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8 >

第21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8-第21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尝无咎,但处以死刑,不免过甚。张蕴古尝献大宝箴,为太 
宗所嘉奖,特擢为大理丞。嗣因河内人李好德,素有疯疾,妄 
作妖言,有司将他捕治,经蕴古复讯,谓好德实系病狂,不应 
坐罪。偏由侍御史权万纪诬奏,略言 :“好德兄厚德,任相州 
刺史,蕴古系相州人,所以阿私所好 ,故意纵罪。”太宗不复 
查察,竟将蕴古斩决。全是冤枉。事后俱怀悔意,但已死不能 
复生,悔也无及了。魏征何不营救? 
      贞观八年冬季,吐谷浑入寇凉州,诏令李靖为西海道行军 
大总管,统辖诸军,往讨吐谷浑。又另简五人为行军总管,分 
道并进:一个是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碛石道总管;一个是刑部 
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总管;一个是凉州都督李大亮,为 
且末道总管;一个是岷州都督李道彦,淮安王神通子。为赤水 
道总管:一个是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总管。五道均归李 
靖调度,再令蕃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带领本部遗众,随 
军出征。看官阅过上文,应把吐谷浑三字,早已了过,且吐谷 
浑可汗伏允,与唐高祖通好,入贡互市,前文亦约略表明。到 
了贞观年间,伏允已老,权臣天柱王用事,屡劝伏允入寇唐边。 
伏允昏悖糊涂,遂兴兵内犯,且拘执意使赵德楷,太宗屡遣使 
招谕,始终无效,乃遣左骁卫将军段志玄等,率众往击,虽然 
迭得胜仗,究未曾深入虏境。伏允未经大创,仍然乘隙入寇, 
于是太宗决意大举,李靖已进任仆射,慨然请行。太宗因他不 

… Page 155…

唐史演义                                                              ·149· 

惮年老,肯为国家效力,格外嘉许。靖与五道总管,陆续进发, 
任城王道宗,年壮气盛,驱军先进,直至库山,击破吐谷浑步 
卒,伏允可汗,想出了坚壁清野的计策,命把野草尽行烧去, 
独率轻兵走入碛中。道宗追了一程,不见一敌,但见火光遍野, 
赤地千里,自恐进军有失,方择险安营,静待后军。未几各军 
俱到,李靖亦至,大众聚议进行事宜。李大亮等均谓野草被烧, 
马无刍可食,必致疲乏,不如见机退师 ,侯君集独起座道 : 
 “虏已败遁,鼠逃鸟散,君臣携离,父子相失,果能协力进取, 
易如拾芥,此时不乘,更待何时?”道宗亦赞成侯议,李靖遂 
依计照行,分诸军为两道。靖与李大亮等由北道入,君集与道 
宗由南道入。北道大军,行至牛心堆,遇着吐谷浑戍兵,一鼓 
击退,进至赤水源,又击走戍卒。靖部将薛孤儿,分兵进拔曼 
头山,斩吐谷浑名王,大获杂畜,接济军食,再会大军北进。 
那时南道一军,也引兵深入,昼行夜宿,直趋二千余里。四无 
人迹,进至逻直谷,山深径险,居然盛夏降霜。将士越进越冷, 
且无水可汲,无草可依,人龁冰,马啖雪,君集道宗,不生退 
志,好容易到了乌海,才见虏帐,当下麾兵杀入,踹破虏营。 
伏允仓皇遁去,番众也无心接仗,各自逃生,偏是越想逃走, 
越至速死,一半被唐军截脰割耳,变做了塞外冤魂。伏允狂奔 
至突伦川,留天柱王在赤海,天柱王拥着精锐,扼险自固。李 
靖偏将薛万均兄弟,冒险轻进,陷入敌中。天柱王指挥番兵, 
把二薛困住垓心,二薛分头冲突,不能脱围,甚至中枪失马, 
徒步奋斗。从骑十死六七,亏得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率数百 
骑往援,大呼突入,所向披靡。万均万彻,乘势杀出重围,与 
何力并军奋击,天柱王乃败北奔逃。至何力等收兵下营,李靖 
也领军驰到。南北军错杂写来,笔不重复。才休息了一天,靖 
下令拔营再进,道经碛石山河源,直穷吐谷浑西境,方探得伏 

