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杂文-随笔 >

第144章

杂文-随笔-第144章

小说: 杂文-随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无形中会给老师们动力和压力。但是大学里做学问的空气非常淡薄了,大家在一起常常议论的不是房子孩子,就是如何找关系发论文,甚至连学问都不提。大学老师包括年轻老师正处于一种比较萎靡的精神状态。今天的大学已经不利于真正有志于学术追求的人生活。一些年轻人抱着一腔热情和学术理想进入高校,几年后就会心灰意冷,等到争取了教授职称,当年的学术理想可能早已化为泡影。这如何能够使更多的人致力于乃至促进学术发展呢?
  这绝非危言耸听。一直想扎扎实实做点学问的老师们,几年的经历已经动摇了他们的信念。一些情况会逼着自己去急功近利地发论文,争学位。从助教到讲师需要3年时间,从讲师到副教授至少需要5年,从副教授到教授又是5年,而每一次晋升都要求相应数量的论文或著作,这是许多大学通行的标准。学术论文的量化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年轻教师对学术的热情,甚至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与学术无关的量化考核上。在大学,似乎除了教授,其他什么都不是,年轻教师们认为自己就是身处大学的最底层,不评上教授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各位同学,如果你对大学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不满,现在可以理解了吗?大学社会里学生和年轻教师都是弱势群体。人大政治系张鸣教授曾将学生比作老百姓,缴纳学费等各种费用作为税收,学校官僚自然是类似于政府。当前,高校的收入差距已经很明显,年轻教师是“高校的弱势群体”,除非在外校兼课或其他劳动,很难有其他收入。现在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除非下定决心当苦行僧,特别超脱的人,才能够静下心来做学问。在大学做研究,确实已变成有钱人的游戏。没有经费没有时间,但是年轻的教师们还得想方设法进行科研,毕竟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职称和地位。如今,站在讲台上,大学年轻教师们已经失去了初为人师时的激情和神圣感,和学生们谈理想谈抱负,似乎没觉得有多少底气,也似乎是一种滑稽。这种滑稽使得大学教师们丧失了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优越感。在国内大学,副教授没有地位,但在国外,助教也很有尊严。真心希望提高大学年轻教师的待遇,保障他们相应的权利和尊严!也同时希望领导人或者学术官僚哪一天头脑热一下,能够整理乃至改革下教育制度!越过这道坎之后,与国际接轨,提倡学术自治,繁荣中国学术才有可能性!

杂文锦丌 明天,就是新的起点 

   就等最后一刻的溜过 
    这一年就到了尽头
    新的一年将在下一刻起航
    
    我时刻准备着
    等待哨声的吹响 
    我要第一个起航
    
    灾难来过了
    吻过了中华大地
    可是我们没有被吓倒
    
    辉煌也来了
    毫不留情地落在了大地
    可是我们没有骄傲
    
    而我
    进行了抉择
    抉择了我要的大学和世界
    
    在运气面前    
    我显得多么的无力
    我失意了毫无还手之力
    
    我该埋怨自己    
    还是将痛苦撒向他人
    不 不值得
    
    人生得意如何    
    不得意又如何
    得意、失意,只要活得有意义
    
    明天就要降临
    新的一年也要来到
    它会是我的起点吗
    
    醒悟吧,我痴迷的心
    明天是一个新起点
    不要放纵了自己不羁的心
    
    就等下一刻的钟声
    钟声里有我的希望
    有我还有你

杂文锦丌 道歉,关于本书修改(大家都进来看看)!!

道歉,关于本书修改(大家都进来看看)!!


 在这里我先向各位道歉,向所有收藏和支持本书的人道歉,让你们失望了,呵呵,其实在很多时候我更是一个读者,说起在君子堂看书的经历,我其实也算一个老读者了,不过写杂文确是第一次,因此经验上很不足。
    另外我会在书评区做一个置顶帖子,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到那里讨论,今天一天时间我都会在那里恭候你的大驾!!
  别的不用多说了,给大家造成的困惑和不满我再次道歉,毕竟谁看书都想看一个爽字!
  最后说一句,希望大家能够在我修改后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我会尽量写得精彩!!

