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读点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改变人生-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是需要适度的精神紧张的,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因为,适度的紧张,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帮助人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常说万事过犹不及,倘若过度紧张了,就可能会因此导致失误和失败。人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浑身肌肉收缩,呼吸局促,心跳加快,思维也会停滞。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大脑中一片空白。这种状态下,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好的效果。考试时如果过于紧张,不仅会影响答题速度,还会影响做题的正确率,百米冲刺中如果过于紧张,不仅不会让你跑得更快,还很可能导致你迈不动双脚。
另外,人如果长期、反复地处于超胜利强度的紧张状态中,就容易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这不仅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同时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消除紧张的心理
心理学家认为,放松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在放松的状态时,人的状态能发挥到最好,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放松状态也叫“假消极状态”。这种表面的放松和消极是一种假象,而这种假象下大量的心理过程在正常展开: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浮现,个人情绪在起伏……而在这放松状态下展开的心理过程丝毫不使人感到疲劳。在这种完全放松、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下,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强,思维能力最佳,潜能发挥最完全。至于如何消除紧张的心理情绪实现这种放松状态,我们可以按照心理专家的建议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平衡心态,放下压力
北京奥运会射击冠军杜丽在顶着上届奥运冠军、在自己家门口比赛以及为中国争得第一枚金牌的强大压力下,因精神紧张而造成了发挥失常。丢掉首金的杜丽在后面的比赛中调整心态,放下包袱,从而重新成功地为中国射击队夺得一金。因此说,
很多时候,同场竞技的对手与你实力相当,这个时候,谁能胜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压力会让人无所适从,关键时刻,不能正常发挥。唯有心态平和了,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色。
2要学会自我接受
当你感到紧张时,不要与这种不安的情绪对抗,而是体验它、接受它,你可以问自己:“我真的害怕吗?”然后你慢慢地做深呼吸,并持续一段时间,你的紧张心理就会有所缓解。
同时,用积极的态度鼓励自己:“如果我感到紧张,那我确实就是紧张。但我不能因害怕而无所作为。”甚至你可以预见自己可能遇到的最坏结果,从而可以正视并接受它,这样可以帮助倾斜角从自我烦恼的意识中摆脱出来。在完全接受了它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害怕心理有时会彻底消失,有时只是减少。但是无论如何,相对以前而言,你会渐渐轻松一些。
3做好充分的准备
坎贝尔说,他主持节目时永远不会慌乱,他的秘诀是做好准备工作。他认为,在准备过程中汲取资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准备工作这个行动,并且知道自己已花了时间做准备工作。因做足准备工作而产生的信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真的有信心。
4保持精神饱满
女子射击总冠军陶璐娜在雅典奥运会的前一天晚上,由于紧张,一夜没有睡好,结果名落孙山。而在多哈亚运会上,她赛前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满怀自信地走上赛场,结果夺得金牌。她说:“保持精神饱满绝对是件重要的事情。精神好,就不会紧张,自己表现就会稳定,并且更加出色。”
5鼓励自己
大家都很熟悉的央视节目主持人倪萍,在第一次上台的时候也很紧张,甚至有些迈不动步子。但是,当她感觉自己胆怯或紧张时,就信心十足地对自己说:“勇敢些,你是最棒的!”于是她便能抬头挺胸地走上舞台。倪萍说:“人最怕自己吓唬自己。勇敢地战胜自己,就没有什么好紧张的了。”
6以自嘲保全面子
惠普公司的前任女掌门人奥菲利亚在一次重要的谈判中,扣子掉了一粒,衣服不慎裂开了,这让自己和对方都很尴尬,于是她便开了个玩笑:“时代的跃变要求我们跑步前进,当我想解开衣服奔跑时,发现自己没穿运动短裤。好吧!让我们赶紧结束眼下的谈判,好让我回家换装。”谈判圆满地结束了。可见,巧妙的自嘲可以让自己摆脱困境,更能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当然,造成紧张的原因有时候是多方面的,而不是某一种影响。而我们的应对方法也要因情况制宜,但最重要的一点儿,就是把自己的心态摆放平和,放轻松一些,在你放松自己的时候,也许一切就OK了!
