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婴儿论-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身体微热。慢跳HT 作。溏泻遗溲。此为纯阴也。宜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儿一身微冷。反指头热。此为热厥。必发大
热。
若惊搐也。病真热者阳也。假热者阴也。阳者发急惊。阴者发慢惊。急惊者宜寒泻方。慢惊者宜温养方。惊病。身热力
猛者。为阳痫。身冷力劣者。为阴痫。若擗地而作声。口流涎者。癫痫也。惊之为病。仰视者为天吊。内视者为内吊。
角弓反张。脉数疾者。为痘病也。惊病者。须要扶持而将息。若强擒捉。则邪热益激。遂迫入骨。假令病瘥。必手脚挛
拘也。发热窜视。痰涎潮盛。口噤螈 。此为荣卫凝结。百脉不通。故暴烈也。惊有阳有阴。天钓者。为热阳也。内钓
者。似痫阴也。儿发惊。脉浮数洪紧弦。为急惊也。脉沉迟散缓微。为慢惊也。急惊缓治之。宜寒冷方。慢惊急治之。
宜温热方。儿初生。 乳惕而不安。此为胎惊。宜朱蜜。
x朱蜜方x
朱砂(豆大) 蜂蜜(鸡子大)
上二味。研调。每日含之。日二三次。腊内直视。 齿手脚拘急。脉促弦者。为胎惊。宜紫雪主之。
x紫雪方x
黄金(十两) 寒水石(四两八钱) 石膏(四两八钱) 玄参(一两) 犀角(一两) 羚羊角(一两) 甘草
(八钱) 升麻(六钱) 沉香(五钱) 木香(五钱) 丁香(五钱)
上十一味。以水五斗。先煮黄金及二石。至三斗。入诸药。再煎至一斗。去滓入芒硝三两二钱。慢火煎。以柳枝不
住手搅。侯欲凝。入瓷盆中。更下朱砂麝香。各三钱。急搅自然凝。成紫雪为度。腊内发惊。假者可治。真者不可治。
何以论之。曰假者为风外也。真者为痫里也。客忤者。客气忤犯其主气之谓也。发热 乳睡必微跳。宜惺惺散主之。客
忤发热微搐。若剧则如狂痫。反视撮口。惕而不安。宜红雪服之。儿人语物响。易动跳者。此为元真虚拙。必发惊痫也。
宜竹 温胆汤主之。
x竹 温胆汤方x
茯苓(一钱) 陈皮(五分) 半夏(七分) 黄连(三分) 枳实(五分) 竹 (三分) 甘草(二分) 生
姜(三分) 大枣(五枚)
上九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加辰砂三分为佳。儿善怒啼哭。脚腹挛拘。脉必沉弦。剧则啮齿
咬乳。此为虫惊。宜芍药甘草汤。虫惊如痫恕号而颜红胸胁必挛拘脉乍动。乍静者是也。宜柳肝加胶饴汤。
x柳肝加胶饴汤方x
柴胡(五分) 川芎(三分) 当归(五分) 白术(三分) 茯苓(五分) 钓藤(五分) 甘草(三分) 胶
饴(鸡子大)
上八味。以水二升。煮七味取一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日三服。身温睡多。胸腹满而微惕或食臭。
或呕逆者。宜浓朴三物汤。儿体壮热面赤尻冷。寒栗而振。奄忽发惊。此为痘疹兆也。宜续命汤主之。
x续命汤方x
葛根(五分) 麻黄(三分) 桂枝(二分) 芍药(五分) 钓藤(三分) 黄连(二分) 石膏(五分) 甘
草(三分) 生姜(二分) 大枣(三枚)
上十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五合。去沫内诸药。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肤有疮。发热而惊者。名曰
破伤风。即 病也。宜续命汤。若身厥者。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病者身热。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
欲作刚 。葛根汤主之。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病也。若发其
