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宗镜录略讲 >

第23章

宗镜录略讲-第23章

小说: 宗镜录略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正信;要 “决定信入,正解无差 ”,一切知见没有差错,功夫到,见地也到,那才是真正的正信。


   “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话可说。所以释迦牟尼佛到了最后只好不说话,拈花!说了没有?说了。语言,不完全只是嘴巴,有表情,全身都在说,才表达完全。但人与人之间往往当面不用开口,也知道对方心意,迦叶微笑,正是一种 “身体语言 ”啊!《指月录》载,佛说法而后否定一切: “我说法 49年,并没有说一个字。 ”


  当年在大陆上研究佛学的一些朋友很顽皮:


   “唉!要讲扯谎,我看释迦牟尼佛第一。 ”


   “去你老兄,怎么这么讲! ”


   “他自己说的, ‘说法 49年,无一字可说 ’,当面不认账。 ”


  叫人笑得肚皮都笑痛了,大家都知道在说笑话。事实上是否定了一切,但是也真说了真话。这一切理论说了都不是的;直到了, “言思路绝 ”才是。但是为什么还要举这一部书呢?这是一部中国真正的佛学大纲。


   窥见今时学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说。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注意了!为什么要写《宗镜录》?因为慈悲心。看到现在一般学者,用思想头脑,好高骛远来学佛, “多著言说 ”,对于佛法乱七八糟吹得很厉害,吹得头头是道。 “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 ”,理论讲得很高, “心外无法 ”,但里头贪嗔痴慢疑,样样俱全,念念常随境转。 “唯知口说于空 ”,嘴里讲空, “步步恒游于有内 ”,每步、每步他都空不了,执著得很厉害。这是永明寿禅师说明为什么要作这一部书的原因。禅修到宋朝已经变了样,不得了,口头上的佛法太多了。这几句评论,文章好、字句好、意境好,且都对仗: “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


   只总举心之名字,微细行相不知。


  而且一般修禅的人,都在 “笼统般若、颟顸佛性 ”,抓到一点 “心 ”的影子,就认为悟道了;一点 “证 ”的影子,在无明中便认为这证了禅,这严重的很。


  现在一般人只总是举一个心的名字,对心的功用体会到一点点,可是 “心 ”那微细起的作用,一点都不知道,这个要注意!尤其我们在座用功多年的人,你坐到进入一个定境,却被心的妄生,思的一面,牵走了而不知道,一样是走入外道喔!所以见不明,是第二个严重问题。


   若论无量法门广说,穷劫不尽。今所录者,为成前义。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进一步说,佛法是无量无边,方法多的很。现在一般修行的人,抓了一点鸡毛就拿它当令箭;抓了一点,就以为都学完了。 “无量法门誓愿学 ”,你学了几个量呢?问号!要广说佛经无量法门,穷劫不尽,这劫数完了,再来个劫数,永远说不完。现在永明寿禅师把三藏十二部的精华节录下来成这本书, “为成前义 ”,为大家学佛找出一个正统的真正的理论。 “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并不想另标旨,也不敢妄加意见。


   此一心法门,是凡圣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


  凡夫心地迷了,转入六道轮回;而悟了本性,就成了圣人。这一明心见性的心地法门,是凡圣的根本,但心的现状怎么样呢?现在国外的心理学、心像学 (心的意像,也是心的作用 )研究得很多。所以我们打坐,有时候得到清静,正是心影喔!拿佛学来说,正是心的行相,还在动相喔!还没有证到心的本体。大家要注意!


  所以永明寿禅师再三告诫, “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源 ”,先明行相,它的动向,你没有看清楚,我们打坐得到清静,那也是行相之一。有时候打坐有光影,有各种境界,那是第六意识,独影境界之一。这一认错,严重得很,自己对不起自己。


                      三种心态 四种体相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唯识点出来了,因此达摩祖师当时传给二祖神光时,叫二祖以《楞伽经》印心,楞伽是法相唯识中的五经十一论重点,也是禅宗的重点。


  《楞伽经》唯识讲三量 ——现量、比量、非量。什么是心的现量?大的心的现量很严重喔!举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心的现量。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用功,偶然一念清静,三际脱空,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好像是空,这不过是意识的偶然现量的一部分。你不要认为 (疑有文字脱落 —注 )前念已灭,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思想没有来。