杂文锦丌 不能忘却的记忆

六朝古都,潮打空城,金陵美景,诗意连绵。南京,毋庸置疑的圣地,然而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则让我们沉痛的同时,更多了几分心灵的震撼。《南京大屠杀》这部以第三方视觉拍出来的电影从细节出发,数据入手,以当事人讲述为主,历史文献为辅的方式演绎了那段波澜壮阔,惨绝人寰的历史,在涤荡我们灵魂的同时,让我们更深层次领悟到了历史使命感。
  影片以战时援华美人(不是真正的经历者,而是演员)的讲述拉开序幕。悠扬的歌声,宁静的生活,南京是怡人的;玄武湖,法国梧桐,南京别有一番情调。但是紧接着,轰炸声响起,马上切入到飞机咆哮,城毁人亡的画片。
  老人捧着自己奄奄一息的孩子,孤身无助地在大街上徘徊;父母寻觅着子女,在大街上嚎啕痛苦;孩子找不到父母,一双双让人心碎的眼睛透露着绝望和哀伤。战争已经开始,但是南京还在夹缝中求生存。 “有钱人都走了,没钱的不知道怎么办,看着那些痛苦无援的人们,我们不应该帮助他们吗?”援华美人开始讲述他们的感受,他们一遍遍重复着无援,不知道怎么办,他们该挺身而出,从他们角度讲(这部片子也是美国人拍的),他们确实做到了仁至义尽。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想到地更多的则是当时南京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窘境,自己的家乡,却象一个什么都没有还遭人追杀的过客。对方要将自己赶尽杀绝,自己任人摆布。这种心酸和苍凉,现在的我们真的已经不能领悟到,但是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恶却是众多中国人的一致心声。落后就要挨打,任人宰割,无可奈何。
   12月13日,南京城破,日本人的暴虐和残忍进一步暴露无遗。当年亲身经历战乱的讲述者回忆这些往事都是泣不成声,鬼子的种种暴行实在是另人发指,他们的盟友德国人都称其为一群禽兽。马路上,沿街挖一道沟,让中国人站一排,背对着沟,轻轻一推,掉了下去,拿铲子将沟边的土向沟中铲,套动作对于日本人来说似乎太简单了,数以万计的重复,他们似乎已经麻木,杀人似乎是他们很有意思的娱乐方式。
   许多中国女人都遭到****、****,有的妇女竟遭到20个日本军人的轮奸,残暴的日本人甚至连孕妇,老人都不曾放过。感受最深的是一位老人的回忆,当年他时仅13的姐姐因不从鬼子的淫虐,竟被活活劈死!正是青春年华,早早撒手人间,我们也许感受不到挣扎时的痛苦,但中国女子的铮铮傲骨,鬼子的凶残还是能有所领悟的。亲人失去儿女,父母失去孩子,家园丧失,流离失所,心如刀绞。在南京大屠杀中、在南京的道路上,有一位日本军人在用“闪光的污物”来形容中国人的血,形容中国英雄的血。有一天,当你出差或是旅游时,恰好走在了南京的道路上,突然感觉眼前一红,请不要惊叹,那是中国人的血、是中国英雄的血、是我们的前辈的血。那是光荣的鲜血,正是那片鲜血塑造了我们如今的大好河山。当我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他们,不要忘记那片鲜血,那片被鲜血染红了的土地,不要忘记那是谁的鲜血,更不要忘记是谁造成了这种后果。日军还为“激励士气,我们进行刺杀中国人的练习”,中国人似乎只是供消遣的动物而已。
  其实日军的暴行还有很多很多,曾经的已经过去了,我想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看待那段逝去的历史。这部片子是美国人拍的,里面很多次提到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无私援助,他们的行为实在让我很感动。在战争面前,他们完全可以选择离开,可是他们没有,而是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不求回报地服务,那是一种跨越国界的高尚品德在支配和激励着他们。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援助的毕竟是少数,我们其余的同胞呢?他们受到的是怎样的一种非人的折磨和待遇?
   日本到现在还不肯承认那段历史,《南京大屠杀》播出后,日本人在诅咒和谩骂。那是他们的无知,他们在逃避历史,逃避罪责。年年拜靖国,朝朝祭亡魂,中国人民的愤怒理所当然。南京,是中国人民的伤痛,也是历史的一块疤痕。不能忘却,不能忘却!
   三十万遇难,我的国人,我的同胞。那些死去的亡魂正悄然看着这个变化的世界,我们的国人难道还想重蹈覆辙吗?落后了,就要挨打,在安宁的社会生活中的我们应该铭记着我们无数为祖国的强大抛头颅,撒热血的先驱们!秉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情怀,发挥聪明才智,相信在吾辈努力之下,堂堂中华定会傲首乾坤,俯视群雄。

