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滿無上菩提。
己四 就陰界入辨二無我
庚一 總標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
法無我』。
隨順二無我觀,破我執、法執,解脫煩惱、所知二障。故佛於辨三自性後,復
告大慧以菩薩當善觀察人無我、法無我二相。一切有情為五陰等和合而成,剎那生
滅無有主宰以為實體,而能和合之五陰法亦復眾緣所生,故佛說但有諸法,實無有
我。以法破人我之執,破人我之二乘,又執法為有我矣。惟菩薩法執亦破,此所以
告諸菩薩當觀察也。
庚二 別顯
辛一 顯人無我
『云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
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
、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
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
人為陰、界、入和合聚,了得本來無我,則妄執之我及我所應離。印度數論計
受陰為我,其餘外道亦有執他陰為我,則一陰為我,餘四為我所。無明發業,愛潤
業,業成乃生根身。對塵起識,又攝受取著,又分別諸根所緣器世界,皆藏心中無
始來妄想熏習之種所現。復由六識思量計較施設名相。要知皆如流注之河,生滅之
種子,乃至如虛假變幻之機發像動,總顯剎那轉壞,虛偽無實,躁動不靜,不淨無
厭之五陰假體,無我及我所。因此世界眾生具有同等業力,故感現在同一世界身心
眾生之相,如善觀察五陰幻伲八壷镁诚た眨敲萌藷o我智。
辛二 顯法無我
『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
愛繩縳,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
生,非拢t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
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
超九地相,得法雲地。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幻自性境界修
習生,於彼而坐,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拢
太子灌頂,超佛子地,到自覺拢欠ㄈぃ數萌鐏碜栽诜ㄉ恚姺o我故。是名法無
我相』。
此繼顯法無我。謂陰、界、入、一一法各別法相,皆妄想所現之相耳;如能離
假我及我所見所積聚之──業愛如繩──縳,則行陰之虛妄展轉假合,無造作主宰
發動之者也。由此知諸法自相及共相,皆虛妄相,由妄想成。是故凡夫分別,拢t
不然。如是漸次觀察,漸離諸識、五法、三自性等分別,得無分別真智,即為法無
我智,亦曰佛性。如此能善修習法無我觀,證入平等智之初地菩薩,知一切法畢竟
無得,能所之相悉皆寂滅,正楞嚴觀音所謂『寂滅現前』也。於是開覺歡喜,漸次
上升至究竟地,到法雲之後心,知將成佛,現大莊嚴寶蓮宮殿,於百萬儯饎x中,
現幻性境界所成就之佛子圍繞,一切佛皆以五智水來灌其頂,超佛子地證自覺智,
圓滿法身,是名法無我相。
庚三 結勸
『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結勸大眾應當修學,直到成佛』。
戊四 建立誹謗門
己一 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建立誹謗相,唯願說之!令我及諸菩
薩摩訶薩離建立、誹謗二邊惡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已,離常建立,斷誹
謗見,不謗正法』。
非有計有曰建立執,亦曰增益執;非無計無曰誹謗執,亦曰損減執。二邊破則
中道顯,佛子所應當觀察也。得大菩提,離二邊見,通中道相,自覺覺他,不謗正
法。
己二 答
庚一 正答
辛一 頌說
爾時、世尊受大慧菩薩請已,而說偈言:『建立及誹謗,無有彼心量,身、受用
、建立,及心不能知。愚癡無智慧,建立及誹謗』。
佛受大慧之請而先以偈答。建立計常,誹謗計斷,兩皆唯心。不了唯心,乃至
根、身、器界亦不知其離心外了不可得,愚癡無慧,乃有二邊。
辛二 直說
壬一 總示
爾時、世尊於此偈義,復重顯示,告大慧言:『有四種非有有建立。云何為四?