… Page 156…

唐史演义                                                               ·150· 

允在突伦川。契苾何力愿为先锋,誓擒伏允,薛万均自惩前败, 
固言不可。何力道 :“虏无城郭,但随水草迁徙,他现在聚居 
一处,若非乘胜袭击,待他云散,尚得倾他巢穴么?”说毕, 
即自选骁骑千余,竟趋突伦川,万均乃引军后随,途次乏水, 
将士刺马血为饮。行至突伦川附近,天色已暮,伏允居住帐中, 
正想安寝,蓦闻喊声大起,鼓角齐鸣,四面八方的唐军,杀入 
帐中来了。正是: 

      将军飞骑从天降,虏酋余威扫地时。 
      毕竟伏允能否脱身,待至下回再详。 

      唐君名将,推李靖为第一人。靖入东突厥,颉利受擒,及 
征吐谷浑,伏允走死,战功卓著,彪炳旗常,虽未始无将佐之 
赞襄,而调度有方,终归统帅,卫公固人杰矣哉!俗传靖多异 
术,而正史无闻,故本书亦不妄阑入,但就史演述而已。至叙 
入萧后一节,意在暴太宗之过,虽未见正史,而稗乘所传,不 
为无因,直揭其事,所以惩淫也。间及太宗内治,及误杀卢张 
两贤,功过不相掩,所以彰善而戒失也。本回总旨,在述突厥 
吐谷浑两战事,而夹叙及此。乃因事迹错杂,不便从略,特作 
数行销纳文字,阅者幸勿视为芜琐也。 

… Page 157…

唐史演义                                                               ·151· 

                第十七回 长孙后临终箴主阙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 

      却说伏允可汗,闻唐军又复杀到,慌忙从帐后逃出,跨马 
疾奔,所有妻妾子女,一齐丢下。契苾何力舞刀直入,还管甚 
么生命不生命,见一个,杀一个,见一双,杀一双,从骑紧紧 
随上,各仗着快利兵器,试那番众头颅。番众在昏夜中,仓猝 
莫辨,还疑唐军有数十百万到来,吓得没命乱跑,但教保住头 
皮,总算是万分侥幸,霎时间逃得精光,单剩伏允的妻妾子女, 
聚做一团,在帐后乱抖。何力当然不与客气,指顾军士,一一 
捆住。尚有杂畜二十余万,搬不胜搬,可巧万均等驰至,遂帮 
同移取,一古脑儿送至大军,听候李靖发落。靖闻先驱得胜, 
 自然欣慰。适值侯君集等,也进逾星宿川,进至柏海,与靖合 
军。各路将帅,统行趋集,只有高甑生未至。靖待了两日,方 
见甑生到来,免不得责备数语。甑生怀恨在心,及靖再拟穷追, 
他却暗中运动诸将,意图逗挠,凑巧吐谷浑遣使至军,举国请 
降,表文上乃是慕容顺出名,靖询明来历,乃知伏允穷蹙,已 
 自经死。从李靖传文,不从《通鉴》。伏允子顺为大宁王,不 
在军中。至伏允死后,乃驰往奔丧。番国因兵败主亡,统由天 
柱王一人所致,遂戴顺为主,杀了天柱王,奉表唐师,情愿投 
诚。靖即令飞驿驰奏,有诏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仍得统辖旧 
部。且命李大亮驻兵数千,暂作声援。外如李靖以下,一律还 

