еT佛剎土。三、應化身土,分三:一、為勝應身剎土,為未證真
如菩薩之加行位、及回小向大之漸悟菩薩而示現。二、劣應身剎土,隨人天機示現
成佛。三、隨類變化身剎土,與應機所化之眾生,同一身類。承佛神力者,明無上
之佛果,即是一切菩薩所趨求最究竟之妙覺果,亦即眾生本具法身德之離障開顯,
是名諸佛圓滿法身。若初發心以上之菩薩不忘失此菩提心者,終必成佛、倘剎那忘

失此心,即成魔業。故一切菩薩之清淨智行,一切眾生之成辦諸事,乃至大地山河
之所安立,莫不由於承佛之神力也。
右、隨順之意。偏袒右肩者,隨順佛願,荷擔眾生之意,如楞嚴會上觀音之上
同諸佛慈力;右膝著地,即隨順眾生,下同眾生悲仰,與眾生心體融合為一。合掌
、亦名合十指爪、乃表圓滿十度—─前五表福、後五表智—─具足福智。恭敬,乃
仰契諸佛之心而啟問也。偈者、伽陀,是諷頌義,音眨R可諷誦故。有劃一之字
句,如枺林娛且病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此讚佛究竟通達五法之智悲也。世者、時世遷流無常意,世俗虛偽無實意,即
表無常無實。凡諸法在無常無實所包括之內者,謂之曰世間,如器世間及有情世間
是。羅漢未入灰心滅智無餘涅槃,異熟未除,仍謂之曰有情。菩薩須到金剛道後異
熟空而成佛,方不謂之有情。因皆未究竟故,遷變無常故,有進有得故。不特九法

界謂之世間,乃至佛受用身土,應化身土,應九法界拢仓畽C而現故,亦不離世間
義。世間者,即是九法界妄想分別所變現之相,及設立之名也。既由妄想分別而現
,是虛假無實矣。世間名相既皆虛假無實,了其本空,則妄想遣而正智成,即為離
生滅之實相真如矣。虛空華、譬如眼見空華也。虛空比真如,清淨見比正智,華比
世間名相,病眼比妄見。但除眼病,不用遣空;所以諸佛所空者,即是空去眾生本
來之空,並非另有所空之實法可空。所以即生滅當體無生滅可得,即世間當體無世
間可得。如來正智,非有非無,不落二邊;著有、即增益謗,落空、即損減謗,皆
不契於中道。下二句、係讚佛智悲二德無有限量。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此讚佛究竟通達三自性之智悲也。明三自性,皆從緣起性—─即依他起性—─
而顯。一切法皆仗因托緣和合而生,而因緣所生法,皆是幻化,雖有相用而無實體
可得,只有幻相幻用耳。如陽燄、似有流水相,有引動山中愚癡獸類奔赴求取之妄 

用;按之、毫無水之實體。此如幻相普遍一切,從佛至於地獄,即菩提、涅槃亦無
不是如幻;亦依眾多因緣而現起故。不能究竟通達此依他起性,種種虛妄分別,周
遍計度,即是遍計執性;即有種種生滅之相。倘能即於此遠離一切顛倒虛妄分別之
遍計執心識,即為圓成實性。所以若執著依他起,即成遍計執矣。智不得有無者,
一切法如幻而遍計非有故,不得謂有;一切法如幻而圓成非空故,不得謂無。
『遠離於斷常,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世間種種妄想分別,種種依正果報,皆是眾生如夢之心之所顯現。此如夢
心即第八識,八識恒轉,猶如瀑流;以剎那生滅故不得謂常,現起相續故不得謂斷
。此讚佛通達八識究竟之智悲也。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燄,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人、指一切眾生,我、即實體。人空、即離煩惱障,法空、即離爾燄─所知
─障,而皆永得清淨。此讚佛通達二無我究竟之智悲也。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
悉俱離』。
此總讚佛,以前乃分讚也。一切法平等性清淨無二,無有生死可得。如古德云
:汝等要了生死,汝等取生死來,我為汝等了之。乃至亦無有能證涅槃之佛,與佛
所取涅槃之法,故無能覺、所覺之二相也。
『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無不取,今世後世淨』。
人若能觀察佛之清淨法身,本來寂靜,遠離生死,不生取著,則今世後世常得
清淨矣。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真如
丙一 請佛垂許
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