杂文锦丌 夕阳下的玫瑰

 写下这个题目,思量了很久。定格在脑海的那幅画面,我想,惟有用这种情意来表达,才让人最感动;有一种爱,会让两颗心拼为最为幸福的画面。
  与我家相邻的是本地银行的总行,厅前是月牙形的十来级由花岗岩砌成的台阶。沸腾的夏夜,这洁净的台阶,有恰到好处的厅檐相护,成为附近打工者的栖身首先之地。每日晚饭后,我总喜欢沿街走走散散心,而这台前的小径是我必经之路,因而,眼里便有了这段黄昏里的爱情。
  近两个月来,每天傍晚七点至八点期间,有时还会是九点,你都会看到一对年近60岁的老人坐在台阶上,相互低声诉说着什么。一次,二次,我还没在意。可每次由经那儿,都会看到那对不变的身影,心里就不觉好奇起来。有几次,我都忍不住,回头深深注视他们好一阵,而他们也不在意,任由我那般的不礼貌。
  事后,心里想,他们是一对夫妇吗?长久、按时坐在这宁静的角落,相互依偎诉说着什么?又是怎样的情憶让他俩这般默契,旁无他人地相互嘻笑呢?按常理,似乎只有在年青人的身上才享有这样的亲热和炙眼的镜头。普通的日子里,这对老人到底过着何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尽管,种种疑惑我都无法解开,但眼前这对老人还是成为了我心中最亮的画面。
  回到家,多次对爱人说起此事。爱人笑侃,说人家是婚外情,把我气的半死,连连责他没情趣,将这么美的画面定要与那些不道德的词联系在一起。不管怎样,一对老人相互依守着坐在台阶上,在淡淡的月色下,一头银丝,一脸皱纹,诉着心事,数着行人匆匆的脚步,就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幸福。
  由此,不由想起这样的两对人。
  一对是爱人的姨妈和姨父。姨妈心宽身胖,与港姐肥肥相比,不余但也不足多少,一身福态模样;姨父,则是咱们心中典型的老人样,慈眉善目。每次上下车,姨父都会抢先一步走到车前,伸手开启或关闭车门,有时还会用一只手尖住车门的上柄,以防在姨妈起身时伤了头部。这一细微的动作,曾让我久久念于口中,感怀于心中。
  另一对是初中同学的邻居。邻居夫妇,经营一家小店,生意不错。男的相貌堂堂,衣着体面;女的相貌和体形都很普通,且一只眼睛残疾。因此,初次见到他们,我心里总不是个味,总觉得他们之间少了些什么。但同学告诉我,别看他们之间看似不般配,可心里感情好着呢。男人对女人很好,很细心,很听女人的话,事事喜欢顺从女人。有时,女人嫌男人对她太好,还会特意寻机会找找麻烦,发发脾气,撒撒娇,可男人还是会像宝一样宠着她。听说,当初他们恋爱时,遭到男方家人一致的反对,最后,男人主动出逃,远离了亲人的视线,来到了女人现在的这个家里,成为了当地的一段传颂。
  这些真实的故事,怎不让我久久感动!李银河女士在她一篇追忆王小波的散文中写过这样的句子:“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实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
  夕阳无限好,何须惧黄昏!两位老人依偎的身影,在淡淡金黄的夕阳照射下,宛如两枝簇拥着的娇艳的玫瑰,芬芳袭人。

杂文锦丌 相遇,真的很美 

 
  偶然间,你跌入了我的视野。这是我的梦寐,你也有天使遗落的泪。相遇,真的很美。
  自相遇的那一刻,我便知晓,此生,与你有缘。缘于碧波之上,缘于心灵之中,缘于荷香之下,一切均是那么的自然。
  这个夏日,你来了,迈着轻盈的步旅,带着你的柔情与美丽。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难道是前世修来的福份,今生将与你结伴而行,留下的尽是甜蜜与温馨。
  我知道,绿的是身,红的是心。
  你身上所散发出的绿,早已深深地映入我的脑海里,那是怎样的一抹绿呀,却可以让我终身铭记。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向往,是憧憬。山因有了绿,才有了生机;水因有了绿,才有了灵气;天空因有了白云,才不会寂寞;人生因有了牵挂,才会温馨灿烂。此时,只想对你说:生活中因有了你,我过得很开心。
  红缘于心,自你的心中而发,历经多少洗礼,才诞生在我的眼帘,试想,这是多么让人惊叹!红,是喜悦的象征,是结果,是体现。若没了你的红,生命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色彩。冥冥中便早已注定:只有它,才是使你生命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美丽。红与绿,便在你的人生路是就这样轮回上演着一出出动人的戏剧。
  曾记得,与你初识的感觉。那时的你,总是那么的调皮,那么的任性,那么的可爱,又那么的让人难以捉摸。心,伴随着灵魂的舞动;幽,取自于天地之间的精华;悦,收获着意想不到的情趣;雅,品赏着那一抹醉人的清香。举手投足间,尽是温柔。相遇,便从这里开始。喜悦便从这里开始。
  曾记得,有一天,你遭遇了狂风暴雨,柔弱身子几乎不堪负荷,你知道吗?我是看在眼前,痛在心里,多么地想,就此乘一叶小舟,手执雨伞为你细心的呵护。我知道,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其实,当每一次你遭遇曲折时,重新站立起来的你,将蠃得更多欣赏者的目光,对于你而言,曲折也只是你人一路上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每当,想起与你相识的日子,心,总是暧暧的。你曾说过,寂寞总比幸福长。可是,在我的眼里,只要能天天看到你,那便是幸福。即便是夏日的午后,亦或子夜时分,均是一种享受,一种拥有,一种甜蜜。你知道吗?我只想拥有一颗露珠般晶莹的心,为你洗去心里的忧伤。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原来,相遇也仅在一念之间,却为你我的世界增添了许多缤纷的色彩。当夏日清风吹拂时,荷韵悠悠,最是那低头的一瞬。情,由此而生;意,由此而成。心动,便在此时成为永恒。
  想着,你在人生路上独自漂泊的身影,我不忍;想着,你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身姿,我钦佩;想着,你在炎炎夏日里疲倦的情形,我心痛;想着,你在晨羲初展时晶莹的泪珠,我感动。多少次,将你带到我的梦里;多少次,把镌刻在我的心底;而这一次,却决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