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太阳病。发汗大多。若亡血虚家。俱致 病宜黄 建中
汤主之。 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汤主之。大阳中热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
渴。剧者窜视反张。宜白虎加人参汤。喝病发热面赤而哽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咽燥口干。
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宜生脉散主之。
x生脉散方x
人参(三分) 麦门冬(五分) 五味子(三分炒)
上三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加姜汁。若竹沥。搅调频频服。 病烦渴而颜赤脉促者欲惊。宜黄连白虎汤。
暴卒中 直视失KT 。四肢厥寒者。附子理中汤主之。
x附子理中汤方x
人参(三分) 白术(五分) 附子(五分) 干姜(五分) 甘草(三分)
上五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诸暴病。反眼螈 。若痰喘短息。不论阴阳。先与人参黄连汤。
人参熊胆汤亦主之。痰喘甚者。加姜汁主之。惊病致上窜者。为阳实也。致下窜者。为阴虚也。实者攻之。虚者温之。
儿元真不实。动受物惊触。即客忤之谓也。中恶者恶邪触害之谓也。即客忤之重也。白虎者即轻也。儿惊热不可灸。令
努气益盛。须用善推法。剧者刺之。宜镇肝汤主之。
x镇肝汤方x
牲实(五分) 麻黄(三分) 寒水石(五分) 枳实(三分) 芍药(五分) 甘草(三分) 生姜(三分)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六味。取七合。去滓内牲实。碾调。分温服。发热惊跳。短气燥烦。神魂乱。若口渴。若
呕吐者。宜金雪。
x金雪方x
金膏 石膏 芒硝(各一钱) 龙脑(二分) 麝香(一分)
上四味。碾调。每服一字。惊痫。眼神翻腾者。为天钓。诸治惊法。须要宽气托毒也。宜钓藤汤主之。
x钓藤汤方x
钓藤(五分) 野蚕(一个) 芍药(五分) 辰砂(三分) 犀角(三分) 甘草(二分) 生姜(三分)
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阳痫日二三发。引日不解。遂转属阴痫。此为坏病也。阴痫不得有汗。
若有汗者。恐亡阳也。宜四逆汤。惊病。昏沉气鹿喉。内如挽锯者。宜麦门加竹沥汤。惊病。衄血者可治。呕血者不可
治。何以谓也。曰衄血者邪热散也。呕血者荣血败也。阴痫即慢惊也。若 乳而大便溏者。名曰慢睥风难治。天钓者。
神昏恶HT 。若啮奶热也。内钓者。多啼瞌睡。必动惕寒也。儿脐风。若胎惊。胸腹石硬。反视而不能 者。宜紫霜丸。
服丸须臾。大便通者生。不通者死。惊热。夜不可停灯。若停灯者。阳炎却热气。益惊跳而药力必不可镇也。惊病眼睛
如鱼。喘鸣气急。额头有汗。爪之吃吃者死。暴卒发热。痰喘肩息。啼声吃吃。乳饵不通者名曰缠喉风。不可治。阳痫。
口鼻气冷。露睛而微惕。有汗者亡阳也。宜桂枝附子加黄 汤。惊病必有痰。痰者动于热。热静则伏于脾。若热盛。痰
动者。发惊痫。惊痫四证八侯。尽备者。不可治。身体厥冷。反烦渴。动躁而神魂乱。小便如血者。属牝脏洞竭也。昏
睡不醒。四肢舒撒。二便不禁者死。二便不通者亦死。诸热发惊。反复二三。乱髫尚可治。婴孩心不可治。发热发惊。
短息痰鸣。反复而不解。女者可治男者难治。身冷面热。倦睡呻吟。若尸臭者。孤阳飞越也。婴孩为物。有热必虞惊。
乱髫则少减虞。至童 则更减之。然热盛。则不能全无虞也。问曰。癫痫何状也。答曰。暴惊有声而倒。口涎必流。须
臾还苏。名癫痫也。癫痫暴倒。状如死。须臾自惺。后必苦头痛。若郁勃如痴者是也。宜断痫丸主之。
x断痫丸方x
黄 (五分) 蛇蜕(五寸) 灵砂(三钱) 细辛(五分) 甘草(二分) 蝉蜕(四枚) 牲实(三钱)