  我以前强调过,你们再体会一下。前面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中间这一段空空洞洞,要你先认识心意识现量的这一面。但是有许多同学,把这个观念弄错了,认为这个意识清明面,就是现量,也错了。你假设观想得起来,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前一念,真能观想阿弥陀佛屹立而不动,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也是意识的现量。一个是空像的空量,一个是有像的现量。千万不要弄错,弄错严重得很,不要说没有讲过。我讲了,如果有一点表达不完全,我有口过的;你们听错了的,不关我的事。


  当然,这是个人小的现量。大而言之,诸位,真到达了大悟的境界,身心桶底脱落,与山河大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混而合一,如庵摩罗果在手掌中一样,一点灰尘,如梦如泡,那才是证到心意识的现量。不要妄认为,喔!我这一下就做到了,那很严重。平常有一点 “空 ”,就认为这就是 “禅 ”喔!千万不要错认了这个现量境界。


  比量:我们一切缘虑心,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学问,一切的聪明,都是比量来的。比量是为计较心来的,一切后天受来的知识,比如我们买东西,这个大,这个小;这个是,这个非;这是因,这是果,这是缘,这都属于比量。


  那非量呢?精神病的时候,或是到我们要死的时候,脑子毁坏的时候,有时打坐的时候,出现的那个境界是非量的境界。非量是错误,但也不能完全说它错误,以现代新名词 “心影 ”来说是另一种现量。如果着了魔境,就会把非量当成真实现量。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要修禅悟道,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 ”,不要笼统。笼统而认为那就是悟了,那真是 “误 ”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定要在这三量上分别得清清楚楚。 “真修匪滥 ”,真的修行不可以马虎一点,不能掺水。


   “四分成其体用 ”,四分,唯识的相分、见分。一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现象,现象就是相分。而见分呢?我们知道,相分的那个能知之性后面是见道的见分。所以明心见性,是见道的,见道不是证道,不可把禅搞笼统了;以唯识学来说,见道就是见道。


  《楞严经》上说: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第一个 “见 ”是能见之见。第二个 “见 ”是所见之见,见相分之见。我们眼睛能看东西,这是眼识的作用,能见到眼识作用的那个能见之见,见那个见道。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那个见道之见,不是所见之见。看到光,看到空,那都是影像。 “见犹离见 ”那个能见之见,能所两空了以后, “见不能及 ”,姑且称 “见道 ”,不是我们心见、眼见所能到达的。


  这是《楞严经》上所提到的,但是现在一般的人都在拼命批驳这部经典。有一预言,《楞严经》是所有佛经中最后传入中土的;将来佛法衰微时,它又会是最先失传的,那末法就来了。所以我要将《楞严经》翻作白话,就是怕它失传了。因为到了清末民初,梁启超指楞严是一部伪经。梁氏对佛法的研究较晚且无深刻工夫和造诣,但他当时颇负盛名,所以一举此说,随声附和者不少。所以盛名所致的因果很大。为人千万莫出名,一句话错了,所种的因不只一生啊!


( 编案:有关《楞严经》之传入经过及论证,请阅怀师所著《楞严大义今释》之叙言部分 )


  唯识中指出,见分,见到还不算数,还要证分,身心投入证到这个境界。你说 “空 ”,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空,那叫大昏沉。现量没有弄清楚。若说: “我有一点知识,大概也清楚。 ”那叫细昏沉,佛学要有一点研究,心性要分清楚,不然误了自己,何必学佛?所以要证分,证到这山河大地合一的法界同体。这不是一句空话,要证到;证了还不算,你证的对不对?还要考查考查,叫证自证分。唯识的三量四分,有条理、有秩序、有理论、有实验,步步丝丝入扣,是非常科学的。所以永明寿禅师说,你们用功,明心见性而证道的,就拿这代理尺码来量一量。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


   然后十因四缘,辩染净之生处。


  你悟了道以后,以十因四缘来辩,来决定。那么你爱生西方极乐净土也好,东方也好,都可以。


( 编案:十因为: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详见《瑜伽师地论》卷 38。旧译四缘为:一、因缘: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二、次第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生起。三、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新译四缘为:因缘、等无间缘、缘缘、增上缘。详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一、卷八十五、《成唯识论》卷七、《俱舍论》卷七以及《大毗婆沙论》卷 21。 )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