… Page 158…

唐史演义                                                               ·152· 

朝。靖与侯君集等,入朝复旨,太宗一一慰劳,犒赏有差。忽 
高甑生讦靖谋反,并阴嗾广州刺史唐举义,作为干证。太宗令 
有司案验,毫无实据,乃坐甑生等诬告律,减死徙边。实有可 
杀之罪。 
      既而西平郡王慕容顺,懦弱无刚,竟为国人所戕。顺子诺 
曷钵尚在少年,避匿得免。大臣争权,国中大乱,李大亮拟往 
弹压,因恐兵力不足,表请济师。太宗令侯君集引兵往援,君 
集星夜前进,到了吐谷浑,与大亮同入番帐。番众相率慑伏, 
不敢违命。君集大亮,查得乱首数人,捕获正法,余众免究, 
今迎诺曷钵为主,诺曷钵才放心出来,做了可汗,自是感念唐 
恩,遣使入朝,请颁历书,愿奉正朔,并遣子弟入侍,太宗一 
一允诺,且封他为河源郡王。至贞观十三年,诺曷钵驰骤入朝, 
太宗嘉他恭顺,特把宗女弘化公主赐给为妻。诺曷钵非常感谢, 
挈了公主,仍归本国去了。暂结吐谷浑事。 
      当李靖出征吐谷浑时,唐室忽遭大丧,太上皇一病不起, 
竟在垂拱殿中,宴驾归天,享寿七十一岁。太宗因居丧守制, 
不便临朝,特令皇太子承乾,暂行听政。过了五月,葬上皇于 
献陵,庙号高祖,谥曰大武。先是筑陵制度,拟仿汉长陵故事, 
长陵系汉高祖陵。培高九丈。秘书监虞世南上疏,略言 :“陛 
下圣德,度越唐虞,今乃以秦汉为法,似属非宣,应如《白虎 
通》所云,坟高三仞,以昭俭德。”疏入不报 。世南复奏,太 
宗乃召群臣会议。房玄龄等谓汉长陵高九丈,原陵光武陵。高 
六丈,今九丈太崇,三仞太卑,不如仿原陵制度,以六丈为定 
例。太宗依议而行。葬后逾年,乃御殿如初,不意过了半载, 
长孙皇后又复抱病,逐日增剧,太宗心不自安,命太子承乾, 
 日夕侍母侧。承乾欲请大赦,且延方士入宫禳灾。后呵禁道: 
 “死生有命,非人力可以挽回,若修福果可延年,我生平并未 

… Page 159…

唐史演义                                                               ·153· 

为恶,倘行善无效,我尚何求?况赦令系国家重典,佛老为远 
方异教,俱皇上所不愿为,怎得因我乱天下法?汝不宜妄奏!” 
太子乃不敢奏请,惟转告房玄龄 。玄龄却入白太宗 ,太宗叹 
美不止。群臣遂请特颁赦诏,太宗已有允意,偏为皇后所闻, 
固请停赦,诏乃不发。会玄龄偶有小谴,令归就第,后时已大 
渐,与太宗诀别,呜咽陈请道 :“玄龄久事陛下,小心慎密, 
不愧忠良,若非大故,幸勿轻弃。妾家本支,因缘懿戚,得列 
显阶,无德苟禄,最易取祸,幸勿再委政权,但得以外戚奉朝 
请,已出隆恩。妾生无益于时,死不可以厚葬,愿因山为垅, 
毋起坟茔,毋用棺椁,器用瓦木,约费送终,庶不致增妾罪戾, 
愿陛下勿忘!”语语可为天下法 。说至此,喉中痰已作壅,喘 
息了好一歇,复握太宗手道 :“此后陛下为政,能亲君子,远 
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劳役,止游畋 ,妾虽死无恨了。” 
太宗不能无过,长孙后实是完人。太宗听到此处,不禁泪下, 
只是向后点头,反答不出甚么言语。应有此情。后恐太宗伤心, 
也不欲再谈。又延了一日有余,竟瞑目而逝,年只三十六岁。 
如此贤后偏不永年,天道诚令人难测。 
      后天性仁厚,抚视庶子,几过所生,妃嫔以下,无不爱戴, 
训诫诸子,常以谦俭为先。胞兄无忌,本与太宗为布衣交,太 
宗因他为佐命元功,得出入卧内,且欲引他辅政。后固言不可, 
举汉吕霍事以为证。太宗不从,竟命无忌为尚书仆射,后反怏 
怏不悦,密令无忌辞职。无忌乃一再固辞,太宗才行准奏。后 
喜动颜色,方无戚容。太子承乾乳媪,请增东宫什物,后怫然 
道 :“太子所虑,无德与名,奈何请增什物呢?”后女长乐公 
主,下嫁长孙冲,太宗以公主为嫡后所出,敕有司资送,视长 
公主加倍。唐制皇姑为大长公主,皇姊妹为长公主,皇女为公 
主。魏征进谏道 :“昔汉明帝欲封皇子,谓我子不得与先帝子 