上七味为末。枣肉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以人参汤服。病患肥白多湿。黑瘦多痫。属湿者。宜渗湿方。属痫
者。宁肝汤主之。
x宁肝汤方x
沉香(五分) 缩砂(三分) 香附(五分) 吴茱萸(三分) 黄连(三分)
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病患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如妇女。月信适动。病益剧。独言妄语者。
宜了了丸。
x了了丸方x
黑铅(一两半) 水银(二两) 朱砂(一两) 乳香(一两) 牲实(七钱)
上五味。先以黑铅。入铫溶化。次下水银。候结成砂子。再下二味。乘热用柳木。捶研匀。内牲实糊丸。如芡实大。
每服二丸。以井水送下。病患若睡。勿惊动自觉即安。再服二丸。痫病沉痼。必变痴。名曰痴痫。若口呐而不能语者。
名曰痫哑。废人也。
辨疮疹脉症并治第四
属性:疮疹为病热毒所致。恶寒发热。食饮反如故。此为疮疹之渐也。寒热发作。口渴脉滑。身体有热处者发疮疡也。恶
寒发热。脉滑而肌肤发红班者。名曰丹毒也。洒淅恶寒。肌肉发红脉者。名曰红丝疔也。红丝疔者。为浸蔓。法急砭。
以取毒血也。野狼牙汤主之。儿丹毒。为云片。若癣疥。若毒热喉肿。兼杀腹内一切虫。宜野狼芽汤主之。
x野狼牙汤方x
野狼牙草(五分) 防风(五分) 恶实(一钱) 甘草(三分) 生姜(三分)
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内茉莉白三分。调均。分温服。儿身体血燥。白 作痂者。名曰白游风。宜托
里汤。
x托里汤方x
当归(五分) 黄 (三分) 红花(三分) 野蚕(一个) 恶实(五分) 甘草(三分) 大枣(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始生。鼻口。若谷道。蚀烂。此为遗毒发动也。托毒汤主之。
x托毒汤方x
小连翘(一钱) 龟板(浸醋灸碎,一钱) 红曲(炒五分)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若蚀烂剧者。加人中白三分。搅调分温服。儿遗毒发动。蚀烂恶臭。
诸方无效者。宜一字灰主之。
x一字灰方x
虾蟆(烧灰一钱) 矾石(烧二分) 锻石(水飞二分) 龙脑(二分) 麝香(一分)
上五味。研调。掺疮上。日二三次。或以鸡子清。调和敷之。儿胎毒若遗毒。蚀溃浸淫者。宜奇良膏主之。
x奇良膏方x
奇良(一两八钱) 龟板(一两) 鸡子壳(五钱)
上三味。研罗。以胶饴。调均。每服弹丸大。儿恶疮痛痒。若 脓滴沥不竭。若大人微毒骨痛。远年近日。腐烂臭
败。或咽喉唇鼻破坏。诸药无验者。紫宝丹主之。
x紫宝丹方x
龟板(醋 二两) 石决明( 红浸童尿) 天灵(黑炒) 银炉粕(各六钱)
上四味。捣筛。醋糊丸。每服小儿五分。大人一钱。骨节疼痛者。温酒服。腐烂恶臭者。奇良汤服。伤寒阳毒。红
润稀疏者。五六日自瘥。若紫黑稠蜜。致大热者。不可治。阳毒身冷。反大渴者难治。身热烦渴者。宜化 加犀角汤主
之。阳毒如锦文状。此为热极令然也。宜火济汤主之。阴毒发胸背。若四肢。如蚊咬状者。宜大建中汤。黄 建中汤亦
主
之。儿四肢若背腹。 疹出没者。名曰风疹。宜圭麻各半加荆芥防风汤主之。风疹者实时毒也。痒剧抓则发疹。为泄风。
宜敷姜汁而解也。风疹烦痒。抓益剧。
x兼主阴毒诸疹熨方x
白矾(四钱) 食盐(二两) 樟脑(三钱)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减二合。以屡熨也。儿恶寒发热。热解反发疹。如痘泡。名曰天泡疹。宜消毒饮主之。儿天
行。热 簇簇。口燥而渴。脉数鼾睡者。化班汤主之。儿夏月疹如粟状者名曰 疮。宜苦参汤浴之。
x苦参汤方x
苦参(一斤) 韶脑(二两)
上 咀。以水一斛。煮熟浴之。日二三次。儿身体湿烂。浸淫痛痒者。名曰浸淫疮。宜防风排毒饮。
x防风排毒饮方x