〖KG7〗〖XCXLC。EPS;P〗〖HJ0〗
〖HJ〗〖KH…2〗〖GK0!6〗〖HT5《方正细珊瑚简体》〗〖HJ0〗
1。紧张心理会让你在关键时刻发挥失常;〖XCXLA。EPS,JZ;P〗
2。学会给自己减压,紧张自然会减小;
〖XCXLB。EPS,JZ;P〗〖KG…1*2〗3。在你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不要太过追求完美。
有人这样解释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区别:当半杯水放在面前,乐观者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而悲观者却说:“可惜,杯子已经空了一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心理学家说,乐观态度与悲观态度,都是人类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态度倾向,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位心理医生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给患者服用安慰剂。并告诉患者这种安慰剂对治疗病痛有很好的效果,而事实上这种安慰剂只不过是心理医生用水和糖加上某种对人体无害的颜色配制而成的,它没有任何医疗作用。但是,如果患者相信药力,也就是说,当患者对安慰剂的药效持乐观态度时,就会有很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倘若负责治疗的医生自己也确信这个处方,则,效果就更加显著。
同样,悲观态度也会影响到人的组织器官。一个意外的事故证明了这一点。一名男子意外地被锁在了一个冷冻车厢里,当负责拿着冷冻车厢钥匙的那个人在锁上车厢20分钟后又回来打开冷冻车厢时,却发现了那名被意外锁住后冻死在冷冻车厢内的男子。医生对该男子进行了检查,证实他的确是被冻死的。然而,冷冻车厢的负责人却说冷冻车厢并没有开着冷气。事实也的确如此,车厢内的冷气开关并没有被打开过。经过一番调查取证后,医生这样解释道:这位男子在被锁在车厢后,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冷冻车厢里,如果出不去,就会被冻死。正是因为他确信,在冷冻的情况下是不能活命的,因此,导致极度的悲观,被冻死的悲观意识始终挥之不去,因此,导致了该男子的死亡。
心理学家对此为我们作出了解释,乐观主义者总是假设自己是成功的,就是说,他在行动之前,已经有了85%的成功把握。这种信心让他们更容易靠近快乐和成功;而悲观主义者在行动之前,却已经确认自己是无可挽救了。这种灰心的情绪便会将他们与快乐、成功隔离。悲观者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有太大的失望,但同时也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
很多事情,换个角度,换个心情去看待,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决定快乐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如果你选择的是快乐,那么快乐就会围绕在你的身边,但是如果你的眼里只看见烦恼,那么烦恼就会越来越多,直至最后让你窒息。
王凯这个人生性乐观,他单身的时候,与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房子里,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难,有什么可乐的?”王凯说:“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还不是高兴的事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都成了家搬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王凯一个人。每天,他依然很开心。别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什么好高兴的?”王凯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老师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王凯也结婚成家了,一家人搬进了一座楼房里,他家住一楼。一楼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有时还会扔东西下来。可他依然很高兴。别人不解,又问他:“你住这种地方,也感到高兴吗?”王凯说:“你是不知道住在一楼的妙处啊!进门就是家,不用爬楼梯;搬东西方便;有朋友来访,不用四处打听;而且还可以在空地上种植花卉……”
又过了一年,王凯把一楼让给了一对腿脚不方便的老年夫妇,自己同家人搬到了那对老年夫妇住的顶楼。顶楼夏天热冬天冷,而且爬起来还非常累,但他依然快快乐乐的。旁人又不解地问道:“顶楼相比你的一楼差远了吧?”王凯笑着说:“一楼自有一楼的好处,但是顶楼的好处也很多啊!顶楼看书时光线好,白天和夜晚都会非常宁静,而且每天上下楼可以锻炼身体……”
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没有非走不可的路,没有非想不可的人,没有非做不可的事,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这样你我就有一颗快乐的心。”的确,快乐无处不在,只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那么得到的结论也就不尽相同。
悲观和乐观,只是一念之间,然而,通过这一念之间看到的世界,却有着天壤之别。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两面,我们应该看到它们的另一面,凡事往好处想,朝着乐观的方向走,希望、幸福和快乐将会变得无穷。 人的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们开始起步的时候,应该抛开悲观情绪上路,这样,在以后的路途中,你会发现许多美丽的风景。那么,如何抛开悲观情绪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不要害怕人生的旅途中会出现灾难,要懂得积极态度所带来的力量,要坚信希望和乐观能引导你走向胜利。
2。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轻松地克服厄运。
3。即使处境危难,也要保持乐观,努力寻找走出逆境的办法。相信凡事都会有解决的办法。这样,你就不会放弃取得微小胜利的努力。