謂非有相建立,非有見建立,非有因建立,非有性建立;是名四種建立。又誹謗者,
謂於彼所立無所得,觀察非分而起誹謗。是名建立、誹謗相』。
前來偈答文略,佛於是重顯偈義。謂彼以四種非有建立為有,無而計有,摺
諸法實相。四種者:非有相建立相,非有見建立見,非有因建立因,非有性建立性
也。復次、依彼所建立法上,展轉分別觀察無所得,遂疑正法亦無所得,即於非無
上而又計無;對前四種建立執相,立四誹謗。
壬二 別解
癸一 非有相
『復次、大慧!云何非有相建立相?謂陰界入非有自共相而起計著:此如是,此
不異,是名非有相建立相。此非有相建立妄想,無始虛偽過種種習氣計著生』。
此解非有相。謂陰、界、入、本非有自、共相,而彼計著此自相如是,此共相
不異此,所以妄在非有相上以建立相。此種妄計,皆由無始來虛妄過患種種習氣所
生。
癸二 非有見
『大慧!非有見建立相者,若彼如是陰界入,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夫
見建立,是名非有見建立相』。
此繼解非有見。謂彼執陰、界、入、假我,計我、人、眾生、壽命、長養、士
夫、作者、而建立種種妄見。前非有相之相、指所見之法;此見、指能見之我。妄
起種種我見,故曰非有見而建立見。
癸三 非有因
『大慧!非有因建立相者,謂初識無因生,後不實如幻,本不生眼、色、明、界
、念、前生,生已實已還壞,是名非有因建立相』。
此解非有因。謂彼初識從因生現,從現生種,計最初一念生,一念未生之前,
則本不生。遂妄計於阿賴耶之外,另有一常住不壞之因,然後有眼、色、明、界等
為緣。然生已實在有,有後仍歸滅,此乃於非有因處而建立之異因相。
癸四 非有性
『大慧!非有性建立相者,謂虛空、滅、般涅槃、非作、計著性建立。此離性非
性,一切法如兔馬等角,如垂髮現,離有非有,是名非有性建立相』。
此解非有性。謂小乘計三種無為為實有,此三無為、雖不似外道所計作者之過
患,然不應執為實法。蓋此三法離有無故,如兔馬等但有名故,如垂髮輪現故。兔
馬等角實在無,故離有性,垂髮輪如幻有,故離非有性,所以名彼為非有性建立性
之相。
壬三 結成
『建立及誹謗,愚夫妄想,不善觀察自心現量,非拢t也。是故離建立誹謗惡見
,應當修學!』
建立、誹謗,計有、計無,皆愚夫之妄想,非拢t之現量。以不了唯心故,故
有建立及誹謗兩惡見。應遠離,應修學。
庚二 勸告
辛一 長行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知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趣究竟,為
安眾生故,作種種類像。如妄想自性處依於緣起,譬如眾色如意寶珠。普現一切諸佛
剎土,一切如來大眾集會,悉於其中聽受佛法,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光影、水月
,於一切法離生滅、斷常,及離聲聞、緣覺之法,得百千三昧,乃至百千儯怯伤
昧。得三昧已,撸еT佛剎,供養諸佛,生諸天宮,宣揚三寶。示現佛身,聲聞、菩薩
大眾圍繞,以自心現量度脫眾生,分別演說外性無性,悉令遠離有無等見』。
此佛於問答後加以勸告。謂菩薩善證八識、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相、種種拢
智,然為安樂眾生,仍示現種種類像,如依緣起而起妄計,如眾色珠之互映。普現
諸佛剎與大眾同受法樂,觀一切法如夢、幻、光影、及水月之不實。於一切法離生
滅斷常及二乘之小果,得無量數三昧,禮佛供佛,宣揚佛化而現佛身,以唯心法度
脫無數拢驳缺姡菡f外道境界,悉令眾生遠離種種惡見。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量世間,佛子觀察,種類之身,離所作
行,得力、神通,自在成就』。
此言佛子觀察世間,隨類現身,唯是自心現量,道力成就,神通無礙。然而雖
作、無有能作所作,雖行、無有能行所行。
戊五 空無生性門
己一 請許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
離自性相。我等及餘諸菩薩眾,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已,離有無妄想,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聽!善思
念之!今當為汝廣分別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一切法不離此經所說五法、自性等眾妙法明門,故六百卷十六會般若所明,不
出此空無生性門。一切大乘,離空無生義即非大乘。所以小乘根據三法印,大乘唯
一實相印。即由此空等四法門盪無所得,然後正智現前,通達諸法實相,此乃一切
大乘部之通量。此所以大慧菩薩代表此會大眾及十方未來世界諸大菩薩而為啟請,
冀覺悟於佛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不復有所懷疑,遠離分別妄想,
頓得無分別摩訶般若,乘大白牛車,遍修萬行,無所行而行,圓滿無上菩提也。
佛因垂許而眨Ы獭Iw開示大乘佛法通量,須善思諦聽,方得不失。故大慧答:
願受教眨А
己二 答說
庚一 長行
辛一 總標
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號著者,說空、無生、
無二、離自性相』。
此總標空義也。佛說空者,空其本空,並非背法本相說空,亦非滅有為空,特
為一向執有之眾生,說破其所執之有本空耳。眾生在妄計自性上,執種種相,起種
種分別見。然彼所執之實,全即是空。在彼所執著之一切法,確如龜毛、兔角,但
有名言,毫無實體。倘不為之說空,將何以離其妄而引生其無分別智與實相相應耶
?故說空不足,更說無生、無二、離自性相。無生者,依他如幻,生即無生,非撥
無因果。無二者,離能所,絕對待,明中道圓成實。離自性者,通於前三,謂皆無
自性相也。
辛二 別說