  三时报应,五种果位,你爱出家求真入道也可以,在家、在俗修行也可以,只要你正见清楚。


( 编案:三报为:一、现报: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二、生报: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三、后报: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后所受之果报。五果为: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此五果顺序及解释,各种论典略有不同,详见《显扬论》卷 18、《俱舍论》卷 6、《瑜伽师地论》卷 28、《辩中论》卷下,尤其《大毗婆沙论》卷 121,除总说外,别说更为详细。 )


   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懂了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走小乘的路子,也不会走邪门外道的路子,更不会被妄想情感所困住,不会落在一般的执著上面。所以他再三的说明,著《宗镜录》是为了后世的学者,才有这慈悲的著作。


             第十六章 尽乾坤是个眼
 

  上次讲到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重点是: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


  下面是介绍当时宏扬唯识的人:


   遂乃护法菩萨,正义圆明。西天大行,教传此土。


  护法是个人名。当时印度护法等人,都是宏扬唯识宗的大将、大宗师。西天指印度。印度后来唯识之学大行,慢慢传到中国来。


   佛日沈而再朗,慧云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触境冥宗。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这些文字都容易看懂。但如果谈修证,一般所谓参禅或其他佛法的修证,偶然的心境上得一点修养、清净、安祥则有之;但是心地法门与物理世界能够彼此融通,不是理论,而是事相。事相就是事实、功夫。真正功夫到了,心与境能够融会贯通了。


                      一心清净 万法圆融


  其次, “自他交彻 ”。我们普通学佛,在境界上达到自己的清净则有之,心念的安祥是有,他力方面就没有办法。比如我对于你,对于他,彼此能够发生感应之作用则做不到,何况过去有成就的,如诸佛菩萨或诸天神,种种境界,与之 “自他交彻 ”谈不到。若不能达到 “心境融通,自他交彻 ”,就不是禅宗所讲的悟道。理论上通一点点,心境偶然的安祥不算的,必须要达到 “心境融通,自他交彻,不一不异 ”,与古佛先圣、后圣会通,二而一,一而二。


   “触境冥宗 ”,碰到外面的境界,冥,就是能清清净净,了无所了,这是佛法心宗的宗旨。文字看得非常清楚,一讲修养,真的境界事相来了,做不到。平常打起坐来,参禅啊!自觉得蛮清净的,而且自觉修养很高,八风吹不动;外面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却火冒三丈。所以要 “触境冥宗 ”,佛法并非光闭眼打坐,图自己的清净;要在利人利事中,触境能够冥宗,完全到了心而无心,念而无念。能够做到这样利人利事的功德才是,假使不能则不算佛法。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同时要能够做到 “非有非空,随缘合道 ”才可以。这句话也是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不到。达到空的境界已经做不到,有的境界更难。你说: “我们现在就有。 ”现在的有是假有,一个念头都把握不住,一个思想都停不了,这个是假有,受业力的牵流而变动,自己不能作主。


  要把现有的业行,生理、心理方面空得掉,然后再抛去这个空的境界,就是非空,非空就是有了。做到了妙有,起一切作用,在生物之外,生物之内,能够相互起交感作用。比如神通,这个感应作用。神通能够起来,起来以后又抛弃掉,就是非有。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做到了,然后才够得上说 “随缘合道。 ”


  这一节的话是永明寿禅师说有。佛法到了后来,随便谈空,随便说有,从龙树菩萨以后,般若宗谈空,说空说得太过份了。所以他在前面提到 “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因为这个流弊的产生,所以才有唯识宗、法相宗的出现。经护法菩萨的整理,在印度大为流行。到了唐太宗年间,玄奘法师去留学时,印度佛法已经很衰微了,只剩一位已一百多岁的戒贤法师,忍死等待玄奘的到来,而传法后就圆寂了。所以唐朝以后,唯识宗也曾在中国大为流行。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 ”一般学佛的人,如不能通达三量(现量、比量、非量)境界,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就无从分别了。如不能了知四分,心的体用也就搞不清楚,一团笼统,自己还以为是道。


   “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 一般学禅的人,名词都懂,偶然眼睛一闭,心理得到一点清净都懂。尤其现在的人讲禅, “青蛙跳下水,噗通! ”空了,这就是禅。或者雁飞过去了,花掉下来了,以为这就是啊!这个时候觉得很宁静;哪里是宁静?你还在那里感想哪!早已不空了。这叫做 “浪说心之名字。 ”而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的各种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