4。学会放弃。面对巨大的重创,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放弃该放弃的东西,你会发现,其实一切并没有那么难。
5。无论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都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因素。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到处都有一些小的成功,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长了。
7。失败的时候,想想以前自己取得的成功,会给你带来巨大的自信。
8。闲暇时间里,多接近乐观的人,培养自己乐观的态度。
9。悲观不是天生的,就像人类的其他态度一样,悲观不但可以减轻,而且通过努力还能转变成一种新的态度——乐观。
10。要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不要在烦恼袭来时,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在为你关闭一扇窗的同时,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只是,这扇门有时需要你自己去找。
一个人的一生中,最残酷的事莫过于带着一双悲观的眼睛来看世界,因为透过悲观的眼睛,生命也会变成暗淡的色彩,再也没有绚丽和彩虹,再也没有阳光和温情……其实生命中有很多绚丽的色彩,只要把悲观的眼泪抹掉,阳光会到处明媚,生命会因此而绚丽。
当我们用“世上无难事”的人生观来思考问题时,每件让你烦恼的事情都不再是煎熬,懂得一笑置之的人,有着一颗坚强的心,面对悲痛,当我们能一笑而过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会有莫大的幸福。不可抗拒的困难有很多,但是,如果我们带着那颗坚强乐观的心,人生就会变得格外美好。
心理驿站
〖HJ〗〖KH…7〗〖GK0!13〗〖HT5《方正细珊瑚简体》〗
1。人生最残酷的事莫过于带着一双悲观的眼睛来看世界;
2。悲观不是天生的,通过努力你可以把它转变成乐观;
3。相信那句话: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窗的同时,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那么一种情愫使我们茫然不安,无法宁静,这种情愫叫浮躁。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互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浮躁的人一般容易见异思迁,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恒心,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人一旦浮躁,就会终日心神不宁,焦躁不安,长此以往,容易丧失收放自如的生命弹性。
浮躁摇曳的情怀
浮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神不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心中没底,对前途没有信心,内心充满困惑和忧虑。
2。焦躁不安。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竞争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显露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3。盲动盲从。由于心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从而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是盲目地工作和学习,或者是随时模仿和跟从别人,而不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在这种病态心理下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都非常低。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急需在心中添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而在某些时候,我们需要在心中洒点水,习惯等待,以浇灭某些急于求成的欲望……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工作,我们做的会比现在好得多。
浮躁是成功的天敌
很多时候,成功与失败,平凡与伟大,往往就在等待的一念之间。许多成功人士的重要秘诀也就在于他们将全部的精力、心力放在一个目标之上,而且善于等待。而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虽然很聪明,但心存浮躁,做事不专一,缺乏意志和恒心,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古时候有这样两位兄弟,都很有孝心,他们每日上山砍柴,换钱为老母亲治病。一位神仙为他们的孝心所感动,便决定帮助他们。于是告诉他们两个人说,可以用四月的小麦、八月的高粱、九月的稻、十月的豆、腊月的雪放在千年泥浆做成的大缸内密封七七四十九天,待鸡叫三遍后取出,汁水可卖钱。兄弟两人各按神仙教的办法做了一缸。待到四十九天鸡叫二遍时,老大耐不住性子打开缸,一看里面是又臭又酸的水,便生气地洒在地上。老二则坚持到了鸡叫三遍后才揭开缸盖,发现里边是又香又醇的酒。所以“洒”与“酒”差了一小横。
由此可见,浮躁是成功最大的敌人之一。培根曾在《凡事不可急于求成》一文中这样写道:“二位智者说过:慢些,我们就会更快。没错,有人为了显示效率,凡事草草了事,结果得不偿失,使得一件本需一次完成的事情,要回头重复多次。所以,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工作不能浮躁,创业不能浮躁,管理不能浮躁,人际交往不能浮躁,日常生活也不能浮躁。因为浮躁不仅是成功最大的障碍,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而心理疾病也影响着身体的健康。
心理学家建议我们面对浮躁时,先努力让自己的心保持平静,理一理心头烦乱的情绪,用冷静来代替急于求成。倘若我们时刻保持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那么,事情的结果就会远远好于心浮气躁时盲目的冲动。
〖XCXL5。EPS;P〗〖HJ*4〗