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煮酒论史合集 >

第63章

煮酒论史合集-第63章

小说: 煮酒论史合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ζ鸬摹6鸥υ谫缰葑×私侥晔奔洌诖似诩渌聪铝怂陌俣嗍资渲杏谢匾涫顾髂甑摹段粲巍贰ⅰ蹲秤巍贰ⅰ兑呕场罚灿谢衬罟嗜说摹栋税罚褂小肚镄税耸住贰ⅰ队交彻偶N迨住贰ⅰ兜歉摺罚ㄎ薇呗淠鞠粝粝拢痪〕そ龉隼础#ⅰ陡笠埂罚ㄎ甯慕巧常啃呛佑岸 #ⅰ豆酃锎竽锏茏游杞F鳌返戎氖梢运嫡飧鍪逼谑嵌鸥κ栊醋鞯囊桓龈叱薄R彩亲詈笠桓龈叱保说纳谧呦蛑盏恪@下醯亩鸥φ馐焙蚴呛馨尘傻模淮嗡谫缰莞渭庸缁岷螅枳啪凭⒍缟狭寺肀常捌锫砗鲆渖倌晔薄薄D昵崾钡亩鸥κ鞘裁醋刺鞘焙虻亩鸥Α靶院酪凳染疲刀窕掣粘Γ煌崖孕∈北玻峤唤岳喜裕灰ㄊ影思孜锝悦C!!保鞘焙虻亩鸥Α胺诺雌胝约洌寐砥那蹇瘛!粲ピ龛懒郑鹗拊蒲└凇I浞稍莅埃灰勐潲jА!钡暇鼓炅洳蝗娜耍安挥菀货曛账鹕恕保镌诼砩系亩鸥γ蛔叨嘣毒痛勇砩纤ち讼吕矗诖采咸闪撕眉柑觳呕汗⒗础!
  大历三年正月,杜甫把那四十亩柑林赠送给一个叫南卿的人,自己携家小离开夔州顺江而下,大历五年四月,杜甫在江上的一条小船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谈论起杜甫的事情未免有些沉重,讲些轻松的事。 
  唐朝时各地进贡柑桔的包装是很讲究的,益州(成都)进贡的柑子每一颗都要用纸包裹起来。有一位益州长史认为用纸包裹柑子档次不高,就下令改用细布包裹。等到贡品送出之后,长史却又担心在运输过程中细布会磨坏柑子皮,造成瑕痴,心中不免忧虑不已。不久,有消息说朝廷的一位御史正在赶往益州,是为柑子布的事来的。益州长史闻听这个消息大惊失色的对下属说:果然被御史推问了。等到御史到达益州的招待所,长史忙着解释说:当时之所以用细布包裹柑子,完全是为了提高贡品的档次,这属于好心办了错事。 
  那位御史听到长史的这一番话,就好像掉到了浓浓的烟雾之中,分不清那儿是那儿。好一阵子大家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误会是由御史的姓名引起的。御史姓甘名子布,这个甘子布不是那个柑子布。 
  这虽说是一个趣闻,但从中可以看出唐朝时对于进贡柑桔是有严格要求的,出了问题要追究负责官员的责任,进贡要当作政治任务来办。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的时候写的一首诗,内容是描写自己亲自登上洞庭山为皇上挑选贡桔的情景,诗文如下: 
  《拣贡桔书情》 
  洞庭贡桔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疏贱无由亲贡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在江州当了几年不管事的司马后,白居易的脾气变的好多了。不过从诗中可以看出唐代地方为皇帝进贡时的一些细节,而“琼浆气味得霜成”一句也可以和韦应物的“洞庭须待满林霜”相印证。            
 神堂之上舞蘭陵——唐时轶事之七    
  公元690年,中国有两个年号,一个是唐载初元年,另一个是周天授元年,两个年号是一个主人——武则天。 
  这一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领着九百多名民意代表递上一份请愿书,强烈要求天后武则天把国号改为“周”,名正言顺的当大周的皇帝。劝人当皇帝这种行为在古时候叫做劝进,劝进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有约定的程序的,不能一劝就进,而是要有一个半推半就的过程。就象收受人家的礼品,不能在对方一拿出礼品时就说恭敬不如从命,要先推辞一番,说些不要这么庸俗一类的话。 
  按照劝进的规矩,武则天没有同意傅游艺的请求,但这次行动的大方向还是必须加以肯定的,傅游艺因而被破格提拔为五品官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朝廷的各级官员、皇家的成员、四夷的酋长、百姓的代表,还有僧人道士们当下就明白应该怎么办了,他们再次、再一次的劝进。一般来说经过三次劝进后就可以顺应潮流了,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接受了“圣神皇帝”这个尊号。 