,仰諮尊中上』。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汝等諸佛
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從爾時大慧菩薩偈讚佛已,至四卷終,皆正宗分。分兩大科:初、空遍計執以
顯一切法真如,二、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今初大慧總問而佛總答,此菩薩為
令眾生空遍計執者。以此經中有四法門,所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各門
皆攝一切法無不窮盡。如依五法而論,所謂名、相 妄想—─分別—─則攝盡一切
世間有漏法;正智、如如,攝盡一切出世間無漏法。三性、亦復如是。諸法仗因托
緣而起,性本空寂,相皆如幻,依如幻相假名諸法。以一切法相皆如幻從因緣而有
故,有即非有;以一切法性皆空寂,如幻之有即空,空亦非空。此因緣所生法,執
之則為遍計之有漏依他起;若了達如幻本空,即為圓成實之無漏依他起;故三性為
一法界大總相法門也。此菩薩依一切眾生分別妄想,建立種種名相與種種問難,倘
隨名執實,即墮遍計執,而百八句一切皆非;以皆非故。應盡空卻,以空卻故,一

切法皆離言絕思而契會於一真法界。所以、於下科將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之初
,先為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皆真。若將唯識所現境為實境,行為實行,果為實果,
則一切法皆成法執也。
爾時大慧下,於請問前,必經佛先許可,所以自說姓名,請佛垂許,再以百八
義問也。佛法明無我,云何說我?蓋佛法所無之我,乃是外道妄執之我,凡夫貪著
之我。及二乘所執著一切法有很體之法我。此人我、法我,皆煩惱之根本,妄想所
依資。如了達唯識所變,眾緣所起,在假相上安立假名,於是佛也、菩薩也、緣覺
聲聞也、乃至天、人、修羅、地獄、鬼、畜也,皆是和合假現之如幻法。大慧早已
了達無我之假名相,即以隨順世間唯識所變之假我,假名為我耳。自通德名者,蓋
久已親近諸佛,久已通達大乘之法,故在今會而仰問世出世最尊最上之佛也。世間
解、於世間已能究竟解脫、了解之義;佛亦稱無上士,合二而名也。菩薩為佛子,
一切眾生亦為佛子:菩薩能荷佛家業,興辦佛事,必當成佛故;而一切眾生皆有佛

性,皆可紹隆佛種故。此之佛子,乃指今會大眾而名也。恣、即自由之義。我、佛
自述,亦假名之我。自覺境界、各各皆有自證之不同,此之境界彼則不得而知。如
人類所覺者,畜類即不能知;拢t所知者,庸愚莫曉;本國人所知者,外人亦多莫
解;推之異類,亦復如是,未曾親自領略,均是隔閡難明。此中有修得者,有報得
者,無論修得、報得,皆是唯心所變,唯識所現。故業報所招,修力所成,身心器
界各見不同。猶如外道所修得一切心境,住著於所得,起邪分別,諸法真相茫然不
見。即學佛者,如不得明哲開示教導,亦不能離所著。乃至於緣覺、聲聞,不能知
菩薩之自覺境界;菩薩初地之自覺,亦不知二地之境界;二地望三地乃至等覺,亦
復如是;前者不能知後者之境界。三乘拢t之自覺,雖可謂拢蔷辰纾唤杂邢蘖
;唯佛能圓通遍達,究竟無礙,拢惨勒N種自覺之境,悉皆普現於大覺果海中。
所以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以佛之自覺境界,雖等覺菩
薩亦不能了;而佛對於等覺以下拢簿辰纾瑹o不究竟了知,故覺他智悲,無有限量

。此之覺他作用,即法華所謂『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也。
丙二  正申問答
丁一  大慧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云何淨
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癡惑?云何惑增長?』
表大慧以最敬之頂而禮最尊之足,以顯恭敬。
此問迷悟根元也。念、為別境五心所之一,凡所經過之鏡,於重現時能記念之
作用是。在此經此段之念字,乃總指三界一切眾生之有漏虛妄心心所聚,名之曰念
。淨念者,問如何能伏滅此妄念心而離染清淨,即轉識成智之意。念增長者,即問
為何不能離此妄念心而反增長之也。念增長、即是迷心境,淨其念、即是悟心境。
見癡惑者,見、即照見,癡惑、即無明;凡有漏虛妄心發動皆由無明,問如何而能
照空彼無明以斷除之。惑增長者,問如何非但不能斷除根本及枝末無明,而反增長