… Page 160…

唐史演义                                                              ·154· 

比,今陛下资送公主,反视长公主加倍,臣意窃为未解。”太 
宗不悦,入告后知,后叹道 :“妾尝闻陛下推重魏征,不识何 
因,今闻征言,乃引礼义导陛下,这真是社稷臣呢。”太宗乃 
改令减损资奁,并赐征帛四十匹,钱四十万,后亦遣中使赍帛 
赐征,且传语道 :“闻公正直,今才得实,愿公常守此志,勿 
少变更呢!”征自是不惮极言 。太宗一日罢朝 ,退语后道 : 
 “我总要杀此田舍翁。”后问田舍翁为谁?太宗道:“便是魏 
征,他屡来絮聒,且尝廷辱朕躬,所以必杀死了他,才得泄恨。” 
观此言,可知太宗纳谏,非出真诚。后闻言退出,添著朝服, 
复入内拜贺道 :“妾闻主明臣直,今朝有直臣魏征,就是陛下 
的圣明呢。”太宗乃转怒为喜,待遇魏征,优礼如初。后生平 
最喜观书,虽容栉不少辍,尝采古妇女得失事,为女则三十卷, 
及崩后 ,始由宫司奏闻,太宗随阅随泣,览毕举示近臣道 : 
 “皇后此书,实足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为无益的悲恸, 
但入宫不闻规诫 ,失一良佐,是以可哀。”乃追谥为文德皇后, 
就葬昭陵,太宗自著表序,刊镌陵左。又在苑中作一层观,屡 
望昭陵。一日,引魏征同登,语征道 :“卿见陵墓否?”征熟 
视良久,方道 :“臣昏眊不能见。”太宗乃指陵示征,征答道: 
 “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原是早见哩 。”是谓谲谏 。太 
宗为之泣下,乃令毁去层观。惟房玄龄已早令复位,总算依后 
所托,不负遗言。 
      后生三子,一是太子承乾,一是魏王泰,一是晋王治,就 
是后来的高宗皇帝,太宗怀念故后,因遂钟爱三子。魏王泰折 
节下士,又善属文,太宗宠之,为后文易储张本。即令就府中 
置文学馆,使自引学士。谏臣等稍有异言,乃令王珪为魏王泰 
师,且谕泰道 :“汝事珪,当如事我。”泰承上旨 。每见珪必 
先拜。珪亦以师道自居,不稍贬损。泰尝问珪以忠孝二义,珪 

… Page 161…

唐史演义                                                              ·155· 

语道 :“王以皇上为君,事思尽忠,王以皇上为父,事思尽孝。 
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泰复道:“忠孝二字,既已受教, 
敢问从何处学起?”珪又道 :“汉东平王苍,尝称为善最乐, 
愿王谨记勿忘!”泰乃不复言。太宗闻珪教泰 ,很是喜慰,语 
侍臣道 :“吾儿可从此无过了。”却也难必 。珪子敬直,尚南 
平公主,太宗第三女。珪以帝女下嫁,素多挟贵,蔑视舅姑, 
至此独喟然道 :“主上每事循法,我当受公主谒见,为国家成 
一美名。”于是与夫人并坐堂上,令公主执笄盥馈,然后退入。 
此礼一行,凡公主下降,始行妇礼。特志之以示妇道。珪于贞 
观十三年病殁,年六十九,赠吏部尚书,追谥为懿。带过王珪。 
      太宗又令诸子吴王恪、齐王祐、蜀王愔、蒋王恽、越王贞、 
纪王慎等,分任各州都督,或为刺史。恪督安州,屡出游猎, 
侵扰居民,侍御史柳范,上书弹劾,恪乃免官。后来谏议大夫 
褚遂良,奏称 :“皇子稚年,未知从政,不应令掌州事,现不 
若留居京师,待教养有成,乃可遣往治民 。”太宗虽以为然, 
但不过召还一二人罢了。贞观十一年七月,大雨兼旬,谷洛水 
溢,流入洛阳宫,毁坏官寺民居,溺死约六千余人。有诏令所 
毁宫室,略加修缮,不得过费;撤废明德宫内的玄圃院,把院 
中材料,赐给受灾备民家;且命内外百官,各上封事,极言过 
失。大臣等应诏陈言,多切时弊。魏征上十思疏,尤为剀切。 
略云: 
      人君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 
殷忧,必竭诚以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