  改朝换代之后,武则天在明堂摆下家宴,召来儿孙们共享欢乐。 
  明堂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如果放在其他时期,在明堂举办家宴肯定会遭到反对,武则天不会忘记开耀元年发生的事情。 
  开耀元年,唐高宗和武则天计划在大明宫宣政殿宴请百官和他们的女眷,能够参加宴会的女眷必须是有正式封号的,这叫命妇。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掌管国家礼仪的太常博士认为宣政殿是正殿,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不是女士们吃喝玩乐的场所。武则天只得改在麟德殿宴请这些女士。 
  如今武则天自己当了皇帝,朕的地盘朕做主,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他人谁敢说三道四。 
  参加这次宴会的有武则天的儿子皇嗣李旦和他的儿女们,三世同堂。李旦的儿女们在宴会上给奶奶表演了歌舞。 
  首先出场的是李成器,他是李旦的长子,又是皇太孙,是法定的第二皇位继承人。李成器当时十二岁,说是皇孙,实际上是挂着虚名,被圈在深宫之中,连姓都和皇帝保持一致改成武了。李成器唱了一首歌,曲调的名称是安公子,安公子在隋朝时就被列为宫庭中的乐曲,在唐朝也是教坊乐曲。 
  接下来出场的是楚王李隆基。李隆基出生在垂拱元年八月,在李旦的男孩子中排第三,小名三郎,垂拱三年被封为楚王。李隆基男扮女妆舞了一曲《长命女》。这一年李隆基年方六岁。一年多后,七岁的李隆基参加朔望的大朝会,此时他已经被允许设立自己的王府,并且配备了一整套的官吏。王公出行时有相应的仪仗队前后护拥,李隆基的仪仗队训练有素,威严整肃,在场的官员目睹之后赞叹不已。这种情景引起现场总指挥武懿宗的不满,在他看来李家这个小毛孩子如此张狂是在向以武则天为首的武家示威,就要煞煞这个小王子的锐气。武懿宗借着指挥调动仪仗队的机会,对楚王府的仪仗队大加训斥。李隆基不吃着一套,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反击武懿宗说:这里是我们家的朝堂,有你什么事,竟敢在这吓唬我的骑从。武则天听说这件事后,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亲戚受到李家一个七岁的孩子的斥责而恼怒,反而认为李隆基具有英雄本色。 
  在李隆基后面出场表演节目的是五岁的衛王李隆范,他在这几个小王子中是最具有文艺细胞的一位,所跳的舞蹈很有些难度,这个舞蹈就是著名的《蘭陵王》。 
  《蘭陵王》始创于北齐时期,北齐皇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高长恭被封为蘭陵王,高长恭是一个美男子,不是一般的美貌,打仗的时候跨马提抢和对手照面,人家怎么看都像是面对着一个奶油小生,为了增加威慑力,高长恭上阵时要戴上一幅面目狰狞的假面具。真动器刀枪来,高长恭那是勇冠三军,齐国的将士们很佩服蘭陵王高长恭,就创作了《蘭陵王入阵曲》的舞蹈,表演者都戴着面具,作出各种刺杀的动作。 
  《蘭陵王》在表演之前要先由演员致词,五岁的李隆范戴着面具出场后用那种稚气的嗓音致词说:“衛王入场咒神,神圣神皇万岁!子孙成行!”武则天听到五岁的孙子高喊“神圣神皇万岁”心中肯定高兴,如果不是经过血与火的搏斗,自己充其量也是以皇太后的名目接受孙子们的祝福。但“子孙成行”这句话却掐着武则天的心,没有子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但这些子孙毕竟是李家的后代,与大周王朝的皇帝不是同祖同宗,自己面临着选择什么人作为接班人的问题。 
  最后出场的是两位孙女,一个是李旦的长女,一个是李旦的第四个女儿,李旦的第四个女儿才四岁,也像模像样的和姐姐一同跳起了西凉舞。 