起煩惱也。此四何以先問?因一切拢玻砸虼嗣晕蚨鸸省
『何故剎士化,相及諸外道?云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何故名佛子?解脫至何
所?誰俊⒄l解脫?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
此問諸佛教化之相也。因迷而有眾生,因悟而有佛;問如何而有受教化者,有
不受教化之外道者。無受者、畢竟無所受,無所取著,無一切分別之相也;以離二
取相故,畢竟無所受也。次者、次第也,即金剛經所謂一切賢拢匚唤砸詿o為法而
有差別之意。受者、影相也。無受次者,即問如何依此無影相法而有次第差別。何
故名無受者,問如何親證真如,非變相所緣,無影相可得,而畢竟無所受也。佛子
、指菩薩言,問如何得解脫而為菩薩,為佛之法子。向下問佛子解脫往至何所,誰
為生死俊l解脫生死,諸修禪者境界為何,為何有菩薩、緣覺、聲聞、三乘。
『緣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
此問世間諸法緣起也。何作者,問造作善惡業;所作者,問善惡業所作果。俱

異者,非能作亦非所作。增長者,問三界諸有之業果,由何而起,由何而流轉不息
也。
『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云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
問禪定差別也。無色定、無色界之定。滅正受、滅受想定。想滅、即無想定。
從定覺、從定而起也。
『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云何現分別?云何生諸地?破三有者誰?何處身
云何?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
說!』
此問菩薩行果也。所作生者,明修拢蛞陨}果之德,由因生果也。進去及持
身者,明身去住之意;言菩薩身從一地至一地進修上去,而又安住於當地之上也。
現分別者,無分別中重現起分別也。生諸地者,漸入諸地而增進也。破三有者,三
界業依三界煩惱而造,問誰菩薩破除三界之惑業而出三界也。何處身者,菩薩破除

三有,身在何處也。往生何所至,生至何處淨土也。最勝子,佛子也;佛為世出世
間之最勝者故。何因得神通兩句,問如何得神通及三昧也。三昧心者,問如何為三
昧相應之心也。
『云何名為藏?云何意及識?云何生與滅?云何見已還?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
量?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說?』
此問唯識無我也。藏、指第八識,意、指第七識,識、指前六。生與滅者,起
虛妄見故有生滅。見已還者,還滅虛妄之見也。種性者,有出世間之種性。非種者
,無出世間之種性也。心量者,明萬法皆不出於心外也。建立相,建立五蘊、十二
處、十八界、一切法相也。非我義,明一切法無我也。無眾生,即說無我及眾生,
為何隨世俗而說我、說眾生也。
『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摺吭坪萎攣硎溃N種諸異
部?』

表二見相摺病嘁姟⒊R姡员娚淖R種種相摺顒e之見。佛與外道亦相摺
相,如何又可融攝?佛諸弟子皆依佛法,如何又分諸部?
『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壞?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動?何因如幻、夢,及犍闥
婆城,世間熱時燄,及與水月、光?』
此問世間有為相也。何空何因者,明法空無性也。剎那壞,表生滅極速也。胎
藏生,表有情世間之有為相。世不動,世界遷變無常,為何不動?表器世間之有為
相也。如幻、如夢,虛假不實;犍闥婆城,影像幻現;如枺恐J序讟恰釙r燄
者,陽燄有似流水;水月、水中月影;光、鏡光中之影;喻一切法皆虛假如幻不實
。眾生無清淨智慧,不能如實照了,惟佛智能親切證明也。
『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云何國土亂?云何作有見?』
問漏無漏法也。覺支、指七菩提支;菩提分,指三十七道品全也。前二句明無
漏法;後二句明五濁惡世之有漏法也。國土亂,即劫濁;作有見,即見濁。

『云何不生滅,世如虛空華?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離妄想者誰?云何虛空
譬?如實有幾種?幾波羅密心?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何等二無我?云何爾燄淨        
?諸智有幾種?幾戒、眾生性?』
云何不生滅至云何虛空譬,問覺世成佛也。覺世間,覺知世間一切法也。離字
,離語言文字相也。離妄想,離妄想分別心。虛空譬,悟世間如虛空也。
如實有幾種下,問菩薩境智也。如實有幾種,問菩薩證如實之境共有幾種。波
羅密心者,到彼岸之行。度諸地者,昇超十地,究竟圓滿至妙覺佛果。無所受者,
理智一如,如如相應,無所受也。二無我,人、法空也。爾燄淨,所知之境清淨,
畢竟能無障也。諸智,如理、如量等正智也。幾戒、眾生性,眾生之性幾種,對治
之即有幾種戒,於教化眾生之時而不為所動搖。
『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明處及伎術,誰之所
顯示?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成為有幾種,云何名為論?』

此問五明工巧諸法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指工巧明。諸語言及眾生性,指各
類眾生語言文字種性差別之聲明。明處及伎術,通於工巧、醫藥二明。伽陀、長頌
、短句,明文字體例,亦指聲明。末二句指因明;成、為以『因』『喻』成立『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