防风(一钱) 野蚕(一个) 蝮蛇(炒研三分)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 甘草(三分)
上六味。以水二升。煮五味。取一升。去滓。内蝮蛇。搅调。分温服。病患本有疮。卒瘥者。为恶候。若本无疮。
反发者。为佳兆也。疹发指岐。烦痒渐延遍身。名曰癣疥。宜防风解毒汤。
x防风解毒汤方x
防风(五分) 荆芥(三分) 恶实(五分) 小连翘(五分) 大黄(三分) 火炭母(五分) 甘草(三分)
上八味。以水二钟。煮取一钟。去滓。分温服。疥疹必痛痒。若脓沥。触则传染者是也。乌头煎洗之。
x乌头煎方x
川乌头(四钱)
上一味。以水三升。煎取二升。以洗。日二三次。疮疹忽燥。腹胀息迫。烦而不安。是以毒内伏故也。麻黄野蚕汤
主之。
x麻黄野蚕汤方x
麻黄(三分) 野蚕(一个) 杏仁(七枚) 桑白皮(二分) 沉香(二分) 丁香(二分) 红豆(黑炒一钱)
木香(二分) 乳香(二分) 生姜(二分) 甘草(二分) 大枣(三枚)
上十二味。以潦水二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分温三服。疥疹感触。烦痒爬反痛。唯痒者。
宜莽草汤洗之。
x莽草汤方x
莽草(一斤) 韶脑(一两) 食盐(半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洗。日二三次。以疮瘥为度。儿夏月。面 肿微热。疮如砂。此为漆气
感触也。漆疮。热痛烦痒者。宜无患子皮煎。
x无患子皮煎方x
无患子(十个去实)
上一味。以水二升。煎减半升。去滓用管吹之。当泡起。仍追取。敷患处。漆疮烦痒难瘥者。宜铁浆灌之。矾石汤
亦主之。
x矾石汤方x
矾石(一斤)
上一味。以醋一斛。水二斛。煮熟浴之。疮毒骨痛。若香港脚冲心。俱浴之。儿 疹起伏。若微热。若吐乳。此为交
奶所致也。头疮医欲急攻之。是误也。若被攻者。其疮忽燥。痰鸣息商。必腹满。四肢厥。宜麻黄野蚕汤主之。更将
HT
片。浸温酒。以熨头上。疮润者生。否者死。头疮。白班痂 。若痒。若不痒。名曰白秃疮。野狼牙汤主之。儿白秃疮。
难瘥者。宜松子灰散。
x松子灰散方x
松子灰(四钱) 韶脑(四钱)
上二味。研筛。以鸡子白。敷患处。头发臭痒剧。爬则作片而落。名曰白屑风。宜白屑散主之。
x白屑散方x
白附子(三两) 土硫黄(二两) 矾石(二两) 侧柏叶(一两五钱) 百药煎(八两) 甘松香(四钱) 三
奈(三两) 龙脑(一钱)
上八味。研筛。分发擦之。以瘥为度。鼻发红班。若痛痒者。名曰肺风。薄荷煎主之。
x薄荷煎方x
薄荷(一两) 防风(一两) 石膏(一两研) 枳 子(一两捣如泥) 白糖(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先煎薄荷防风。减四升。去滓内三味。再煎如膏。每服弹丸大。儿胎感酒毒。鼻红。若紫而疮。
名鼻。宜枳 子膏主之。
x枳 子膏方x
枳 子(二两去核) 石膏(一两烧) 蜂蜜(八钱)
上三味。内臼中。捣为膏。每服弹丸大。以白汤服之。鼻内 肉。此为鼻痔。宜砭恶血去其重势也。九窍蚀疮。随
月盈虚起伏者。名曰月蚀疮。宜五香连翘汤主之。
x五香连翘汤方x
麻黄(三分) 射干(三分) 枳实(五分) 大黄(三分) 连翘(三分) 鸡舌香(二分) 沉香(三分) 木
香(二分) 薰陆香(二分) 麝香(一分)
上十味。以水二升。煮九味。取一升。去滓内麝香。搅调。分温服。鼻蚀疮热燥。意欲湿者。名曰鼻 。即鼻疳也。
熊胆膏敷之。
x熊胆膏方x
熊胆(一钱) 燕脂(二分) 蜂蜜(五分)
上三味调和。以重汤。微温敷。日五六次。病患结核。如梅实状。名曰瘰 。如马刀蛤。名曰马刀疮。发颈若胸胁。
即气肿也。夏枯草膏主之。
x夏枯草膏方x
夏枯草(一斤)
上一味。以酒二斗。煮取一斗。去滓内胶饴八两。以文火。再煮搅调。每服弹丸大。瘰 马刀。无脓者是也。灸疮
头。若肩 肘 俱主之。疮头隔蒜而灸之也。儿体肿结。有脓者为胎毒。无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