  表面上看武则天在享受着当奶奶的天伦之乐,但是在这种天伦之乐的背后却潜伏着危机,武则天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真心的拥护自己取唐而代之,而此时身为皇嗣的李旦很有可能成为政治对手的一面旗帜。武则天亲生的四个儿子中,一个被称宣布为“暴死”,一个被废掉太子的身份后死在流放地巴州,一个刚当了几天皇帝就被拉下皇帝的宝座流放到房陵,李旦是唯一一个留在身边的儿子,如果再遇上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恐怕就会应了孔子那句名言“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也是武则天将李旦和他的儿子们关在深宫之中的原因之一,少跟外界接触就少一些事情。 
  幸运的是,上述几个小王子和公主都渡过了非常时期长大成人。 
  皇孙李成器后来被封为宁王,他将自己太子的地位让给了三弟李隆基,死后被追封为“让皇帝”。 
  楚王李隆基后来做了皇帝,就是唐玄宗。 
  衛王李隆范后来被封为岐王,他幼年时显示的文艺才能在成年后得以发扬,岐王府成为文学界和文艺界人士的活动站,一些著名的演艺界人士“岐王宅里寻常见”。 
  李旦的第四个女儿名李华,字花婉,很有诗意。被封为代国长公主,下嫁郑万钧,诗书琴画样样精通。         
  今年考生都骑驴——唐时轶事之八     
  事情发生在唐懿宗咸通年间。 
  这一年春天,全国各地的考生照例汇集到长安城中,备战三月份举行的进士考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不同于往年的一件事是,唐懿宗签发了一道皇帝令:考生一律不准骑马。颇有些提倡艰苦朴素反对铺张奢侈的意思。 
  发出这道禁骑令是因为当时的考生经济状况贫富不均,表现在代步工具方面就是有钱有势的骑着高头大马,穷的只剩下学问的挎着小毛驴。朝廷认为考生骑马过于豪华,超出制度。 
  晚唐的时候,考生中确实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那些富有的考生大多具有雄厚的家庭背景,还有些考生巨额资产来源不明,据说是毫不相关的神秘人物出手相助。这些考生出手大方,考中进士后的庆祝方式也不是常人所能比的。 
  一个名叫杨如温的进士及第后,他的父亲时任东川节度使的杨汝士在节度府举办庆贺宴会,隶属于节度府的女艺人都赶来助兴。杨汝士心情舒畅,下令赏给每位女艺人红绫一匹。绫是一种薄型的提花丝织品,唐朝时侯的绫幅宽一尺八寸,约合五十四公分,一匹的长度是四丈,约合十二米。杨汝士也是进士出身,曾经在一次宴会上赋诗,力压在场的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在赏给女艺人红绫一匹之后,杨汝士当场做了一首诗:“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绫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 
  唐文宗太和八年有三十三个人成为进士,这一榜进士中贫士占大多数,有人做了一首诗说:“乞人还有大通年,三十三人碗杖全。薛庶准前骑瘦马,范酇依旧盖番毡。”乞人就是乞丐,番毡指的是原产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羊毛毡。 
  相比骑着瘦马的薛庶和盖着番毡的范酇,咸通年间的进士李峣可以说是出手阔绰的大款了。 
  李峣及第之后要摆宴庆贺,不巧的是正赶上连阴雨,要是白事遇上下雨还有说法,叫做上天也落下了伤心的泪,喜庆宴会时下雨就属于天不作美,贺喜的宾客吹风沐雨一脚深一脚浅的在泥水里来来往往很难得出其乐无穷的感想。不过这难不倒李峣,他要把一部分天遮起来。李峣让人租来大量的油布搭起棚子,从自家的院子搭起,然后是家门前的道路,油布棚子搭了足足有一里多路,用了七百缗钱。开宴那天,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来宾前前后后达一千多人,车马堵塞了街道,别处依然下着雨,但来宾们有油布棚子罩着,免去了风吹雨打之苦。 