壬一 空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
第一義拢谴罂铡⒈吮丝铡T坪蜗嗫眨恐^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故,分別無性
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無性故相不住,是故說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云何性自
性空?謂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空。云何行空?謂陰
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業方便生,是名行空。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緣起自性
無性,是名無行空。云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言說,是
名一切法離言說空。云何一切法第一義拢谴罂眨恐^得自覺拢牵磺幸娺^習氣空,
是名一切法第一義拢谴罂铡T坪伪吮丝眨恐^於彼無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
鹿子母舍,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眾而說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
性空,非餘處無象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無彼,是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彼彼
空者,是空最麤,汝當遠離』!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至彼彼空,總標後出七空名也。空為大乘通量,本無數量,
今說為七。云何相空下,分別解空。云何相空至是名相空者,明相空也。相、即一
一法上所具之相,眾生於相上分別立名字,再於名上而詮義相,故其自共之相,由
展轉積聚互相對待而有耳,僅第六識所分別了知之意義,此意義與實體全不相關,
所以意義皆非法體。如吾人呼火字,口既不煖亦不燃燒,可見不得火之體用。自相
之法既無,共相之義更無,猶之龜毛本無所有,毛上之差別更妄之又妄。相不住者
,言相不能存在,所以名曰相空。大乘須知相空,不同小乘僅知性空,故首顯之。
云何性自性空至是故說性自性空者,明性空也。相是諸法能詮名上所詮義相,
而諸法即其自性也。意言:所分別一一法都無有自體性可得,三界依正一切法皆假
名言所安立,皆意識上所自變之相分,尚非阿賴耶上從因緣所生之相分。解佛所說
法並不得證實,但為空卻意識上虛妄分別耳,是故說性自性空。
云何行空至是名行空者,明行空也。行者、遷流造作意,剎那不停,纔生即滅
,隨滅又生。說陰不說界入者,行指五陰所攝九十四種有為法,不同界入攝無為也
,故曰行空。方便者,助緣之意。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至是名無行空者,明無行空也。對行之有為法,說無為法即
是無行,即無遷流造作意。因有為法空曰無為法,並非另有一無為法,故曰自性無
性。有為行既空,故無行亦空。云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至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者,明
一切法離言說空也。言說有二:曰顯義言說,通常語言文字之義;曰顯境言說,乃
心心所了別種種境界。所謂言語能顯義,了別能顯境。一切法離言說別無可得,故
名曰一切法離言說空。
云何一切法第一義拢谴罂罩潦敲磺蟹ǖ谝涣x拢谴罂照撸谝涣x離分別,
不思議拢恰⒓词亲杂X拢恰K蟹N種有漏法,皆無始妄見過患習氣,拢乾F前畢
竟皆空。從金剛道入解脫道,一剎那間大圓鏡智與第八識相應,轉為清淨菴摩羅,
則無始微細習氣悉空,是名拢谴罂铡
云何彼彼空至汝當遠離者,此明彼彼空也。彼彼者,彼此相無之意;言彼中無
此,此中無彼也。例如牛欄中無馬,馬中亦無牛,故彼彼空,亦曰彼此空。鹿子母
之精舍,無象、馬、牛、羊耳,非無比丘,亦非無精舍,故不可說比丘及精舍亦無
。復次、亦非餘處無象、馬、牛、羊,在一切法自相,彼此皆空。彼於彼無彼者,
前彼字指一切法,中彼字指精舍,後彼字指象、馬、牛、羊,言一切法於精舍中,
無象、馬、牛、羊也,故名彼彼空。此彼彼空乃凡外麤俗之空相,故眨нh離,以顯
前六種空菩薩應當修學。可見凡夫所執之空,乃除去而無之曰空,是頑空耳。前一
至五空,乃菩薩於因中修,第六空、果上大智現前果所顯。
壬二 解無生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
眾緣所起無自體,當未生時,尚無此物,自字不能成立。乃至眾緣和合,仍唯
眾緣,不能有自也。不自、則不他,亦不共,然非不生。此中所明,但有緣而無法
,所以生即不生,除住滅想定時、即緣生是無生。小乘無生,不過入滅定耳。般若
所明無生,不取定中無生,諸緣生法當體即無生也。
壬三 離自性
『離自性即是無生,離自性剎那相續流注及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是故一切性
離自性』。
此從緣生無性之生無自性性,明離自性。緣起法上之生,無自性性,蓋緣起法
剎那生滅,變異無定。隨見此法即非此法,絕無定相可取,即相無自性性。取之全
唯妄計,相本無故,離相無相之成自性亦不可得,曰勝義無自性。於此三性,皆明
三無性矣,故一切性離自性。
壬四 無二
『云何無二?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