  李峣在长安号称“李八郎”,和当时的驸马都尉韦保衡的关系非同一般,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韦保衡的代理人。韦保衡是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的丈夫,同昌公主是唐懿宗的掌上明珠,懿宗恨不得把国库都搬到公主家去。当同昌公主病死之后,唐懿宗一口气杀了二十多个医生,宰相刘瞻被贬,京兆尹温璋引药自杀,还有十多个官员受到株连。 
  看看唐懿宗对待同昌公主的态度,再比一比那道不许考生骑马的禁令,分明是俺摆阔因为俺是皇上,汝等不许骑马因为汝等是臣民。 
  抛开与韦保衡的关系不谈,仅凭着老丈人的资助,就足以让李峣大把大把的烧钱。 
  李峣的丈人是韦宙,个人资产相当丰厚,他在江陵附近有一处庄园,拥有当地最肥沃的土地,每年打下的稻谷堆积如山。咸通初年,韦宙出任广州节度使,在面见皇上辞行时,唐懿宗说:广州番愚那个地方出产珍珠翡翠,你到那儿之后可不要去喝贪泉的水。 
  贪泉在广州南海县西北,据说人要是喝了贪泉的水就会变的贪得无厌。东晋的时候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他痛饮了贪泉的泉水之后题诗一首:“石门有贪泉,一歃重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像伯夷、叔齐那样具有高尚节操的人,即使喝上一肚子贪泉的水也不会改变意志,吴隐之用此来表达自己的一片冰雪肝胆。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酌贪泉而觉爽”就是用的这个典故。 
  韦宙知道皇上提到贪泉一事是在敲打自己,他没有像前人那样强调自己的道德水准,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表明自己,韦宙说:臣江陵庄园中库存的稻谷还有七十堆,没必要去贪财。唐懿宗因此送给韦宙一个绰号:足谷翁。 
  王保定在《唐摭言》中写到:李峣“妻为南海韦宙女,宙常资之,金帛不可胜记。” 
  禁骑令下达之后,当然也有想不通的,于是便在执行中加深理解。一千多名考生都骑上了毛驴,这让人想到王梵志的一首诗:“他人骑大马,我自跨驴子。回看担柴汉,心绪好些子。”考生中有不少爱说俏皮话的“俏青”,下面这首诗就出自“俏青”之手: 
  今年敕下尽骑驴,短袖长鞦满九衢。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 
  郑昌图也是一名考生,他的身材不是一般的高大魁梧,驴子驮上他不堪重负。     俺这里唱曲黄麞 你那里砸些杏仁——唐时轶事之九 
   唐中宗景龙年间,兴起一股买官卖官风,只要认识有权势的人再交上一笔铜钱,就可以得到一张有皇上签名的任命书,价格当然不菲,据说是三十万钱。这种任命书是从皇宫的侧门发出,斜着封口送到主管部门的,因而人们把这种官员叫做“斜封官”,斜封官的人数达数千人。在后来的开元二十九年唐朝曾经核定过官员的编制定员,全国官员正式编制名额为18805员,其中京官2620员,地方官16285员。这个编制基本上是依照贞观、永徽年间的编制为基础的,按照这个比例衡量,可以看出斜封官泛滥到了何种程度。景龙年间曾经有“三无坐处”的说法,意思是宰相、左右台御史、员外官大大超过了编制,上班时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对于这种现象曾经在南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胡三省颇有同感,《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唐中宗景龙三年那段中有一句话:“授擬不足,逆用三年阙”,说的是要授官的人太多,现有的官位有限,只得把以后三年的空缺都提前安排满了。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的过程中看到这一段时,不由的提笔写到:“选法之坏,至于我宋极矣。吏部注擬,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之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